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從三皇建立千年世家> 第十七章 雨季中的茶會

第十七章 雨季中的茶會

  「嘩啦啦……」

  無數雨滴串聯成的雨幕,從烏雲密布的天空垂到森林裡,擊打在樹葉上,響起接連不斷的嘈雜聲響。

  這樣的大雨已經下了三個月,開始還是渾濁的雨水,如今已經變得清澈。匯聚到剛修建的溝渠里,繞過村寨,穿過一片空地,流向遠處已經朦朧可見的大江。

  按照驃人的說法,後面兩個月會小一點。

  這就是交州,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氣溫差異小。

  這個村寨位於森林邊緣,靠近尹江的一塊平原上。

  村寨的外圍被一道高五米的木牆圈住,建築形式都是用木樁架空離地數尺的單層建築,屋頂用樹葉或木板鋪蓋,牆和地板用木料建成。不僅可以防濕防潮,它的木樁都是四方形的,可以防止動物的攀爬,特別是防止蛇的侵襲。

  🎤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木屋的上層住人,下層無牆,只有數根木樁,用於放置家具和其他物品。

  本來都是只有驃人貴族才能居住在單棟木屋裡,底層驃人都是居住在簡陋的竹子建的高腳屋裡。

  雲地的人來了後,將不服從的驃人貴族都殺了,遷出一部分本地的底層驃人,再遷來一部分其他村子的底層驃人,最大限度的杜絕驃人的反抗。

  蒼侯先遷來了一百戶隸民工匠,讓他們帶著驃人建造了一百棟獨棟木屋,然後他們搬了進去,他們成了國人,是管理者。

  這些華人工匠帶來比驃人更先進,更有效率的紡織,青銅冶煉,石器打造,建造等手工業技術,隸民帶來了畝產更高的水稻種子和更好的耕作技術,還有十頭水牛,十頭豬,十頭羊,雞鴨狗數十。

  而五百戶驃人居住在牆外,是隸農。

  村寨中間是三棟更大更高的木屋,用廊道連接,又用三米木牆包圍的小院。

  東門牧和另外幾個人跪坐在正中木屋的大廳,身前木案上擺放著茶水和一些瓜果,很是愜意的交談著事情。

  「這次溝渠建得更多更深了,不然一出屋子,水就漫到腳脖子。」

  其他幾人深以為然的點頭。

  如今是蒼侯被雲公召去,得知天子要分封交州的第六年。

  東門牧在第二年隨文和往順邑。

  第三年,順邑在建設的同時,東門牧又隨文和大軍南下,征服了三個不願臣服的驃人部落,捉得五百戶驃人回順邑。

  第四年,由於是蒼侯,雲公,保侯三位諸侯最先組織兵力,所以也由這三侯最先試探性的往被征服的驃人部落移民。


  在順邑南下必經的河谷,再翻過一道狹長的山谷,在尹江畔的一片河谷平原。保侯遷一百戶華人,控制三百戶驃人,距離順邑160公里,建立了莫邑(八莫)。

  蒼侯選擇了尹江下游距離莫邑西南50公里的河谷平原,遷一百戶,建設了瑞邑(瑞古)。

  雲公選擇了莫邑北方60公里的一處河谷平原,遷兩百戶,控八百戶驃人,建立了密丘(密支那)。

  前一年就是沒有估計到雨水如此充沛,以至於整個村寨在雨季都有半米泡在水中,出行很不方便。

  本來最開始已經在村寨廣修溝渠了。

  因為《術》有載:「瘴與瘧分作兩名,其實一致,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南為瘴,北為瘧。」

  在《術》之前,雲黔的瘴氣被認為是一種山林沼澤毒氣、有害氣體和動植物死亡後腐爛產生的毒氣。

  但做為後來人的元昌明白,實際的致病的瘴氣大多是由蚊子群飛造成的。

  所以在《術》中道出蚊蟲生瘴的根本,並指明破瘴之法,一是將村寨和樹林隔開。

  二是在村寨周圍修建公廁,保持衛生潔淨。修建活水溝渠,減少死水坑和沼澤。同時在溝渠兩側廣種夾竹桃,這種植物全身都是毒,能殺死大量蟲子。

  三是喝熱水,使用薰香,普通人用不起,就喝草藥,燒雄黃,蒼木。

  四是得了瘟疫後的救治,比如單獨隔離,撒石灰。

  並列出藥方。

  華人要在煙瘴之地生活,有兩大障礙,一是水土不服,也就是菌群不適應。

  二是致命的瘴氣。

  依照《術》記載的知識和經驗,第二個障礙被解決大半。

  已經在雲黔運用過的知識和經驗,自然要試著套用到交州。

  但是沒想到這雨下的如此之久,如此之大。

  所以等雨季一停,就開始規劃並修建更大規模的溝渠。

  幾人又從村寨的建設商談到糧食生產,和周邊驃人部落。

  「如今我們已經得知交州的寶石產地都在北方,就是不知何時才能征討占據礦場的驃人。」

  「是啊,應該儘早將礦場納入我們手中,畢竟後面還有天府諸侯的封國,到時就算占據不了,也能在這段時間能開採一些,就是一些。」

  他們已經探查到南下150公里的地方,就是盛產寶石的地方。

  但是被人數好幾萬的大部落占據著,以順邑的兵力,想要征服,很是吃力。

  「此事我已經問過父親,說是因為雲公在密丘北方也發現了玉石礦場,所以就派遣兵力一事有些分歧。


  父親本來正在聯繫其他諸侯。

  但是天府的天使到了,就把此事擱置了。」

  坐在上首的就是蒼侯的三公子,本來是要為二公子爭一塊爵位,但是二公子以死相逼都不願來到這偏僻的交州。

  三公子不過二十出頭,到是有一股進取之心,剛從蒼侯要來眾多物資,就在雨季回到瑞邑。

  在座的人聽聞天使南下,就問道:「天子有何旨意?」

  三公子搖頭道:「天使們沒有帶來旨意,他們分兩路南下,主要是考察道路能行多少人,要用多少時日。

  然後是了解交州的情況,好匯報給天子。對雲地在交州的進度很滿意,本來要到交州實地查看,但是被雨季所阻。」

  被雨季所阻是小事,更重要的是雲地諸侯想在交州獲取更大利益。

  所以發現礦產的消息都是瞞著天使的。

  現在看來,短時間要和占據礦產的驃人部落和平共處一段時間了。

  見眾人很是失落,東門牧提醒道:「我看那天使一來一回,天府諸侯再一合計,都不知道要多少時間了。

  再加上天府移民的前提,是我們已經在交州建立的基地能有一定承載力,不知要多少年後了。

  足夠我們開採不少礦石了。」

  三公子點點頭,大廳里的五個人,有三個是父親給他的人才,有兩個是他發現的人才。

  比如東門牧就是以表現出優秀的個人武力和統兵能力,而成為他的家臣,如今瑞邑的一百國人和五百驃人兵力就是讓他來管理。

  眾人想著也是。

  後期移民,一定要依靠前期移民據點的支持。

  而要前期移民據點能達到能承載後期移民的規模,五年內是沒希望的了。

  相比前期的一些礦產,東門牧更關心的是更長遠的事。

  比如他們建設了莫邑,天子就會把莫邑封給他們嗎?

  雖說土地是他們開拓的,但是裂土分茅是普天公認的是天子的權利。

  交州這種沒有諸侯的土地,怎麼可能誰先占到就是誰的。

  在文帝把《藏》分發天下後,後世形成一種慣例,如今已形成一種制度。

  那就是諸侯建家,天子會賞賜三種東西,一是裝載茅土的鼎,二是祭祀之玉器,三是用羊皮捲軸刻錄的一部分《藏》。

  蒼侯太史保管著眾多書籍,其中就包括不全的《文藏》。

  三公子按照慣例,雖還沒有正式冊封,但是已經抄錄了幾卷,帶到莫邑。


  眾臣都能翻閱,但只有東門牧對這幾卷經文表現出如痴如醉,不睡不吃都要閱讀的地步,經文展現的是他之前沒有接觸到的廣闊世界和深妙智慧,時常枯坐暢想,思維飛躍到開天闢地,再到三皇降生。

  他渴望知道和了解這天地的奧義,好奇心被提拔到常人無法理解的地步。

  更高遠的歷史視野,讓他開始想到幾百上千年後的事情。

  交州也會人口滋生到天府的地步。

  現在的城邑就像竄出海面的火山,岩漿冷卻後形成孤島,但是千百年後,孤島會連成一片。

  到時就會有衝突,就會有時代交替。

  除了天子,所有諸侯都有興盛起落。

  那他們選擇的莫邑,合適讓他們的子孫保有富貴嗎。

  東方牧把他們說得沉默,但又被勸服了。

  「我們又不是聖人,哪能知道千百年後的事。

  這是自尋煩勞。

  做為凡人,能考慮三代人就不錯了。

  三代以後就是子孫自己的事了。」

  當前的他們要考慮的大事,就是天子承認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管理權。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