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孟國復立(新人求收藏,求追讀)
華歷3939年,隨著策光自焚,榮關被破,宣告素國主力解散,只有沿海還有少數幾個總督還在負隅頑抗,離徹底亡國就差半步了。
桂公分益荊聯軍十五萬歸鄉,率領五萬益荊聯軍和豫州聯軍進入服南,三路大軍齊聚武里。
商討戰後事宜。
素王宮中,桂公代表天府坐左上,元琅代表交州,坐右上,化公代表震州坐左下,王孫滿代表豫州坐右下。
桂公喜道:「幸有元公多方調度,方有這五州齊伐素國的壯舉,當為首功!」
元琅謙遜道:「非我一人之功,功在天子,功在諸位將士!」
雖然戰前就已經就利益分配達成初步的利益,但是隨著戰爭的變化,功勞和付出也在變化,所以還是要協調一下。
𝚜𝚝𝚘𝟿.𝚌𝚘𝚖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而戰利品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和人口。
素國的土地有九十多萬平方公里(神聖羅馬帝國在1555年為59萬平方公里),人口破千萬,和豫州相當。
在人口上,一是素國人口太多,不利於統治,而南洋缺乏人口,所以蘭國不要土地的分配,而是晉蘭伯為蘭侯,分走三百萬人口,但是要為新建立的諸侯國運輸物資。
桂公要了五十萬人口,千車財寶,和六個侯國,交止無須提,自然是桂公的。
堪離七國要封地爵位。
聯軍已經獲知撣國在緊要關頭,焚燒素國北倉,因為那裡儲存著素國一半以上的糧食,所以素王不得不強征農民的餘糧,最後引起暴動,影響戰爭的走向。
所以撣國獲得五十萬人口,並升侯爵。
震州要二十萬人口,和最多的爵位封國。
所以和分配白狄四部不同,素國的土地上將建立起一百個諸侯國,保證五州諸侯大夫都有份。
元琅做為交州牧,又是最先攻入武里的,當然居首功。
克復服南,素國亡國的消息隨著服南的一罐泥土傳至天府,升帝在太子息的攙扶下,率領群臣在承陽山祭天。
華歷3940年7月,素國最後的反抗勢力被消滅,天使南下,元琅建高台跪迎接旨。
申國雲公琅征達羅,克白狄,收服南,厥功至偉,晉孟王,襲交州牧,賜三寶,定五爵。
宣告世人,孟國復立。
元琅建立孟國第三個王朝雲朝,國土囊括整個交州(包括南洋),堪離和蘭國皆為孟國諸侯國,奉雲氏為王。
以武里為王都,周邊三萬里為中王畿,春廊郡為南王畿。
冊封公爵四位,分別是天子之孫,化公之後,桂公之後,周王室之後。
二十三位侯,為五州出力較大者。
三十五位伯,為五州出力較中者。
七十三位子男,為五州諸侯參與者。
王孫滿,趙穿和子反北返,帶走五百奴隸,和天子賞賜的青銅塊。
回去後,三人將青銅塊鑄成青銅鼎和青銅盤,將自己南征素國的事跡記錄在上面,永傳後世子孫。
來年又護送周定王之子到服南繼承公國,楚莊公,晉成公之子繼承侯國。
其他諸如秦,鄭,齊,宋等十幾國皆派一子到服南繼續伯國或者子男之國。
卻說元琅稱王不到半年,四方巡視到昭河上游,就見前方有人攔車駕。
元琅遠遠望見是倆個老婦,就讓人帶到面前詢問,那倆人哭哭啼啼,來到面前,抬起頭來,悲切的看著元琅。
元琅只覺眼熟,左右細看,越看越驚,但怎麼都想不起來,這時其中一婦人泣聲道:「大王不認識臣妾了嗎?」
元琅只覺天旋地轉,差點栽倒,哎呀一聲,穩住身形就連忙上前牽扶那人大聲道:「可是翠姬!」
老婦頓時止不住的嚎啕大哭,元琅確認無疑,真是翠姬!
而旁邊那老婦竟是輔佐他繼承元氏大宗的碧瑤。
元琅扶起倆位細問,原來當日他們的車馬側翻,倆人暈倒,醒後被俘虜到素國軍營。
倆人被分給一位將領。
後來那位將領受傷,就將倆人掠回到他在素國的莊園,如此生活了四十多年。
說話間,元琅被引到村子的一處莊園,就見倆位中年人帶著一家老小跪拜元琅。
翠姬顫顫巍巍的將其中一個中年人牽到元琅面前,抬起頭來,鄭信大驚,竟和元琅有幾分相似。
元琅也反應過來,是了,當時翠姬確實已經懷有身孕。
翠姬哭泣著,斷斷續續道:「我生下這個孩子後,那將領並沒有殺了他,也一併養育著。
去年,我們知道華人滅了素國,但是兵荒馬亂,我們不敢出來相認。
後來碧瑤打聽到新的孟王姓雲,我們都不敢相信。
上天保佑,竟然讓大王途徑此地!」
元琅扶起中年人,感慨萬千,當年已經為他取好名字為元辰,本來以為已經死掉,卻不想造化弄人,竟然讓翠姬和他的長子還活著。
於是將翠姬和元辰一家接回春廊認祖歸宗,並以周圍百里封元辰的異父兄弟為侯。
遠在震州的勞喜獲知妹妹和外甥還活著,坐船到蓬城相認。
鄭信與諸臣開始有了憂慮。
之前元琅已經三個兒子,在征服素國前就已經安排好了,分為三支。
和申姬生倆子,長子庚繼承申國公卿之位,長年和申姬待在申國,次子戊為合侯,由元恢輔佐。
一位妾室生的庶子壬,繼承了登國的卿位。
如今又多了個長子一系,不知如何安排。
因為不知是元琅年老糊塗之故,對翠姬一家抱有愧疚之心,賞賜無數金銀珠寶,婢女宮殿。
對長子的幾個兒子都表現出遠超震州三個孩子的喜愛。
等勞喜來到蓬城後幾天,就察覺到異樣。
這天元琅單招勞喜見面,憂愁道:「孤最近忽冷忽熱,身體越發不行了,你看這孟王位該讓誰來繼承?」
勞喜眼皮跳了幾下,立馬猜到了元琅的想法,這竟是要讓長子元辰,也就是他的外甥這一系繼承元氏最重要的孟王之位。
心思急轉後,沒有正面回答元琅的話,而是回道:「按照王制,各國王公,都要留一支到天府京畿為大夫,建立祖廟,以封地為王公朝天子的湯沐邑,所以天府這一支才是大宗。
天子已經在京畿選出一邑,封大王這一支為京畿大夫。
大王看……」
元琅暗自點了點頭,後面半年都沒什麼動靜。
但是鄭信等大臣見孟王將勞喜叫到身邊為太宰,就知道是為元辰繼承大位鋪路。
鄭信直言不諱,多次勸誡元琅公布立元庚為孟國的繼承人。
但都被元琅敷衍過去。
以勞喜之威望和能力,不輸鄭信,很快就將一部分大臣拉攏到元辰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