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阿祿台丟旗潰逃
正如王子騰麾下親將所想。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𝙨𝙩𝙤9.𝙘𝙤𝙢
在阿祿台跨過都思兔河沒有多久,原本一直負責襲擾韃靼軍的何福,突然向他們發起猛烈攻勢。
形勢對於阿祿台來說,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地步。
因為後有追兵,前有埋伏,他已無路可退,唯有殺出一條血路。
此前由種種原因導致吐血昏厥,醒來後身體大不如從前的阿祿台在何福率軍衝來時,親自披甲上陣,指揮全軍將士撕開何福的包圍圈。
韃靼兵種極少,大多都是騎兵與少量步兵,而步兵內則包含著弓弩兵、刀盾兵等兵種,機動性較差。
阿祿台先是讓騎兵開路,朝著何福大軍人數稀薄的地方發起衝鋒。
雖然成功撕開一個口子,但由於步卒機動性較差。
導致騎兵突圍之後,剩餘大量步卒,被何福親率騎兵切斷。
而他也像是故意讓韃靼騎兵突圍,並未派兵去追,只是將重心放在了全殲這支步卒身上。
見到何福這般指揮,阿祿台頓感困惑,然當下也顧不得許多,隨騎兵遠行。
阿祿台一走,仍被何福包圍的那些韃靼將士,自然也無心戀戰,索性丟了軍旗與大纛便四散而逃。
這場戰爭並未經歷多久,但經此消耗,阿祿台手上的兵力,僅有萬餘。
而且是屬於長途跋涉的疲累之旅。
何福親眼看著阿祿台與萬餘敵騎逃走卻不為所動,其麾下將領只好紛紛請纓,主動去追阿祿台。
然而,卻被何福一通大罵。
他的這第二路大軍,都來自於寧夏三衛,是正兒八經的,打過仗的邊軍。
如果要去追阿祿台,必然損失慘重。
待戰事結束,他能落得個什麼封賞尚且不知,倘若一股腦的就將培養多年的將士耗盡,他有些捨不得。
姬長或許是猜測到了他會有這個想法,所以,才會讓他率領寧夏三衛的兵力充作二路軍。
「這仗,要是咱們打完了,還有嬴兄弟什麼事?」
「咱們能做的就都做了,接下來,就看他的了。」
何福命將士在經過短暫休整後,便下令讓他們去追逃竄四方的韃靼將士。
與此同時。
距離陰山僅剩百里,自以為逃出生天的阿祿台正帶著一群灰頭土臉的將士於一條河流旁稍作休息。
他見生還的萬名騎兵,人人垂頭喪氣,忽然大笑道:
「等跨過眼前這座草原,咱們就到了陰山,屆時,咱們便可歸家。」
「本帥答應你們,早晚有一日,本帥會再次率領你們,跨過陰山,跨過寧夏,跨過京師,跨過雁門,重現我大元氣吞萬里河山之風采!」
「屆時,中原,齊魯,江南,乃至整座九州的俏姑娘,好土地,任由你們挑選。」
「讓你們以及你們的子孫後代,永不受風沙之苦!」
若擱在平常,他畫那麼一張大餅,定會站起身來吹捧吆喝。
但當下,他們都累了。
這一戰,讓他們明白,他們再也無望見到從祖輩人口中相傳的雁門風光是何等壯觀了。
見此,阿祿台內心極其悲涼。
他早已料到今日之情況。
在韃靼可汗下詔那刻起,他就失去了與周軍繼續僵持的信念,只是想趁著下時雪退兵會減少些損失。
可繼續拖下去,他擔心,會失去所有將士的擁護。
而且,軍中出現了瘟疫。
不得已,他只能下令即刻撤兵。
自是無法避免損失慘重的情況。
阿祿台見振奮士氣無果,索性也搖頭嘆息的坐在地上,啃著一張大餅,向身旁的幾名親信詢問道:
「自我軍撤出沼澤地以來,王子騰、何福等周軍重要將領都已出現。」
「想來,前方再無敵軍,但我等也不可掉以輕心。」
這時,有親信開口道:「太師,不是還有嬴淵尚未出現?」
阿祿台笑道:「周朝皇帝對嬴淵極其看重,自是會將其留在身邊護駕。」
其實,他不是沒有想過,嬴淵會與何福、王子騰一樣,正率軍朝著他殺來。
只是,他距離陰山僅有百里左右,援兵隨時帶來,嬴淵就算此時出現,又能如何?
話說,當年大周太祖曾率開國之軍與他們戰於陰山,最終也是損兵折將。
自此,陰山便就成為了周軍將領的噩夢。
這些年來,不是沒有周軍將領打到過陰山,但他們始終不敢跨過陰山、賀蘭山半步。
是以,上皇在年輕時曾說。
若有人能夠跨過陰山,再行封狼居胥壯舉,便可為冠軍侯。
此爵位比三公,不弱郡王,世襲罔替,不降等,與國同休。
冠軍侯這三個字對於武將來說,遠比什麼國公爵位更具有誘惑力。
但就是這般,那麼些年來,愣是沒有一名周軍武將跨過陰山,挺進韃靼腹地。
就在阿祿台話音剛落。
忽有韃靼斥候著急跑來,「大帥,有周軍殺來了!」
周軍?
阿祿台如臨大敵,豁然起身,「領軍之人是誰?何福?王子騰?」
說話間,原本正在休息的韃靼將士齊齊翻身上馬,嚴陣以待。
斥候道:「卑職見有嬴字大纛,人數不詳,應是嬴淵率軍來犯!」
嬴淵?
當這個名字落地那一刻。
不少韃靼將士都是臉色一變。
他們對於嬴淵的畏懼,要遠高於何福與王子騰。
後二者,沒有殺過在他們心目中造成極大影響的勇士。
但前者,卻連殺兩位!
這樣的神勇之將,好比溝通長生天的薩滿,讓人不寒而慄!
「是他!」
「他竟未留在周國皇帝身邊,而是朝著我來了?」
阿祿台不敢置信。
就在這時,四面八方,都響起了一道聲音,使人振聾發聵,
「活捉阿祿台!」
「活捉...」
「...」
阿祿台心中一驚,連忙翻身上馬,「全軍聽令,緊隨大纛突圍!」
倘若與周軍纏鬥,以當前己方將士的體力來說,無異以卵擊石。
所以,他們只能選擇突圍。
在韃靼不惜一切代價朝著陰山方向挺進時,嬴淵已經親自帶兵殺入陣中。
亂軍之中,嬴淵隱約瞧見了敵軍大纛,不停囑咐身邊將士,
「生擒阿祿台!」
「全軍追向敵軍大纛!」
隨後,越來越多的周軍將士便如一柄利劍般,斬向敵軍旗幟。
「全軍沖向敵軍大纛!」
「全軍...」
「...」
周軍將士皆在重複著嬴淵所言。
阿祿台聽到,咬了咬牙,只得狠下心來,
「丟下大纛!」
此話一出,保護著他的諸多韃靼將領都是極其震撼。
大纛一旦丟棄,己方將如羔羊一般,任由周軍宰割,且士氣盡喪,軍心大亂。
然而,阿祿台深知嬴淵之勇。
在他看來,給嬴淵一支無往不利的騎兵,他甚至都可鑿進陰山。
阿祿台見諸將遲疑,連忙道:
「援兵未至,嬴淵悍勇,本帥肩負振興大元重任,丟一桿大纛算得了什麼?」
「今日丟了,待到來日,本帥必將大纛插於京師城頭之上!」
大周的京都也曾是他們的都城。
阿祿台深知,自己不能死。
就算一無所有灰頭土臉的回到大元,等待他的,是政敵藉故清算,他也不能死。
最起碼,是不能死在這裡,更不能被周軍活捉。
眾將聽到阿祿台語氣決絕,便不再猶豫,當即就將各旗幟、大纛丟棄。
這等同於是潰逃了。
丟下大纛,雖然己方軍心大亂,但同時,亂軍廝殺之下,周軍也失去進攻目標。
事已至此,對阿祿台來說。
只要能夠拖延片刻,拖到他抵達陰山或是援軍趕至,即使死再多的將士,也都無所謂了。
但讓阿祿台沒有想到的是,原本負責接應他們陰山守軍,早已被陳大牛率軍阻擋,一時半刻,是趕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