首頁> 現代都市> 重八家的傻兒子> 第313章 天象有變,太子星動!朱標於大朝會上正式請辭太子之位!

第313章 天象有變,太子星動!朱標於大朝會上正式請辭太子之位!

  第313章 天象有變,太子星動!朱標於大朝會上正式請辭太子之位!

  第312章「嘿,聽說了沒有?陛下苦苦尋找的傳國玉璽現世了!」

  「真的假的?這東西不是說元朝手裡都沒有嗎?你聽誰說的?」

  「瞎!你的消息也太不靈通了!這事兒已經在應天傳遍了!消息是從皇宮裡頭傳出來的,絕對錯不了!我跟你講啊,這事兒離奇的很,說是皇長孫於夢中,

  得神仙所授!」

  「皇長孫?皇長孫是誰?」

  「皇長孫你都不知道?就是吳王殿下的嫡長子啊!」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哦哦!原來是吳王殿下的兒子,你這麼一說我就知道了!吳王殿下有經天緯地之才,他的兒子必然也是人中龍鳳哇!」

  「誰說不是呢!據說-只是據說啊,皇帝陛下現在都在考慮更換儲君的人選了!你想想啊,神仙授予傳國玉璽矣!這是個什麼意思?你品,你細品!」

  幾日間,坊間關於『吳王世子夢中得神仙授傳國玉璽』的傳聞已是不脛而走,掀起了一番熱議,甚至成為了販夫走卒茶餘飯後的談資。

  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廟堂之上的政事他們不懂,也不感興趣,但『神仙」『夢授」、「傳國玉璽」這些評書之中經常出現,且抓人耳朵的詞語,卻是能讓他們津津樂道,腦補出一個傳奇故事!

  有機靈的說書先生,已經是在加班加點趕工,要把這事兒編進評書里去了!

  而對此,朝廷的態度還挺耐人尋味的,沒有支持,但也沒有特意壓制,總體來說,處於一種默許輿論發展的狀態。

  這也就造成了此事開始迅速傳播,不但在應天掀起議論,更是朝著周遭州縣蔓延開去!

  紫禁城外。

  文武兩班大臣依次站定,有序的進入皇宮,越過金水橋。

  「這幾天外面傳的沸沸揚揚的,連我家的門房都在談論我說,這事兒到底是不是真的?」

  「應該是真的,我問過宋大人,他親眼所見,那傳國玉璽的確是真品!是由他和劉伯溫劉大人一起鑑定的,錯不了!」

  「嘶一一那可真神了!皇長孫殿下身上竟有如此神奇之事!難不成,他真的是天命所歸?」

  「噴噴這誰知道,反正—我是挺想看看那傳國玉璽的真容的!那可是從秦始皇時期就一直傳承下來的傳國璽啊!用和氏璧打造,絕對是世上最珍貴的珍寶!」

  不光老百姓討論,一眾官員亦是議論紛紛,品頭論足。


  多數人,都是懷揣著好奇之心,想要一睹為快!

  沒辦法,那玩意兒,沒有一個男人不想瞧一瞧的!雖然知道不屬於自己,但能看上一眼,飽飽眼福也行啊!

  看過之後,做夢也擁有了參照物,到時候做當皇帝的大夢,可以更真實嘛!

  聽著身後眾臣的議論,宋濂和劉伯溫相視一眼,臉上帶著莫名的笑容。

  看來,進展的還算順利,這樁玄奇之事已然是發酵開來了。

  而他們的身後,胡惟庸的臉色卻是有些陰沉。

  「恩師學生聽說,自從陛下得知吳王世子得神仙傳授傳國玉璽之後,已然是動了更換太子的念頭。」

  塗節站在胡惟庸身側,燮眉低聲道「要是這樣的話,吳王豈不是要當太子了?」

  「這——」

  吳王朱橘,和他們這一派乃是死對頭,尤其是朱橘和胡惟庸、李善長之間,

  雙方有著不解的怨結!

  雖然近年來相安無事,但這並不代表矛盾已經化解!

  相反!在胡惟庸的籌算中,他韜光養晦,默默積蓄力量布置棋子,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扳倒吳王!甚至是.翻天覆地!

  這幾年,他一直懦懦不安,覺得腦袋上懸著一把利劍!

  他確定,朱橘不會放過他,不會放過淮西黨的!那樣一個眶毗必報的狠辣之人,怎麼可能寬容仁慈?

  可朱橘卻一直不曾出手,連私底下的小動作都不曾做,這就讓胡惟庸愈發不安-他總覺得,朱橘隨時都有可能突然發難,以雷霆一擊,打得他死無葬身之地!

  這種不安,讓他極其不爽與惱恨。

  沒有人喜歡這種感覺!尤其是手握大權,幾乎一人之下的胡惟庸!

  明明已經總攬中樞,卻仿佛還要看吳王的臉色,謹小慎微的過活,這是胡惟庸所不能忍受的!

  也正是因此,「陛下有意易儲』這個消息對他來說,絕對稱不上是什麼好消息!這意味著朱橘的權勢會再度加大!

  「呵呵!」

  胡惟庸冷聲道,

  「世上哪有什麼神仙?要是真的有神仙的話,那咱們現在說不定還在秦始皇的統治下呢!」

  「我敢斷定,這故事絕對是編出來的!有人在刻意蒙蔽聖聽!此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塗節聞言,心神微微一凜。

  「恩師,慎言。」

  他小聲提醒道,


  「這畢竟是皇室之事,不知全貌,還是不要妄加評論。」

  說著,他還朝著四周看了看。

  如今,朝廷里可有不少人都是吳王的忠實門徒!就連他們中書省之中,都有不少人自謝吳王門生,將朱橘奉為座師。

  要是被這些人聽去了,搞不好要生事端。

  「你這樣畏畏縮縮做什麼?」

  胡惟庸卻是沒有絲毫膽怯,沉聲道,

  「這種事情,一看就是故弄玄虛!只要是個明白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貓膩!」

  「如果陛下真的被這樣的謊言所蒙蔽,那咱們這些忠臣自然是要站出來提醒和勸諫陛下!免得陛下真的被奸侯所蠱惑!」

  「我相信,朝中這樣的有識之土,絕對不在少數!所以你不必擔心,欺瞞陛下的人,必然會付出代價!」

  一番話語,說得可謂是正義凜然,仿佛他胡惟庸此刻已然是成了一個鐵骨鋒靜的忠臣一般!

  「恩師所言極是!」

  塗節聞言,也是頗受鼓舞,滿臉敬佩的道,

  「陛下聖明,必然不會受到蠱惑!若真的一時受蒙蔽,那我們這些忠臣也能讓他清醒過來!」

  這事兒,或許是吳王的一個巨大破綻!

  搞不好,還能以此機會,把吳王的司馬昭之心暴露於天下人面前!甚至將其徹底扳倒!

  大家都是熟讀史書之人,歷史上此類事件早就發生過!而蠱惑皇帝的皇子的下場往往只有兩個一一要麼就是囚禁流放,要麼就是直接殺頭!

  談話間,眾人已然是到了乾清門下。

  大臣們抬眼一瞧,目中皆是露出了幾分驚訝之色。

  原因無他,多日未曾露面的太子殿下,今天竟然是現身朝會,而且看上去,

  精氣神還挺不錯,臉上甚至還掛著幾分淡淡的笑意。

  除此之外,一向缺席翹班的監國吳王也是出現在了皇帝的身側,手裡頭還拽著一個孩子。

  這孩子自是不消多說,乃是吳王世子,當今皇長孫!也是自皇嫡孫朱雄英逝之後,陛下唯一的孫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與此同時,他也是最近這一場輿論的主人公!

  「臣等參見陛下!」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大臣山呼萬歲,朝著朱元璋叩首行禮。

  「免禮,平身吧。」

  朱元璋看上去心情也不錯,笑眯眯的撫須道,


  「來啊,搬兩把椅子來。」

  「劉大人和宋大人年事已高,這大太陽底下怕是站不住,以往是咱疏忽了。」

  「從今天起,宋濂和劉伯溫參加朝會,皆賜座,坐下參會。」

  此言一出,群臣皆驚。

  朝會賜座,這可不是一般的殊榮啊!

  雖然這倆年紀都大了,但參加朝會的人裡頭,也不只有這兩個老頭,人群之中,七十多的治經博土、翰林也不是沒有,他們照樣是要站著參會啊!也不見陛下這麼貼心。

  賜座,這其實是一個極其明顯的政治信號一一代表了皇帝對此二人的尊重,

  甚至是尊崇!

  「謝陛下。」

  「謝陛下。」

  劉伯溫和宋濂倒也沒有客氣,見內侍送上太師椅,兩人便施施然落座,皆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

  還真別說,這倆往那一坐,上位者的氣勢就出來了,一個內閣首輔,一個次輔,身上皆兼著無數的差事,加在一起,頂得上朝廷半壁江山!

  朱元璋見二人坐下,方才移開目光。

  「今日有何事上奏?」

  他開口問道。

  刷。

  話音剛落,便見一武官出列,恭聲道:

  「啟奏陛下,大都督府昨日收到戰報,前線有消息傳來。」

  「此前,大元帥吳王奇襲東瀛京都,斬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並將名義上的倭王后小松刺死,由此,東瀛內部震動,各地大名紛紛起兵,引起了騷亂,對我軍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朱橘聞言,不禁摸了摸鼻子。

  他預想到了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斬殺足利義滿還好,畢竟這幕府將軍也是一直在更替的,但東瀛人對『天皇』十分的崇拜,甚至到了狂熱的地步。

  自己把後小松給殺了,無疑是給徐達、朱棣他們造成了麻煩。

  「嗯,此事咱也知道。」

  朱元璋沉聲道,

  「東瀛人其實有一點值得肯定,那就是對他們的國王十分忠誠,這種忠誠,

  是咱們華夏沒有的。」

  「吳王,你不該貿然將其斬殺,若是用溫和一點的手段將其控制,或許東瀛可以更容易的拿下。」

  作為皇帝,老朱當然也希望老朱家像倭王那樣,可以做到方世一系!

  哪怕有被權臣架空的風險,但起碼這尊貴的地位保住了,世世代代享受最高的待遇!


  「回父皇,雖然可以將其控制,起到挾倭王以令諸侯的效果,但我還是認為,將其殺掉更加符合長遠利益。」

  朱橘略一側身,應道,

  「東瀛人對倭王的認同感太強,這不利於我大明在東瀛的統治,那些東瀛人,隨時都有可能打著倭王的旗號作亂,若是這樣,那咱們將面對一波又一波的騷亂。」

  「所以,我認為,應該像昔日滅絕普朝司馬氏那樣,將倭王一系徹底斬草除根,讓這支血脈永遠斷絕,這樣,可以永絕倭人復辟之心!我大明在東瀛的統治,才能真正的長治久安!」

  「故而,長痛不如短痛,我索性將其斬殺!這雖然會造成一時的動亂,但只要我明軍頂住壓力,施展鐵腕手腕,將東瀛一眾大名盡數碾壓,那麼起碼五十年之內,東瀛將無比太平!」

  朱元璋微微頜首。

  眾大臣也沒有跳出來反對和反駁的。

  「你說的也有道理,那就看朱棣和徐達他們能不能頂得住了。」

  他看向那武官,抬手道,

  「你繼續說。」

  那武官點了點頭,恭聲道:

  「經過幾場激戰之後,我大軍抗住了壓力,以損失三萬餘軍士的代價,實控了東瀛九州以及本島南部地區,駐軍京都,與北方諸多大名形成了對峙,一時間,雙方也無法奈何對方。」

  「與此同時,燕王殿下就任大將軍王,在東瀛發布了一系列安民之策,並約束軍隊與東瀛百姓秋毫無犯,甚至還特意宣揚了一番『軍民魚水情』,此外,還將一眾往日東瀛舊貴族的領地分給了窮困的百姓,以至於一眾東瀛百姓盡皆誠心歸附大明,得到了王府頒發的證憑,領到了地。」

  「燕王殿下還在京都興辦了講堂,允許東瀛百姓前往聽講和識字,並在講堂安排了軍醫,無償為百姓治病,甚至還分發蔬果、肉食,也是因此,講堂每日都有數千人乃至上方人聽講,聽從我大明王化。」

  聽到這話,眾大臣皆是露出讚嘆之色。

  「燕王殿下這一系列的措施,妙啊!」

  「是啊!這興辦講堂真是絕了,這完全可以讓東瀛人扭轉觀念,服從我大明的統治啊!不得不說,這一招的確是別出心裁,且實用!」

  「嗯!對!我原以為燕王殿下只在打仗上有天賦,沒想到他竟然也是一位上馬能戰,下馬能治的親王!有他在,東瀛絕對可以穩住!」

  ....

  龍椅之上,朱元璋的目中也是露出了讚許之色。

  「這老四,可以啊!」

  他贊道,


  「坐江山比打江山難!老六,你打完了江山,拍拍屁股走人了,現在可都是老四在幫你擦屁股呢!」

  「聽上去,他做的還不錯!看來,咱讓他當這個大將軍王,在東瀛開府建牙是對的!好個老四,真有兩把刷子!」

  先前彭玄說朱棣也有帝王之命格,他還不信。

  現在,他信了。

  這黑小子在東瀛的這一番表現,已經得到了他的認可!在那樣混亂不堪的環境中,能迅速穩住局面,並引導百姓心向大明。

  就這份能力,不說當一個聖明君主,最起碼,當一個中上之姿的皇帝,那絕對是做得到的!

  「損失了三萬多人啊——」

  朱橘皺著眉頭,喃喃道,

  「損失有點慘重啊—」

  三萬明軍精銳戰死在了東瀛!算上之前攻城略地的兵馬,也就是說,起碼有五萬人為國捐軀,戰死在了異國他鄉!

  一將功成,萬骨枯啊!

  「打仗,怎麼可能不付出代價?」

  朱元璋沉聲道,

  「犧牲三萬多人,能穩住大局,已經是頗為不易了。」

  「按照咱的預想,就你留下的那個爛攤子,最起碼要損失五萬兵馬!你那閃電戰雖然動作非常迅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戰果,但缺點也是非常明顯一根基不穩!」

  「一路所掠過的城池,都有復叛的可能!因為你根本就來不及殲滅他們的有生力量!」

  「所以,朱棣和徐達解決後方的問題,肯定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個後患是必須要解決的,不然很容易形成前後夾擊之勢,要是那樣的話,別說是三萬了,

  二十萬大軍都有可能被吃掉!」

  朱橘點了點頭。

  道理他當然都明白,只是心裡頭有些惋惜而已。

  「父皇,我提議,將陣亡將士們的屍骸分批運送回來。」

  他拱手懇切道「落葉歸根,他們的英魂,不能死在異國他鄉。」

  「另外,我想給這些跨國作戰的將士們發放雙倍的陣亡撫恤金!他們在外打仗不容易,他們的家人更不容易!」

  「多出來的錢————·就由我來補足!」

  朱橘的內心,還是有些愧疚的。

  要不是因為他的執念,這些兵卒也不會犧牲在東瀛。

  雖說打仗是軍人的職責但他自己心裡的那道坎,還是有點過不去。

  自掏腰包給他們的家人多發點錢,也算是彌補一番吧!


  「呵呵!」

  朱元璋擺手笑道,

  「這錢,還輪不到你吳王來出!」

  「你的兩條建議,咱都恩准了!他們為大明拋灑了最後一滴熱血,咱作為皇帝,自然也不能虧待他們!」

  現在國庫充盈,老朱自然是底氣十足!

  況且,優待陣亡將土,也是凝聚軍心和民心的一種方式,如今擁有了石見銀山,銀礦將源源不斷的往大明運輸,花這點小錢辦件大事,何樂而不為?

  「謝父皇!」

  朱橘眉頭一挑,臉上露出笑容。

  「你繼續說。」

  朱元璋朝著那武官道,

  「還有什麼情況?一併說來!」

  那武官點了點頭,拱手恭聲道:

  「回陛下,徐大元帥請求增援五萬兵馬,以補充損失的兵力。」

  「據大元師所說,東瀛北方諸多大名已經聯合起來,這是一股不容小的戰力,但同樣也是一個機會,一個將一勞永逸,一舉將其擊潰的機會!」

  「若我軍兵力充足,正面將其碾碎,那整個東瀛將再無一合之敵!我明軍將實控整個本島!」

  「眼下兵力不足,朝鮮兵馬又不中用,只能請求陛下挑選精兵增援,他才有把握戰勝。」

  朱元璋眉頭一挑。

  「你將他的奏疏遞上來咱看。」

  他抬手。

  武官不敢怠慢,迅速上前遞上奏疏。

  「五萬—.—」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喃喃道,

  「五萬夠嗎?」

  「眼下,全國還能抽調出多少兵馬來?」

  那武官應聲道:

  「回陛下,微臣已經翻閱過各省的帳冊,除了雲南沐英處兵馬不能妄動之外,其餘各處皆能抽調兵馬,動員之下,抽調五萬應該不成問題,縱然是十萬,

  也做得到。」

  「只是東征戰線太長,就怕糧草補給跟不上。」

  朱元璋點了點頭。

  目前的補給已經幾乎是極限了,再多五萬人,人吃馬嚼之下,根本負擔不起1

  「那就給他發六萬,不,七萬!

  老朱略一斟酌後,開口道,

  「抽調七萬精兵,奔赴東瀛戰場!」

  「徐達這個人,打仗喜歡穩妥著來,那咱就多給他一點,也好讓他更有施展的餘地!」


  「你再發兩道旨意過去,一道是褒獎他們作戰勝利和安撫百姓有功,另一道,則是激勵他們奮勇作戰,爭取早日拿下整個東瀛,班師凱旋!到時候,咱親自給他們擺酒慶功!」

  武官神色一凜。

  「遵旨!」

  他點了點頭,應聲退入隊列之中。

  朱元璋撫了撫須,看向了文官隊列中的一人。

  開胃前菜已經說完了,該說正事了。

  那人似乎是感受到了皇帝的目光,也是沒有絲毫的猶豫,迅速出列。

  「陛下,臣有本奏。」

  欽天監監副黃愷恭聲道,

  「近日臣夜觀星象,發現紫薇垣內,太子星忽明忽暗,有變化之舉。」

  「昨夜,太子星更是更易了方位,位於紫微星後方星空之中,此天垂象也。

  工此言一出,眾大臣皆是面露驚色,一個個頂著監察御史的目光,也要互相交換眼神。

  朱元璋眉頭一挑。

  「哦?」

  「太子星?這太子星變化,是何徵兆啊?」

  他開口問道。

  「回陛下,微臣不敢有所隱瞞。」

  黃愷應聲道,

  「所謂天人感應,天上的紫微星,代表的就是人間的帝王,也就是陛下您。」

  「而太子星,其實就是在紫微星側後方的北極眾星中的一顆,歷來都被認為是紫微星之餘所化,被認作是帝星之子,故而直接稱之為太子星,此星與人間的太子,亦是息息相關。」

  「太子星動,主儲君更易。此乃上天預示之徵兆。」

  朱元璋皺起了眉頭。

  「有這種事?」

  「太子好端端的,何來更易?你會不會看錯了?」

  黃愷搖了搖頭。

  「回稟陛下,微臣反覆確認了好幾次,絕對不會看錯。」

  「陛下若是不信,也可在夜裡觀察天象,這幾日太子星活動頻繁,很容易觀測到。」

  他不卑不亢,如實回答道。

  而與此同時,朱標忽的上前,跪伏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父皇,天象有變,正合兒臣心中決斷。」

  他神色嚴肅,無比懇切的道,

  「近日來,兒臣深感力不從心,處理政務之時,常常心痛莫名,有幾次,甚至是直接昏死在了桌案之上!」


  「若非有人看顧,兒臣或許早已是暴病而亡!」

  兒臣是經歷過大生大死之人,原本不該對死亡所有恐懼,可若是死在任上,豈不是辜負了父皇母后多年以來的栽培和關愛?豈不是讓父母傷心落淚?兒臣不願意做那不孝之人,故而,情願留此屏弱病軀,在世上繼續苟活,以奉父皇母后,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父皇,兒臣請辭儲君之位,請父皇——·恩准!」

  說罷,他便叩首在地,朝著朱元璋砰砰砰的磕了好幾個響頭!

  而此言一出,更是惹得群臣震驚!一時間,竊竊私語不斷,交頭接耳頻繁!

  雖然心裡有那麼幾分準備,但太子殿下突如其來的請辭,還是帶給了所有人較大的震撼!

  這可是開國就早已坐穩太子之位的朱標啊!這麼多年來,從來就沒有人想過,大明的儲君會更換!更沒想過,朱標竟然會自己主動請辭!

  「肅靜,肅靜!」

  「不得喧譁!」

  監察御史大聲喝令道,並記起了小本本!

  胡惟庸的臉色發黑。

  事情,愈發朝著自己不想要的那個方向疾馳而去了!

  難不成,計劃真的要提前發動?可是時機還沒有成熟。

  在場之人,唯有劉伯溫和宋濂氣定神閒,坐在太師椅上依舊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標兒,你—」

  朱元璋神色有些複雜。

  雖然已經演練過了好幾遍了,但此刻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聽到兒子這番話語,他的內心還是感到五味雜陳!

  畢竟,是培養了那麼多年,傾注了那麼多年心血的太子啊!

  他知道,朱標內心其實總歸也還是有那麼幾分複雜情緒的,老朱能夠感同身受。

  倒不是說朱標多麼的貪戀權力,而是一種慣性他從生下來就是為了接班的,現在突然要歸隱山林去過閒雲野鶴般的生活,自然會有一種割裂感。

  但正如他所說的那樣,眼下,保留這屏弱的身軀,在父母膝前盡孝,才是最重要的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是愚蠢的行徑!不是聰明人所為!

  「請父皇成全!」

  朱標把腦袋頂在了地上,疾呼道。

  與此同時,他雙手奉上一封請辭的奏疏。

  「—喉!」

  朱元璋輕嘆一聲,抬了抬手。

  內侍上前,將奏疏拿起,恭恭敬敬的遞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這一本輕輕的奏摺,此刻在老朱的手裡,卻重若千鈞!

  他輕輕將其翻看,沉默著閱讀了起來。

  而此時此刻,全場寂靜,沒有人膽敢再多說一句話,所有人都在等待皇帝的決斷!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