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交鋒

  第591章 交鋒

  卻說林沖等人看到邊境上戒備的紀安邦一夥,遵照趙禎吩咐,也立下營寨,與之相持。

  等趙禎趕到,紀安邦在樓車上見了,這才正色起來。

  畢竟如此多馬軍一齊到來,野戰上自己這裡就要吃虧不少。

  正看著,新近升任團練使的王登榜道指著遠處道:「相公,那個騎白馬的就是梁山趙澤。」

  眾人都順著王登榜手指去看,果然見一隊女騎環繞中,有個少年將軍,也是頂盔摜甲。

  

  紀安邦環視左右道:「不想這個趙澤竟然親來。若是能擒下此人,你等各個不失一州兵馬都監之職。」

  說罷,眾人都下了飛樓。

  紀安邦道:「王團練,你是見過這個趙相公的,可敢前去下戰書?」

  王登榜道:「相公,這有何難,小人走一遭就是。」

  不一時,王登榜僅穿戎服,帶上戰書,出營直去趙禎這裡。

  見了趙禎,下了戰書。

  趙禎看罷,也不為難王登榜,開口道:「你且回去,稟告你家將軍,明日辰牌初,我等戰場上見真章。」

  第二日,兩軍都是卯牌時分造飯,軍士飽食一餐,頂盔摜甲,出寨列陣。兩軍相迎,旗鼓相望,各把強弓硬弩射住陣腳。各吹動畫角,發起擂鼓。

  紀安邦當先出陣,左右是團練使張金彪、王登榜,並兩個新徵兆的管兵提轄錢泰聚,防禦使葉勇,大小將校,兩傍分列,都是虎背狼腰,熊羆之士,氣概萬分。

  紀安邦橫手中潑風大斫刀,躍馬出陣,厲聲高叫:「請安撫使出陣搭話!」

  趙禎聽了,也驅馬出陣,眾軍將八字開展,分列左右,真箇是人人俊麗,個個英雄。紀安邦等人看時,只見居中一人,生的齒白唇紅雙眼俊,十分腰細膀闊,手拿象骨鞭,跨下【照夜玉獅子】。馬後一面帥字大旗,風中飄拂,異常威武。

  只聽得戰鼓響,畫角鳴,梁山官軍中早有一將出馬,豹頭環眼,燕頷虎鬚,正是前八十萬禁軍教頭,如今梁山府兵馬副統制【豹子頭】林沖。

  林沖暴喝一聲:「貪官污吏,有何話要說?」

  紀安邦罵道:「你這夥人,怎敢犯俺邊境?」

  林沖叫道:「你等貪鄙,禍害百姓,不合將梁山戴全家中禍害,我等卻要討還戴全家眷財貨,安敢狡辯?」

  戴全聽了,也驅馬出陣,叫道:「貪官污吏,還我家眷金銀,膽敢說個不字,今日叫你等都砍做肉泥。」

  紀安邦大怒,指著戴全罵道:「不忠小人,挑撥是非,合該死在刀下。」回顧左右道:「誰人出馬捉拿此人?」


  只見新任防禦使葉勇,提著三尖兩刃刀逕自出陣,直奔【金毛犼】戴全。

  戴全見了,也挺手中朴刀,打馬上前。

  二人都不搭話,都奮力上前。一個報仇心切,一個新近提拔,正要建功。兩個戰不到五合,葉勇被戴全手起一刀,脖項上正砍著,翻筋斗顛下馬去。

  紀安邦吃了一驚:「誰去報仇?」

  張金彪、王登榜二人見了,各自上前,雙戰戴全。

  梁山陣里,【錦毛虎】燕順、【小霸王】周通兩員偏將,一個舞鎏金虎吞口鑌鐵朴刀,一個仗綠沉槍,打馬出陣迎著,四個人,四匹馬,刀對刀,槍對槍,兩對兒在陣前廝殺。

  陣里錢泰聚見了,也大喝一聲,仗一條出點鋼矛,騎坐銀驄馬出陣來,大喝一聲道:「不忠不孝小兒,認得爺爺嗎?」

  戴全憤恨,二人本有仇怨,今日見了,心頭火起,哪裡按捺得住,當即打馬迎了上去。

  六員將,做三對兒在陣前廝殺。戰到二十餘合,王登榜不敵燕順,賣個破綻,撥馬就走。燕順見了,也不去追,勒馬直奔張金彪。

  張金彪見了大駭,卻待也要撥回馬走時,被周通大喝一聲,驚得魂消魄散,膽顫心寒,手中那條槍不知顛倒。被周通手起一槍,戳下馬來,燕順趕上,復起一刀,結果了張金彪。

  二人就勢搶了這匹好馬,並張金彪屍身,打馬回陣。

  陣前只留戴全、錢泰聚廝並,二人咬牙切齒,恨不得生吞了對方。二人一來一往,盤盤旋旋,各逞平生武藝。

  斗到五十餘合,戴全氣力不濟,眼見得要輸,林沖拍馬助戰。

  錢泰聚見了,大喝一聲,只一矛,將戴全殺死,接住林沖廝殺。

  林沖見錢泰聚殺死戴全,十分惱恨,手中長矛變幻,不離錢泰聚左右,兩人各奮神威,來來往往,翻翻滾滾了斗到四十餘合。殺氣飛揚,但見兩條長矛飛騰變化,銀光穿亂。

  兩陣上都暗暗喝采,陣雲影里,鼓角聲中,兩人酣斗已有七十餘合,眼見得一人要輸,興仁府這裡,紀安邦見了,仗手中潑風大斫刀來救。

  梁山陣里,早就摩拳擦掌的孫安見了,擎雙劍出陣來迎。

  兩人交手不過十合,就聽林沖大喝一聲,一矛將錢泰聚殺死。副將【天目將】彭玘、【百勝將】韓滔二人驅馬趕到,收拾錢泰聚、戴全屍首,接應回陣。

  說時遲,那時快,陣中紀安邦心已焦煩,手中潑風大斫刀揮舞愈發急促,孫安手中兩支長劍飛騰相架。一去一還,又鬥了五十餘合。陣中紀安邦見一時不能取勝,急待要走,又被孫安兩支長劍伴著,脫不開身,愈加暴躁如雷,刀法都亂了。


  孫安武藝何等高強,覷見紀安邦破綻,右手一劍架住紀安邦砍來的大刀,左手一劍刺去,正中紀安邦咽喉,跌落下馬來。

  趙禎見了,手中馬鞭一指,兵馬統制【賽存孝】王天霸、【拔山力士】唐斌統領三千虎賁重騎,一涌而出。後頭馬步軍士也一齊掩殺過去。

  但見人亡馬倒,旗鼓交橫。梁山軍馬割瓜切菜般直殺入來,團練使王登榜那裡遮攔的住,急忙後退。馬步軍士一齊追殺,趕得興仁府官軍星落雲散。

  直殺出三十里外,趙禎才叫鳴金,重新收聚軍馬,就勢在紀安邦大寨下寨,眾將都來獻功,整點人數,紀安邦以下殺死軍兵四千餘人,俘獲近萬,只走了王登榜一人。奪獲盔甲、刀仗、金鼓、馬匹、糧草無算,大獲全勝。

  再說王登榜領著殘兵敗將奔回興仁府,高衙內聽了,大驚失色,急叫閉了城門,又發動城中丁壯,上城守御。

  見梁山兵馬不曾殺來,高世德稍稍安心。召集兩個虞候王彬、李彥並逃回的王登榜。不等三人見禮,高世德開口道:「紀安邦也是個不中用的,如今怎生是好?」

  王登榜膽寒,開口道:「相公,如今卻要搬取救兵才好。」

  王彬道:「衙內,如今梁山軍還不曾殺來城下,興許還有挽回之機。」

  高世德聽了,連忙問道:「如何行事?」

  「大牢里戴春,戴全之子戴默待並其家眷財產都送去梁山,再賠些金銀布帛,把責任都推到牛信、富吉、紀安邦身上,衙內是太尉之子,想來他也不敢做絕。」王彬回道。

  高世德早沒了主意,聽了這話,連連點頭。對王彬道:「你且去牢里將戴全戴春一家都放出來,好言撫慰。牛信、富吉這兩個殺才,上了重枷,先送去梁山軍中,再抄掠了二人府邸,並戴全家宅財貨,準備賠禮。」

  又對李彥道:「李虞侯,你帶三五人,立馬出城,去汴京我父親處求取援兵。」

  說罷,指著王登榜道:「城裡防禦還要你做主,日夜巡視城池,不可懈怠。」

  三人聽令,各自行事。

  高世德躊躇片刻,叫府上都管,催促一眾僕役,打迭家中財貨,預備事有不諧,就舍了州府,逃回汴京。

  再說梁山大營,諸將都來軍中請功,標記功勞已定,趙禎升帳。

  大帳里,諸將各個喜笑顏開,唯獨林沖鬱鬱不樂。

  朱武見了,勸慰道:「教頭,生死天定,雖折了戴全兄弟,卻也殺死錢泰聚,報了仇。如今興仁府大小將令僅餘一個王登榜,興仁府早就膽寒。到時,叫興仁府送出戴全兄弟家眷,也算保全了他的骨血。」

  趙禎也道:「可惜了戴全這條好漢。」


  眾人正嗟嘆間,巡營的【血刀】竺敬,壓著一伙人直到帳前,稟報導:「相公,興仁府高衙內的使者前來求和。」

  趙禎聽了,叫來人上前。

  只見王彬上前匍匐在地道:「相公,小人太尉府虞侯,奉衙內之令,將挑撥兩府軍爭的牛信、富吉二人送到,賠禮道歉。」

  吳用斥道:「如何只有這兩人?」

  王彬連忙將二人背著高世德侵害鄉紳的事說了,眾人只不信,吳用道:「誰知真假,這二人莫非是高衙內眼見不敵,推出來的替罪羊。我等大軍出征,花費不知多少金銀糧草,只殺這兩個撮鳥,有什麼用處。」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你只速速回去,叫高世德早做準備,明日大軍出寨,我等攻入城池,自然能將來龍去脈弄清,到時候,自然還戴家清白。」

  王彬聽了,膽顫心驚,口裡道:「何必如此,衙內已下令,將城中戴家家眷都送出大牢,不日就送還相公。戴家家產分毫不敢貪墨,也一併解來。衙內正準備金珠寶貝,稍後就送來賠禮道歉。」

  吳用道:「你來時,難道不知,今日戰陣,戴全兄弟歿於陣中,誰來賠他性命?」

  王彬道:「將軍息怒,錢泰聚已然身死,他家中只有一個獨子,我來時,衙內已下令,將他家抄掠,錢士霄反抗,已被格殺。」

  吳用聽了,這才點了點頭,開口道:「梁山與興仁府並無深仇大恨,看太尉面上,我等一向克制。今日這場廝殺,本無必要。軍士出動,金銀流水一般開銷,非十萬貫不能平息。」

  王彬聽了,急道:「小人這就回去,稟告衙內。」

  吳用道:「人吃馬嚼,每日花費不少,誰耐煩與你等扯皮,你回去告知衙內,最多兩日,我等就要出兵,打破州城,我等自取。到時,刀槍無眼,休怪冒犯衙內。」

  王彬聽了,撇下牛信、富吉,屁滾尿流而去。

  看著瑟瑟發抖的兩人,趙禎道:「且將二人監下,等戴全兄弟家眷送來,卻要他二人血祭。」

  天明時分,李彥一夜驅馬三百里,趕入汴京城太尉府。

  高俅聽李彥把來龍去脈說完,暗叫聲苦,揮手叫李彥下去安歇。

  高俅吩咐一聲,急匆匆趕去太師府。

  見禮後,高俅開口道:「太師,如今梁山出兵興仁府,如之奈何?」

  蔡京聽了,皺眉道:「趙澤這廝如何敢這般行事?」

  高俅怒道:「這廝向來膽大包天,一點小事,就要起兵報復。大將紀安邦一下,統軍提轄、兵馬防禦、團練等官大半戰死,小兒還在城中,情勢危急,太師可出個主意?」


  見蔡京依舊皺眉,高俅急忙將兩方衝突說了,聽到梁山還不曾圍城,蔡京道:「幸喜這廝還顧念太尉臉面,如如今之計,唯有童樞密使或可勸導一二。事不宜遲,太尉速速前去。」

  高俅聽了,開口道:「如今紀安邦身死,如何交代?」

  蔡京擺手道:「這事不難,事後叫賢侄報個染病身死便是,就地焚燒骸骨,送來骨灰,再安撫家眷就是。這梁山周邊,到底不是安穩去處,待事端平息,將賢侄調離開就是。」

  高俅聽了,也連連點頭。當即,辭了蔡京,往童貫府上去。

  將事說開,童貫聽了,對高俅道:「前者他還送來田虎偽造天子冠冕,我只當他恭順,不曾想這廝又惹出這等大事。」

  高俅道:「小兒輩耍鬧,卻要樞相說和一二。」

  童貫點頭:「你我同朝為官,互為表里,如何敢不盡心。我的話,他總歸還能聽從一二,只是他那裡死了一員大將,只怕輕易不肯甘休。」

  高俅把蔡太師之言說了,童貫聽了,點頭道:「如此最好。」

  說罷,寫了一封信,叫高俅看過,用了印,叫麾下一個虞侯,同高俅回府。

  高俅帶上這人起身告辭,回府後,喚來李彥,囑咐幾句,就叫二人帶上伴當,趕回興仁府。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