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公子扶蘇,請始皇退位!> 第836章 諸侯大會?就是秀肌肉的!

第836章 諸侯大會?就是秀肌肉的!

  第836章 諸侯大會?就是秀肌肉的!

  帝國剛分封之初,諸侯大會其實就是人家貴族們來探望老祖宗、互相看看親戚,聯絡一下感情的集會。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說真的,他們目前沒有搞稱霸的實力,基本上來的目的都很單純,就是為了互相吹牛。

  男人的世界,說複雜很複雜,說殘酷很殘酷,但是說簡單那也最簡單了。

  給他們一碗酒,他們就能靠著一張嘴吹死一頭牛。

  朝覲大禮儀還沒開始,諸侯們就已經先在驛館裡開始互相吹噓了,說他們的國內有什麼有什麼,給陛下準備了多少禮物,一年過去國內臣民反應如何。

  兩位姓楊的諸侯,封國正在齊魯之地相毗鄰,之前兩人都忙於國事,沒有能夠見上面,這次在咸陽見到,兩人約定未來要在國界線上搞個會盟什麼的。

  齊魯之地,是被四分五裂地最厲害的一塊地盤,分的都是一些小諸侯。幾乎是在過去秦國一郡的基礎上設立兩國啊。

  越是分的細密,諸侯們管理起來越發方便,這控制起來就和龐大的諸侯國不一樣。

  小國管理吏治,有天然優勢,他們幾乎以最快的速度攻占地方人心,免得夜長夢多。諸侯們第一時間就想辦法去收拾那些地頭蛇或者亡國之後了,當然這不是因為他們對大秦愛的深沉,想要消除大秦的潛在敵人,只是因為這些人身上油水多。

  大國則不然,盤子大,蛋糕多,瓜分的人多,很容易出現政治鬥爭。

  不過,雖然這次的諸侯朝覲不過是個簡單的敘舊,朝見天子表示自己的臣服之意,可到了正式日期這一天,秦國宗正舉行了繁瑣隆重的朝覲禮儀。

  禮的本質,本來就是彰顯、維護人與人之間的地位關係。

  維持禮,就是維持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諸侯朝覲這個禮儀的目的就在於通過這個活動,彰顯出天子的威嚴和氣勢,讓諸侯們都臣服。

  這可是第一次諸侯朝覲,可以想像它的重要性。

  如今秦國的權力算不是如日中天,但是諸侯們的地位名分,全部都仰賴於大秦,維繫於秦二世的詔令。

  分封諸侯的意義也就顯現出來了,秦朝的開局版圖乃至於大秦朝的統治地位和合法性,將被這一大群的諸侯們共同捍衛。

  這才是分封真正意義所在。

  秦朝取代周朝,需要有人承認秦朝的合法性,怎麼做,把地盤好處分給大家,享受了這一好處,自然大傢伙紛紛老老實實地尊奉大秦天子。

  但是諸侯們尊奉的是大秦天子嗎?當然不是,他們只是在尊奉自己。


  表面上朝拜的是秦天子,恭敬的是秦天子,但是其實就是朝拜自己。

  因為只有他們尊奉了大秦天子,這樣麾下上卿大夫士才會尊奉自己為諸侯。

  其實這個道理正是佛家講的所謂的拜佛就是拜自己,拜自己的一念虔敬,拜自己的信仰。根由全部都在這裡面。

  佛只是個象徵,是個抽象的概念。拜佛是說自己承認這個象徵,尊敬佛這樣的智者,本質上是在表達自我,表達自己內心的價值觀。

  在拜『佛』人的內心中,認為佛所代表的仁慈、愛,是值得被敬仰的,認為佛發出普度眾生的宏願是值得欽佩的,值得自己一拜。

  但其實,你拜的不是佛,而是自己的價值觀。你敬重的是你的敬重,你欽佩的是你的欽佩。

  今日人人拜『佛』,為的是他日人人拜『我』。

  人拜的是自己心裡的那個『佛』,並不是當初講經說法的那個佛。

  而這個拜天子、拜佛的道理,正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維護的重要方式。儒家稱之為禮,工業社會叫規範,叫倫理。

  (PS:上述這段理解不了乾脆別理解了,有機緣的一看就明白了,沒機緣的看看故事就行了。)

  諸侯們急急忙忙來向秦二世表達對他的臣服之意,自然是希望給天下人看到,這很明顯是在維護秦朝的合法地位,從而奠定自身的位置。

  可以想像,回去之後所有的諸侯們都會要求自己本國內的臣民們像自己朝拜秦二世這樣,去朝拜他。

  諸侯朝覲的地方,選在瞭望夷宮。

  望夷宮,建立在了秦國王宮的北方。眾所周知,秦國的王宮經歷了多次擴建,內部陳列了戰國七國的宮殿建築樣式,豪華無比。

  而望夷宮正是秦始皇在位時期親自下令督造修建,最近才完工的。

  在望夷宮,有一座章台宮相媲美的高度的天台,如今改設為了祭台。

  這座巨大的宮殿,本來是為了滿足秦始皇本人修仙居住之用。

  歷史上的秦二世胡亥,也曾在繼位後居住在這個宮殿裡。但是他可能是嫌棄居住在先皇的宮殿裡晦氣。

  但是如今的秦二世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因為他抬出去的是一個活著的父親,而不是死去的父親,所以秦二世大搖大擺地住在他父親曾經居住過的宮殿裡。

  可是望夷宮卻早就已經修建好了,一直被閒置,如今終於有了它應有的用處。

  怎麼說呢,秦始皇幹了很多,但是大多數都是過於長遠了,忽略了現實基礎,步子邁得太大了。

  這麼多的宮殿,等到扶蘇的兒子再生出孫子來一人一宮殿居住,那也是綽綽有餘啊。


  秦國王宮裡的宮殿多的夠幾萬人居住。

  可是可憐秦朝的子民們,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自己的房子,要麼是幾十人擠在一個屋子裡睡一張大榻,要麼是靠著給地方豪強幹活勉強混到一張蓆子睡覺,要麼就是落草為寇,躲在廢棄的礦山坑裡搬草做個窩睡覺。

  這就是時代。

  望夷宮,聽名字就知道氣勢十足。

  諸侯們見到,一個個都不由得擦眼睛,因為這座宮殿的建築簡直可以說是超越了章台宮的規模。

  然而建築的規模之高大、用料之奢侈雖然足夠讓諸侯們驚嘆。

  可是這宮殿最大的亮點卻不在於它的建築上,而在於擺在祭壇前的九口鼎上。

  這九口大銅鼎,就這麼閃著金輝在太陽下耀武揚威,像是遠古時代的巨人手持巨斧,像是神話里的刑天持干戚舞蹈。

  「竟然是九鼎。」

  「陛下重鑄了九鼎啊。」

  「陛下真乃天子啊。」

  前來集會的諸侯們在台下的時候就忍不住發出這樣那樣的感慨。

  此時某位沒有前來的諸侯註定了在聽完兒子的敘述後要哭暈在茅廁了。

  秦二世重新鑄造了全新的九鼎。

  而且把它們全部擺在瞭望夷宮前,相信這些諸侯們一旦離開咸陽,這個消息將放諸於四海了。

  沒辦法,秦朝的國力此時領先世界,科技發達、法治水準先進,已經具備了開展工業革命的底蘊。

  而秦二世作為秦國的皇帝,那自然是四海矚目的人物,他的任何事情都被天下人關注著。

  天子的大殿前,諸侯們統一身穿紅色冕服,有序排列。

  秦國的三公們也穿著紅色冕服,和諸侯們並列。

  這是帝國最高規格的禮儀啊,諸侯和三公九卿齊聚,而稍後就是春祭大典。

  三公和諸侯們在前,而上卿們齊齊穿著黃色的冕服在後方。

  太學裡儒家的臣子們齊齊穿著紅黑相間的衣服主持禮儀。

  當然,最有特色的還屬於大秦帝國獨有的風景線,諸侯朝覲大會上來了一百位軍功爵爺,李信、趙佗、趙嬰、馮毋擇等大將全部都在列啊。

  場面好不熱鬧。

  這會兒看不明白的也該看明白了,所謂的諸侯會盟、諸侯朝覲,本質上就是老大給弟弟們秀秀肌肉。

  都說秦二世很君子,這下這君子之名更是坐實了。

  


  有實力的才叫君子,沒實力的那就是炮灰。

  在這樣的場合里,馮去疾、馮劫、王綰、繚、蒙毅、蒙恬、李信、等人的存在讓諸侯們心有忌憚。

  秦二世還特意召回了自己的新將們,劉季、季布。

  天子座前的台階上,爵爺們戴著武冠,穿著朱紅色朝服列隊,其鮮艷如同燃燒的火焰,彰顯著他們崇高的地位。

  再下一層台階上,橙黃色的服飾顯得莊重而尊貴,這是次一等大夫的標誌。

  再次之,是身穿黃綠色朝服的朝臣,他們的服裝在陽光下閃爍著溫和的光澤,表明了他們在等級中的位置。

  當然,諸侯們還對清一色穿著黑色衣服的墨者們感到佩服。

  秦二世拉出來了法家弟子,還拉出來了墨門弟子。

  朝服的顏色,代表著地位等級。

  座位分布排列,代表著團體。

  秦二世派出來一大堆文士、武將,氣勢威武,烏泱泱地就把諸侯們全部都給圍起來,這可叫諸侯們一個個汗流浹背啊。

  不過扶蘇要的就是諸侯們汗流浹背。

  讓他們過來就是給他們看自己的實力。

  大秦文有儒士、法家、墨門,武有一大幫軍功後人,壓根不帶怕任何人的。

  而秦二世穿著黑色的冕服,今日戴著大秦皇帝獨有的通天冠,身配七尺長劍,身邊陪著天下至尊高手荊軻,呂澤、夏侯嬰在側護衛,高大威猛的灌夫則站在九鼎邊上。

  望著如此森嚴宏闊熱鬧的場景,秦二世自然得意。

  秦二世權威凜然,目光如炬,巡視著下方的諸侯。

  小小諸侯們在他面前一個個畢恭畢敬。

  諸侯們躬身行禮,面色莊重,眼中流露出難以掩飾的羨慕和嫉妒,但更多的卻是對天子無上權威的敬畏與無奈接受。

  空氣中瀰漫著香薰的餘味,與外界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大殿內一片肅靜,唯有諸侯們沉重的腳步聲和呼吸聲,交織成一首莊嚴的朝會交響曲。

  在這一刻,儘管諸侯們心有不甘,但他們深知,唯有順從,才是保持自己地位和領地的唯一途徑。

  如今秦二世本人的聲威震懾五湖四海的時候,秦國召開這樣一場隆重的朝覲大會,自然耗費不凡,但是從效果來看這是非常值得的。

  諸侯、上卿、大夫、侯爵們都站在後面看著秦二世持著玉佩,舉著高香,祭祀上天,祈禱風調雨順。

  諸侯們站在後面,感受著權力的壓迫。

  秦二世威嚴極盛,今日這番朝覲,竟然讓諸侯們感到其勢比其父親祖龍的還要大。

  他們雖然也想動歪心思,但是眼下看來是沒那個機會了,只能老老實實待著。

  禮節繁瑣,諸侯們、三公九卿,乃至侯爵們陪著秦二世走完一套流程,竟然到了未時結束。

  諸侯們拖著疲乏的身軀,為儒者們牽引,坐車返回了驛館。

  從冕服到車馬,所有的一切都是秦國準備好的,無一不彰顯出秦國的國力之強勁。

  諸侯們算是服了扶蘇了。

  不過諸侯大會結束後,秦二世卻沒有第一時間返回自己的宮廷。

  他帶著他前來觀禮的公子曜在九鼎附近轉悠。

  天空高遠湛藍,父子兩個在下午的冬風吹拂下一前一後慢慢遊走在祭壇周圍。

  「你覺得今日這諸侯大會怎麼樣?」

  曜拍著手高興地喊道,「非常棒!我見過最大的禮儀莫過於此了。諸侯們都懾服於君父之威啊!」

  秦二世卻說,「不過,有些可惜。」

  「可惜什麼?」曜有些反感。完了,看君父的臉色,他又要給自己講道理了。他現在最煩的就是大道理了。

  秦二世卻沒有察覺小孩子的心思,他只顧往前走,「這人世間的事情,大到國家,小到個人,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當一個人運氣好的時候,美女、豪宅、馬車,僕從、金玉珠寶、名譽、良妻那是應有盡有。可是當一個人運氣背的時候,負債纍纍不說,身邊所有人都看不起你,都沒把自己當回事。」

  「你身為太子,對這一點領悟的並不深刻。」

  「但是你始終記住另一點。」

  「一個國家國力最強盛的時候,人心凝聚的時候,其實往往是不需要刻意置辦這樣的禮儀的,地方藩王諸侯們個個都對天子心懷敬意,佩服敬重,沒有要造反的人。」

  「但是往往這種時候國家能夠舉行禮儀,而且具備舉行禮儀的條件千千萬萬個。」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