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常參會議
第36章 常參會議
對於六部郎中這樣的官員,朱由檢其實並不擔心他們在朝會上亂說。別看這些人在朝中只有正五品,但是一旦外放,那就是從四品布政司參議、正四品按察副使、甚至從三品布政司參政這樣的高官,堪稱位高權重。這些人輕易不會賭上前途,在朝中放出奇言。
但是六部主事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品級只有正六品,正常外放不過是正五品按察僉事,卻也有成為從四品布政司參議、正四品按察副使的可能。他們搏出位的收益很高,自然很有動力。
而且對朝堂上的大臣來說,六部主事是新科進士就能擔任的職位,每三年就有一批新人。這讓他們用六部主事當炮灰時毫不心疼,隨時都能找到人補充。
那些剛剛當官的進士同樣容易被忽悠,一不小心就會熱血上頭,為了所謂的聖人教誨、江山社稷,敢於豁出性命,甚至讓皇帝都難以承受。
朱由檢的常朝,主要是把這些人排除出去。免得他們一不小心就鬧出來大動靜,給自己突然襲擊。
同時,朱由檢也察覺到京城官員的外放、升遷很沒規律,被操作的空間很大。設置從四品參議、正四品通政、從三品參政加銜,也是為了規範官員升遷。免得某些人上下其手,越級提拔或者打壓官員。
以後京官外放升半品就行了,不能讓群臣都想著當京官,不在地方好好做事。
京城和地方的官員交流要加強,提拔有施政經驗的官員過來。
六部主事的級別也太高,不能由新科進士直接擔任。
狀元不過是從六品修撰,六部主事卻直接就是正六品,雖然他們因為明朝「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潛規則,在以後沒有成為大學士的可能。但是正六品的級別也太高了,稍微做出點成績,就能外放為地方高級官員。
例如盧象升,他是天啟二年的進士,距離如今天啟七年只有短短五年,已經從正六品戶部主事升遷為正四品大名府知府、山東按察司副使。官位提升之快,讓朱由檢知道時都很是驚訝。
然而,這對六部官員來說,卻不過是常例。盧象升因為臨清倉的事情做得好,外放時已經被升遷為從五品員外郎,當上正四品知府只能說外放待遇比較好,卻算不上超擢。後來他因為臨清倉的功勞再次被朝廷褒獎,加山東按察司副使,朱由檢在這個職務的基礎上,讓他整飭大名、廣平、順德兵備道,實際權力又提升了一截。
盧象升快速升遷的例子,讓朱由檢認識到京官提升太快,這才推出通政司加銜,對此規範一二。
這種用意,朝堂上官員一時半會兒還不明白。朱由檢以後會一步步完善科層制,讓大明朝的文官,見識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官僚制。用後世發展完善的官僚政治,衝擊現在的文官政治,給大明一點官僚震撼。
『從五品跳到正四品,正五品跳到從三品,以後這種好事就別隨便想了。一個個都去熬資歷、或者做出功績再圖謀升遷吧!』
心中惡狠狠地想著,朱由檢面上卻言笑晏晏,向群臣道:
「朕聽說前朝有常參,這常參又是什麼,和常朝有什麼區別?」
禮部尚書來宗道不答,禮部侍郎孟紹虞道:
「唐宋之時,每日參加常朝的官員,稱為常參官。」
「還有五日一朝、每月參加六次朝會的官員,稱為六參官。」
「在京朝官以上,參加朔望朝的官員,稱為朔參官、望參官。」
朱由檢笑著說道:
「這樣說來,以後在三六九日參加常朝、每月參加九次朝會的官員,可以稱為常朝官、九參官。」
「其他參加朔望朝的官員,仍按本朝慣例稱為朝參官。」
「就是這個常參官,應該怎麼定呢?」
孟紹虞回道:
「唐朝文官五品以上職事官、八品以上供奉官及員外郎、監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參,號常參官。」
「陛下所定參加常朝的常朝官,似與唐朝常參官相同。可以直接稱為常參官,不用繼續縮減。」
另一位禮部侍郎王祚遠則說道:
「本朝所定午朝儀,似與常參相同。」
「陛下可將內閣並五府六部奏事官、六科官員,定為常參官。」
「通政司官照依常例引人奏事,其餘衙門有事者,許赴御前具奏。」
朱由檢想的不是這個,他在兩人說的官員範圍上縮減了一下,向群臣道:
「朕以為內閣大學士要常參,五府、六部、六科官員,可以按所轄事務確定是否常參。」
「今後朕和內閣各位大學士,不拘時間、地點,會按照奏疏中提到的事務,傳喚三法司或吏部、戶部等相關部門官員。」
「六科官員隨相應部門與會,確定朝廷旨意。」
「這種朝會,以後就稱為常參會議,作為常朝會議補充。」
這個決定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每個人都能察覺到,當內閣、六部、六科官員同時存在時,皇帝完全能拋開其他人,直接下發旨意。
這對提高聖旨下發效率是好事,但是對朝堂上的官員來說,卻限制了他們的權力。以後常參決定的事情他們很可能根本不知道,更別說發表意見了。
對此樂見其成的,可能只有內閣四位大學士。六部、六科的單獨一個部門,在面對內閣時很難反抗。只要他們和皇帝意見一致,就能快速決斷。
六部尚書顯然也知道這一點,剛才還大聲呵斥小官、支持皇帝確定常朝人選的刑部尚書薛貞,此時便反對道:
「陛下,沒有三法司官員與會,常參確定的事情和法律相悖怎麼辦?」
「那樣豈不會鬧出笑話,讓人以為朝中無人?」
戶部尚書郭允厚也說道:
「若是涉及戶口、錢糧之事,沒有戶部與會,常參確定的事情可能無法執行。」
工部尚書薛鳳翔也表示工部事務通常涉及錢糧,禮部尚書來宗道則說旨意不合禮法同樣會鬧笑話,唯有擔心被人參劾的吏部尚書周應秋、已經被人參劾的兵部尚書崔呈秀,沒有出言反對。
不發聲就是默認,朱由檢很擅長這一點。眼看很多被排除出常朝的官員對此不怎麼關心,反對的風浪根本就起不來,朱由檢當即決定道:
「內閣大學士多由禮部尚書侍郎兼任,擬定的旨意不至於違反禮法。」
「以後吏部、兵部的事情,可以由常參會議決定。」
又安撫大臣道:
「諸位的考量也有可取之處,常參可以讓六部尚書和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主官列席。各部門若有事情,也可帶著本部門官員請求覲見,由朕召開常參會議直接處理。」
「這樣本朝的常參官,就是內閣大學士和九卿,可以日常參加朝會,隨時能見到朕。」
讓步如此之大,大臣們也有些驚訝。不過這些人都是人精,很快就想明白皇帝並不是把他們排出決策,而是把科道官員排除,只讓相關部門給事中與會。
單獨一個部門的給事中,如何與內閣大學士和九卿抗衡?皇帝這個做法,很符合他們心意。
就這樣,在大臣們的支持、其他朝臣的漠不關心、科道官員的反對下,朱由檢心中比較理想的日常決策機構——常參會議,在一片吵吵嚷嚷中,最終確定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