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崇禎重振大明> 第502章 繼承順序爭議

第502章 繼承順序爭議

  理清楚了源頭後,朱由檢問群臣道:

  「祝枝山《野記》不可信,李賢的《天順日錄》可信嗎?」

  

  群臣啞口無言,沒有人為李賢說話。

  尤其是《天順日錄》對景泰皇帝多有詆毀之處,被正直的大臣很看不起。

  之前評選紫閣功臣時,李賢就被皇帝和群臣認定道德敗壞。如今景泰皇帝都被當今皇帝上廟號了,自然更沒有人為他辯解。

  朱由檢見群臣如此表現,當即就下令道:

  「《天順日錄》同樣應該禁毀,引用它的圖書,也要全部查禁。」

  「李賢在永樂六年出生,他對方孝孺的記載,已多有訛傳之處。」

  「更晚出生的人,又有多少可信呢?」

  「劉先生編撰方孝孺傳,一定要註明史料來源,不要把以訛傳訛的內容加進去。」

  這個命令下達後,群臣一時譁然,知道若是按這個命令執行,有關方孝孺的圖書,基本要全部覆沒。

  這讓他們覺得難以接受,很多人紛紛進言,認為不應當因為這一點,就查禁所有圖書。

  朱由檢見到這個情況,怒氣勃發地道:

  「不查禁這些書籍,難道要讓誹謗的文字流傳天下嗎?」

  「建文之事,本來早有定論。」

  「但是自《天順日錄》流傳以來,卻出現了異議。」

  「尤其是誅十族之事,被祝枝山《野記》編造出來後,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皇明通紀》等私修史書上,讓一些不學無術的文人,對此信以為真。」

  「這樣的書籍不查禁,難道要讓它繼續誤導世人嗎?」

  「成祖在世間的形象,就是被這些人敗壞!」

  忿怒地罵了詆毀成祖的人一通,朱由檢又拿著《野記》罵道:

  「還有這個編造誅十族的祝枝山,難道就不通禮法嗎?」

  「他只知道十比九大,卻不知道相比誅九族,更嚴重的是誅三族。」

  「劉先生你來說說,九族和三族都有哪些。」

  劉宗周一向推崇方孝孺,此時見方孝孺被誅十族、甚至夷族都被皇帝否認,精神也受到了衝擊。

  不過面對皇帝的問題,他還是收拾心情答道:

  「九族者,上至高祖,下及玄孫,皆是同姓之人。《大明會典》有本宗九族五服正服之圖。」

  「三族者,父族、母族、妻族。秦漢之法酷烈,有夷三族之令。」


  「國初尚書夏恕嘗引漢法,請著律,反者夷三族。」

  「太祖以為此法太重,故而沒有實施。」

  「《大明律》所定謀反大逆律,株連祖父、父、子、孫、兄弟五族及伯叔父兄弟之子,年十六以上者。」

  「故而本朝實無被夷九族者,被夷三族者唯有卓敬。」

  卓敬也是建文臣子,朱由檢聽到這個名字,怒氣漸漸緩了下來,詢問道:

  「卓敬被夷的三族,是父族、母族、妻族,還是父、子、孫三族?」

  「為何世間流傳的,是方家被殺者最多?」

  這個並沒有人深究,因為卓敬的名氣,遠遠不如方孝孺。

  再說卓敬在萬曆年間就被表墓建祠,已經實際平反了。自然更沒人提他,為他叫什麼屈。

  見到群臣無人回答,朱由檢道:

  「有關卓敬被夷三族之事一定要查清楚,不要胡亂訛傳。」

  「昔年成祖也曾說:國家養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

  「他是一個有才能的忠臣,成祖對殺他很後悔。」

  又因為卓敬已經被表墓建祠,朱由檢下令道:

  「卓敬是忠臣,應該建祠表彰,禮部要追贈諡號,給於應有待遇。」

  「大明無夷三族之律,若是他有後人存在,朕當封爵補償。」

  這個態度,讓為建文君臣翻案的臣子,心情陡然一松。

  因為皇帝這個態度,明顯還是要為建文君臣翻案的,只是對一些訛傳的事情不認可。

  禮部尚書溫體仁這時也明白了皇帝的想法,主動出言說道:

  「方孝孺同樣是忠臣,但是被誅十族之事,卻是子虛烏有。」

  「臣以為當正本清源之後,再為方孝孺追諡。」

  朱由檢點頭認可,他知道自己必須妥協。

  方孝孺在民間的影響力很大,包括劉宗周等人,都稱讚他的節義。

  如果不追贈他,建文君臣的事就會沒完沒了,永遠不會停歇。

  所以他才決定正本清源,把事情明明白白地說出來。

  就算是承認成祖殺戮太過,也好過任由誅十族流傳。

  必須讓官方正史占據主流,避免野史流傳,變得越來越野。

  懷著這個想法,朱由檢道:

  「方孝孺的事情,要明明白白理清。」

  「待到查清楚後,徹底做出結論。」


  「成祖當時的株連,或有濫用刑罰之處。」

  「方孝孺的後人如能確認譜系,朕當封爵補償。」

  「他和卓敬一樣,都是建文君的忠臣。」

  這個態度,讓剛才凝重的氛圍,更加輕鬆起來。

  劉宗周請求道:

  「誅十族的事情,雖然子虛烏有。」

  「但是相關圖書,卻不能一概查禁。」

  「臣以為可由朝廷修訂,用新出版的圖書,代替有錯誤的舊版。」

  朱由檢點頭認可,知道查禁所有涉及方孝孺的圖書,阻力會大到根本無法實行。

  所以他下令道:

  「有關方孝孺等建文君臣的圖書和文章,以後要以官方正史為準。」

  「凡是與此牴牾者,應當盡皆修訂,否則不准流傳。」

  「有擅自編造事跡流傳者,追奪出身以來文字,審訂所有圖書,本人流放海外。」

  「例如李賢、祝枝山這兩個編造事跡的始作俑者,都要追奪出身和封贈,所著圖書都要修改後才能流傳。」

  這個懲罰,相比之前的完全查禁鬆了一些,卻仍讓很多人心驚。

  尤其是對李賢和祝枝山的懲罰,在大明前所未有,讓一些文人皺眉,本能地就要勸諫。

  不過朱由檢卻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盯著資政大臣朱國禎道:

  「《三朝要典》之中,崔呈秀曾說『大獄未遂,《涌幢小品》先刊,此東林所由起於詭遇,盛於標榜』。」

  「如今《三朝要典》正在重新編撰,《涌幢小品》有什麼說法呢?」

  「朱卿你來說說!」

  《涌幢小品》是朱國禎的作品,是在天啟年間出版的,被閹黨借題發揮。

  朱國禎聽到皇帝引用閹黨崔呈秀的言語,還把自己《涌幢小品》和《三朝要典》相提並論,一時怒氣勃發,忍不住就要爭辯。

  但是韓爌卻搶先道:

  「此書是朱學士一人編撰,收錄典故野史,或有不當之處。」

  「臣以為當讓國史館修訂,然後重新出版。」

  這讓朱國禎宛如被澆了一盆涼水,認識到當前的形勢。

  如果他不管不顧在這點上爭辯,說不定就會再起黨爭,韓爌這個即將上位的東林黨首輔都會受到牽連。

  其餘東林黨人也同樣察覺到這一點,明白了韓爌搶著出言的原因。

  實在是此時不宜掀起黨爭,不能讓朝堂上再起波瀾。


  朱由檢之所以選在此時給建文君臣做結論,也有逼迫東林黨認同的意味。

  若是東林黨連這點都不配合,那就別想在朝中掌大權。

  對韓爌的識趣,朱由檢非常滿意,微微點頭說道:

  「《涌幢小品》確有不當之處,應當修訂完善。」

  「例如書中《族刑》一節,說什麼『戰國而後,有三族、五族、九族之刑。國朝乃十族』,分明就是訛傳。」

  「本朝謀反大逆尚且只誅五族,何來十族之說?」

  「難道你們都嫌《大明律》太輕,要學夏恕定得嚴酷些?」

  這話說得朱國禎頭上冒汗,群臣也不敢胡言亂語。

  生怕皇帝在重製禮樂修訂法律時,把九族、十族的刑罰加進去。

  朱國禎這個時候,已經在慶幸自己奉詔回到朝廷修國史了。

  因為不但《涌幢小品》有十族之說,他私下修的《皇明史概》,也收錄了誅十族的事情,

  按照當今皇帝定的條例,他多半會因此受罰,甚至牽連到其它書籍。

  好在《皇明史概》還沒刊印,他如今又是資政大臣,皇帝留了體面。

  只要把這些相關內容給修改了,仍不影響流傳。

  想清楚這點的朱國禎,對韓爌都不由有些感激了,因為他現在就在國史館任職,自己的書自己就能改。

  他此時已經決定,要把自己著作的圖書全部查閱一遍,把誅十族、夷九族之類的文字全部修改。免得以後被人發現,影響出身封贈。

  ——

  徹底否認了誅十族的說法,並禁止其流傳,朱由檢繼續說道:

  「建文君臣之事,世間多有訛傳,朝廷需正本清源,編撰一部正史。」

  「國史館要擔起這個任務,務必編撰出讓世人認可的信史。」

  「這部書的名字,就定為《靖難實錄》,記錄建文君臣,和成祖靖難的事跡。」

  這個命令,再次讓群臣譁然。

  刑部主事李若愚道:

  「建文在位四年,敬天愛民,崇儒納諫,無一失德事。祗因誤用漢削七國計以及於難,悲夫。」

  「臣以為建文年號不可不復也,建文廟諡不可不補也,遜國諸死節臣不可不錄也。」

  「《靖難實錄》,當為《建文實錄》,以正建文名號。」

  朱由檢對於此言極為不適,反問道:

  「建文君若是無一失德事,那麼湘王因何而死,周王、代王、齊王、岷王又為何被問罪甚至削爵?」


  「成祖起兵靖難,在你看來是毫無道理嗎?」

  李若愚啞然無言,不敢否定靖難的正當性。

  否則就是否認了成祖,以及成祖之後的大明皇帝。

  即使他不認為建文失德,也只能夠憋著。

  轉而拿成祖的做法說事,回應道:

  「成祖定鼎之後,問朝臣葬,建文學士王景言:宜用天子禮。」

  「成祖特從其議,可見成祖也是承認建文皇帝。」

  這個確有其事,朱由檢也不否認,說道:

  「建文君確實曾是皇帝,所以成祖以天子禮節安葬。」

  「但他失德亂政,卻又不堪為帝。」

  「所以無有廟諡,只稱其為建文君。」

  說著,他又忽然提到了一個話題,問群臣道:

  「昔年太祖崩逝時,若是沒有立下太孫,按禮法應當由誰繼承皇位?」

  禮部尚書溫體仁揣摩上意,回答道: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太祖崩逝之時,太祖長子懿文太子已逝,次子秦王、三子晉王同樣已經離世。」

  「成祖為諸王之中最長者,又是孝慈高皇后嫡子,按禮法當由成祖繼位。」

  這個說法,自然有人不同意,太常寺卿、禮部右侍郎李標道:

  「嫡長之制,不止有嫡子,尚且還有嫡孫。」

  「《唐律疏議》有云:王、公、侯、伯、子、男,皆子孫承嫡者傳襲。無嫡子,立嫡孫;無嫡孫,以次立嫡子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子;無庶子,立嫡孫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孫。曾、玄以下准此。」

  「太祖崩逝之時,當由嫡孫建文君繼位。」

  溫體仁反駁他道:

  「《唐律疏議》所說的嫡孫,是指嫡長孫。」

  「太祖嫡長孫是虞懷王朱雄英,而非其弟朱允炆。」

  「嫡子同母弟高於嫡孫同母弟,故而若是太祖沒有立朱允炆為太孫,當由成祖繼位。」

  「成祖繼承皇位,符合嫡長之制!」

  這個說法,讓很多臣子繃不住,吏部右侍郎李若星道:

  「《唐律疏議》是唐制,本朝自有制度。」

  「《皇明祖訓》曰: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

  「只有在沒有皇子的情況下,才能由其他支脈承襲。」


  「建文君為懿文太子之子,朝廷在有皇子的情況下,自然不用兄終弟及。」

  「建文君又在懿文太子諸子中最長,故當繼承皇位。」

  溫體仁這下有些無法回答,朱由檢接替他道:

  「建文君朱允炆是虞懷王朱雄英繼母弟,他的繼承順序,和虞懷王同母弟朱允熥孰先?」

  這個問題,讓群臣議論紛紛。

  因為這是禮法的一個漏洞,歷代說法不一。

  根據《呂氏春秋》記載,紂王有同母兄長二人,但他們都是紂王的母親在做妾室時生下的,身份一直是庶子。紂王是在他母親扶正為妻子後生下的,身份是嫡子,所以繼承王位。

  《呂氏春秋》對此的評價,是「用法若此,不若無法」。商朝之後的朝代,沒有延續這個辦法。妾室在扶正後,庶子也變得可以升嫡。

  但是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如果庶子的年齡長於嫡子,他在升為嫡子後,繼承順序是否就高於元配生下的嫡子呢?

  朱允炆和朱允熥之間,就是這個爭議。(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