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渡江的兵力
第177章 渡江的兵力
拿下了樅陽鎮,距離懷寧縣就只有五十里路了,一天就可以兵臨城下!
廖永安計劃將此次戰役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派左右兩路隱蔽前進,抵達沙河-樅陽河一線,然後自己率中路主力進逼桐城,做出攻城姿態,逼桐城之敵向南求援,先打一波圍點打援。
桐城以南只有懷寧和潛山兩座城,就算真有援軍,也肯定是從這兩座城裡出來北上的,潛山之敵想要北上桐城,還需要渡過皖水、沙河這兩條河流,郭子興就隱蔽在沙河北岸上游,如果潛山之敵果真北上,郭子興就可以在敵軍渡過沙河的時候來個半渡而擊,殲滅這股援兵。
如果敵人從懷寧出兵北上救援,懷寧在皖水以北,沙河以南,最少也要渡過沙河一條河,繆大亨同樣可以在沙河下游半渡而擊,殲滅這股北上之敵。
中路軍負責圍點,左右兩路負責打援,第一階段預計為十天,若敵軍真的要北上救援,十天也肯定出兵了,負責打援的左右兩路該打也打完了,要是敵軍十天還沒出兵,那大概率就是他們放棄桐城了,壓根沒打算救援。
戰役開始十天之後,不管敵軍是否北上增援,中路軍都會發起總攻,預計在兩天之內吃下桐城,然後馬不停蹄繼續南下,開啟第二階段的作戰。
中路軍從桐城南下後,先與右路的郭子興部匯合,集結三個團的一萬多兵力,強攻潛山縣。
www.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與此同時,左路軍繆大亨部進攻樅陽鎮,強渡至樅陽河以南,威逼懷寧縣,迫使懷寧不敢出兵援救潛山。
等潛山攻克之後,留下郭子興部駐守潛山,廖永安繼續帶領中路軍向東,與左路軍繆大亨部匯合,還是用三個團的上萬兵力,先掃平懷寧城外圍西南方的山口鎮。
如懷寧守軍出城救援山口鎮,就力求以三個團的兵力,跟懷寧守軍在城外野戰決戰,然後再圍攻懷寧,攻克安慶,如敵據城不出,就先掃平山口鎮,再進攻懷寧。
現代也有個懷寧,和元朝的懷寧不是同一個地方,元朝的懷寧縣就是現代的安慶市。
皖水從大別山流出,由西向東注入長江,這是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在皖水下游三分一河段的位置,向南拐了大彎,然後又向東北方流去,整個河道形成一個向南突出的角,現代的懷寧就位於皖水這個南角的南岸,只不過在元末還是一片農村野地,沒有城鎮。
以上就是全部兩個階段的所有作戰計劃,預計整場戰役不超過一個月就能結束。
不過廖永安擔心第二階段的兵力可能不太夠用,在信中寫道,如同意該作戰計劃,請求在第二階段作戰時,增調一部支援,多則一個步兵團,少則一個騎兵營,主要用來監視或牽制南線可能來的援軍就行,等他打完安慶,就可以把這支部隊還回去。
對於戰役後的部署,廖永安建議再組建一個新團,放在桐城訓練,擬用繆大亨守樅陽,最好在樅陽鎮築城或增設堡壘一座,用於守衛樅陽河的入江口,順便監視江左貴池之敵,防止敵軍渡江西進。
樅陽這個地方和無為的地形非常相似,都是河流的入江口,只不過無為的濡須水上游有個巨大的巢湖,還連接著肥水,具有重要的交通意義,但樅陽上游沒有湖,只有一條沙河,運輸地位沒有濡須水那麼高,但也算是一處要地,主要是可以防備對面的池州路。
戰役結束後,繆大亨在樅陽築新城防禦江東之敵,郭子興鎮守潛山,防備江西之敵,安慶主城留廖永安本部三團駐守,趙庸的11團,繼續南下,至後世的懷寧縣築造新城或堡壘,形成對南的前哨站,監視太湖,望江兩個地方的敵軍。
這倒不是為了故意迎合後世的地圖區劃,而是皖水向南拐角所形成的這個突出部,極具戰略價值,若能在此地建一座城,就能以最少的兵力,封鎖安慶這個『兩山夾一江』的重要通道,不論是誰想從江西東出,都必須先打下此地不可,不然就無法安全的向前輸送兵力。
因此,等『新懷寧』築好城之後,後面的潛山,安慶,樅陽,都可以大鬆一口氣,減少駐軍的防守壓力,也就不用駐守那麼多的兵了。
魯錦和馮國用一邊看著這封『請戰書』,馮國用還親自找來了地圖,一邊看作戰計劃,一邊看地圖對照。
這份作戰計劃里,廖永安對整個南方形勢,尤其是元廷和徐宋部的反應和應對的分析,讓魯錦十分欣賞。
他之前就跟廖永安說過,作為獨領一軍的主將,一定要有戰略視角,要儘可能的看到更大的全局,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是無法當一個合格的將帥的。
廖永安顯然聽進去了這話,也在努力學習,這次的作戰計劃里,就已經開始從整個南方的全局視角來看問題了。
整個作戰計劃的制定,也是條理分明,兩個階段,三路出擊,雖然作戰目標只有三個城,但該想到的也都想到了。
整體戰術雖然『老套』,不是圍點打援就是強攻,但好用就行,這個無可挑剔。
而且還制定了兩種方案,敵人上當的話,如何打援,敵人不上當的話,也制定了進攻時間節點,不至於傻乎乎的在桐城乾等著,每次都匯合一路偏師,即便是強攻,拿下一座城也沒什麼問題。
連安慶決戰時,敵軍可能從南方派出援軍,己方兵力不足,請求借調一部增援也考慮到了。
甚至就連戰後該如何駐防,要不要擴軍,在哪裡築城,也都說的明明白白,頭腦清醒,哪支部隊防禦哪個方向的敵軍,都做了詳細的考慮。
不管從什麼方面來看,廖永安的這份作戰計劃都無可挑剔,堪稱完美。
魯錦看後不禁感慨道,「廖永安比之前成熟了許多,已經有大將的風範了,今後讓他獨當一面,我也能放心了。」
言罷又看向馮國用,發現這傢伙還在皺著眉看地圖,魯錦便問道,「先生對這份作戰計劃怎麼看?」
馮國用聞言當即道,「大帥說的對,廖將軍這份作戰計劃條理清晰,用兵謹慎,戰前戰後都想到了,並無可挑剔之處,只是臣有些擔心,究竟是否有發動這個南線攻勢的必要.」
「哦?怎麼說?攻打安慶,截斷長江,防止徐宋跟我們搶奪江左之地,我們定下先取三湖之一建立基業的計劃,先生應當沒忘吧?」魯錦聽完馮國用的擔心,有些詫異的問道。
安慶這個兩山夾一江的重要戰略地形,以馮國用的軍事才能,沒道理看不出才是,又怎麼會在攻打安慶的時候猶豫呢?
馮國用當即道,「大帥,正是臣牢牢記著出兵江東的計劃,所以才不敢輕易決定南下。」
他當即拿出地圖解釋道,「如今我軍已經定下戰略,最遲明年進軍江東,最早則可能在今年秋末冬初,也就是說最少還有半年的時間。
「若到時形勢果然如大帥所料,徐宋出兵江東,因進軍太快,沒有站穩腳跟,被江東元軍主力反撲,一直追到湖廣,把元軍的江東主力全部調走,則到時便是我軍出兵江南的最好時機。
「而我軍渡江的最好去處有二,一為當塗采石磯,二為建康的燕子磯,走燕子磯可直接兵臨建康城下,直搗要害,但恐我軍兵少,敵軍兵多,恐難以站穩腳跟,重蹈那徐宋的覆轍。
「若走當塗采石磯,則可步步為營,先拿下當塗作為橋頭堡,招兵買馬,擴軍征糧,徐徐向建康逼近,大帥可想過,若我們今年年末渡江,需要準備多少兵力渡江,又要留下多少兵力留守廬州路?」
「這」老實說魯錦現在還在打造裝備,力求給各部提升披甲率,再訓練一支火器部隊,作為進軍江南的攻堅主力,但具體調動多少部隊,其實他還沒做具體打算。
魯錦的計劃也是從當塗步步為營,那隻要第一戰拿下安慶,其實沒必要調太多的兵力,完全可以從江南徵兵征糧,以戰養戰,反正江南人多糧多。
再加上他手裡有目前長江上最強大的水師,掌握著長江中下游的『治江權』,只要水師還在手裡,他完全可以靈活機動的,隨時從江北抽調兵力到東岸作戰,所以這個問題他暫時還沒想過,因此也就沒能立刻給出答案。
馮國用見狀當即說道。
「臣之前就算過,目前我軍共有14個步兵團,其中第一團擴編成了合成旅,另有兩個騎兵團,兩個水師團,共18個團的兵力。
「而與我們隔江相望的當塗,目前有敵兵約4萬左右,後面的建康差不多也有這個數,整個太平路,加上集慶路,總計約八萬兵力。
「若大帥預料不錯,徐宋真能引江東主力南下,那集慶路和太平路,最少也得留下一半的兵力,也就是說我們所要面對的敵軍兵力就是四萬!
「若以四萬敵軍來算,當塗當面之敵最少也有二至三萬,渡江戰役發動的越突然,給敵軍留的準備時間越少,我們面對的敵軍也就越少,那敵軍以二至三萬精兵駐守的當塗,我們又該以多少兵力進攻呢?
「我大致算過,既要能攻破當塗之敵,又要留下足夠的兵力守備廬州路,那我們最少要準備七個團的主力,外加大帥的禁衛軍合成旅,還要加上至少一個水師團的主力,才有把握攻克當塗,並在當塗站穩腳跟!」
魯錦聞言立刻心算了下,七個團的主力,一個團4500人,七個團就是31500人,再加上自己的禁衛軍合成旅,將近一萬人,加起來陸軍兵力就是四萬,另外還有水師一個團,渡江嘛,肯定不能少了船,所以這一戰就得集中四萬多的兵力。
14個步兵團,抽調八個渡江作戰,還剩下6個步兵團,兩個騎兵團,外加一個水師,六個步兵團是27000人,魯錦肯定要帶一部分騎兵渡江,假設留下六七千騎兵,再留下一個水師6000人,那留守部隊加起來就是四萬人,比渡江的軍隊略少一點點。
這麼點兵力,要防守整個廬州路,加安慶路一部,揚州路一部,安豐路一部,這麼大的地盤,周圍又有敵重兵集團虎視眈眈,說實話還是有些不夠保險的。
不過除開這些主力部隊之外,其實還有各縣當地的內衛軍沒算,這些內衛軍雖然半農半軍,不能跟著主力進行外線作戰,但在當地幫忙守守城還是沒問題的。
這部分內衛軍,零散的看起來不是很多,每個縣少則數百人,多則近千人,十多個縣加起來,也有一萬左右的兵力,再加上四萬主力,這就有五萬了,只要外線沒有大的戰事,守上三個月還是沒問題的,至於三個月後,魯錦完全可以在江東組建新的部隊,調回廬州進行回防。
按照這個數目來算,馮國用的計算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出動四萬兵力渡江,留四五萬雜兵守家,兩個戰場應該都能兼顧到。
正當這個時候,馮國用又再次開口道。
「攻占安慶的好處我也明白,若不能截斷長江,一來恐徐宋東出,與我們爭搶江東之地,大帥所說的三湖之地,徐宋本來就占據一個洞庭湖,很快便可盡得這一湖的錢糧人口,而我們也鞭長莫及,無力阻止。
「我們這邊,若是戰事順利,占據整個太湖地區,盡得錢糧兵源,便可與徐宋分庭抗禮,接下來兩軍爭奪的關鍵便在中間的一湖,江西的鄱陽湖。
「而要爭江西,則要先爭江西門戶的江州,要爭江州,則要先爭江西背後的安慶,此乃雄關索要之地,自然越早拿下越好,臣也深知此刻便是我軍奪取安慶的絕好時機。
「只是臣有些擔心,若南線101師主力盡出,待拿下安慶後,戰線無疑會拉的更長,而我們手中的兵力也會愈發捉襟見肘,到時我們還能抽出八個主力團用來渡江嗎?」
魯錦聞言頓時笑道,「哈哈哈哈,先生思慮周密,考慮的倒是不錯,不過卻是漏算了一點,渡江的兵力,我還是能籌措出來的。」
馮國用聞言一愣,有些不明所以道,「臣漏算了哪一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