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崇禎重振大明> 第503章 靖難年號

第503章 靖難年號

  朱由檢把朱允炆和朱允熥的繼承順序拿出來說事,自然不是毫無目的。

  提供最快更新

  群臣也知道結果多半對建文君朱允炆不利,一些人嘗試著抗爭道:

  「建文君為太祖所封皇太孫,繼承順序自然在吳王朱允熥之前。」

  「此事早有定論,何必再次商議?」

  朱由檢對此搖頭道:

  「不然!」

  「若不把這件事情理清,如何對建文君臣重新定論?」

  「就從朱允炆上位說起,探討其中得失。」

  「朱允炆和朱允熥的繼承順序,有人能說清楚嗎?」

  群臣看向劉宗周,希望他出來說兩句。

  這是天下間最負盛名的儒者,對方孝孺也很推崇。

  他們認為劉宗周做出的結論,最能說服眾人。

  劉宗周負責重製禮樂,面對眾人的目光,自然當仁不讓,說道:

  「大明皇子、親王、郡王、宗室、貴族繼承禮法,並未規定元配和繼配子嗣的繼承先後。」

  「但是文官蔭敘之法規定,先立嫡長子及其子孫。如無,立嫡長子同母弟。如無,立繼室所生。如無,立次室所生。」

  「按此辦法,繼配所生嫡子,繼承順序在元配所生嫡子之後。」

  「但不知是否可用於皇室繼承?」

  這個答案,讓與會群臣譁然,嗡嗡之聲大作。

  因為劉宗周的回答並未偏袒朱允炆,而是認為如果按文官蔭敘辦法,朱允炆的繼承順序,在元配嫡子朱允熥之後。

  這點一些文官是知道,但他們實在不願承認朱允炆不是理所當然的繼承人,刑部主事李若愚道:

  「文官蔭敘辦法,怎麼能用在皇位繼承上呢?」

  「臣以為建文君和吳王同為太祖嫡孫,建文君年長於吳王,繼承順序當在吳王之前。」

  朱由檢聞言似笑非笑,盯著群臣說道:

  「這麼說來,你們認為皇室是特殊的,不用遵守為文官制定的禮法?」

  這個說法,群臣更不接受。如果承認了皇室特殊論,他們更沒辦法限制皇帝,連用禮法約束皇帝的理由都沒有了。

  一時間,他們陷入了矛盾之中。不知是繼續支持朱允炆的繼承順序在前,還是承認皇室特殊論。

  禮部尚書溫體仁,此時趁機說道:

  「《晉書·禮志》有云:先嫡後繼,有自來矣。」


  「元嫡高於繼嫡,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

  「大明禮法也是如此規定,臣以為建文君朱允炆身為繼嫡,繼承順序當在元嫡朱允熥之後。」

  「太祖之所以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是受當時一些臣子的蒙蔽。」

  這個說法,更讓群臣譁然。一些支持建文君的臣子,更是對溫體仁怒目而視,認為他在毫無底線地迎合當今皇帝。

  右都御史成基命委宛地道:

  「太祖英明神武,怎麼會被人蒙蔽呢?」

  「文官蔭敘之法,是洪武十六年所定。呂妃在洪武十一年就被冊封為繼妃,建文君也被升為嫡子。」

  「故而臣以為不當用洪武十六年為文官制定的蔭敘辦法,施加於洪武十一年升為嫡子的建文君。」

  溫體仁不贊同他的說法,回道:

  「朱允炆被冊封為皇太孫,是洪武二十五年之事。」

  「太祖這是在違背之前制定的禮法,一定有奸臣作祟。」

  「當時的臣子沒有提醒太祖,同樣存在過失。」

  說著,他還翻出《大明會典》,說道:

  「凡選娶繼配,萬曆十年議准:凡親郡王妃病故而未有子者,許奏請選繼。」

  「萬曆七年例:如已有子,不分嫡出庶出,俱不許選繼。止照內助事例,有妾推舉一妾,無妾奏選一人以管理家事、撫育子女,不許請授次妃封號。」

  「這是萬曆年間朝廷群臣商議的條例,彌補禮法中的疏漏。」

  「禁止有子的宗室冊立繼妃,為的就是避免出現繼嫡子,和原有子嗣產生繼承糾紛。」

  「諸君當年反對鄭貴妃為後,也是為了避免福王升為嫡子,和光宗的繼承順序產生爭議。」

  「呂妃在常妃去世後成為繼妃,和鄭貴妃想成為皇后何其相似,諸君當年據理力爭,難道現在就認同此事嗎?」

  這讓群臣無言,想到了國本之爭。

  當今朝堂上的人,很多都是國本之爭的勝利者,他們怎麼能反對這個禮法呢?

  平時沒有利益關係還好說,現在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那就只能對建文君說對不起啦!

  溫體仁在這一局中,最終大獲全勝。元嫡高於繼嫡,成為群臣公認。

  朱由檢對此十分滿意,沒想到溫體仁的戰鬥力這麼強。有這樣的臣子在朝中,確實讓能讓他輕鬆不少。

  所以他的心裏面,已經傾向於在下個月的選官中,把溫體仁提升為大學士。


  溫體仁也是這個想法,所以在這件事上十分賣力。在知道這次會議的議題後,就搜集了很多資料。

  如今全部用上,果然取得奇效。

  不但皇帝滿意,群臣也對他無話可話,只能支持他對國本之爭的言論。

  吏部尚書楊景辰同樣想要入閣,他見溫體仁大放異彩,自己部門卻出了個李若星,出言和皇帝唱反調。

  這讓他轉動腦筋,提議道:

  「臣以為當整理繼承禮法,確定繼承制度。」

  「讓天下人知道誰是誰非,避免再出現國本之爭。」

  朱由檢聞言頷首,認可道:

  「確實應定下繼承禮法,避免繼承爭議。」

  「各藩開國之後,如果繼承禮法不明,將來還不知道要出多少亂子呢!」

  「劉先生重製禮樂,一定要制定繼承禮法。」

  劉宗周聞言領命,群臣也紛紛認同。

  他們也受夠了繼承禮法的不明確,對這種事情很支持。

  朱由檢此時又道:

  「本朝的繼承方法,應該採用哪種禮法呢?」

  「諸卿暢所欲言!」

  劉宗周率先說道:

  「嫡長之制,自周禮以來一直實行。」

  「臣以為當實行嫡長子繼承制。」

  朱由檢聞言好奇道:

  「嫡長子繼承制,是否是方才溫尚書說的唐朝繼承制度呢?」

  劉宗周給出了肯定的回答,還補充道:

  「不止唐朝如此,宋朝也是這種繼承制度。」

  「《宋史》記載太常禮院言:按禮文,諸王、公、侯、伯、子、男,皆子孫承嫡者傳襲。若無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孫;無嫡孫,以次立嫡子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子;無庶子,立嫡孫同母弟;無同母弟,立庶孫。曾孫以下准此。合依禮令,傳嫡承襲。」

  「此為自古以來的嫡長子繼承制。」

  朱由檢聞言高興道:

  「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嫡子同母弟繼承順序在嫡孫同母弟之前。」

  「所以如果朱允炆沒被冊封皇太孫,應該由成祖繼位!」

  這讓群臣啞然,沒想到又繞到這件事上來了。

  劉宗周委婉說道:

  「話雖如此,但是太祖為開國之君。」

  「他立下的皇太孫,繼位毫無爭議!」


  朱由檢聞言默然。

  就在群臣以為皇帝對此認命時,忽聽皇帝嘆道:

  「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

  「太祖違背了嫡長子繼承制,也違背了自己制定的繼承辦法。」

  「這是自壞禮法,所以有建文之敗也!」

  一時淚如雨下,似乎在為此悲哀。

  群臣見此情景,感性的同樣淚流滿面。

  他們都是飽讀詩書之士,知道皇帝所說的話,源自《資治通鑑》中司馬光的結論。

  司馬光選擇三家分晉為《資治通鑑》開篇,開宗明義地指出:

  三晉之列於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

  感嘆君臣之禮既壞,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釀成戰國之亂。

  這和太祖駕崩後,發生靖難之役何其相似,都是兵強馬壯者當上皇帝。

  他們想到這裡,同樣產生了「嗚呼哀哉」的感嘆,為當時的戰亂而悲哀。

  劉宗周更是含著眼淚,伏地下拜說道:

  「陛下有此見識,臣為天下賀!」

  「望陛下恪守禮法,不要自壞禮制。」

  群臣同樣烏壓壓地跪了一地,為皇帝能認識到禮法的重要性而賀喜。

  同時請求皇帝,一定要恪守禮法。

  朱由檢見此情景,神情肅穆地道:

  「朕命劉先生等有識之士重製禮樂,焉能不遵守自己重定的禮法?」

  「諸位愛卿請起,咱們一同以禮樂治國,開創一個治世!」

  請群臣起身之後,朱由檢又命劉宗周、黃立極、韓爌、袁可立東向,降座西向揖之,然後賜下座位,以便坐而論道。

  群臣見此情景,眼中的羨慕激動,幾乎要溢出來。

  皇帝降座揖相,對臣子行降階之禮,這簡直是無上的榮譽。

  受到禮遇的四人,更是連道「不敢」,愧謝皇帝聖恩。

  朱由檢強令他們坐下,然後道:

  「適才聽諸位愛卿所言,我大明雖是嫡長繼承,卻和前代不同。」

  「前代之時,只有嫡長孫高於嫡長子同母弟。嫡長孫同母弟的繼承順序,則在嫡長子同母弟之後。」

  「但是太祖所定蔭敘制度,則規定只要是嫡長子的後人,繼承順序都在嫡長子同母弟之前。」

  「所以太祖實行的嫡長繼承,並非嫡長子繼承制,更應該稱之為嫡長房繼承制——」


  「只要是嫡長房子嗣,繼承順序都在下一房之前。」

  「朕的這個認識,諸位都認同否?」

  群臣雖然沒有深究過嫡長子和嫡長房繼承制的不同,但是在聽到皇帝的這個認識後,細思下紛紛點頭,都認為確實如此。

  太祖選擇朱允炆繼承皇位,按嫡長子繼承制肯定說不通。因為嫡長子繼承制下,只有嫡長孫朱雄英的繼承順序高於叔叔,朱允炆、朱允熥都排在叔叔後面。

  只有按《大明會典》規定的嫡長房繼承制,才能勉強說通。能讓太祖嫡長子朱標的子嗣,繼承順序排在朱標的所有弟弟之前。

  大明的文官蔭敘制度、勛貴襲爵制度,同樣都規定嫡長子孫高於嫡次子孫、高於庶長子孫。《大明會典》有明文:

  凡蔭敘,洪武二十六年定:用蔭者,以嫡長子。如嫡長子有廢疾,立嫡長子之子孫,曾玄同。如無,立嫡長子同母弟,曾玄同。如無,立繼室所生。如無,立次室所生。如絕嗣者,傍蔭其親兄弟,各及子孫。如無,傍蔭伯叔及其子孫。

  繼承順序完全是按房頭來的,所以大明的繼承制度,更應該稱為嫡長房繼承制,和唐宋等朝代的嫡長子繼承制不同。

  察覺這點之後,一些仍舊支持為建文君翻案的,不由有些激動,認為找到了建文君繼位的禮法來源。

  可惜,朱允炆越過朱允熥仍舊說不通,他們方才因為國本之爭的事情,已經認同繼嫡低於元嫡。

  朱由檢對此感慨道:

  「太祖立建文君,存在兩個過失。」

  「一是把嫡長子繼承制改為嫡長房繼承制,急切之間天下人尚未適應,不明其中深意。」

  「二是撇過元嫡孫朱允熥,立繼嫡孫朱允炆為太孫,無論哪個禮法都說不通。」

  「建文之敗,實源於此,他不是天下人都認同的、理所當然的繼承人。」

  「所以他失德之後,成祖靖難得到越來越多的人響應,並且在攻下南京後,很快讓天下臣服。」

  這點群臣是認可的,楚王等地方藩王、宋晟等地方武將,為何輕而易舉就臣服成祖呢?

  還不是因為成祖是諸王之長,天下人認為他有資格繼承太祖留下的基業。

  就連很多文官,內心都認同成祖繼位的合法性。除了一些忠於建文君的臣子外,很多官員的反應並不激烈。

  在場的臣子都效忠成祖的後代,對於這種理由,更是不能反對——

  他們不可能說成祖沒有資格繼位,自己效忠成祖後人也不對。

  朱由檢在取得這個共識後,繼續道:


  「建文君曾經是天子,這點成祖承認,將他以天子之禮下葬。」

  「他是太祖冊封的皇太孫,無論禮法如何,都有資格繼位。」

  「建文年號,也當復用,記錄建文君臣的事跡。」

  李若愚等為建文君臣抗爭的臣子,聞言頓時大喜。因為他們終於從皇帝口中聽到,要復建文年號。

  但是這件事情沒完,朱由檢又向群臣道:

  「但是成祖起兵靖難,難道就是錯誤嗎?」

  「建文君在為太孫時,太祖問他如何對待諸王,他說:」

  「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廢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

  「但是他繼位後,卻對諸王無德無禮、肆意削地廢人,甚至逼死湘王,還想逼死成祖。」

  「故而成祖起兵,實是不得不為。」

  「這樣記錄成祖的事跡時,難道還要用建文年號嗎?」

  「採用靖難年號,是否更恰當些?」

  這讓群臣議論紛紛,很多人皺眉不已。

  因為靖難只是口號,從來不是個年號。

  但是成祖起兵後仍用建文年號紀事,就顯得成祖仍是亂臣賊子、是在以臣反君,這是當今皇帝絕對不會答應的。

  所以皇帝提出靖難年號,和建文年號並列,解決這個問題。(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