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滿清出兵
第224章 滿清出兵
確定了要投降建奴的事,吳三桂當即寫信,把前因後果寫明,然後迅速派人向錦州送去。
錦州之戰後,大明山海關外就只剩下寧遠一座城池。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寧遠就是後世葫蘆島,而瀋陽到錦州的遼東地區已經全部被滿清建奴所得。
如今滿清早就已經稱帝建國。
努爾哈赤先建國後金,皇太極繼位後又改國號為清。
皇太極死,多爾袞經過與豪格的政治鬥爭,雖然贏得了最終勝利,卻還是必須做出妥協,奉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為主。
所以順治帝福臨其實是滿清第三個皇帝,也是入關後攻占中原大地,定都北京後的第一個滿清皇帝。
不過相比於皇帝,在多爾袞掌握大權的時期,順治更像是個傀儡。
因為在這個時候,濟爾哈朗諭諸大臣,凡事先向睿親王多爾袞上報,書名也以多爾袞為先,滿清的命令也由多爾袞發布。
因此順治基本上沒有什麼實權,大臣們議事也是多爾袞坐在上面,下面文武臣子談論,幾乎與順治無關。
當然。
至少多爾袞表面上的尊敬還是會守。
幾日後,滿清盛京皇宮當中,多爾袞在崇政殿處理國事。
盛京故宮由努爾哈赤所建,經過皇太極以及後來的清朝擴建,形成了後世盛京故宮的規模。
此時盛京故宮的主體基本完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主殿為大政殿,目前叫篤恭殿,
是滿清入關之前,召開八旗王公大臣會議的地方,有點類似於明朝的奉天殿。
而崇政殿則像明朝的乾清宮,是滿清入關前掌權者處理政務之地。包括召集主要人物開早朝,召見重要臣子議事,基本上都在這裡。
眼下福臨尚未親政,每天就早朝就是走個過場,結束後多爾袞就會在旁邊攝政王的書桌後辦理差事。
屋內除了他以外,就只有內秘書院大學士范文程。
與後世人想像中的瘦弱文士不同,範文成身材高大,長相十分威武,站在那裡不像個文士,反而像個猛將。
但此人卻非常聰明,很有謀略。
正是如此,他被努爾哈赤看重,又被皇太極多次提攜,多爾袞也多次問計於他。
哪怕皇太極設內三院,後來濟爾哈朗輔政時期又把內三院增設出六個大學士的位置,
相當於明朝內閣的地位,也絲毫沒有動搖范文程首席大學士的地位。
多爾袞自己處理政務,其實大多數都是范文程幫忙協助處理。等范文程把各地上報的公務處置好後,由多爾袞檢閱最後確定。
至於所謂的八王議政,經過多爾袞政治鬥爭,即便是同為攝政王的濟爾哈朗也敗下陣來。
可以說此時多爾袞已經是一家獨大,比皇太極時期還有話語權。
自然也就不存在八主議政。
四月份的時候范文程在蓋州養病,只是如今事情太多,五月份的時候多爾袞又把范文程召了回來,讓他協助自已理政,
二人在殿內正處理事情的時候,外面衛士進來奏報導:「報,秘書院學士伊圖求見。
,」
「讓他進來。」
多爾袞抬起頭。
秘書院學士覺羅·伊圖是范文程的副手,負責掌管整理來往機密奏疏。
此刻他匆匆進殿,向多爾袞下跪道:「奴才參見睿親王。」
「什麼事?」
「南朝有急奏。」
「又是那什麼明太祖的事?」
多爾袞皺眉。
滿清在皇太極時期完成了女真原始部落聯盟走向封建中央集權的轉變。
按照范文程、寧完我等漢人重臣推動的制度變化,組織起了一套森嚴的上下層邏輯。
到多爾袞時期,八旗貴族只執掌軍事,將原本的八旗貴族參與政治的形式分割,政務則由文官處理。
可以說此時的滿清已經形成了一個高效率的制度。
在這種情況下,滿清初期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相當強大,不僅政治框架結構嚴謹,對外策略也多有謀劃。
先不提後來清軍南下後,他們完成了一系列包括給崇禎發喪,大量起用明朝舊臣,禁止劫掠,停止剃髮等政策,迅速博得了漢族士紳的好感。
單說在這個時候,滿清就已經在明朝內部安插了許多眼線。很多時候包括明軍動向,
軍隊布置情況,他們都已經了如指掌。
而目前南面大明最火的新聞,全國頭版頭條級別,自然是老朱打贏復活賽下凡救世的消息。
消息傳到滿清這邊的時候都快變味了。
什麼太祖三頭六臂,揮手間一座萬丈高山崩塌。什麼魔下天兵天將無比神勇,一人足擋百方雄獅。
民間以訛傳訛,各種版本都有。
所以多爾袞其實之以鼻,包括范文程等謀士在內,都認為要麼是南面有反賊冒充太祖,要麼是南面崇禎失心瘋了,炮製出這種事情想穩定民心。
反正這半個月來,多爾袞看到關於老朱的消息就已經不太想看,實在是過於離譜誇張,看得多了容易降智。
但讓多爾袞沒想到的是,這次居然不是老朱的消息,而是山海關那邊的事情。
伊圖說道:「回主子,是吳三桂,他投來降書,願意歸順。」
「什麼?」
多爾袞瞬間睜大了眼晴,猶如一頭雄獅般盯著伊圖,大聲道:「你再說一遍?」
伊圖又說了一遍道:「吳三桂說自己願意歸順。」
「嗯?」
多爾袞面露狐疑之色。
吳三桂他舅舅祖大壽都被俘虜歸順,之前也讓祖大壽寫信勸降過,一直沒什麼動靜,
怎麼今天忽然要歸順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多爾袞本就多疑,頓時思索起來。
「大王。」
范文程沒有資格自稱奴才,站起身拱手說道:「臣覺得有詐。」
「嗯,我也覺得有詐。」
多爾袞沉吟道:「以前多次勸降,今日忽然無故歸順,其中必有緣由。」
伊圖從懷中掏出吳三桂密信道:「主子,有吳三桂書信一封。」
「拿來。」
「是。」
伊圖恭敬把信件遞過去。
多爾袞接過來上下看了許久,越看卻是愈發迷惑。
「你看看。」
看完後多爾袞把信件給了范文程。
范文程恭敬接過掃視。
殿內陷入安靜。
伊圖站在一旁,多爾袞坐在那陷入沉思,范文程則面容嚴肅。
許久之後,范文程把信件拿在手中,低頭思索了片刻,再抬起頭,迎上了多爾袞的目光。
「大王。」
范文程思道:「臣覺得,或許可以試試。」
「你說。」
多爾袞不置可否地道,
范文程說道:「這上面說,那所謂明太祖在南方已經成勢,並且散播言,說李自成本該於今年四月攻破北京,崇禎自縊,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放我大清入關,自此中原歸屬我大清。」
「嗯。」
多爾袞微微點頭,對於這個消息,他聽了還是挺高興,
只是之前一直不知道該不該當真,但也把消息傳揚了出去,八旗各王公大臣們聽了也是笑逐顏開,紛紛說這是天命在清。
「先不提這言是真是假,單說以臣對他們的了解,妄議太祖是死罪,散播皇帝自縊,大明亡國的消息也是死罪。這樣的事情,是能放在書信中說的嗎?」
范文程又道:「更何況這樣的謠言,已經在大明遍地都是。據探子查回來的消息,現在北京城內沸沸揚揚,皇宮當中都沒有派人抓捕阻止。
「唔...
9
多爾袞再次點點頭。
這可不是後世。
封建皇權時代,滿清建奴能單憑几個字,一句詩,就能掀起文字獄,殺很多讀書人。
所以這樣的消息出現,本身就代表了不同尋常。
甚至極有可能是真。
否則的話,單憑這些消息,崇禎就必然會在北京掀起大獄,把傳播消息的人殺死。
畢竟這可不是隱射,而是在直接了當地說太祖以及他自己了。
「臣覺得,有兩種可能。」
范文程又道:「一是此事為假,崇禎與吳三桂做局,故意傳播這樣的消息,以引我們入關。」
「二呢?」
「二自然是此事為真,吳三桂確實想投降我們。」
「那你覺得哪種可能性最大?」
多爾袞問。
范文程笑道:「第一種微乎其微,崇禎帝不會拿太祖說事,大王還記得陳新甲的事情嗎?」
「嗯。」
多爾袞頓時明白了。
當年崇禎想私下找他們議和,結果負責這事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不小心把消息泄露了出去,引得朝野非議。
崇禎怕事情牽扯到他身上,於是把罪名全推給陳新甲,把陳新甲殺掉,掩蓋事情的真相。
就單單一件議和的事情,便引得流言語,讓崇禎受到極大的輿論壓力,更別說現在這種太祖下凡,自己上吊,大明亡國滅種的事情了。
傳播出去,恐怕天下人議論。又聽到大明亡國,漢人被奴役的消息,極大削弱漢人的士氣,滿清人則必然士氣高漲。
用腳指頭想,出這種主意根本不會起到什麼效果不說,還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所以范文程認為第一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那麼擺在他們面前的就只有第二種可能性,那位太祖下凡的消息是真的,帶來的預言也是真的。
不過多爾袞還是沉吟道:「我就怕是南朝皇帝將計就計,趁著這個消息的傳播,讓我們覺得可以輕鬆攻破山海關。他們不是已經增兵了嗎?若是與吳三桂一起利用這個消息設下陷阱,引誘我們前去,到時候.......
」
「大王也無需擔憂。」
范文程笑著說道:「吳三桂在信中說,他願意與大王裡應外合奪取山海關。我們可以先在城外觀察,見機行事,若是機略得當,則可將山海關取下。縱使有詐,我們拔馬便走,他們也奈何不得我們。」
「嗯。」
多爾袞說道:「是有理,只是探子回報,說南面的那什麼太祖兵馬強盛,正在北上,
我們入關之後,怕是要與他碰上了。」
范文程立即說道:「當年遼人說過,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我大清是金朝後裔,
女真子孫。當年太祖皇帝七大恨起兵,兵馬不過萬餘,如今卻建立了大清,兵馬超十萬之數,足以擋漢人百萬雄獅。加之明人腐朽,朝廷動盪,內部流寇肆掠,山海關內也不過堪堪數萬人馬。如此兵強馬壯之時,大王覺得,我們眼下的處境,難道比薩爾滸、松錦兩戰時期還要差嗎?」
薩爾滸之戰,後世有說法明軍二十萬,努爾哈赤六方。
實際上根據史料記載,雙方有可記載的兵力是明軍約八九萬人,努爾哈赤大概四五萬,兵力沒有那麼懸殊。
但即便如此,這也是一場以弱勝強。
而松錦之戰洪承疇率領兵馬是十三萬,皇太極則是十一萬,兵力已經進一步縮短。
雖然松錦之戰中滿清也損失很大,可拿下錦州等地,又不斷進關內劫掠,使得現在的滿清兵力已經相當膨脹,達到了近二十萬之多。
當然。
這屬於全國的總兵力。
且其中大半是蒙八旗、漢八旗以及其餘諸如三順王、一順公、察哈爾八旗、外藩蒙古、外藩朝鮮等附屬部隊。
真正滿州女真士兵人數大概在六萬左右。
可既然是入關作戰,而且還是打的滅國之戰,肯定是要傾巢出動。
這二十萬大軍,至少得出個十五六方。
事實上史料記載當中,多爾袞也確實率領滿漢蒙各部隊總計十萬人先行入關,接著順治馬上遷都北京,帶來了五六萬人。
基本上這十五六萬就是清軍入關後的部隊。
只是之後他們迅速納降了很多明軍,組成綠營而兵力迅速膨脹起來。
但不管怎麼樣,眼下山海關內的明軍即便算上吳三桂的部隊,滿打滿算也不過七八萬人。
再刨除掉吳三桂的話,那王家彥手頭上的兵力才四萬多不到五萬。
並且他的部下都是從各地抽調過來的軍隊,部將也一個個都是桀驁不馴的軍頭,能不能聽指揮還難說。
要是在擁有絕對兵力優勢,且對方戰鬥力弱,指揮不佳的情況下不敢打,那才叫膽小如鼠。
至於那所謂的明太祖,范文程認為只要能夠入關,他們就能迅速補充到大量兵力。
即便真是明太祖下凡了,大清也絲毫不懼,完全可以和他碰一碰。
看看明朝開國太祖厲害,還是大清開國軍隊強盛。
「嗯,好!」
聽了范文程的話,多爾袞只是稍稍沉吟了一會兒,就點點頭道:「你說得沒錯,當年父親和八哥能以弱勝強,打得明人哭爹喊娘,我兵馬可比他們多多了,又有什麼好懼怕的。伊圖!」
「奴才在。」
伊圖忙道。
「讓秘書院即刻派人傳信八旗各旗主王爺貝勒,我要召開會議。」
多爾袞說道。
「是!」
伊圖便倒退著出去。
多爾袞看著殿外,正是朗朗晴天,忍不住大笑道:「我大清才是天命,漢人的江山,
就該是我們得!」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