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喧囂

  第419章 喧囂

  

  世家與朝廷之間的爭鬥,已經持續了近百年。

  自穆宗皇帝後這種爭鬥幾乎全部浮於表面,朝廷官員、世家子弟、甚至是百姓們都能夠看到這種爭鬥。

  但一來百姓們並不在意這些事情,二來他們覺著自己在意了也沒有太大的用處,於是也就不再去在意了。

  洛陽城是大虞的國都,也是大虞境內如今僅次於官渡城的恢弘城池。

  一個城市的發展總是這樣的,當他身為一個王朝國都的時候,他的發展就會十分迅速——同理,當他不再是一個王朝國都的時候,他的發展就會迅速降低,乃至於衰落。

  洛陽和長安便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例子。

  長安城是大漢的國都而不是大虞的國都,所以如今的長安城在洛陽城面前壓根不夠看的。

  而唯一能夠逃脫這種「理念循環」的便是「官渡城」了。

  王獻之坐在馬車中,身形隨著車馬的搖晃而搖晃著,但他整個人都側著身子,看著外面的風景。

  他不禁感慨的說道:「從前總是聽說官渡城的恢弘龐大,而如今一看方才知道名不虛傳,甚至傳聞中的官渡城還未曾有真正的官渡城三分繁華啊。」

  馬車中,謝玄同樣是如王獻之一樣這般往外面看著。

  只是他沒有說話,反而是一臉無奈的看著王獻之。

  他是奉詔書入京都的,但王獻之卻並不是這樣,王獻之是在半路應要坐著陳瀟馬車前來京城的。

  謝玄知道王氏不會這麼善罷甘休,但他卻沒有想到王氏會用這樣的手段「蹭上來」。

  他偏過頭,看著陳瀟開口問道:「遙游兄這一次回官渡,可要祭拜陳氏的祠堂?」

  「不知我可否有這個資格前去祭拜陳氏先祖?」

  謝玄的眼睛中帶著激動和驚喜,除此之外就是忐忑了。

  事實上謝玄將陳氏如今的家主、也就是陳瀟的父親視為自己的「偶像」,他對陳安幾乎是一種「崇敬」的心態。

  當然了,來到陳氏之後,他也同樣很想前往陳氏的祠堂一趟。

  畢竟那裡供奉著的是許多歷史上留名的人物。

  陳氏那位初代的安國王、以及陳氏五君子——即陳氏的第二代。

  陳瀟閉著眼睛坐在馬車裡,他感覺自己的腦子要被馬車晃蕩的暈起來了,於是只能儘量保持一種「閉目養神」的狀態,來讓自己稍微清醒一點,不至於直接在馬車中睡過去、亦或者直接嘔吐出來。


  聽到謝玄的問話,陳瀟沒有什麼反應,只是隨意的點了點頭:「當然可以。」

  陳氏的祠堂並不是什麼龍潭虎穴,也並不會不允許其他人的進入。

  謝玄想要進去祭拜也不過是小事罷了。

  隨著陳瀟離開江南,江南所發生的事情也全都擺在了檯面上,讓天下人都知道了。

  而也正是這個時候人們的目光才徹底看向了「嶺南」,從而看到了嶺南夜氏的覆滅。

  一個諾大的世家、一個可以說稱得上是「嶺南王」的世界便這樣輕鬆而又淡漠的被抹去了所有的痕跡,而負責這件事情的正是陳氏的「陳郊周」。

  不是所有的秘密都會被嚴格保守,比如陳郊周的兒子曾經被夜氏的人指揮陷害過這件事情、

  這件事情當然是嚴重的,但一些人似乎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藉口和理由一樣,他們開始指責陳氏,指責陳氏為了一己私慾便覆滅了一個大世家。

  傳播這個消息的人目的很簡單。

  現在的陳氏名聲太好了,所以他們要將陳氏的名聲毀掉一些,只有陳氏的名聲被毀掉了,他們才有機會去「對抗」陳氏。

  而針對這件事情,陳氏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

  風暴的中心人物——那個傳聞中一怒為兒子的陳郊周、陳州牧則是更加淡定,當遊人詢問他的時候,他就會反問問這個問題的人。

  是在質疑聖旨麼?

  他有明文聖旨,徹查夜氏謀逆一案,並且有不少的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他一點都不心虛,所以也就不會想要隱藏什麼。

  於是,天下喧囂,而陳氏獨靜。

  京都,洛陽。

  勤政殿內

  張皖看著手中的奏疏,臉上不由自主的划過一抹無奈的神色。

  這群人整天都在做些什麼?

  他嘆了口氣後按了按額頭,後看著身旁的劉福問道:「天工司那裡如何了?」

  「那樣東西可是有什麼新的進展?」

  劉福走上前來,一邊為張皖添茶,一邊低聲說道:「啟稟陛下,天工司那邊反饋,那樣東西幾乎已經要製作好了,如今大約也就剩下一個尾巴了。」

  張皖眉宇中這才露出了幾分興奮的神色,顯然他等待那件事情已經挺久的了。

  於是,坐在椅子上的整個人都顯得有些放鬆了:「那便好。」

  「江南那邊的事情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我聽道卒的人說他們都快回來了,陳瀟那個傢伙怎麼還沒回來?難道真的看上了江南女子,準備在江南定居?」


  這自然是調侃,可劉福卻不敢接,畢竟這個調侃兒的對象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夠跟著調侃的。

  陛下是皇帝、是九五之尊,所以他可以說。

  而劉福嚴重的懷疑,但凡自己跟著附和,下一個死的絕對是自己。

  他只是插科打諢混了過去,一邊為張皖奉茶,一邊低聲說道:「江南風景好,陳寺卿喜歡多待一段時間也是正常的。」

  劉福低聲說道:「只是奴婢聽聞,這一次跟著來的還有王氏以及謝氏的那兩位。」

  王氏和謝氏?

  張皖挑了挑眉頭,沒有怎麼介意:「可是王獻之與謝玄?」

  他的眸子中閃過一抹趣味的神色:「早在登基之前,朕便聽過他們兩個的名聲了,如今能夠見到,倒也是一件好事。」

  「王氏的那個小傢伙還沒有朝廷任命吧?」

  張皖略微思索後,便直接說道:「便叫他去鴻臚寺做一個少卿吧。」

  劉福低著頭,低聲的回稟著。

  而張皖的思緒則是飄了許久,一直飄蕩著。

  他當然知道,王獻之以及謝玄來此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看一看京都,甚至張皖也知道這兩人、或者說背後之人的真正目的。

  但張皖並不在乎。

  他在下一局棋。

  而眾所周知,下棋是需要對手的。

  張皖的對手便是這「世家」。

  京都的繁華與熱鬧讓王獻之與謝玄兩人都覺著十分羨慕,而跟隨著陳瀟來到京城後,他們兩個就開始四處在京都之內走訪了。

  世家之間大多數都是認識的,並不是說你是江南的世家所以在京都就沒有面子,而在京都的世家在江南就沒有面子了。

  在某些常人看不到的地方,這些世家其實都是一體的。

  很快的,這兩個人就沉醉在京都的繁榮與熱鬧中了,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夜夜笙歌。

  甚至他們好像看起來一件正事都沒有做一樣。

  勤政殿中

  陳瀟坐在張皖的對面,臉上還帶著些懶散的笑容,整個人看起來不像是一個世家公子、更不像是朝廷大員,反而像是一個吊兒郎當的世家紈絝。

  「我說你整天能不能有個正行?」

  張皖按著自己的額頭,感覺自己看一眼面前這個小子,整個人的脾氣就上來了。

  他的年紀實際上較之陳瀟是大了不少的,當年先帝讓陳瀟當他伴讀的時候,他其實還很不樂意,但後來慢慢的在與陳瀟的相處中就開始覺著陳瀟這個人還是不錯的。


  陳瀟聽了張皖的話,只是打了個哈欠:「我說陛下啊,這有什麼沒正行的?」

  「忙碌了這麼長時間,我只是想好好的休息休息,這還沒休息兩天呢,就被您拉過來了。」

  他坐直了身軀,臉上帶著一抹好奇的神色。

  「話說您到底是因為什麼事情啊,才把我叫過來。」

  「我最近應該沒幹什麼事兒吧?」

  張皖只是瞥了一眼陳瀟,而後心裡更加來氣了,他擺了擺手,讓身旁的常侍將手中的信件遞給面前的人:「這是道卒這些時日記載的關於「謝玄」以及「王獻之」的事情。」

  「你瞧一瞧,看看能不能看出來點什麼、」

  謝玄?王獻之?

  陳瀟連看都沒有看那奏疏,只是接了過來,隨手放在一邊:「他們來,應該是聽到了一些風聲,所以替世家子弟來試探的。」

  「這幾日他們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在連續京都的一些世家?」

  「希望能夠將這些世家全部都串聯起來。」

  「或者說是想看看他們的打算。」

  張皖皺眉沉思,陳瀟雖然沒有看這奏疏,但卻將奏疏中的內容說了個七七八八,他皺著眉頭:「那你的意思是,就這樣放任他們去做?」

  陳瀟點頭:「陛下。」

  他輕聲說道:「您應該知道,當那件東西被徹底的塑造出來之後,這世上沒有任何的人能夠阻擋歷史的進程。」

  「正如同當年被壓迫到了極點的百姓們紛紛揭竿而起一樣,這是屬於歷史的進程,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妄圖阻攔的人,都被那滾滾前行的車輪給碾壓破碎了。」

  張皖聽著陳瀟的解釋,不由自主的陷入了沉默。

  良久之後,他才終於嘆了口氣。

  「也罷。」

  「便聽你的吧。」

  「天工司那邊已經將消息給你了吧?那件東西最遲今年冬日便能夠徹底弄出來、繼而可以大面積的擴展使用。」

  「而那個時候,便是對九品中正制度進行最後一擊的時候。」

  陳瀟神色肅然。

  「臣明白。」

  街道上

  晃晃月光照亮著街道,陳瀟則是坐在馬車上,眉宇中帶著些許複雜的情緒。

  整頓江南世家也好、削除夜氏的統治也好,其實都是在為了接下來的一件事情做準備,一件對世家沒有好處、甚至會形成另外一股力量讓他們對抗世家的事情。


  其實有些時候陳瀟覺著自己所做的事情很「分裂」,他既是陳氏的世子、又是朝廷的官員;他一邊削弱世家的力量,另外一方面則是要掌管陳氏的力量。

  他的身份在世家之子與朝廷命官、皇帝心腹之間來回切換,甚至有些時候,陳瀟都覺著自己分不清到底哪一個是自己了。

  他長嘆一聲。

  「去天工司。」

  馬車車夫聽到了陳瀟的吩咐,沉默的駕馭著馬車調轉方向,而沒有絲毫的疑惑與遲疑,哪怕如今天色已經晚到了這種程度。

  洛陽是有宵禁的,但這種宵禁對於陳瀟來說,幾乎等於沒有。

  天工司門前

  陳瀟站在這裡,看著這一座由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衙門,心中感慨更是甚多。

  當年他七八歲的時候便追隨自己的伯父學習「墨家機關術」,或者說學習能工巧匠們所傳承下來的「技術」,繼而將他們不斷的發展完善。

  直到當今聖上臨朝,他在皇帝的授意下建立了天工司,全力研究各種利國利民之術。

  這許多年來,許多改善民生的農具、乃至於市面上所需要的一些「工具」等,全都是出自天工司。

  而天工司從建立開始,一直到如今為止,研究的最重要的一件東西、或者說一門技術叫做「印製」。

  本朝開國之初,事實上國內的一些力量還是相對來說較為平衡的,世家、寒門、甚至是百姓們都可以進行學習,讀書識字,繼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可是後來,一切都變了。

  穆宗皇帝的時期,世家猖獗,開始不斷的擴張屬於自己的權勢。

  而穆宗皇帝因為當年並非是太子、而是一位普通的皇子、甚至連「王」都未曾封賞,所以當年跟隨不少紈絝子弟玩的來,後來他當上了皇帝,礙於情面也不好收拾那些原本與他交好的人。

  或者說,他不是不願意,而是不能。

  因為他的皇位來歷不正,得不到那些真正的大才支持,於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只能縱容世家。

  因為世家在支持他。

  穆宗皇帝在位二十年,時間不算很長,但就是在這二十年的時間內,大虞內部的寒門、普通民眾階層上升、讀書的渠道開始一點點被封鎖起來。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穆宗皇帝之前,大中正官共有九位、小中正官共有十八位。

  大中正官中,除卻一位為陳氏家主外,其餘八位中五位是寒門、士子、亦或者出身貧野的人,小中正官中甚至有十二位是如此。


  可穆宗皇帝時期。

  九位中正官除卻一位是陳氏弟子,剩餘八位中七位都是世家子弟,剩餘的一個是投靠了世家的寒門。

  小中正官中,更是十八位全都是投靠了世家的寒門、亦或者小世家。

  穆宗皇帝掘了大虞皇朝的根。

  哪怕經過肅宗、先皇、當今三個時期,這種狀況也沒有太大的改善。

  「吱呀——」

  陳瀟推開面前的門,緩緩走進天工司中。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