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楊氏:我也不是謙虛,封后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第204章 楊氏:我也不是謙虛,封后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哦,你也在?」
李世民當頭看見韋貴妃,眉頭微微一揚。
「是……是,臣妾來看看妹妹。」韋貴妃恭順地說,一副和楊氏好姐妹的模樣。
sto🎶9.com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陛下國事繁忙,最煩後宮勾心鬥角,所以嬪妃們不論心裡怎麼想,在外都是以和諧友愛的面貌示人的。
「嗯,甚好,是該多走動走動。」李世民姑且對韋貴妃的行為表示認可。
他又不是第一次來立德殿,自然知道這地方以前是門可羅雀的。
對於後宮女人們的小心機,他也不便多做計較,便信步踏入。
韋貴妃覺得,自己沒有被揮退,也自然而然地綴在了後面。
「陛下。」
楊氏畢恭畢敬地福身行禮。
李明也照舊朝老李點了點頭,就算打過招呼了。
被老媽踩了一腳後,他才叉了個手行禮:
「父皇好。」
「哦?還在吃飯?真香啊,不介意添雙筷子吧?」
李世民自說自話地坐到了飯桌邊。
「怎麼會呢。」楊氏溫婉一笑,手腳麻利地備上碗筷。
好像剛才完全沒有討論過「弒君」這個危險話題。
李明也重新端起自己的碗,照例和小蜜蜂一樣,在阿爺耳邊嘮嘮叨叨:
「你吃過飯了嗎?別一下子暴飲暴食,多吃蔬菜少吃油膩,對身體好。」
他反正是做不出來什麼「弒君奪權」這種舉動的。
在統治別人之前,首先自己得當個人。
「……」
韋貴妃被晾在了一邊,走也不是坐下也不是,尷尬極了。
本宮好歹也是妃嬪之首,豈是被當成空氣的無名無份之輩!
當然,慪陛下的氣,她是絕對不敢的。
所以,她就自然而然地遷怒於楊氏母子了。
可惡的罪臣之妻,若不是她和她的崽子魅惑了陛下,陛下眼中又怎麼會沒有京兆韋氏之女!
「既然陛下與楊德妃有事相談,臣妾杵在這兒,反倒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
「還請陛下准許臣妾告退。」
韋貴妃黛里黛氣地說道,四十歲的歐巴桑演出了十四歲的傲嬌。
然而渣男李世民只是揮揮手:
「嗯,好。」
充滿了敷衍。
「……哼!」
韋貴妃鼓著氣,扭頭便走。
剛走到立德殿門外,隱約聽得背後傳來一句:
「吾欲立你為後……」
什麼?!
韋貴妃覺得自己聽見了很不得了的事情,整個人如遭雷擊,下意識地回頭。
砰!
立德殿的大門,在她面前沉重地關上。
透不過一絲光線,傳不出一點聲音。
韋貴妃怔怔地傻站在門口,如同一尊雕塑。
她的嘴角滲出鮮血。
是被她自己的牙齒咬出來的。
…………
「後宮無主久矣,既不成體統,朝中大臣也就此事多有進諫。
「帝王無家事,吾亦感到,要為萬家做表率,故欲立一人為後。」
李世民傲嬌地念叨了一串,大意是,朕是為了全天下,才不得不二婚的。
「所以,以你為大唐的皇后,那個……你覺得如何?」
一臉「商量商量,不行我再問下一個人」的表情。
嘶……李明頓時深吸一口氣。
連他也緊張激動得無法思考,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別看李二說的好像隨意。
立後的決定,絕對稱得上超級重磅。
眾所周知,結婚不僅僅是兩個人,而是兩個家庭的事。
而皇帝的家,就有些特殊了。
妻族沒有一定的勢力,是鎮不住「皇后」這個名的。
楊氏所在的弘農楊氏,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世族大家。
雖然和京兆韋氏相比,弘農楊氏離李唐的權力中心更遠。
但也算夠格了。
所以,楊氏的出身從來就不是問題。
這麼多年來,真正讓李世民沒有另立新後、導致後宮長期無主的,還是因為辣個女人——
文德皇后長孫氏。
初戀的殺傷力太大,讓李世民這個多情的花心大蘿蔔也一直下不定「再婚」立後的決心。
這才讓後宮之主的寶座一直就這麼空著。
老媽可以啊,居然能擊敗李二的白月光……李明樂樂呵呵地想著。
然後,他就意識到不對勁。
長孫皇后對李世民絕對是無可替代的存在,怎麼會讓楊氏……
李明終於走出了最初的震撼,冷靜了下來。
大腦重新運轉,智商也重新占領了高地。
李明意識到了李世民此舉的用意所在。
不是因為兩人伉儷情深。
而是為了他倆的兒子,李明。
是為了填補李明接班的最後一塊,或者說,半塊短板。
雖說李明被過繼給了長孫皇后,但如前所述,禮法的嫡庶之分,不是通過燒個香磕個頭就能跨越的。
為了堵住一切漏洞,也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李世民索性給李明的生母也升了職,讓楊氏也當上皇后。
生母和義母都是皇后,天下人無話可說了吧!
「一切都是為了讓我當太子麼……」
若是以前,李明恐怕要激動得昏古七吧。
但是現在,當意識到成為太子可能會招致一連串麻煩、讓他都有點打退堂鼓以後。
李明就不那麼激動了。
心情一平靜,腦子就很好用,自動算計起了未來朝堂的形勢。
理所應當的,以楊師道為首的弘農楊氏妻族一定會大抬頭,迎來一波發展。
在李明登臨大寶之前,這支力量就會成為自己的主要支撐力量之一。
在朝內的聲量和作用,不會比房玄齡、侯君集等「遼東派」小多少。
但這些「楊」都是半路出家,不見得有多少是被他李明的「個人魅力」所折服、吸引的。
除了楊師道等親緣關係較接近的族人以外,其他的楊氏更像是為利益而依附於他。
待他真的登基以後,這些母族外戚不見得不會成為皇權的掣肘。
比如漢朝的竇氏。
所以,在啟用楊氏族人時,還要注意多加限制,和其他勢力制約制衡……
就在李明冷靜盤算的時候,當事人楊氏則更為冷靜。
「妾身並無野心追求高位,只是在初入宮時,妾身便立志虔心侍奉陛下。
「若為陛下操持後宮百事,方為侍奉陛下之道,則不論妾身本人意向如何,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亦義不容辭。
「妾身當場就念了一句詩:封后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楊氏巴拉巴拉地念誦著勝選感言。
把李世民都說得內疚了起來。
封楊氏為後是為了她兒子,這對她本人是不是有點不公平……
李世民想著想著,不由得納悶兒了起來。
朕明明給她升了官兒,為什麼還要感到不好意思啊……
…………
「朕欲立楊氏為皇后,誰贊成,誰反對?」
就在次日,臨時召開的大朝會上,李世民向京城的百官發問。
立後是件大事,往大了說,是會影響國家未來走向的。
所以,不能像之前將楊氏升為德妃一樣,隨便在宗廟燒個香念段經就能搞定的。
是要徵詢重臣意見的。
作為歷史上以納諫著稱的皇帝,李世民陛下直接把這事拿到大朝會上說。
鼓勵大家暢所欲言,朕聞過則喜。
我反對……大臣們都蠢蠢欲動。
改立皇后這種大事,是會直接影響當下政局、讓一堆弘農楊氏雞犬升天的。
蛋糕就這麼大,楊氏多分一點,其他人就會少得一點,所以沒人反對才奇怪。
更何況,這位預選的新皇后楊氏,身份也有點特殊——
是李世民陛下的弟弟兼政敵、巢剌王李元吉的原配。
我弟弟的媳婦就是我的媳婦,這多少有點抽象了。
以後在史書上,難免又會給陛下多記一筆「殺弟奪妻」之類的花邊逸事。
尤其是長孫無忌及其黨羽,更是驚駭得渾身發抖。
如果楊氏成了外戚,那他們長孫氏算什麼?
牛夫人?
不可始亂終棄啊陛下,文德皇后還在昭陵哭泣呀……群臣的口腔體操已經按捺不住了。
然而,諫言涌到嘴邊,又被硬生生堵了回去。
因為就在陛下的旁邊,還坐著一個人。
李明。
雖然他已經不再是「同平章事」,同時又沒有正式肩負「監國」之責,根據規章和禮法,不應該出現在大朝會上。
但是李明就這麼出現了,理所應當地坐在太子專屬的左手邊。
而李明還有一層身份,有點特殊。
嗯,就是預備皇后楊氏的親生兒子,也是她唯一一個兒子。
此時的李明,正高踞小龍榻上,居高臨下地俯瞰群臣,一臉和藹可親的微笑:
「誰贊成,誰反對?」
咕嘟……所有人都聽見了自己咽口水的聲音。
不能反對,反對了就被這小閻羅盯上了。
李明殿下最是記仇,又是最有可能繼承大統、幾乎被內定為儲君的皇子。
和他唱反調,那就是和自己的九族唱反調。
算了算了,惹不起惹不起……
「哦?無人反對?」
李世民自己都有些吃驚。
他本來都以為會有一堆「啟奏陛下」,都已經做好舌戰群儒的準備了。
結果,就這?
楊氏原來這麼得人心的嗎?
「那,朕就封楊氏為皇后。冊封儀式在朕出征以前舉行。」
李世民就這麼輕鬆愉快地把這事兒定了下來。
「呼……」李明鬆了口氣。
幸好在出征前就把這事兒定了,皇帝老爹沒立什麼「這次戰爭結束就要回家再婚」這種重量級flag。
「臣等謹遵鈞命。」
房玄齡帶頭,京中百官一齊表態。
大家都不傻,知道陛下這次立後,不是被某位嬪妃魅惑,非要立其子為太子。
比如某位漢高祖劉邦。
而是恰恰相反,陛下是被某位皇子魅惑,非要立其母為皇后。
在這種情況下,群臣的反對是無用的。
話說回來,陛下立楊德妃為後,無非是為了進一步提升李明殿下繼位的合法性。
其實不需要這樣操作,李明的儲君之位已經很穩了。
有能力、有政績、有民心、有能臣,甚至有地盤、有兵。
誰能與之爭鋒?
而李世民陛下還覺得這不夠穩當。
寧可放下與長孫皇后的深情,再立李明的生母為後,只為給李明再上一道保險,為他的太子之路保駕護航。
陛下是有多看重李明殿下啊!
「如此便好。」李明嘴角勾勒,俯瞰群臣。
群臣莫敢與之對視。
在補足「出身」這最後半塊短板以後,現在的李明殿下幾乎是無敵的。
他被過繼給了長孫氏,禮法上的義母是皇后。
而他的生母楊氏現在也成了皇后。
兩個皇后伺候他一人,這福氣還小嗎?
他現在的合法性,甚至超過了嫡子。
甚至超過了現在的太子李承乾!
因為李明的兩個媽都是皇后,而且他還是新任皇后的嫡長子呢!
李承乾也沒有兩個皇后媽啊!
「斯文掃地,將來史書會如何評價……」岑文本痛心疾首,對陛下殺弟奪妻的行徑非常不齒。
但他也只敢在心裡痛一痛,可不敢當面表達出來。
長孫無忌已經面如土色了,眼皮直跳。
他最大的仰仗、皇后親兄這一層身份,不說被徹底剝奪吧,但也已經被大幅度稀釋了。
家族式微已成定局。
甚至在陛下駕鶴、新皇上位之前,長孫家族就急速地滑向了衰敗!
「嗯……許多人心裡不服,將來一定會給我暗中使絆子,不太好辦啊。」
李明坐在台上,對台下群臣的微表情洞若觀火。
他和他母親已經動了許多人的蛋糕,遭受反撲是意料之中的事。
「萬里長征第一步,先看好這個家,監好這個國吧……」
…………
楊氏的冊封典禮,就定在幾天後的良辰吉日,並沒有召集外地的藩王回京。
一是出征之日在即,沒有時間;二則這一年也召集太多次了,讓他們歇歇吧,送信告知一下就行了。
宗廟禮拜、祭祀天地,一套流程如常。
除了李明,在京的皇子只有李承乾和李治,他倆自然也得參加這次典禮。
二人的親爹李二借著這次儀式,無言地告訴了他們一個壞消息:
李明已經內定勝出,只要不作死,你倆幾乎沒有機會了。
同時,又告訴了他倆一個好(更壞)消息:
朕給你倆找了個繼母。
殺人,還要誅心?
李治的眼圈紅紅的,李承乾也眼神黯淡,神情恍惚。
但他倆還是不忘老演員的淡然與從容,平靜地向楊氏跪拜。
就算認了她這個娘了。
「他倆是我媽禮法上的兒子,而我又是他倆的媽禮法上的兒子……
「什麼互相換家?」
李明已經被李二的這套換家騷操作給搞得眼花繚亂了。
不論激起多少勢力的不滿,不論後宮有多少女人在半夜裡驚醒,不論外地的藩王們有多麼尖叫抓撓。
有李世民和李明這一對虎狼父子鎮著,立後一事,還是波瀾不驚地塵埃落定了。
楊氏正式母儀天下,掌管後宮。
而時間也來到了秋收以後。
大唐北伐薛延陀的日子,到了。
…………
傍晚。
房玄齡踏著橘黃的夕陽,熟練地穿梭在立政殿的廊道之間,站在了熟悉的御書房門外。
陛下御駕親征的前夕,一封密詔,將他召到了此處。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