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重八家的傻兒子> 第312章 老朱:咱孫長生有大帝之姿!咱欲立其為皇太孫,可否?

第312章 老朱:咱孫長生有大帝之姿!咱欲立其為皇太孫,可否?

  第312章 老朱:咱孫長生有大帝之姿!咱欲立其為皇太孫,可否?

  第311章眾人的目光,皆是匯聚在了劉伯溫的身上,皆是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顯然,對於這玉璽的來歷和真偽,大家都有著濃厚的興趣。

  「昔日拓跋燾滅佛之時,從鄴城的一座佛塔內挖出兩方玉璽來,兩方玉璽上皆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但其中一方,側邊還有『魏所受漢傳國璽」,顯然,這是曹魏幹的事,這一塊玉璽才是真的。」

  劉伯溫撫須道,

  「然而,一些史書上也記載著,石勒曾在傳國玉璽上刻下『天命石氏』這四個字,可問題在於,拓跋燾所在的北魏政權,晚於石勒的後趙。」

  「這也就是說,所謂的『天命石氏』,很有可能是杜撰出來的,真正的傳國玉璽上,不存在這四個字。」

  「綜上所述,這塊的的確確就是真正的傳國玉璽,如果它有『天命石氏」這四個字,反而才是畫蛇添足的仿製品了。」

  宋濂聞言,這才恍然。

  「原來如此!」

  他讚譽道,

  「還是伯溫你懂得多啊!看來老夫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既如此,那便沒有疑問了,這一方玉璽,的確就是當年秦始皇命李斯打造的傳國玉璽無疑了!」

  !

  宋濂與劉伯溫一同起身,行禮恭賀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傳國玉璽降世,這乃是天大的吉兆,代表著大明天命所歸啊!」

  這一刻,兩個老頭的話語裡面都沒有溜須拍馬的意思,而是的的確確驚喜非常!

  其他什麼神龜啊,天石之類的祥瑞,那都是人為造作出來的,其中,楊憲當年的那一根稻穗就屬於典型,純粹為了討皇帝歡心,鼓吹太平。

  可這一回,傳國玉璽可是貨真價實的啊!

  這玩意兒從宋朝以後就失傳了,元朝有沒有真品爭議都很大,主流都認為沒有,連元朝都沒有,大明就更不用說了。

  可現在,它卻突然現世了!

  這裡頭蘊含著的天意和天命,足以讓人興奮的睡不著覺!

  「哈哈哈哈—免禮免禮!」

  朱元璋咧著嘴,著大牙嘎嘎大笑,抬手道,

  「二位鑑賞有功!來啊,賜予黃金一千兩,綢緞八百匹!」

  「馬上送到兩位大人府上去,不得有誤!」


  這會兒他心裡頭美得冒泡,出手自然也是無比的闊綽,千兩黃金說送就送,

  聽得劉伯溫和宋濂驚異不已,連連叩首謝恩。

  「陛下——臣斗膽問一句一一」

  劉伯溫望著朱元璋,忍不住道,

  「這傳國玉璽究竟是從何處得來的?

  「為何臣等一點消息都沒有啊?莫非是在民間尋找到的?」

  宋濂亦是看向朱元璋,老頭兒此刻已然是化身為好奇寶寶。

  他們實在是太想知道真相了!

  「哈哈,說起來特別離奇,你們說不定還不信呢!」

  朱元璋得意笑道,

  「此物,乃是咱大孫從夢中所得,乃是仙人所授!」

  劉伯溫:「???」

  宋濂;「???」

  兩人面面相,皆是有些懵逼。

  倆老頭懵逼之際,朱元璋已然是如數家珍,將剛才朱長生嘴裡的話複述了一遍,順帶還添油加醋了一番;

  「哎呀!那仙人可真是鶴髮童顏,仙風道骨啊!往那一站,仙鶴騰舞,仙樂裊裊。」

  老朱笑道,

  「只見那仙翁撫了撫咱大孫的腦袋,面貌慈愛,道:『天命帝王,降生於明!此物也該物歸原主了,願你勤政愛民——」」」

  朱元璋啵得說了一大堆,聽得朱橘扶了扶額頭。

  這老爹,編故事的能力也挺強啊!張口就來,還說得挺像那麼回事的!

  他卻是不知,當年老朱當乞寫的時候,也是靠嘴皮子討飯的,什麼數來寶,

  什麼太平歌,可以說是樣樣精通。

  嘴皮子不利索,在那種亂世怎麼討得到飯?

  所以說,這都是天賦!就老朱這水準,哪怕時運不濟,當不上皇帝,當個說書先生估計也能活得很滋潤。

  「咳咳!」

  馬秀英乾咳了一聲,輕輕推了推朱元璋。

  朱元璋這下也是意識到自己有點太得意忘形了,趕忙打住道:

  「咳咳,情況大概就是這麼個情況!」

  「後來咱大孫醒來之後,就看到那一方傳國玉璽躺在書桌上了。」

  劉伯溫:「

  宋濂:

  兩人皆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不信是吧?」


  朱元璋笑道,

  「一開始咱也不信,咱還以為這傳國玉璽是仿品呢!後來知道這是真品之後,咱也著實是嚇了一大跳!」

  「哎!只能說,天下之大真是無奇不有!現在咱也是越來越相信玄學那一套了!或許不理解,但一定要尊重!」

  宋濂聞言,不禁苦笑一聲。

  「這——」

  「陛下所敘說的故事的確是太過於離奇了,過於離奇的事,反倒像是真的了2

  他應聲道,

  「畢竟,傳國玉璽的確是真真切切的出現了。」

  「有它在,不管多麼離奇的故事,咱們都得認它是真的!換句話說,平凡的故事也配不上它的身份地位!」

  「伯溫,你說是不是?」

  啪!

  朱元璋一拍大腿!

  「對,對!哎呀宋濂啊,你這話真是說到咱的心坎里去了!」

  老朱大讚道,

  「看來,咱回頭還可以再完善一點點細節!」

  「就像你說的,平凡的故事,還真就配不上這傳國玉璽!」

  宋濂:「¥%——.——&*@#@」

  啊這!

  自己分明是想用這種言辭來說服自己,結果陛下的意思還要在這離奇故事上添油加醋一番?

  那到時候會出爐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可以預見的是·—.絕對可以驚掉所有人的下巴!

  「嗯,我認為陛下所言是真。」

  劉伯溫略一沉吟,隨聲附和道「這世上本就有許多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比如道門之中,就有各種各樣的術法咒訣,我就親眼見過一種搬運術,能夠將東西憑空搬運,曾經我也想學習一番,後來因為太耗費精力,就作罷了,但這種術法的確是存在的。」

  「連人加以修煉,都能夠做到這般地步,更別說是神仙了,神仙夢傳夢授,

  這在各種誌異小說上也屢見不鮮,未曾親見之人,都以為是杜撰,其實,還真不一定。」

  「起碼,這一枚傳國玉璽,我相信它是神仙所授,否則無法解釋它怎麼會消失數百年後,又憑空出現,這絕對是天意!」

  兩個老頭的話語,聽得朱元璋心花怒放,一張笑臉宛若菊花一般綻放。

  「重八,你悠著點———·待會兒別搞得自己面癱了—

  馬秀英戳了戳朱元璋,小聲道。


  這重八,小心樂過了頭,樂極生悲!

  「哈哈哈,咱這已經很收斂了!換一個人來,估計會更加瘋狂!」

  朱元璋大笑著擺手道,

  「好了好了,你也別瞎咧咧了,咱們都冷靜一點,都平復一下心情。」

  「接下來,咱們就說一說正事一一來人啊,給兩位大人奉茶!拿最好的母樹茶來!」

  春和宮內,劍琪恭聲點頭。

  須臾間,幾杯熱氣騰騰的茶水已然是置於桌上,一股子濃郁的茶香撲鼻而來,叫兩人心裡直痒痒。

  倆老頭都是愛茶之人,平日裡哪裡有機會喝上這樣頂級的茶?今日有幸得賜,自然是想要趕緊一品。

  「謝陛下。」

  「謝陛下。」

  兩人朝著朱元璋略一拱手,便迫不及待的開始品茗。

  劍琪泡茶的溫度剛剛好,將茶水泡開之後,送到兩人面前,也就是略微有些燙嘴的程度。

  劉伯溫和宋濂味溜一嘗,臉上皆是露出了滿足之色。

  「好茶!噴嘖—·真是好茶啊!」

  倆老頭皆是讚不絕口,喝上癮的兩人,忍不住往嘴裡灌了一口。

  這就叫鯨吞!亦是一種喝法,能讓茶香在口腔內爆開!

  「呵呵,喜歡的話,回頭送你們二兩。」

  朱元璋笑道,

  「你們喝著,咱跟你倆商量一件正事。」

  「咱想著啊,既然仙人授予了長生傳國玉璽,那意思就很明顯了,咱大孫長生,有大帝之姿啊!」

  「既如此,咱改立長生為皇太孫,讓他作為大明的接班人!你們覺得如何?」

  噗!

  噗!

  兩個老頭聽到這話,嘴裡的茶水一下子沒憋住,竟直接是噴了出來,差點噴了朱元璋一臉!

  「咳咳!咳咳咳!」

  宋濂驚道,

  「陛下,您——您剛才說什麼?!」

  「老臣沒有聽錯吧!」

  朱元璋臉色一黑,抹了抹臉,沒好氣的道:

  「都一把年紀的人了,還這麼一驚一乍的!」

  「沒錯!你沒有聽錯!咱的意思就是說—改立皇長孫朱長生為皇太孫,繼承大統!」

  「你們意下如何!」

  宋濂神色驚慌,連連擺手!


  「陛下,陛下,萬萬不可啊!」

  他急忙道,

  「太子乃是國本,不可輕易妄動啊!」

  「雖然這傳國玉璽的故事—非常的離奇,但太子殿下也是賢能之儲君,既孝順,又無過失,這樣的一個儲君,怎麼能輕易更換?」

  「陛下勿要衝動啊!這種事情不能亂來,微臣認為,認為——-此舉不妥!」

  「太子——.不能換!」

  宋濂的態度很堅決。

  開什麼玩笑!雖然傳國玉璽這事兒的確玄奇,但也不能就這樣把太子給換了啊!

  作為朱標的老師,他第一個不同意!

  在他看來,朱標在歷朝歷代的太子之中,已經屬於是最拔尖的了,這樣的好太子決不能廢了!

  「微臣——也請陛下三思。」

  劉伯溫亦是附和道,

  「儲君關乎到大明的未來——」」

  朱元璋扶了扶額頭。

  「哎,你們有一些事兒不知道——罷了罷了,就多費點口舌,和你們說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吧!」

  他揮了揮手,道,

  「妹子,你跟他們說說吧!」

  馬秀英點了點頭,看向宋濂和劉伯溫,輕嘆道:

  「兩位啊,其實啊,我們又何嘗想換掉標兒呢?」

  「這其中,實在是有難言之隱啊——」

  說著,她便將朱標的情況與兩人做了一個簡短的敘述,聽得宋濂瞪大了眼睛。

  「還有這種事?太子殿下命格承受不起?」

  他轉頭看向劉伯溫,眉道,

  「伯溫,這—你信嗎?」

  「你應該能測算出來的吧?真的是這樣?」

  劉伯溫略一猶豫,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我吃不准·———但是,算是隱隱有幾分感覺吧。」

  「太子殿下的命格的確有點輕浮,主要表現在身體虛弱上,這樣的人,若是遊手好閒做個閒散王爺,或許可以壽命綿長,但要是勵精圖治,日夜挑燈,那就會有隱患。」

  「先前他在鳳陽暈倒那一次,算是驗證了一番我的想法吧———」

  宋濂眉頭緊皺,愈發沉默。

  「你知道?」

  朱元璋有些不悅的道,

  「你既然知道,怎麼不早說?」


  劉伯溫神色尷尬,又帶著幾分深深的無奈,低頭不語。

  「重八,你也別怪人家,人家能怎麼說?」

  馬秀英倒是通情達理,擺手道「這種話語,劉伯溫要是貿然開口,肯定會被你所訓斥,搞不好還要被你貶謫的!」

  「別說是你了,就算是我,突然聽到這種話語,我心裡也會不高興的,或許.——這就叫做忠言逆耳吧——瞎。」

  好端端的,誰愛聽別人說自己兒子短命?

  可往往真話難聽,當出事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好在,這一次經過雄英的教訓之後,他們沒有再犯錯,選擇了相信彭玄的話!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雙手抱胸,神色不善。

  話雖如此,但對於劉伯溫這種知情不報的行為,他還是很不滿意的!

  若是沒有彭玄,那這老小子就會眼睜睜的看著朱標死在任上,也不會發一言!

  「陛下恕罪.」

  劉伯溫擦了擦額頭的汗,拱手低聲道。

  有些時候,知道的太多也未必是好事啊!

  「好了,先不論這些了,反正有伯溫從旁佐證了,就更加證明彭道長所言不虛。」

  馬秀英感慨道,

  「標兒這個儲君是做不成了,雖然很遺憾,但我們也不得不更換儲君。」

  「原本是中意吳王,但吳王的心思不在這上面,說來也巧,就在我們冥思苦想之際,就發生了這件事,這豈不是天意使然?」

  「老天爺這都不算是暗示了,已經是明示了!兩位覺得呢?」

  宋濂和劉伯溫相視一眼。

  「既如此說,那微臣倒是可以理解了——

  宋濂略一斟酌,方才開口道,

  「太子辭位,儲君之位虛懸,本應該擇一皇子繼位,方可安天下臣民之心,

  在臣看來,吳王殿下乃是最佳人選。」

  「但既然吳王無意繼承,又有神仙夢授傳國玉璽之事,那直接立吳王世子為皇太孫,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伯溫,你記得歷史上有這樣的立嗣之法嗎?」

  劉伯溫點了點頭。

  「當然有,不過多數是因為皇子亡故,才傳位於皇孫。」

  他道,

  「比如元世祖忽必烈,就把皇位直接傳給了孫子鐵穆耳。」


  「再比如,南越皇帝趙佗,也把皇位傳給了孫子,因為他活得實在是太久了,兒子都被熬死了。」

  「金世宗也是把皇位傳給了孫子」

  宋濂點了點頭。

  「既如此,便也算是有例可循。」

  「說到底,皇位乃是陛下的,陛下說要傳給誰,便可以傳給誰,這雖然是國事,卻也是陛下家事,陛下一人,便可乾綱獨斷,所要顧慮的,無非就是子孫後代能否坐穩皇位,穩固江山罷了。」

  他的話語,說得很實誠,也很直白,聽得朱元璋微微頜首。

  「這話說得不錯。」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

  「不過,咱當然也希望,咱的決斷能夠得到天下臣民的支持和擁戴。」

  「至於坐不坐的穩,這一點咱完全不擔心。」

  自家大孫,本身就天賦異稟,天生就是當皇帝的料,更別說還有一個老爹能夠保駕護航。

  別看朱橘一天到晚吊兒郎當的不務正業,這小子在栽培下,實力已然無比的豐厚,翅膀早就硬了!

  無論是文官隊伍,還是武將隊伍里,都有一大批擁是!只要他一聲令下,自然會全部毫不猶豫的支持朱長生這個吳王嫡子繼位!

  吳王黨?

  主觀上可能沒有,但客觀上早已存在!

  朱元璋不打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其發展,那他們就自然而然的會暗中串聯,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就比如那些科舉出身的文官,哪個不自稱吳王門生?

  就他所知道的,那幫人都是以同門師兄弟相稱!私底下的拉幫結派怎可能不存在?!

  武將里,則更不用多說,光一個徐達,就是最強力的支持!

  他怎麼可能不支持自己的大外孫?!

  所以說,老朱看了一圈,發現要是長生繼位,自己絕對是最輕鬆的,都不需要怎麼給他鋪路,他的面前早已是一條康莊大道,只需要承接一下父輩的政治資源就行了!

  「陛下想要獲得天下臣民的擁戴,倒也不難。」

  劉伯溫沉聲道,

  「只需將皇長孫殿下得神仙傳授傳國玉璽的事情宣揚出去,令群臣信服,那便萬事大吉了。」

  「至於老百姓們,碰到這種事情,必然會津津樂道的引為談資,到時候,皇長孫的形象在百姓的心目中,就是古之聖君的形象了,要是他將來治國理政做得好,那必然能獲得天下百姓的尊崇和愛戴!」


  朱元璋微微頜首。

  的確是這個理兒。

  只要讓群臣信服,認朱長生這個皇太孫就行了。

  老百姓們都不需要再另外用法子,只要正常宣傳就行,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將朱長生奉為聖君!尤其是—這孩子還是吳王的兒子。

  吳王朱橘,在民間早已是神仙一般的存在了!

  「好!」

  老朱一拍桌子,果斷道,

  「那就這麼定了!」

  「咱不日便會宣布此事,到時候還需要你們鼎力支持!咱們一起把這件事做好,做圓滿!」

  「行了,去吧,都去做事去吧!咱已經通知過了,今天輟朝一日。」

  宋濂和劉伯溫應聲而起。

  「是,陛下。」

  兩人一拱手,劉伯溫朝著宋濂使了個眼色。

  「陛下—老臣還有一事相求。」

  宋濂恭聲道。

  「嗯,說吧。」

  朱元璋笑吟吟的道,

  「你也算是會挑時候了,正好咱這會兒心情還不錯。」

  「只要是咱能做到的,咱都可以答應你。」

  宋濂低頭道:

  「陛下,老臣如今年事已高,老眼昏花,雖然有心輔佐陛下,卻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了。」

  「陛下,臣————的確是老了,不服老不行啊,今年以來,老臣的記性都變差了許多,在政務上也經常會出一些紕漏,害得內閣的同僚還要幫老臣的忙對此,老臣也是深感慚愧。」

  朱元璋神色一凜。

  「你又來了。」

  他有些不悅的警了劉伯溫一眼,道,

  「你呢?看你這表情,是不是也是想說告老還鄉的事兒?」

  劉伯溫汕汕一笑,沒有作聲,但已然是默認。

  「咱是信任你們,才想著把你們留在身邊,你看李善長,咱怎麼就讓他滾蛋了?」

  朱元璋雙手抱胸,冷哼道「做不動,可以少做一點,把控一下大方向上的事情就行了!」

  「咱還需要你們,就比如今天這樣的大事,咱就需要你們在旁出謀劃策,沒有你們兩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咱還能找誰商量去?找胡惟庸、塗節他們嗎?」

  「在咱看來,他們還不夠格!也就你倆,有跟咱關起門來議論的資格!」

  「這是你倆的殊榮!懂不?」


  倆老頭聽到這話,皆是苦笑了一聲。

  「陛下,臣知道這是殊榮,但臣勞碌了大半輩子,的確也是想歇一歇了。」

  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總是底氣不足,但此刻,他也是壯起了膽子,開口道,

  「尤其是,臣這一生的所學,都還沒有機會總結和歸納,如若是哪天一不小心,猝死在了任上,豈不是這一身的本事都無人能夠繼承了?」

  「說老實話,臣還是有些私心的,想要把自己這一身的本事和學問傳下去,

  縱然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傳人,能寫一本書出來,讓後人閱讀閱讀能有所獲,便不算臣在人間白走一遭了。」

  這一番話語,說得是情真意切。

  也是第一次,劉伯溫真正和朱元璋露心聲。

  著書立傳,是他的心愿!立功立德立言,這是朱橘所開創的『心學』之所謂三不朽。

  立功和立德,他自問做得還不錯了,就差立言了!

  也唯有立下言,才能讓後人知道,這世上曾有過劉伯溫這樣的一個人,他有著經天緯地的才能!

  「哈哈哈——-你這話,咱聽得還挺順耳的,比那些官話套話,有所保留的話好很多了。」

  朱元璋笑了起來,點頭讚許道,

  「以後要繼續保持!」

  宋濂見皇帝沒有生氣,便也趁機道:

  「陛下,臣與劉伯溫一樣,心中有千言萬語,只是差一個機會靜下來,將其敘說出來。」

  「其實,老臣是覺得,與其在內閣次輔的位置上占著茅坑不拉屎,擋著年輕人的路,還不如在家休閒,寫出一部著作來,不說流芳百世,但凡能給後人一些啟發和引導,便也算是我的功德了。」

  「眼下,還有幾分精力,還能幹得動,要是突然病倒-躺在床上口歪眼斜,那就真的只能抱憾而去了。」

  兩人的想法,出奇的一致。

  畢竟,都是心學大家,對於立下不朽之言,皆有執念!

  「重八,我看他們的想法挺好的,讓他們著書立傳,才能發揮更多的餘熱。」

  馬秀英亦是適時幫腔道,

  「我看,你就同意他們辭官吧,只不過,縱然是辭官,也不要還鄉,留在應天之中養老,這樣若是有事兒,也可馬上召集起來,一起商量。」

  「你覺得怎麼樣?」

  朱元璋略一沉吟。

  宋濂和劉伯溫皆是無比熱切的看著他。

  他們知道,這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一次!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皇后也幫腔了,要是還不行,那他倆恐怕就真的只能是死在任上了!

  「哎!好吧!」

  片刻後,朱元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感慨道,

  「真希望你們兩個能年輕個二十歲啊!要是那樣的話,就能和咱繼續辛勤治國了!」

  「年紀大了,也確實是沒辦法,咱也能理解你們的想法—好吧!咱准允了!就如皇后剛才所說的那樣,允許你們辭官,也允許你們榮歸故里一年,但一年之後,你們得返回應天!」

  「老有老的好處,老有老的經驗!咱說不定還需要你們的幫助!」

  「怎麼樣?滿意了吧?」

  倆老頭聽到這話,皆是激動了起來,

  「謝陛下!恩典!」

  兩人二話不說,就給朱元璋磕頭。

  「哈哈哈,你看這倆老傢伙,人家是求官磕頭,這倆反其道而行之,辭官磕頭!」

  朱元璋大笑道,

  「搞得咱的官位是蛇蠍一般!好了好了,都起來吧!」

  「咱答應了你們,你們也得答應咱,做好辭官前的最後一件事!讓咱的大孫,能夠順順利利的,在群臣的擁戴之下,登上太孫之位!成為大明的繼承人!」

  「把這事兒辦好,你們便可以榮歸了!」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