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崇禎重振大明> 第102章 治國就是治吏

第102章 治國就是治吏

  第102章 治國就是治吏

  大明官員選用,進士、舉貢、吏員三途並用,都可以擔任官員。

  進士容易理解,就是獲得進士功名之後,擁有做官資格。

  舉貢就是舉人和貢生,舉人是鄉試考取而來,貢生分為歲貢、選貢、恩貢、納貢,通常是生員貢監,在國子監學習後有任官資格。

  因此貢生通常和其他有任官資格的監生一起,納入監生之中。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而監生除了生員貢監之外,還有舉人舉監、品官子弟蔭監、捐貲例監。

  這其中蔭監又分為官生、恩生,和舉人、貢生一樣容易做官——

  這些人合在一起,並稱舉貢官恩。

  大明開國的時候,因為人才不足,經常有舉貢出身的舉人、監生擔任高官。

  但是在科舉高度發展的現在,早就以進士出身為主。

  其他出身的官員,在官場上會受進士排斥,難以升為高官,更別說得到廷推。

  所以對非進士出身官員六年遷轉一次,袁可立覺得外面的反對聲音不會太大。

  那些舉人、貢生、吏員出身的官員,根本無法影響朝堂決策。

  唯一能發出些聲音的,是他們之外的蔭監——

  這些人同樣不是進士出身,按這個制度需要六年一遷。

  他們本人的聲音或許很小,但是他們的父輩,卻多是朝堂大臣。

  不照顧這些人的情緒,會影響朝堂運轉。

  所以袁可立就詢問道:

  「恩蔭文官,是否按非進士出身遷轉?」

  「六年遷轉一次,對他們有些苛刻。」

  朱由檢對蔭官並不怎麼待見,否則也不會把節流第一刀砍向寄祿官員。好在大明的恩蔭不是太多,不像宋朝那樣泛濫成冗官。

  考慮到恩蔭是對有功官員的獎賞,待遇不能太差,否則會讓朝堂上的高級官員有意見。

  朱由檢思索之後,說道:

  「獲得文蔭的,按非進士出身官員,六年遷轉一次。」

  「獲得武蔭的,按武官五年一遷。」

  「現在文官武蔭居多,可以讓他們去兵部、錦衣衛、衛尉寺任職,五年遷轉一次。」

  這是一個辦法,但還是有點苛刻。畢竟不是所有的文官都能憑藉功勞獲得武蔭,大部分文官的子弟,只能入監讀書。


  所以袁可立請求,給這些人一條出路。

  朱由檢苦思冥想,還真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從左宗棠被特賜同進士出身得到啟發,說道:

  「如果非進士出身官員立下殊勛,朕可以特賜他們同進士出身。」

  「遷轉時間和進士出身官員一樣,不再固定為六年。」

  這確實是一個辦法,但是袁可立卻敏銳察覺到,這樣貶低了進士地位、增加了皇帝權力,所以他立刻說道:

  「進士不宜輕賜,請陛下定下名額,特賜同進士出身的官員數量不應太多。」

  「進士寒窗苦讀,要體諒他們的辛苦。」

  進士是文官的主體,朱由檢當然要照顧他們的情緒。

  而且他也擔心隨意賞賜可能會造成蔭官泛濫,更希望那些人轉為武官,遂道:

  「就定在十個吧,每年不超過十個。」

  「對優秀的非進士出身官員,特賜同進士出身。」

  「以後舉人、監生和蔭襲官員,都可轉為武職,五年遷轉一次。」

  轉為武職袁可立同意,但是每年十個名額還是太多。袁可立不覺得非進士有那麼多人才,建議道:

  「文官三年一考,陛下可以定為三年十個名額。」

  「以政績先後,達到一定標準者,特賜同進士出身。」

  朱由檢當然不肯完全以政績先後排列,那樣名額就全部掌握在吏部手裡了,所以他當即說道:

  「三年十個名額太少,只在三年一考後授予也太死板。」

  「朕以為要多些名額,特賜給立下殊勛的官員。」

  「例如袁卿,你的兒子還沒有考上進士吧,如果你立下殊勛,朕難道不能特賜同進士出身給他?」

  「朝堂上的大臣,難道會反對這一點?」

  「這件事還是在朝堂上商議吧,和群臣一起定下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袁可立只能答應增加名額——

  否則他就是和自己兒子、甚至和其他大臣兒子為敵,引來他們非議。

  朱由檢通過對遷轉制度的規範,以及對蔭官的出身賞賜,提高了對大臣的影響力。

  這讓他心中很是欣喜,畢竟以前蔭官遷轉完全沒有限制。朱由檢是在做出限制之後,又把放開限制作為賞賜。在這一收一放之間,獲得一項權力——

  對他本人來說,完全是意外之喜。

  而且特賜同進士出身,也能讓朱由檢任用一些非進士出身官員,例如袁可立曾經舉薦的茅元儀,以及其他人才:


  徐光啟的弟子孫元化專心西學,沒有考上進士。

  還有寫《天工開物》的宋應星,只是一個舉人。

  如果他們實在考不上,以後就特賜同進士出身,方便他們效力。

  這是朱由檢能記得的,不記得的還有很多。非進士並非沒有人才,只是範圍太廣,猶如大海撈針。

  如今有幾個明確的目標,還有特賜同進士出身這條政策,朱由檢能夠招攬他們,讓他們為自己效力。

  以後他培養的理工類人才,也能用這條政策,進入朝堂任官。

  順利定下了舉人、監生尤其是官生、恩生的遷轉政策,朱由檢又想到了吏員,他記得江陰守城的閻應元就是吏員出身,這些人也要給政策,遂道:

  「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

  「如果官吏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朝廷卻不規範他們,天下一定會亂。」

  定下這個基調,朱由檢道:

  「吏部不僅要規範官員遷轉,更要規範吏員。」

  「朕聽人說地方吏員多有世代承襲的,甚至有些胥吏,膽敢架空官員。」

  「袁卿擔任過地方官員,有沒有見過這種事?」

  這是一個更大的課題,袁可立斟酌之後,說道:

  「不法吏員是有的,但是架空官員,那就很少見了。」

  「胥吏升降,全在官員一念之間,他們不敢做得太過。」

  「吏員役滿轉補,也由官員掌握。」

  微微點頭,朱由檢沒有細問,說道:

  「吏員是個大問題,官員如何掌控吏員,讓吏員為官府用心辦事,很考驗官員能力。」

  「所以知府、布政使等治理地方的官員,要多從知縣中選拔,提拔有年功的知縣。」

  「六部尚書、侍郎,最好也要有基層官員經歷,例如推官、知縣。」

  這是在提高知縣的地位,安撫他們以後無法提升為科道的不滿。推知並稱的局面,仍舊不會改變。

  袁可立作為推官出身官員,不可能反對這個政策,又聽皇帝說道:

  「以後從九品以下,要分九級吏員。」

  「一級為最低,九級為最高。」

  「但是九級吏員不再稱為吏員,要稱為吏目,授予從九品散官。」

  「後續官職遷轉,視同非進士出身官員。」

  這是在規範吏員遷轉,袁可立詢問道:


  「吏員幾年一遷?」

  「應該如何考核?」

  朱由檢道:

  「文官三年一考,吏員考核就同樣定在三年。」

  「考核由當地衙門的人事科負責,每三年考核一次,稱職就提升級別。」

  「吏部文選司和兵部武選司要一起劃分吏員級別,確定相應待遇和支米斗數。」

  「從二十歲開始,吏役可授予一級吏員身份,二十四年後、也就是他們四十四歲時,可授予從九品散官。」

  「成為官員之後,他們可以擔任輔官,但是和官員一樣,要遵守迴避制度,調離原籍所在,以非進士出身官員遷轉。」

  「吏員有功的同樣授予年功,減少磨勘時間。如果他們做出大功績,朕會特賜同進士出身,讓他們入監讀書後任官。」

  這樣給了吏員出路,同時也做出限制。

  袁可立想了一下,覺得或許可行。對吏部的事他沒有多管,詢問道:

  「兵部吏員如何遷轉?」

  「是參考文官三年一考,還是按武官五年一考,五年遷轉一次?」

  朱由檢道:

  「所有吏員全部三年一遷。」

  「兵部要多用武官,把世襲百戶、試百戶,降低三品之後,任命為正九品、從九品官員使用。」

  「那些地位雖卑,卻很重要的職位,與其被小吏掌握,不如定為正九品、從九品,讓武官去擔任。」

  「他們這些人,可以稱為文職軍官,同樣五年一遷。」

  「要多挑選識文字的人擔任,例如舉人、監生,以及蔭襲官員,都可以擔任文職軍官。」

  這樣又給了舉人監生一條出路,武官降三品擔任文職軍官、也有助於解決武官品級太高的問題,袁可立對此十分贊同。

  又想到舉人之下的秀才,詢問道:

  「秀才出身的吏員,和普通吏員一樣嗎?」

  「他們身有學問,不宜和普通吏役等同。」

  朱由檢考慮了一下,說道:

  「秀才出身的吏員,可以稱為文吏。」

  「文吏同樣三年一考,二十歲以上擔任,有秀才功名直接授予五級吏員。」

  「這樣他們只需要十二年就能升到從九品,如果做出功績,七級以上可以入監讀書,學成後授予從九品散官。」

  說著,朱由檢又想到司法數算考試,又說道:

  「以後不止秀才,所有識字的人,只要通過刑部司法考試、戶部數算考試,都可以擔任文吏,按成績授予三四五級吏員。」

  「吏員要儘量識字,並且懂得法律數算,多用文吏和轉為文職的軍官軍士,減少世襲吏員。」

  仿照後世的公務員考試,將司法數算考試用作吏員考試,作為科舉補充。

  袁可立作為科舉出身官員,對此十分贊同。覺得吏員同樣有必要考試,讓識字的人擔任。

  君臣二人商議良久,把非進士出身的官員遷轉政策,大體定了下來。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