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唐詩祖陳子昂> (長篇小說)袁竹著第四十七章

(長篇小說)袁竹著第四十七章

  在這一年,陳子昂還創作了《為喬補闕慶武成殿表》。則是他為同僚喬補闕所作的一篇賀表。文中,他盛讚武成殿之雄偉壯麗,更將武皇的登基比作「應天受命,括地登樞」,將新朝的盛世圖景描繪得淋漓盡致。字裡行間,既是對武皇的忠誠頌揚,也是對國家未來的美好憧憬。

  為喬補闕慶武成殿表

  臣某言:臣以今月日奉敕,於武成殿喚臣入,問骨篤祿等賊請降事。臣以愚瞽,得踐赤墀,對揚天休,具奏其狀。天恩特賜臣溫顏,又降問云:「洛陽宮室,皆隋朝營制,歲月久遠,方有隳頹,樓閣內殿,凋落者眾,補一壞百,無可施功。唯此武成,確然端立,土木丹彩,光色如新,不知何故,得自如此?卿之博識,應知其說。」臣當時造次,略奏其梗概,退而再省,未涉萬分。臣恭惟聖言,緬求神像,研幾太極,幽贊元符,上以稽驗神謀,旁以合契冥數,信有至道,允在於茲。臣聞聖人有言曰:「清明在躬,志氣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天降時雨,山川出雲。」此蓋言神應,必有其物。陛下至尊至神,為天下主,宰御群品,威統百靈,辰居尊嚴,品物昭泰,自天而右,於是用寧。抑臣又聞物之有靈,如人之有神:神之和暢,則支體便利;用人繁昌,則物必豐茂。所以見其俗知興廢之數,睹其氣識盛衰之由,服物猶然,況其大者?今陛下應天受命,括地登樞,先飛名於秘籙,終據圖於寶座。今則當千載之運,得三統之元帝氣氤氳,祚基於元命;皇圖幽藹,象顯於天成。夫以德之休明,尚榮草木,化之昭慶,且變煙雲,況皇皇真君,龍居其極,武成合慶,土木增榮,獨超眾殿,夫何足怪?臣聞敬其事者必載其文,美其業者必頌其德,臣所恨才非墨妙,思乏筆精,不能讚揚休祚,歌詠聖德,臣請以此事付之史臣,千代知神,萬載知述。伏願天恩,特垂降許。

  在盛唐的輝煌歲月里,紫微城內的武成殿巍峨聳立,仿佛是大唐盛世的一座不朽豐碑。春日午後,陽光溫柔地灑落在琉璃瓦上,金光閃閃,與殿內古樸的丹漆交相輝映,更顯其莊嚴不凡。

  這日,微風不燥,花香襲人,一位身著紫袍、鬚髮皆白的老臣,手持象牙笏板,步履穩健地踏入武成殿前。他,便是當朝重臣李淵明,以博學多才、忠誠勤勉著稱。皇帝特旨召見,為的是探討近日邊疆傳來的消息——骨篤祿等叛賊意欲歸降之事。

  李淵明步入殿內,只見龍椅之上,天子端坐,龍袍加身,威嚴而不失慈和。他跪拜行禮,而後起身,將邊疆局勢細細道來,言辭懇切,條理清晰。天子聽後,龍顏大悅,不僅嘉獎了李淵明的忠誠與智慧,更將話題轉向了武成殿的奇景之上。

  「卿看此殿,歷經風霜,猶自屹立不倒,色彩如新,較之洛陽他處宮室,何以獨得此福?」天子語氣溫和,眼神中卻透露出對宇宙奧秘的深深探求。

  李淵明聞言,心中一動,他深知,此問非僅關乎建築之術,更蘊含了天子對於國家興衰、天道循環的深邃思考。他略作沉思,緩緩開口:「陛下聖明,武成殿之所以能歷久彌新,非但匠人之功,實乃天佑大唐,陛下德澤廣被之兆。臣聞古語云:『天人合一,萬物感應。』陛下以仁德治天下,萬民歸心,四海昇平,此等盛世景象,自能感召天地,使萬物皆得其宜。」


  說到這裡,李淵明停頓片刻,目光掃過殿內每一處細節,仿佛要從中尋找更多答案。「再者,武成殿之所以獨領風騷,或許正是因其承載了歷代先皇之英魂,以及無數忠臣良將之祈願。他們雖已遠去,但精神不滅,與這殿堂共存,守護著大唐的基業。」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天子聽後,面露欣慰之色,輕輕點頭,似有所悟。「卿言之有理,朕亦深信,國之興衰,在於人心向背,更在於德行之高下。朕當繼續秉持仁政,以不負天地之望,百姓之託。」

  談話間,殿外忽起一陣輕風,帶來陣陣花香,與殿內沉香的香氣交織在一起,令人心曠神怡。李淵明趁機進言:「陛下,如此盛世美景,當留於後世傳頌。臣雖不才,卻願請旨,將此番對話及武成殿之奇景,詳加記載,讓千秋萬代皆知陛下聖德,武成殿之榮光。」

  天子聞言,大笑,「好!卿既有此心,朕自當允之。著令史官,即刻著筆,將今日之事,以及朕之大唐盛世,一一鐫刻於青史之上,永載史冊!」

  於是,一場關於建築、天道與治國的深刻對話,就這樣被歷史銘記,而武成殿,也因其背後的故事,更加熠熠生輝,成為了大唐盛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在古老的長安城中,春風輕拂過巍峨的宮殿,萬物復甦之際,一場盛大的慶典正悄然籌備。這日,皇城之內,武成殿前,彩旗飄揚,樂聲悠揚,群臣畢至,皆因一場非同凡響的慶典——為喬補闕慶功之禮。

  喬補闕,一介書生,以筆為劍,胸懷天下,自入朝以來,屢建奇功,尤以其敏銳的洞察與不懈的諫言,為朝廷除去諸多弊政,深得聖心。此次,更因成功平息邊疆之亂,穩定朝綱,聖上特賜此慶典,以彰其功。

  晨光初破曉,喬補闕身著朝服,頭戴金冠,步入武成殿,步履間透露出文人特有的風骨與武將般的沉穩。殿內,金碧輝煌,龍椅高懸,兩側燭火搖曳,映照出每一位臣子臉上的莊重與期待。

  慶典伊始,禮樂齊鳴,宦官高唱:「聖上有旨,宣喬補闕上前聽封!」喬補闕聞聲,緩緩步出隊列,跪於殿前,心中雖有波瀾,面上卻波瀾不驚。

  聖上龍顏大悅,聲音洪亮:「喬愛卿,自卿入朝以來,勤勉忠誠,屢建奇勳,今特賜金帛千匹,加封一品,並賜『忠諫』二字,以表朕心。」言罷,殿上掌聲雷動,群臣皆向喬補闕投去敬佩的目光。

  喬補闕領旨謝恩,起身之時,目光掃過滿殿朝臣,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他知道,這榮耀不僅僅屬於他個人,更是無數在暗處默默付出的同僚與百姓的功勞。

  慶典之中,更有詩賦比賽、樂舞表演,一時之間,武成殿內歡聲笑語,熱鬧非凡。但喬補闕的心中,卻始終掛念著邊疆的安寧與百姓的疾苦。他知,真正的武成,非止於戰場之勝,更在於國泰民安,萬民歸心。

  晚宴之上,喬補闕舉杯邀月,對身旁的好友言道:「吾輩讀書人,當以天下為己任,今日之榮耀,不過過眼雲煙。願吾等不忘初心,繼續為這盛世太平,貢獻綿薄之力。」言畢,眾人皆默然,隨後爆發出更加熱烈的掌聲與敬意。

  夜深,慶典漸入尾聲,喬補闕獨自漫步於宮牆之下,望著滿天繁星,心中涌動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他知道,前路雖長且艱,但只要心中有光,便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於是,喬補闕的故事,在長安城的夜色中,被賦予了新的傳奇色彩,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而武成殿的慶典,也成為了歷史上一段不可磨滅的光輝篇章。

  在這段歲月里,陳子昂以筆為劍,以文會友,不僅贏得了朝野的廣泛讚譽,更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自己獨特的光輝印記。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寫照,也是他自己心靈深處的真實寫照。在武則天統治下的周朝,陳子昂用自己的方式,書寫了一段不朽的傳奇。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