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沙陀草草
第392章 沙陀草草
「他造反就造反,打我的旗號幹嘛?」
七月初十,蕭關之外。
當劉繼隆得知黃巢起義於曹州,連破數縣的時候,他無疑是十分高興的。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𝐜𝐨𝐦
畢竟黃巢起義後,朝廷的力量將會不得不分散去圍剿黃巢。
只是當他瞧見黃巢竟然打著自己的旗號,自稱什麼隴右都護府制下隴州刺史、隴州節度使後,他心情瞬間就不好了。
他壓根沒見過這個黃巢,這黃巢扯虎皮也未免扯的太遠了吧!
「節帥……」
斛斯光站在牙帳內,欲言又止道:「這黃巢、似乎與陳長史有關係。」
「陳瑛?」劉繼隆臉上充斥著疑惑,隨後立即反應道:「是陳瑛招他為牙商的?他真是都護府麾下牙商?」
陳瑛負責招攬牙商,若是因此與黃巢結識,這倒也似乎說得通。
他知道晚唐不少豪傑,但他並沒有招攬的舉動,這是因為許多晚唐豪傑,基本都是庶族、軍將出身。
在這個注重門第的時代,並不會有多少人願意接受他的招攬,舉家遷徙隴右。
更何況晚唐戶籍制度崩壞,很多人壓根沒有戶籍,想找也不容易。
與其把心思放在這上面,倒不如好好培養並發現隴右畢業的那些學子,例如最近大放異彩的安破胡、張武、辛讜等人。
前者在歷史上寂寂無名,以隴右的情況,說不定死在了尚延心與唐廷的交戰中,而今卻因為自己治隴太平而脫穎而出。
相比較前者,後者便是意外之喜了。
名喚張武,又是合川人士,這無疑就是那位常以少擊多的前蜀大將了。
想到這裡,劉繼隆不再思考黃巢的事情,而是專心軍中政務。
他將高進達派輕騎送來的奏表拿起,目光在諸都督府擢賞將領的姓名上不斷閱覽。
只可惜,最終唯有自己身旁的安破胡,以及隴西都督府的張武、辛讜三人比較出彩。
辛讜的名氣雖然不如張武來得大,但劉繼隆卻依然記得他,只因如果沒有他,歷史上的龐勛之亂規模或許還會更大。
歷史上龐勛以大軍圍攻泗州,而泗州刺史杜慆乃是辛讜的好友。
年過五旬的辛讜聽說好友陷入危機後,當即仗劍駕小舟進入泗州。
他本想勸杜慆離去,但是杜慆不肯,執意堅守泗州,於是辛讜再次出城,安頓好家人後重返泗州。
叛軍將泗州圍的水泄不通,辛讜便仗劍殺入敵軍中,走水門進入泗州。
此後辛讜協助杜慆,指揮守軍打退叛軍多次進攻。
後來,敵軍圍困越發嚴重,辛讜再度殺出重圍,向淮南求援。
結果監軍郭厚本膽小如鼠,不肯出兵,辛讜將其罵了一頓,說不出兵就殺了他,郭厚本才給了五千個人。
可是官軍看到叛軍人多,不敢跟著辛讜殺入泗州,辛讜痛罵官軍,官軍才硬著頭皮和辛讜殺入了泗州。
再之後,泗州缺糧,辛讜再次自告奮勇的殺出重圍,前往淮南求糧,被叛軍追殺三十多里才跑掉。
不久之後,他帶著糧食殺回泗州,過了幾個月又因糧食不足,殺出城去,帶著糧食又折了回來。
前前後後足足七次,讓當時無聊查看這段歷史的劉繼隆驚為天人。
哪怕是來到了這個世界三十多年,劉繼隆都還記得自己當時看這段歷史時的震撼。
只是他沒想到,辛讜稀里糊塗的來到了自己的麾下,而且就他獻策之舉來看,他顯然對隴右十分滿意。
既然如此,劉繼隆自然不可能放過他。
李驥的事情暴露了隴右許多將領素質不足,劉繼隆也翻看了諸都督府送來的軍報,對於諸都督府守城都能守出四千多死傷的結果,他氣得牙疼。
許多指揮根本就是在搗亂,戰時能僵持到副模樣,完全是靠中下層將領和基層兵卒的過硬素質。
別說諸都督府,就連在朔方的曹茂,其指揮也並未讓劉繼隆滿意。
奪取朔方的五千多傷亡,有近三千都是因為李驥攻會州準備不當,以及鳴沙之戰曹茂準備不足所致。
如果能避免這些失誤,奪取朔方的死傷不會超過三千人。
想到這裡,劉繼隆就無比頭疼,只覺得分身乏術,不能親臨各都督府指揮戰事。
好在一場戰事打出了不少人才,安破胡當個先鋒沒有問題,張武和辛讜的表現,如今的官職實在委屈二人了。
思緒落下,劉繼隆當即對高進達送來的軍碟圈紅,將功賞擢升的事情同意了下來。
如此一來,安破胡及張武都擢升為了都尉,可獨領一鎮兵馬。
對於辛讜,高進達沒有明確表示擢升幾級,但劉繼隆並不吝嗇,以辛讜協助高進達守住第二重關隘的功績來看,擢升為渭州刺史都不為過。
但如今隴右諸州刺史都有人擔任,所以劉繼隆想了想,乾脆設朔方三州為朔方都督府,以曹茂為都督,調西川都督的長史楊信北上為朔方都督府長史。
辛讜南下擔任西川都督府長史,協助尚鐸羅守住西川三州。
此般安排過後,劉繼隆又看了看內容,確認無誤後蓋上印章,遞給了斛斯光。
「快馬送回臨州,發往諸州。」
「末將領命!」
斛斯光將軍碟接下,隨後派人送出。
待安排好一切後,他重新回到牙帳內作揖:「節帥,蘭州的火藥和馬匹,朔方的糧食都運過來了。」
「營內的這三萬民夫是遣散回去,繼續轉運錢糧,還是暫時留下,幫我們運糧食深入?」
在斛斯光看來,他們手中有火藥,攻破夯土築成的城池關隘易如反掌,所以乾脆直插關中,攪個天翻地覆。
只是面對他的這番話,劉繼隆沒有率先回答,而是詢問道:「王式有沒有動向?」
「沒有,這廝還在強攻隴西,好似拿不下隴西就不回頭。」
斛斯光話音落下,劉繼隆頷首道:「這王式油鹽不進,他恐怕是覺得我等不敢深入關中,但他所想倒也屬實,我現在確實不準備攻入關中。」
「節帥、為何不打入關中?」斛斯光聞言有些著急:
「只要我們拿下涇原隴三州,王式那數萬大軍便被困在了秦州,想要撤回鳳州也不容易,我軍可以趁機與高都督出兵夾擊,最少能斬獲萬餘級。」
「你所說的沒錯。」劉繼隆先肯定了斛斯光的想法,接著卻道:
「隴州境內有幾道關隘乃夯土包磚而築,以我軍情況,恐怕無法輕易拿下這幾座關隘。」
「除此之外,涇原境內的制勝關和涇水也並不好拿下,不是有了火藥就無所不能,還需考慮地勢。」
「再者,今年節氣似乎提前了,秋雨恐怕會提前降臨,最遲也就一個月的時間。」
「若是如此,我們便需要在一個月內拿下涇原隴三州,還得解決秦州的王式。」
「一個月的時間,你有自信將這些事情都解決嗎?」
劉繼隆的話把斛斯光問住了,他還真的沒有注意到今年節氣提前了。
想到節氣提前,斛斯光不免想到了己方的火藥,連忙道:
「若是節氣提前,那我軍火藥和馬軍豈不是廢了一半?」
火藥受潮、馬蹄泡爛,這都是秋雨將帶給隴右軍的不便。
正因如此,劉繼隆才沒有想著深入關中,畢竟他還未拿下關內道和關中四周的要隘,貿然拿下關中,實際上就是拿下了一個易攻難守的地方。
到時候戰場擺到了關中,自己卻還沒拿下秦州,糧草轉運必然出現問題。
且關中糧食本就不足,唐廷每年都需要為了關中糧食而力保漕運。
自己若拿下關中,拿什麼解決京畿那數百萬百姓的糧食缺口?
所以在得知秋雨提前後,他便重新謀劃了起來。
首先蕭關他是肯定要拿下的,拿下蕭關可以扼制關中咽喉,南邊的原州他則是更要拿下。
不過他不需要深入黃土高原中去拿下原州所有州縣,他只需要拿下關鍵的蕭關和平高縣及石門關、木盤關就足夠。
屆時調轉兵鋒往秦州攻去,拿下秦州後,以秦州十萬百姓及耕地聯合原州,形成掎角之勢。
不僅將補給問題向長安推進了四百里,也能方便明年攻入長安。
想到此處,劉繼隆對斛斯光開口道:
「明日派一千精騎護送隴右兩萬民夫回去,留下靈州的一萬民夫,準備進攻蕭關。」
「末將領命!」聽到劉繼隆要打蕭關,斛斯光立馬精神了。
他領命後退出牙帳,開始吩咐靈州來的那一萬民夫取四周山林木料,開始搭建投石機。
這個時代的關北還有不少樹林,加上降雨還算充足,說句綠樹成蔭也不為過,只是鮮少有粗大的樹木,都是些一兩丈的小樹。
始終關注著隴右軍動向的官軍探哨在發現隴右軍派出民夫砍伐樹木後,他們當即便將軍情匯報給了朱邪赤心。
「狗鼠的傢伙,劉繼隆砍伐樹木,必是要強行攻城。」
「朝廷的援兵止步平高,不肯北上,那你我幹嘛還要為朝廷守關?」
朱邪赤心此時對朝廷已經十分不滿,不僅僅是周寶無能致使他們損兵折將,更多的還在於王式見死不救,朝廷援兵膽怯如鼠。
一時間,他都不由升起了突出重圍,返回代北割據的想法。
在他看來,官軍也不過如此。
他沙陀精騎雖不是隴右對手,但代北那些官軍可不是他們的對手。
他們父子若能突圍,必然能在代北闖出片天地,畢竟手中兩千五百精騎,算上家鄉的三千精騎,他手中足有五千五百精騎,已然是股不小的力量了。
不過他想的很好,具體怎麼突圍,成了他的難題。
「狗鼠的傢伙……」
朱邪赤心沉不住心,不免起身來回渡步。
朱邪翼聖見狀,當即便道:「阿耶,我覺得城外的叛軍未必會與我們死戰。」
「他們要的是蕭關和原州,我們若是撤出蕭關,反倒是省去了他們攻打的功夫。」
「以我所見,不如抓住機會,在黃昏時分向南邊突圍,直接撤往百泉!」
百泉縣屬原州諸縣之一,位於平高東南方向的溝壑谷地,不算寬闊,但足夠他們這兩千餘騎休整。
朱邪赤心之所以選擇黃昏時分突圍,也是覺得劉繼隆應該不會料到他們會在黃昏時分才匆忙突圍。
自古以來,突圍不是清晨便是午後或夜半,誰會選擇在黃昏時分突圍?
正常的將領想不到,那劉繼隆肯定也想不到。
朱邪赤心也想到了朱邪翼聖的想法,不過他也知道這種把戲沒什麼用,該斷的尾巴,他們還是得斷。
「突圍、不知道要死多少族人……」
朱邪赤心心中不忍,朱邪翼聖也沒有反駁。
在他看來,兩千五百沙陀精騎,能逃走一半就算不錯了。
今日慘敗,是他們實力不濟所致,待日後他們兵強馬壯,再找回場子便是。
「傳令吧!」
縱使心裡不忍,但朱邪赤心還是下定了決心。
朱邪翼聖沒有說什麼,只是冷靜作揖應下,隨後開始吩咐三軍埋鍋造飯,吃完飯後穿甲準備突圍。
時間在流逝,縷縷炊煙從蕭關中升起,很快被隴右的塘騎記錄下來,所有軍碟送往了牙帳。
劉繼隆帶著斛斯光他們前往了營盤東邊,觀看了一片樹林被砍伐為平地,不免唏噓。
待到他們回到營盤,卻不過才酉時(17點),而蕭關之中炊煙已經升起許久了。
劉繼隆調馬回營時,也注意到了蕭關內的炊煙,不免對斛斯光詢問道:
「現在不過酉時,蕭關的炊煙怎麼看上去升起很久了?」
「某去取軍碟來看。」跟在斛斯光身後的高述率先開口,隨後策馬而去。
斛斯光及李陽春等人則是留在原地,面對蕭關炊煙,推測道:「莫不是有什麼變化?」
「先等等軍碟送到,再行判斷。」劉繼隆交代一句,隨後等待高述送來軍碟。
一刻鐘後,軍碟送抵劉繼隆手中,他簡單翻閱,很快便發現了蕭關內升起炊煙的時間。
他默默記下,隨後又取出昨天的軍碟看了看,確定過後才將軍碟交到高述手中,對斛斯光說道:
「過去三天,官軍每天都是在酉時二刻才開始埋鍋造飯,而今日卻從申時四刻(16點)便開始了。」
「無緣無故,不可能提前六刻鐘造飯,他們若不是想要趁機突襲我們,要不就是準備突圍。」
劉繼隆用馬鞭指向蕭關,對斛斯光吩咐道:「我軍剛剛派遣民夫打造攻城器械,他們就提前了六刻鐘造飯,顯然是自覺不敵,準備出兵突圍。」
「你現在急令南邊的塘騎集結清水川中段,另外點齊軍中精騎,讓他們不要動旌旗,只需穿好甲冑,備足馬料,等待出兵追擊即可。」
略微沉思,劉繼隆便根據蕭關炊煙的變化,判斷出了蕭關城內沙陀精騎的想法。
斛斯光等人凝重臉色,當即按照他的吩咐開始去安排。
劉繼隆之所以沒有動用營內精騎提前南下,便是擔心打草驚蛇。
南邊的塘騎數量雖然不多,卻也足有二三百騎。
哪怕無法攔下所有試圖突圍的沙陀精騎,也足夠沙陀人喝一壺了。
想到這裡,劉繼隆下馬來到營門處最近的帳篷內休息。
帳篷內的兵卒自覺走出帳篷,拱衛帳篷安全,馬懿、李陽春等人更是如此。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營內的將士從酉時四刻準備好開始,直到時間走入戌時(19點),蕭關方向才傳來了動靜。
「嗡隆隆——」
平靜的清水川被馬蹄聲打破平靜,沙陀騎兵成批湧出蕭關南門,直奔南邊的原州衝去。
「嗶嗶——」
「嗚嗚嗚!!」
哨聲與號角聲同時響起,無數隴右精騎紛紛上馬,不慌不亂的走南門、東門、西門衝出營盤。
「狗鼠的傢伙,劉繼隆如何得知某要突圍南下的!!」
突圍路上的朱邪赤心忍不住大罵,朱邪翼聖更是心中一沉。
父子二人沒有太多時間抱怨,只能埋頭向南邊衝去。
雙方的行動,僅僅不過相差十幾個彈指,所相差距離也不過百餘步罷了。
雙方原本還處於東西兩條線,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漸漸變成了前後姿態。
沙陀精騎張弓搭箭,且馳且射。
隴右精騎更不用多說,箭如飛蝗。
雙方一追一逃,揚塵漫天,箭如雨下,馬匹中箭而人仰馬翻者不在少數。
沙陀人的馬匹是代北常見的突厥馬,耐力上佳,速度稍慢。
河西馬是吐蕃及劉繼隆用大宛馬、吐蕃馬及突厥馬培育出來的新馬種,個頭高大且耐力中等,速度也快,缺點是食量大,生病不易轉好。
只是這種缺點放在追逐戰中,根本不值一提。
雙方不過衝出去七八里,隴右精騎的前軍便已經與沙陀精騎的後軍交上了手。
軍槊在黃昏下與馬槍碰撞,但凡有沙陀騎兵不得不提槍交戰,他的下場就是被隴右精騎用人海戰術吞沒。
沉悶的馬蹄聲在清水川河谷不斷迴蕩,朱邪赤心及朱邪翼聖更是隨著馬蹄聲的不斷落下而心情動盪。
不多時,前方出現了二三百攔路精騎,朱邪赤心一看便知道這是劉繼隆派往平高縣的塘騎。
「不用管他們,衝過去!」
朱邪赤心話音落下,旁邊的旗兵便開始揮動旗語。
數百沙陀騎兵加快馬速,拱衛朱邪赤心父子四周,將父子二人包裹的嚴嚴實實。
「攔住他們!」
好水川足夠寬闊,想要設下兵馬完全擋住突圍的兩千餘沙陀騎兵,沒有上萬兵馬根本無法實現。
唯有在追逐之中,不斷消磨其馬力,隴右軍才能有將其重創、全殲的機會。
朱邪赤心可以感受著後方時刻傳來的哀嚎聲,他埋頭抖動馬韁,只期盼能在幾十里外甩掉身後的精騎。
朱邪翼聖不斷拋射箭矢,以此干擾後方隴右精騎。
漸漸地,太陽沒入了西邊的山嶺中,光亮開始隱隱退去。
不少人開始在疾馳的馬背上點燃火把,也有倒霉的傢伙將火把掉落馬背。
數千朵火焰在清水川中快速運動,漸漸向南奔走而去。
夜幕下,騎兵的哀嚎聲與馬匹嘶鳴聲不斷作響,馬蹄踐踏肉體的感覺令人頭皮發麻。
也不知道追逐了多久,直到前方出現成片的火光,劉繼隆才下令止步。
「嗶嗶——」
「節帥,我們追到四水川了!」
聽到哨聲,斛斯光疾馳來到劉繼隆身旁,用馬鞭指著遠處的火光道:
「那是平高官軍營盤,他們與我們之間應該相隔四條十數丈寬的小河,但是他們的營盤比我們昨日估算的大了兩倍。」
「這恐怕是官軍派來了援兵,難道是王式回援了?」
劉繼隆先前下令撤走塘騎,以塘騎阻擊干擾沙陀騎兵,故此缺失了兩個時辰左右的軍情。
但以夜幕下的官軍火光來看,這營盤確實不小。
夜幕下、劉繼隆無法判斷己方砍殺了多少沙陀精騎,但就劉繼隆目之所及的情況來判斷,沙陀精騎恐怕死傷不小,很難作為一軍,獨立參與此次戰事了。
想到此處,他不再戀戰,調轉馬頭便往回走去。
「留下塘騎偵查,撤!」
「嗶——」
劉繼隆率軍撤離,倖存的沙陀精騎則是不管不顧的沖入河水之中,連續渡過幾處河水,直到確定後方隴右精騎撤軍,他們才敢停下,聚集在朱邪赤心身邊。
哪怕夜色伸手不見五指,可憑藉那燃燒的火把,狼狽的朱邪赤心都能大概知曉自己折損了多少人。
望著四周不足千餘的火把,渾身被河水沖刷濕透的朱邪赤心,心中無名之火徹底爆發。
「劉繼隆!!」
朱邪赤心在吶喊過後,目光看向了朱邪翼聖:「記住今日的恥辱!」
朱邪翼聖臉色陰沉,手不自覺的攥緊馬韁,語氣中的不甘,便是旁人都能聽出。
「阿爸、我一定會還回來的!」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