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士族大會,元氏去國
根據多方面的資料估計,在華歷3902年,西元前640年。
蘭國的萊州被素國占領前,萊州的三十家大夫,通過開發南洋的礦產和貿易交換,累積了大量財富,掌握著當時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黃金和白銀。
————《全球通史》
…………
元琅被衛滿放出,方得知前線大敗。
衛滿急切道:「悔不聽司馬言,如今只能靠你扭轉乾坤!」
閱讀更多內容,盡在st🍉o9.com
元琅怒道:「如今士氣全無,又無糧草,你讓我拿什麼和素國人斗!」
只能在合城再度收攏三萬敗兵,一面繼續防禦,一面和南洋大夫談判。
虎跳谷之戰的消息快速擴散,引起萊州各郡巨大慌亂。
萊州諸大夫見此大敗,信心全無,一面讓元琅死守,一面逃回郡內,帶著家人和財寶上船,浮於海上觀望戰況。
而士子國人則拖家帶口,要麼奪船南下,要麼走萊州道,引起堵塞。
與此同時,經歷四個月的動員,素國全國的極限兵力被組織起來,超過百萬民夫在夜以繼日運輸糧食,素王帶著十萬兵力南下,驅十萬蘭國人夜以繼日的填土,和蓬城守軍,猛攻勞城。
4月底,勞城城破。
田智見萊州大夫不再運輸財寶,更為了儘快結束戰爭,派五百戰船攻合城水軍,合城頓時成為一座孤城。
策光贏得虎跳谷之戰,陣斬七萬,蘭國主力大敗。
素國補給線的阻礙也被清除,開始全力進攻合城。
無兵無糧無援的合城在堅守七日後,某日夜中有人逃跑,頓時引起全城大亂,元琅被家臣強行架著出了城,上到船上,南下到新蘭海面。
就見南洋大夫不分晝夜的指揮大船,將南逃的士子國人接到自己的島上。
還派人恐嚇,素國人已經南下,引起人的恐慌,為登船溺斃者,裝載人員太多而傾覆者,不計其數,匯聚在新蘭島周圍海面上的腐爛屍體引來無數食肉魚和飛鳥。
元琅所在大船從這鬼域穿過,有的家臣都被嚇得臉色慘白。
家臣悲涼道:「難道就無力回天了嗎?」
元琅強行振作道:「勞山大營還有丹城,我們前往那裡!」
一行人避開新蘭的南洋大船,來到萊州西面,就見諸多大夫的船隊都在海面上。
一見面就問元琅還有何法。
元琅道:「先到丹城吧,那裡還能憑藉勞山防禦。」
「這不是又像建國初期一樣了嗎?」
兜兜轉轉幾百年,諸大夫又來到丹城,和堪離聯軍進行了最後一次反擊,與素國大戰一月,不能得勝。
堪離聯軍萬般無奈,撤退回國。
素王由京進駐蓬城,策光收繳萊州北部諸大夫的內府,金銀寶石千箱,獻於素王。
又引見蘭伯。
由京大喜,犒勞功臣,依然以禮待蘭伯。
以策光為萊州總督,掌五萬兵,繼續平定萊州。帶著絲綢茶葉,蔗糖香料千車,婦女建仆萬人歸國。
剩下不願南逃,就看著策光下一步行動的士子們被召集到一起,就見策光穿華人的絳紗袍,武弁冠,與諸士子約定諸法。
一:分大夫之地一半為諸士子,允許種植經濟作物。另一半為王田。
二:入鄉隨俗,不改萊州習俗禮儀。
三:萊州諸事決於公議,如每年上繳貢物的分配。而萊州最緊缺的糧食將由素國運輸。
策光最後道:「蘭國因公議而穩定,因重視工匠而富庶,我雖素國人亦仰慕之。
所以只取大夫之財,不改民眾一俗。
大夫跑了,那就設萊州士子大會。」
諸士子將消息傳回各地,萊州即安。
策光又與田智談判停戰,新蘭歸南洋諸大夫,兩邊暫時修好。
派人前去說服丹城投降。
元琅見到來使大驚:「伯父這是要為素國說情?」
原來使者竟是元昭,他把策光治理萊州的方法告訴諸大夫,並嚴肅道:「素國內部一直有王派,和派。
三王子策光仰慕王化,讓我等相助。
若能讓更多素國人見到我文明之昌盛,國家之眾多,和派的力量就會壯大。
不經戰爭,而王化服南,這難道不是不朽之功?」
但是被搶了財產,剝奪了土地的諸大夫痛哭大怒,咒罵元昭。
經歷合城大敗沒哭,對財產土地被分了也沒什麼感覺的元琅。
此時卻跪地嚎啕大哭。
痛哭的原因是策光真要這麼做了,他就永遠不能為兩位高氏復仇了。
元昭勸元琅為策光效力:「人死不能復生,大丈夫當以天責為重,現在王化大業才是頭等大事。
三王子已經計劃讓素國人跟著船隊,遠赴重洋,多多見識我華人之強大昌盛,增強和派的力量。」
諸大夫反駁道:「要是他在利用你呢?」
元昭道:「這種事情有萬分之一的可能就要去做。」
「你又沒死親人。」
元昭平靜的回答道:「我的長子已經去世了。」
元琅最後還是沒有同意跟他回去。
一年後,萊州逐漸平穩,就算諸大夫時常帶著小隻部隊,從海面上襲擊萊州郡縣,並且時常聯繫士子國人起義,反抗素國人。
但是響應者寥寥,對大局沒有影響。
諸大夫見反素不能成功,又不能忍受丹城的貧瘠,紛紛帶著財寶往堪離,震州。
元丹勸元琅,既然收復素國暫時無望,不如先到他國,讓他守著丹城,靜待時機。
元琅就帶著元恢,鄭信,李過,勞喜坐船到堪離。
堪離如今分八大國,元琅先入勃國。
勃國地處怒山西側,國小民寡,但因為是抵擋素國的第一線,所以民風剽悍,作戰時悍不畏死。
此時正因為在與素國的戰爭中,繼承人戰死,國內陷入內亂,引發尹江中下游的皎國,和堅國的干涉。
元琅只得坐船到漂國,漂侯盛情款待了元琅一行,元琅待了一年後,發現萊州開始派出商船來到漂國,詢問情況後獲知萊州的生產開始恢復。
西邊的西蘭,巴林,東邊的東海府已經得知萊州事變,都在田智的勸說下,願意服從新蘭的命令。
情況似乎就此穩定下來,但元琅算是明白,這天底下,唯利益動人心。
萊州諸大夫長期獨攬貿易所帶來的財富,不願與南洋大夫分享,也不願意和士子分享。
其結果就是南洋大夫的背叛,而萊州士子也在策光取消諸大夫的特權,又不侵害他們的習俗後,表示了順服。
在利益沒有衝突的變化下,想要收復萊州是不行了。
華歷3904年,元琅前往震州。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