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嘉靖:從長生開始> 第343章 分割大陸,聖朝降臨!

第343章 分割大陸,聖朝降臨!

  第343章 分割大陸,聖朝降臨!

  只有海軍。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是可以一天輸完的。

  這句讖言,在大西洋戰役,大明朝第一寶船艦隊對西班牙帝國無敵艦隊中,化為了現實。

  在葡萄牙王國望風而降後,第一寶船艦隊主將李錫,並未在該國過多停留,只留下幾條命令後,就繼續朝著既定方向,大不列顛島及愛爾蘭島進發。

  葡萄牙王國正式更名為大明朝葡萄牙特別行省。

  是大明朝第十九個行省,也是大明朝海外第一特別行省。

  遵照內閣的命令,特別行省不設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只設最高執行官。

  遵照之前的約定,小阿方索公爵,成為葡萄牙行省第一任最高執行官。

  與朝廷督撫職權大體相同,總督、總制、巡撫,加僉都御史、都御史銜。

  此職,由葡萄牙行省本土人士選舉產生,但選舉成功後,必須前往大明朝,在朝接受君父的親自任命。

  葡人葡治,但大明朝廷享有最終解釋權,可隨時罷免特別行省最高執行官。

  而金花公爵,伯納德·達永,成為葡萄牙省第一任行政長官。

  總管行省人事、行政、經濟、教育、外交、財政、駐防等事。

  此職,由且只由朝廷派遣產生。

  人、錢、軍,三要政,永遠不可能交給葡人。

  另外,「石竹花變革」的大功臣,葡軍最高指揮官馬爾塞洛公爵,接受朝廷命令,即刻解散了所有葡軍,只在行省中保留基本警衛。

  馬爾塞洛公爵,由行省公爵,轉而被正式封授為大明朝國公,授金冊玉券,即刻攜同家眷前往大明朝,於京城中安置,其子多有蒙蔭,保證數代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響應馬爾塞洛國公發動變革的葡軍諸位貴族,大體與馬爾塞洛國公獎勵一致,同等或降等轉爵,前往大明朝京城,接受君父的正式封授。

  有獎就有懲,遭遇軍方變革,而失去地位、權力的葡萄牙全體王室成員,一律被貶為庶民,與諸爵一道,前往大明朝生活,以及,按時接受訓誡,直至完全改正。

  李錫讓小阿方索、達永在行省內進行建設、傳授朝廷國策,錦衣衛會暗中配合,接著,就離岸向北,與西班牙帝國無敵艦隊在海上遭遇。

  第一寶船艦隊不過六十多艘艦船,而無敵艦隊卻有上千艘戰艦,面對十數倍,甚至是數十倍於己的艦隊,李錫下達了「自由狩獵」的命令。


  化整為零。

  在敵眾我寡的戰局中,完全是不可理解的戰術,無敵艦隊指揮官霍德華,更是將東方艦隊的行動,視為「自殺」。

  在第一寶船艦隊變陣的瞬間,無敵艦隊也進行了變陣,幾乎每一條第一寶船艦隊的戰艦,都對上了幾艘、十幾艘、甚至是幾十艘蓋倫帆船、武裝商船。

  整個戰場,形成了一個個「包圍圈」,但如果從天空俯瞰,在最外圍的第一寶船艦隊戰艦,卻結成了一個巨大的「圓」。

  究竟是西班牙無敵艦隊上千艘戰艦包圍了第一寶船艦隊,還是第一寶船艦隊六十多艘艦船包圍了西班牙無敵艦隊,成為了後世世界學者討論了一個巨大爭議點。

  「自由狩獵」,對應著是「自由開炮」,從進攻到防禦再到移動,全方位碾壓蓋倫帆船、武裝商船的東方艦船,狠狠地給無敵艦隊上了一課。

  東方戰艦不再硬抗炮火,轉而以超高的機動性不斷規避襲來的炮彈,無敵艦隊無數顆炮彈落入水中,激盪起數丈高的水幕,但就在這時,第一寶船艦隊戰艦發動了反擊。

  當火炮、火藥都經過改良的炮彈,穿過水幕,精準命中一個又一個無敵艦隊戰艦,造成熄火,甚至是沉沒時,無敵艦隊指揮官霍德華,終於明白了珍寶艦隊指揮官的堂弟,在自沉時的絕望。

  僅僅一輪試探,無敵艦隊戰艦就被摧毀了近百艘,反觀東方艦隊,卻沒有一艘戰艦在本輪交鋒中被摧毀。

  透過千里鏡,霍德華看到,也聽到,東方艦隊戰艦無時無刻不再發動的炮擊,好似填彈、發射、炮筒冷卻不復存在一樣。

  無時無刻,無敵艦隊的戰艦不在被摧毀。

  己方上千艘戰艦的炮擊,炮聲卻斷斷續續的,整個戰場,仿佛在被東方艦隊主宰。

  事實也是如此,打又打不過,擋又擋不住,連跑都跑不了,作為輕型帆船戰艦,竟然跑不過重型戰艦,更跑不過重型戰艦的重炮,無敵艦隊不少戰艦主官為之落淚,帝國艦隊雄霸世界之西這麼久,還從未受過這麼大的委屈。

  對於無敵艦隊來說,最好攻擊的東方艦隊戰艦,只有那個,就是李錫所在的第一寶船,又大,移動又慢,好像是個活靶子。

  然而,當第一寶船四面八方出現了上百門新型紅夷大炮,同時噴射出炮火時,霍德華和無敵艦隊將士才真正感受到絕望。

  方圓幾百米內,儼然成了「禁區」,一旦無敵艦隊戰艦靠近,就會被數門新型紅夷大炮射出的炮彈撕碎。

  化整為零,讓第一寶船深陷重圍,真相只是不讓第一寶船誤傷其他友艦。

  第一寶船迎著無敵艦隊主艦,「費利佩號」,沖在了最前面,猶如一把利劍,直刺無敵艦隊的「心臟」。


  其他戰艦跟隨著寶船,逐漸收緊包圍圈,望著這一幕,霍德華眼睛都紅了。

  主艦帶頭衝鋒,哪怕火力再盛,也不可能將射程內的敵艦頃刻間全數毀去,而這種戰法,簡直沒把無敵艦隊當人。

  「衝鋒!」

  「接舷!」

  霍德華連下兩道命令,並讓座下的費利佩號主艦加快速度,與寶船迎面對沖。

  當兩艘逐漸對撞,強烈地反震力,讓兩艘船上的人在短時間都站立不住,站在甲板上的不少士兵,更是直接墜落大海。

  寶船再次獲得了勝利,儘管沒有直接撞碎費利佩號,但卻撞出了大大的口子,海水兇猛,費利佩號沉沒是時間問題。

  但在這時,指揮官的霍德華表現出帝國海軍大將的素養,忍著主艦被毀的悲痛,高聲命令全艦士兵,登上寶船,繼續戰鬥。

  可當無敵艦隊士兵順利接舷,登船,出現在寶船甲板上時,看著嚴陣以待的東方騎兵,不由得懵了。

  「船上怎麼有馬啊?」

  只要是平地,騎兵對步兵,就是一場屠殺。

  西班牙帝國無敵艦隊,覆沒。

  半個世紀的積累,傾帝國之力,打造了巔峰無敵艦隊,一戰而沒。

  海軍是高度依賴技術、資金和長期積累的軍種。

  艦船建造、人才培養、戰術體系構建等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持續投入。

  這一戰,西班牙帝國輸掉的,不止是上千艘戰艦,數十萬海軍士兵,更是大西洋所有制海權!

  地中海、大西洋。

  兩個海洋的制海權,全歸於第一寶船艦隊所有,歸於大明朝所有。

  李錫下令打撈、救治在戰鬥中墜海、受傷的己方士兵,漠視數十萬西班牙帝國無敵艦隊將士沉入大海。

  當西班牙士兵的屍體如死魚漂浮到岸上後,那人間煉獄的場景,讓無數歐羅巴大陸的人為之崩潰。

  第一寶船艦隊順利抵達大不列顛島,作為英吉利王國國王的凱撒一世陳為民,熱烈地迎接了李錫和艦隊將士,並當場宣布,英吉利王國即日起,歸附於朝廷的懷抱。

  由陳家一手打造的英王,在交出大不列顛島及愛爾蘭島兩島控制權時,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自此,英吉利王國,成為大明朝第二十省,也是海外第二行省,陳為民理所當然的成為英吉利特別行省的第一任最高執行官。

  而英吉利特別行省的第一任行政長官,則要等待朝廷派遣,在此之前,行省的所有事務,皆歸陳為民暫理。


  但陳為民對於「海外第二行省」的序列頗有異議,在陳為民,在兩島島民看來,英吉利率先為王化所服,理應在葡萄牙特別行省之前,是海外第一行省才對。

  序列之爭,是葡萄牙特別行省和英吉利特別行省之間的事情,第一寶船艦隊主將的李錫卻未在乎和參與。

  控制了地中海、大西洋的海權,就從物理上切斷了歐羅巴大陸和阿非利加洲、亞美利加洲之間的聯繫,斷掉了兩大洲能為歐羅巴大陸諸國輸血的可能,讓歐羅巴大陸成為「孤島」。

  但憑藉第一寶船艦隊,兩個特別行省,很難控制阿非利加洲的崑崙奴和亞美利加洲的種植園,李錫剛準備傳消息去南亞次大陸,請求王崇古閣老再調遣幾支寶船艦隊前來的時候,大明朝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寶船艦隊抵達歐羅巴大陸的消息,卻先一步傳來。

  原來,就在李錫率領第一寶船艦隊前來歐羅巴大陸不久,在南亞次大陸,王崇古與婆羅門教大祭司瓦爾那達成了秘密協定。

  瓦爾那、婆羅門、婆羅門教出賣了莫臥兒帝國皇帝庫斯洛,大明軍隊所到之處,瓦爾那、婆羅門、婆羅門教甚至親自搖旗助威,在大軍挺進德里時,幾乎沒有遭遇什麼抵抗。

  莫臥兒帝國皇帝庫斯洛在大明軍隊進入德里的前夕,趁著夜色帶著百餘名親衛逃了,就如當初其祖先從草原逃離那般,狼狽且不堪。

  但在臨逃前,庫斯洛對婆羅門教,對大祭司瓦爾那,對婆羅門發出了「惡毒詛咒」,詛咒他們以後,及子孫後代都是海吉拉。

  成王敗寇。

  庫斯洛對大明軍隊有恨,但遠不及對出賣莫臥兒帝國的婆羅門教恨意大。

  當瓦爾那聽聞惡毒詛咒後,卻毫不在意,簡簡單單說了兩個字「反彈」,讓就在旁邊的王崇古側目。

  顯然,世界上所有的信仰,「最虔誠的信徒」們,對神仙、佛祖、上帝、梵天等等的敬畏,甚至不如一般信徒對神靈的敬畏。

  因為這些人知道,如果神靈真的存在,就他們做的那些醜事、惡事,神靈早就降下神雷劈死他們了。

  掌握了信仰、權力、財富的他們,往往比一般人活的長,難道是神靈不著急召喚他們到身邊侍奉嗎?

  不。

  是神靈做不到。

  世間最虔誠的信徒,卻是世間最堅定的無神論者,這不可謂不諷刺。

  但王崇古不在乎,朝廷藉助婆羅門教,只是為了更好地控制南亞次大陸,掠奪次大陸上的資源、財富。

  同理,婆羅門教、瓦爾那、婆羅門貴族也不在乎,他們不在乎南亞次大陸上的主宰是誰,只要能給予他們崇高的地位即可。


  所以,大明朝廷,已經有了二十一個行省,真正的海外第一行省,不是葡萄牙,也不是英吉利,而是天竺行省。

  由於朝廷提前準備了萬儒入南亞,在婆羅門教的幫助下,朝廷在天竺行省的基本框架甚而都搭建的差不多了,一個又一個孔子學院都在那塊次大陸上拔地而起。

  初入南亞的萬儒與婆羅門教相處融洽,腐儒們驚訝此地信仰的純粹,而婆羅門教也驚訝信仰能對政權的干涉程度。

  於是乎,兩教一拍即合,取彼此糟粕,棄彼此精華,不斷加固著南亞次大陸上百姓的思想禁錮。

  這完全是王崇古,是朝廷沒有料到的,在命令萬儒入南亞時,想過儒門猛龍過江,捶死婆羅門教,也想過強龍不壓地頭蛇,婆羅門教排擠儒門,萬萬沒想到,這兩教竟然狼狽為奸了。

  順民是什麼樣的,王崇古算是見到了,南亞次大陸上的百姓心甘情願將大明朝奉為聖朝,而東土,也被奉為「原界」的存在,心嚮往之。

  軍事殖民?

  根本不需要,儒門、婆羅門教通過修改典籍、經文,將大明朝、東土描繪成人間本不該存在之地,而南亞次大陸上的一切,都屬於朝廷,包括他們的性命。

  南亞次大陸上,偶爾會出現混亂,但那屬於不同地區的特色,不論怎麼火拼,都影響不到大明朝廷在南亞次大陸上至高無上的地位。

  出于謹慎,王崇古還是在南亞次大陸,在阿拉伯海留下了三支寶船艦隊,領著二、三、四、五,四支寶船艦隊派往了西洋。

  跟著第一寶船艦隊的後面,王崇古根據世界局勢的變化,作出了如下部署。

  第五寶船艦隊就留在了紅海,第四寶船艦隊留在了地中海。

  當望見第二寶船艦隊、第三寶船艦隊上的大明龍旗迎風飄揚而來時,李錫的心,終於落定了。

  有兩支寶船艦隊的加入,阿非利加洲、亞美利加洲,兩座大陸的資源、財富,已成朝廷的囊中之物。

  永樂年間,朝廷錯過了次唾手可得的世界霸主機會,現在,朝廷在君父的訓誡,主動朝著世界霸主的位置走去!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