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 政略
第1298章 政略
魏國,許都。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隨著魏國代漢的呼聲越來越高,重立國都的奏表也越來越多,很多官員認為,許都已經不再適合作為魏國的中心。
畢竟曹操立國之初,明顯是要把鄴城作為國都來建設的,鄴城之中無論是銅雀三台,還是城防水利,都是遵照漢代都城行制,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鄴城會那麼快丟掉。
曹魏退出冀州後,等於是全面失去了關東防線,之後其防禦重心甚至不能說放在關中一帶了,因為魏郡全面失守,雒陽已經成了許都前面的最後一道防線,完全是作為一個大型要塞存在的。
在這種情況下,離著洛陽不遠的許都,會隨時變成一座戰場,以此作為魏國的國都,顯然已經不合適了。
對於離開許都這個潁川派的發家之地,潁川派內部的意見就很不統一,更不用說其他派系了,之前潁川派還能獨立對抗其他派系,但隨著隨著荊益士族加入曹魏的官員日益增多,和潁川派分庭抗禮的力量也越來越大,尤其是懷著種種目的,開始暗地打壓的曹丕,更是樂於見到這種情景的發生。
於是這幾日的朝議,關於是否遷都的爭論也越發激烈,兩派各執一詞,而坐在王位上的曹丕,卻是高高在上,俯視著朝堂上發生的一切。
這些日子以來,他已經越來越習慣於這個視角了,他很喜歡從高處看著朝臣們低下頭顱的後腦勺,讓曹丕有一種感覺,自己隨時都能抄起手邊的東西,將某個看不順眼的腦袋打破。
他手指輕輕擺動,隨即在王座上一拍,聲音並不大,但已經足夠讓前面幾排的人聽清,剛才還在慷慨激昂辯論的兩派官員登時都住了嘴,他們知道曹丕要說話了,大氣也不敢出。
曹丕出聲道:「天子已經發了第三道表章了,堅決要將天子之位禪讓給孤。」
「孤便寫了三道辭表拒絕,且不說孤登基不久,寸功未立,天下還有幾個跳樑小丑威脅社稷,孤心難安啊。」
「孤所說的,就是那袁熙和劉備!」
「吳國孫權,早就臣服於我,卻屢遭兩人攻打,如今情勢未明,孤甚是擔憂。」
「我本想助其一臂之力,但無論是襄陽還是關東,皆是沒有進展,許都這邊通往壽春的路線,又被晉軍堵住。」
「三路不暢,難道我們就這麼坐等兩賊荼毒天下嗎?」
「還有,豫州這邊,晉軍並沒有投入太多兵力,為什麼還是無法收復失地?」
一眾曹魏官員低著頭不敢作聲,他們自然知道是為什麼,這幾年連番大戰,豫州兗州都被搜刮乾淨了,百姓餓死的餓死,逃走的逃走,如今晉軍宣揚收復失地後,回重新給百姓分配土地,誰還會站在魏軍這一邊?
魏軍一進入豫州,甚至都不需要晉軍親自偵查,早就有百姓通風報信,魏軍動向被掌握的一清二楚,這種情況下和晉軍打仗,簡直是自尋死路,所以聰明些的將領,都不願意再去豫州兗州作戰了。
見眾人都不說,曹丕更加生氣,敲著扶手道:「眾卿議論國都,都說大魏需要一個穩定的中心,但我想要知道,凶虎的領地,以哪裡為中心?」
「他一會跑到鄴城,一會跑到江淮,其名義上的國都薊城卻很少回去,連個中心城市都沒有,為什麼他還是能夠保持領地安定?」
「有關他的情報不少,但晉國立國開府,甚至晚於魏國,他甚至都沒有明確的一套官員體系,那為什麼還能屢屢獲勝?」
「劉備也是如此,其治下就百十名官員,但我大魏屢次征伐,卻無法將其消滅,而現在朝堂之上,諸位公卿,有無消滅二獠之策啊?」
一眾官員聽了,皆是不敢說話,曹丕環視四周,卻是指著陳群道:「尚書令,你說說看,到底凶虎為能敢那麼做?」
陳群見曹丕點名,便站出來道:「啟稟大王,凶虎所行,自有其獨到之處,也不能說全無用處。」
「他現在領地眾多,問題只多不少,但他似乎對於可能出現的隱患早有防備,皆是不知不覺避了過去。」
「他現在至今沒有設丞相和大將軍等位,因為這樣一來,外事內政皆是要以二人為主,自然也要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都。」
「但凶虎似乎是得了高人指點,他現在採取的方式,反而有點像是上古的周天子分封諸王,不,嚴格來說是高祖打天下時候,讓數個心腹大將各自占據一方,各自治理攻伐。」
「而凶虎本人,之所以屢屢出現在前線,一方面是每次他親自出征,都會臨時組建一套行政體系,讓和其作對的人摸不清虛實,同時也壓制了部下立功過大,產生的功勞分配失衡,可以說是想法異常巧妙了。」
「當然,這種做法隱患不少,但另一方面來說,其無疑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適合數州同時出擊禦敵的戰略,可以給其手下最大的自決權力,從而能以最快的程度應付各種變化。」
「這種做法以前便有之,便是效仿高祖立朝,但之後漢室也經歷了八王之亂,元氣大傷,所以凶虎這種做法,無疑也是在涸澤而漁,不過這些危險的苗頭,都被其暫時壓制到水面下去罷了。」
「若是其本人亦或某處發生意外,便有可能產生連鎖反應,可能強盛一時的晉國,瞬間崩塌也說不定。」
陳群的發言,仿佛是油鍋裡面落下的水滴,群臣紛紛低聲議論起來,因為陳群很多說法,也能應對到魏國內部,眾人在驚嘆於陳群大膽的同時,也為陳群的眼光所震撼,因為今日這種說法,以前是從未有人提過的!
如果袁熙在場的話,也會驚嘆於陳群此人的政治嗅覺之靈敏,陳群有可能軍略不行,但在內政決斷上,絕對是屬於當世前列的。
陳群看的很準,袁熙如今為什麼要屢屢親征,便是知道自己手下的人才太多,要讓他們完全毫無顧忌的施展才能,遲早會讓產生尾大不掉的後果。
思慮過後,袁熙作用的做法是堵不如疏,他給了諸葛亮陸遜沮授等人開府的權力,而在軍權上抓的很緊,便是儘量避免出現馬超韓遂那種軍頭,畢竟很多將領本沒有反意,但打著打著功勞大了,自然也會被部下推到台前。
袁熙雖然不覺得魏延黃忠這些人會反,但將領一多,必然會有競爭,良性惡性的都不可避免,所以袁熙自己便厚著臉皮出征,將最大的那份功勞攬到自己身上,避免出現後世鍾會滅蜀後反亂的事情發生。
而在內政上,袁熙則是在堅持大一統的同時,將領地內的治理權儘量下放到基層,依靠城鎮官員治理,和當地的士族地主形成制衡,最大限度保障百姓的權利。
他這種做法,看似是在拆中央集權的台,但實際上,按照後世的歷史,因為交通和信息傳遞的落後,皇權根本無法滲透到村鎮這種底層,皇權不出都城,和士大夫豪族共治天下,才是常態。
不是說沒有更好的做法,但社會制度受限於生產力,封建社會的極限,始終會被卡在工業化的那一條線之前。
而袁熙在利用各種消息傳遞工具,雖然並未完全打破這條壁壘,但已經是摸到了符合這個時代的一些門道,那便是領地巡迴治理。
他始終沒有停在一個地方,而是不斷轉戰,不斷了解各地民生疾苦,讓各地官員不敢為所欲為,生怕哪一天袁熙突然到自己領地內考核。
這種做法,也只有擁有蒸汽動力交通工具的晉國可以做到,陳群無疑是看清楚了這幾點,才敢於在曹丕面前分析晉國的施政優點。
同時陳群也敏銳地發現了袁熙這套做法的隱患,那就是晉國繼承人皆是年幼,而且袁熙孩子不少,若是其壽命不長的,後面諸子各自分封,有可能會重演漢景帝七國之亂舊事!
坐在人群後面的司馬懿也是心中佩服,陳群這番話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曹丕事前點頭才敢說的,但無論如何,單從眼光上來說,陳群就遠超其他官員了!
群臣震動不已,一時間交口稱讚,魏國如今被晉國壓制的太慘,如今也需要陳群這一番言論來鼓舞人心,不然晉國再勝下去,魏國就要不戰自亂了。
曹丕伸出手來,往下壓了壓,朝堂上又安靜下來,曹丕開口道:「那依照尚書令之言,我大魏該如何應對啊?」
司馬懿心道來了,這顯然是唱的雙簧,就是為了引出陳群接下來的話。
陳群拜伏在地道:「應對有三。」
「一是正本清源,延續大統!」
「漢天子既然已經無意天下,數次上表禪讓,那大王就不須推辭,應上天承運,延續國祚!」
轟的一聲,眾人紛紛出聲贊同,等聲音漸漸小了下去,陳群又道:「二是休養生息,養兵屯馬,暫時蟄伏几年,靜待晉國生亂,到時候全力反擊,方能一戰而定!」
這話也頗得不少曹魏將領官員贊同,這幾年眾人已經打的精疲力盡了,很多人甚至都不贊同前次的兩路佯攻,今天陳群提出來,自然是得到了很多贊同。
陳群最後出聲道:「三是肅反內政,上下一心,為此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臣建議儘早遷都!」
「而遷都之後,官員自然位置變動,故臣建議,推行新的官員遴選之制。」
「臣稱之為,九品中正制!。」
隨著陳群出聲解釋,司馬懿心道原來如此,前面那些個哆嗦,都是為了最後這個屁啊。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