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崇禎重振大明> 第108章 特賜元士出身

第108章 特賜元士出身

  第108章 特賜元士出身

  把特賜同進士拆成兩件事情,朱由檢詢問之後,眼見群臣態度不一,再次祭出舉手之法,讓群臣舉手表決。

  第一件事,特賜同進士,不出意料地被絕大部分進士出身的文官反對——

  他們都認為進士是考取而來,不能被皇帝特賜。

  就算有大臣想支持,也要顧忌輿論。

  第二件事,特賜出身,爭議開始出現,沒那麼多官員反對——

  畢竟他們的子弟能夠蔭官,怎麼能不給出路呢?

  之前反對特賜同進士,是站在進士立場。這次贊同特賜出身,是站在家族立場。

  大明能世代考取進士的家族是少數,文官傳承很不穩定。所以在察覺到軍籍進士的優勢後,文官從最初的對武蔭不屑一顧,到現在得意地稱為「延世金吾」,對錦衣衛世職趨之若鶩。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所以他們對特賜出身並不反對,覺得如果能立下功勞讓自家子弟被特賜出身,更有利於家族傳承。

  最終,特賜出身這件事,在朝堂勉強獲得通過。群臣需要商議的,是這個出身的名字。

  有些文臣不想起個好名字,就像之前不想特賜同進士一樣。這些人表示乾脆直接用「特賜出身」算了,或者是更符合規範的「賜特用出身」。

  這件事歷史上還真發生過,就是崇禎十三年庚辰科,崇禎皇帝有感人才匱乏,特命舉人貢生就試教職者,悉用為部寺屬官、推官、知縣。這二百六十三人,號為庚辰特用。

  這些人任官是進士待遇,卻沒有進士身份。很多地方志把「賜特用」列入本地進士名錄,其實是種誤解。這些人其實不是進士,沒有被特賜進士身份,和宋朝的特奏名並不相同。

  如今特賜出身的事情提前,朝堂上就有官員提出這個意見,認為稱他們「賜特用出身」就行,不用另取名字。

  朱由檢當然不願接受這麼隨意的稱呼,理都沒理提出這個說法的官員,讓群臣繼續商議。

  禮部首當其衝,尚書來宗道收到風聲之後,就思考過這件事情,此時出言說道:

  「《禮記》曰: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洪武二十二年,太祖任命了八十一給事中,恰合古元士之數,因此改給事中為元士。又以六科為事之本源,改為源士。後來復稱給事中。」

  「臣以為可稱特賜出身者為元士,特賜元士出身。」

  這個稱呼不錯,而且太祖曾經用過,沒有什麼忌諱之處,許多人表示認同。


  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元士這個稱呼太好,應該再改一個。

  區區特賜出身,如何當得起元士?

  元士的稱呼在朱由檢聽來還算不錯,發音類似「院士」。想到自己以後或許會建立科學院設置院士,朱由檢向反對的人道:

  「不稱元士的話,稱為明士如何?」

  「被特賜出身的,都是大明國士!」

  這個稱呼就更好了,那些特賜出身的人如何能擔得起?

  在朱由檢提出拆屋後,群臣很快接受開天窗,認同了元士這個稱呼。決定給特賜出身的人,「特賜元士出身」,待遇類同進士。

  不過朱由檢的「大明國士」說法,同樣傳了出去。那些被特賜元士出身的,很多以國士自居。

  國士這個名稱當然好,但是要求也高。「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這些人被特賜元士出身後既然自稱國士,其他人自然會以國士要求他們。他們對大明皇帝,需要更加忠心。

  朱由檢用元士和它的非正式別稱國士,收買了不少人心。

  這些事情,是以後實施時出現的,朱由檢當然不知道自己的隨口一句話,引發出這樣的變化。

  在確定特賜元士出身這個制度後,他迫不及待地使用這個制度,特賜第一位元士:

  「浙江嘉興縣貢生錢嘉徵,參劾逆閹魏忠賢有功,特賜元士出身。」

  「如能通過司法數算考試,可授予正九品官職,遷轉類同進士。」

  沒有讓錢嘉徵直接任官,朱由檢限定了「通過司法數算考試」這個條件,免得良莠不齊的人混入官場。而且對沒有官職的元士最初授官也只是正九品,比五甲進士還低一點。

  這個待遇,在群臣看來實在不怎麼好,很多人放下了對元士的擔心。覺得元士雖然遷轉類同進士,卻不足以對進士造成威脅。

  袁可立卻沒有放下警惕,想到了自己和皇帝爭論名額的事情,他知道皇帝一定會賜下很多元士出身,請求道:

  「請陛下確定特賜元士名額。」

  「元士數量不宜太多,不能造成冗官。」

  許多文臣也反應過來,認識到如果元士太多,會占據本該由進士擔任的職位。同樣向皇帝請求,固定元士名額。

  朱由檢想多爭取些名額,向群臣道:

  「元士數量不宜太多,但是也不能太少。」

  「諸位認為當以多少為宜?」

  把皮球踢給群臣,看他們想定多少。

  袁可立想要定下二十個,認為這就夠了。

  但是三年二十個名額,在高級官員看來是夠了,在中低級官員看來遠遠不夠。名額少了皇帝就只會賜予高級官員後裔,怎麼輪得到他們?

  就連一些侍郎和正卿少卿,都覺得三年二十個名額太少,他們認為增加到五十個名額,更符合朝廷需要。

  品級更低的郎中、員外郎要求名額更多,就連科道官員,也認為名額應該多一點。

  勛貴也開始湊熱鬧,覺得越多越好,方便自家子侄被特賜元士出身。

  袁可立見勢不妙,眼看群臣要求的名額就要突破百人,急忙改了口風,把備用想法道出來:

  「臣以為元士名額,當和進士名額相關。」

  「以不超過中卷取用人數為宜!」

  中卷取用比例是一成,也就是說元士名額不能超過進士一成。

  按明年取用六百人計算,皇帝在之後三年特賜的元士人數,不能超過六十人。

  如果以後每科取用三四百人,那就只能特賜三四十名元士。

  這個數量,在袁可立看來已經是個底線。和進士名額掛鉤後,能約束皇帝不亂賜元士出身。否則進士名額就得增加,不然在朝堂上過不去。

  群臣想明白這點後,大多也贊同這個辦法。認為元士名額,當和進士相關。

  有些人雖然覺得名額少,但是想到元士數量如果超過進士一成,有可能對進士群體造成衝擊,他們也沒有提出異議,認為一成的比例很恰當。

  對這個名額暫時可以接受,朱由檢對袁可立提出的辦法很讚賞。而且認為元士名額和進士掛鉤,相當於在事實上承認兩者地位相當。

  這對元士的地位確立是大好事,所以他當即做出決議,元士名額定為進士一成,不得隨意超過。

  特賜元士出身制度,逐漸制定完善。

  《明史》:

  (崇禎)十三年夏,帝思破格用人,而考選止及進士,特命舉人貢生就試教職者,悉用為部寺司屬推官知縣,凡二百六十三人,號為庚辰特用。……

  (洪武)二十二年,改給事中為源士,增至八十一人。初,魏敏、卓敬等凡八十一人為給事中。上以其適符古元士之數,改為元士。至是,又以六科為事之本源,改為源士。未幾,復為給事中。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