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空間和團隊的勝利
因為剛才白杆兵和京營是近戰,現在還沒有恢復體力。
所以這次西南將士出戰的,是總兵許成名率領的一千人。
御營則仍舊是黃得功率領的四衛營,剛剛和巡捕營的演練並沒有消耗多少體力。
不過規則上面,御營稍微有些優待。他們負責經常訓練的防守,許成名率領一千人攻擊。
演練之前,首先是一場武器展示,同時讓四衛營士兵休息。
主持演習的參謀部副部長楊嗣昌道:
「火器演習的規則,是以木屑製作的空包彈代替實彈。」
「弓箭則去箭頭,用布包裹起來。」
「以能破甲殺死人的毀傷效果為基準,更遠距離要折算係數,更近距離則提高命中率,確定殺傷力指數。」
「以參謀部制定的毀傷模型,判定演習傷亡。」
向許成名和黃得功介紹演習規則,兩人表示明白。
然後楊嗣昌命人帶來幾十套戰甲,這是按照劉興祚的描述打造的——
建虜的戰甲本就源自大明,只是稍有改變。
裝備研究院根據劉興祚的描述、以及繳獲的戰甲,很快就仿製出建虜戰甲。
甚至還發去朝鮮一批,供劉興祚使用,他現在正在仿照建虜八旗訓練一個牛錄女真軍隊。
戰甲裡面,裝上了一塊豬肉。只要能穿透鎧甲再入肉三寸,就算是能夠殺死人。
許成名親自射箭,和四衛營使用的重型火銃、輕型火銃等火器相比,確定了各種武器的殺傷力。
(清弓威力和長弓接近,殺傷力指數36。明朝流行軟弓,殺傷力指數在20左右,和明末的17世紀滑膛槍相當)
隨後就是兩軍之間的較量,御營首先用大量輕型火炮轟擊。這種源自佛郎機炮的呂氏炮,不但射速很快,射程和殺傷力也比之前更強。
西南將士還沒靠近御營,就損失了不少將士。
許成名按照參謀部判定的損傷,讓戰力弱的士兵,從場上撤下來一部份。
好不容易衝到三百米左右,御營火炮轉為發射霰彈,火銃也開始發射箭形彈。
許成名黑著一張臉,只能把「傷亡」的士兵繼續撤下來,命令士兵繼續沖。
因為沒有真正看到死人,西南將士也憋著一股氣,很快就衝到了距離御營百米處。
這個距離,他們手上的弓箭已經能夠反擊,御營終於開始出現傷亡。
但是御營的火力同樣也更強了,不但火炮在響,所有的火銃也在軍官命令下,開始進行齊射。
三輪齊射下來,按照參謀部制定的毀傷模型,西南將士能夠衝到御營前面三十米的,可謂寥寥無幾。
而且這還不是結束,到了三十米左右時,御營擲彈兵會取出手榴彈,另一些人連弩和轉輪火銃,把火力密度又提高一個層次。
直到參謀部判定西南將士全部「死亡」,許成名還有些不敢相信:
自己麾下的精銳士兵,竟然沒能展開近戰,就在防線外全軍覆沒。
不過殺傷力指數和毀傷模型都是他剛剛認可的,這時他自然沒有辦法抵賴。
只能黑著一張臉,在皇帝面前請罪。
朱由檢沒有怪罪他,因為他知道傳統的冷兵器軍隊,面對火器化的新軍必然會吃大虧。
尤其是御營這支兵馬,是他花費了很多銀子、把最新式的武器裝備上打造的,西南將士打不過,也是情有可原。
所以他安慰許成名道:
「演習不是實戰,明日棱堡攻防,朕希望看到西南將士的表現。」
「以後加入昌平鎮的西南將士,也會裝備火器,記得讓士卒好好訓練。」
許成名默然無語,下決心明日的棱堡攻防演習要真正拿出本事來。
否則還不被知道的官兵嘲笑,連昌平總兵都有可能坐不穩。
事實上,哪有多少人敢嘲笑他?
剛剛在演習中戰勝京營的秦良玉,就對許成名的遭遇心有戚戚。
同是西南過來的,她知道許成名率領的一千人有多精銳。
同樣數量的白杆兵遇到他們,都不敢說必勝。
這樣一支兵馬,在和御營作戰時連近戰都沒展開,就被判定覆沒。
她的白杆兵遇到御營,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讓她對大明朝廷更加感到敬畏,同時決定向朝廷討要火器,提高白杆兵的戰力。
可以說,朱由檢用這場演習,徹底擊碎了對火器化的質疑,確定大明的裝備,要向火器時代轉變。
即使有些人對新軍在戰場上能否發揮這麼完美表示懷疑,但是對火器的威力,他們卻再也沒有疑問——
之前的擊穿鎧甲試驗,已經充分表明了火器的威力。
殺傷力指數和毀傷模型確定,更是讓他們耳目一新。
很多文官更是從這一點想到了,皇帝為何設立文職軍官、鼓勵有文化的士人加入軍隊?
實在是火器時代對知識的要求,遠勝冷兵器時代。
文官掌軍的現狀,會隨著火器時代的到來更穩固。
沒有文化知識、不懂得火器的武將,在火器時代很快會被淘汰。
所以朝廷大臣,對火器化是一萬個支持——
他們不想看到,武將有翻身的機會。
在這樣的心思之下,眾人又看到御營勇士營偵察大隊,和另一批西南有功將士進行近戰演練。
這次的結果同樣很明顯,出身武道大會的勇士,很輕鬆地戰勝了西南將士。畢竟這些人都是以一當十、甚至以一當百的勇士,在經過御營的嚴格訓練後,已經成為合格軍人。
他們在相互配合下,遠勝普通士兵。
這讓西南將士,對御營徹底服氣——
遠戰近戰都不如對方,御營不愧是皇帝直屬的軍隊。
——
這一天演練結束後,朱由檢召集袁可立、徐光啟、楊嗣昌、朱燮元等大臣,討論心得體會。
張永安和顧炎武作為他看重的人才,以基層軍官代表的身份與會。
朱由檢率先說道:
「諸位以為,御營在演習中取勝的關鍵是什麼?」
「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體會。」
顧炎武在場中身份最低,被皇帝要求第一個說。
他也沒有怯場,按照自己的體會說道:
「臣以為最重要的是武器,御營的火器遠勝其他軍隊。」
「若是都裝備火器,御營即使能勝,損失也不會小。」
張永安隨後說道:
「巡捕營的武器,相比御營差不多。」
「就是兵源差了點,還需要繼續訓練。」
「臣以為御營取勝的關鍵是訓練,在訓練時一定要嚴格要求。」
「就像巡捕營的標語寫的: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徐光啟同樣如此說,認為巡捕營接下來的訓練要更嚴格。
其他大臣也紛紛暢所欲言,從選兵、練兵,到武器、裝備,各方面幾乎都說了一遍。
這麼討論下來,他們才發現御營的恐怖之處——
那就是御營這支兵馬,幾乎沒有短板。
除了實戰經驗還有點缺乏外,御營現在,妥妥地就是大明最精銳的軍隊。
歷史上也證明了這一點,人稱「京軍十萬,能用者唯六千勇衛營而已」。在同流民軍和建虜的作戰中,勇衛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直到損失殆盡。
在朱由檢採用新的辦法訓練後,這支兵馬顯得更加精銳,並且完成了火器化轉變。
這也是朱由檢現在,最大的底氣來源——
就算是其他軍隊全部覆沒了,他也有信心靠著御營和效忠自己的衛所,把天下重新打下來。
當然,現在還沒到這個地步。
朱由檢希望群臣,能仿照御營訓練出更多的精銳。
但是群臣普遍認為不可能,因為御營的戰力,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他兵馬根本學不來,最能夠學的是巡捕營:
「巡捕營雖然稍遜御營,但也能稱為一支強軍。」
「臣以為欲練火器新軍,應該仿照巡捕營。」
袁可立的這個觀點,得到很多人贊同。
朱由檢微微頷首道:
「那麼袁卿以為,最應該學的是哪一點?」
袁可立想說是訓練,但是皇帝對這點,明顯不置可否。
最終他在思索後,向著似乎胸有成竹的皇帝道:
「臣不知,還請陛下指示!」
朱由檢當仁不讓,向群臣道:
「朕以為,最應該學的是團隊。」
「御營之所以戰力強,白杆兵之所以成精銳,都因為將士有團隊觀念。」
「他們不會因為爭功大打出手,也不會相互扯後腿。」
「所以同樣是精銳,他們凝聚起來的戰力就是強,勝過普通軍隊。」
「像是勇士營的將士,他們都認為現在的自己和戰友配合起來,遠勝以前的自己。」
說著,他指著李邦華道:
「京營的士兵不強嗎?他們都是從數萬京軍中選出的精銳。」
「為何沒有打過白杆兵?是因為他們沒有團隊觀念。」
「以後,每個營都要挑選一千左右的士兵做精銳,平時集中訓練,用在關鍵之處。」
「他們的地位,就相當於邊軍將領的家丁,作為破局之用。」
「他們的待遇要在普通士兵之上,作為突擊大隊,或者稱為選鋒軍。」
這是朱由檢深入研究當前大明的軍制後,提出來的辦法。
家丁制並非一無是處,它是大明的衛所制度崩潰後,在營兵制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家丁也並非歸將領私人所有,在嘉靖、萬曆年間,就已經成為被朝廷認可的官軍。朝廷有正式的政策,給家丁的待遇更豐厚,把他們納入大明軍制內。
即使在將來改革軍制後,朱由檢也不可能完全廢除這個政策。只是要把家丁改為親兵或警衛,對數量限制更嚴格。
以前家丁在戰場上的任務,自然要交給選鋒軍。
未來,大明軍隊的作戰方式就是甲等營作為主力和對方硬拼,乙等營敲邊鼓跟隨。在戰局有轉機的時候,選鋒軍作為最精銳的軍隊,負責一錘定音。
各種兵馬都有自己的任務,合起來作為一個團隊。
在場的臣子大多是精通軍事的,知道大明當前的主流戰法。
對皇帝提出建設類似於家丁的選鋒軍,紛紛表示支持。
尤其是文官對此最是支持,他們都不想看到武將有依附他們的軍隊。
甚至很多文官表示,選鋒軍要仿照巡捕營新軍訓練,練成火器化的軍隊。
提到這個,朱由檢又有話說了,他把自己對火器軍隊的認識,詳細道了出來:
「火器新軍相比舊軍,就是他們的火力層次更明顯。」
「就拿這次的演習來說,御營從一千米開始發炮,三百米使用箭形彈,一百米全軍齊射,三十米擲彈和連射。」
「火力層次清晰,相互搭配合理,這也是取勝的關鍵。」
「如果有更強的火炮搭配,御營能在三千米、五千米之外,就對敵人發起打擊。」
「明日守城的時候,你們會看到這一點。」
守城有紅衣大炮,這是一種非常重的遠程火炮,威力遠不是御營今日用的輕便小炮可比。
這讓群臣更是咋舌,認識到今日的御營,尚且不是完全體。
他們對火器新軍更加重視,期待明日的棱堡攻防演練。
在這些大臣離去之後,朱由檢又留下了徐光啟、楊嗣昌、張永安、顧炎武等文士。給他們布置了一個任務,那就是把自己提出的觀點總結,作為建軍指導。
同時還提出了新軍和舊軍的不同,用方陣對比鴛鴦陣等軍陣。
這些人對此各有感悟,寫出了很多文章。
後來被朱由檢總結,用更直白的話語,編撰成一部書籍。
這部書籍的名字,被定為《空間和團隊的勝利》,用各種案例說明了戰場空間、火力層次和團隊配合的重要性,作為火器軍隊建設的指導書籍。
鴛鴦陣為何厲害,戚繼光在北方為何轉用車陣,空心方陣為何優於實心方陣,棱堡為何優於四四方方的堡壘……
這部書都做出了解釋,甚至總結出戰鬥力公式。
殺傷力指數和毀傷模型也被進一步優化,讓演習變得更精確。
很多人開始認識到,戰爭是一門科學。數學在戰爭中的地位,遠非以前可比。
朱由檢也順勢成立了軍事科學院,作為皇家科學院的又一個分院。
科學在大明的地位,越來越高起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