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周帝國:開局誅殺趙匡胤> 第581章 第582年 臨江仙送符太后(特鳴謝書友 公主快走 的四張月票!)

第581章 第582年 臨江仙送符太后(特鳴謝書友 公主快走 的四張月票!)

  第581章 第582年 臨江仙·送符太后(特鳴謝書友 公主快走 的四張月票!)

  開熙六十五年(一零二四年)六月七日,東羅馬帝國第三年的戰爭賠償二百萬兩銀交付大周的消息傳至,柴宗訓在早朝上與眾臣商議此事。

  首輔馮拯出班道:

  「啟稟陛下,如今在中西亞、歐羅巴一帶,已無一國敢掇我大周帝國鋒芒。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以陛下所定,大力發展經濟民生,同化各新占之地、保持和平環境的國策,臣以為可令龍驤軍第四兵團楊延昭,自艾拉城撤軍回國矣。」

  軍事內閣首輔高化出班道:

  「陛下,艾拉城經我國三年託管,當地工商業興盛,貿易量大增,已成寶地。

  當地許多東羅馬人也樂於由我大周統治。」

  柴宗訓知高化之意,吃到嘴裡的肥肉怎舍再吐出去?何況這肉還是本國養肥的。

  而文臣考慮的著眼點是社會和平興盛,武官更在乎的是有為國建功立業的機會。

  柴宗訓沉吟片刻,道:

  「未來也許百年內,我大周帝國的國策皆是同化如今所占的廣大新國土,生產力須與疆域相符合,否則統治不易,極易分崩獨立出去。

  如今雖大周直道與軌道已遍布全國各州府,然而已達商貿聯通、官府管轄的極限。

  且東羅馬帝國亦國土廣大、人口眾達五千多萬的當世大國,若不依和議退還艾拉城一帶與東羅馬,其國君臣必不干休。

  兩國戰事一起,軍士與百姓死傷必多,非社稷之福。」

  垂拱殿中眾臣皆道:

  「陛下聖明!」

  柴宗訓續道:

  「傳旨楊延昭,就此統龍驤軍第四兵團撤回國內。

  對於希望成為我大周之民的東羅馬當地百姓,允其隨大軍移民我國,由中、西亞當地官府予以妥善安置:每戶給十畝地、建一幢不少於二百坪的宅院。」

  聖旨發出後,楊延昭接到聖旨,將艾拉城交付於東羅馬帝國派來接收的官員,並於八月五日率大軍啟程回國。

  當地許多百姓因這三年來,大周統治的行政清廉、司法公正、經濟繁榮,願遷入大周境內之民有三十餘萬人。

  君士坦丁八世經此一事後,本是初登帝位,年輕氣盛下想大有作為一番,卻備受打擊,自此變得頹廢不堪,日夜沉迷於酒色之中。

  後於一零三O年僅四十三歲時逝世,繼位的皇帝自此對大周帝國畢恭畢敬,雙方維持了百多年的友好通商。


  開熙六十五年九月十六日巳時,符太后忽中風寒,不一刻已昏迷不醒。

  柴宗訓接稟告後大驚失色,匆匆結束早朝後,趕往後宮寶慈殿看望符太后。

  見符太后臉色蒼白、雙目緊閉的躺在大床上,柴宗訓不由撲在床邊,痛哭起來。

  圍立在床邊的符皇后及第五皇后,怡貴妃周女英等后妃,也皆痛哭失聲。

  之後二日,柴宗訓罷早朝,一切政事交由天機處與內閣打理,專心侍奉符太后於床榻。

  開熙六十五年九月十九日午後,興許是這幾日的太醫醫治起了作用,又或者是這幾日餵符太后吃下的稀世補品起了作用,昏迷二天多的符太后竟然醒了過來。

  在柴宗訓大呼「母后」聲中,符太后的眼神逐漸凝聚,認出了柴宗訓來,聲音微弱的喊道:

  「皇兒!」

  柴宗訓伸雙手握住符太后乾枯如柴的左手,泣道:

  「母后,皇兒在此!

  母后只是不慎中了小風寒,幾日便可痊癒!」

  符太后呆呆的看了柴宗訓片刻,嘆道:

  「皇兒勿再傷心太過。

  你我母子之情再深,亦終有一別,母后怎忍見皇兒如此傷心?

  母后已是鮐背之年,終不成活成神仙?看來是到了母后去見你父皇和宣懿皇后的時候了。

  母后看著我兒幼年即英氣顯露、手除巨惡,英明神武,而政軍經皆精,一手掃平天下,統一中國、開疆擴土,成天下第一強盛帝國,母后一生欣悅無比,無憾矣!

  皇兒待萬民仁厚,子嗣眾多,開創我大周帝室家風高貴仁慈,必可得上天佑護,社稷綿長!」

  柴宗訓哭道:

  「母后放心!自我大周始,我中華必可永立世界之巔峰!

  母后身體一定會好起來的。」

  符太后緩緩環顧了床前的各位已哭成淚人兒的后妃嬪姬與未成年的皇子、公主們,笑道:

  「那是自然,皇兒乃紫微星下凡,是拯救中華萬民的天選之人。

  皇兒,你若如此悲傷,母后怎能安心離去見你父皇和宣懿皇后、見太祖?」

  柴宗訓強忍心中悲痛,漸漸止住了哭泣。

  符太后喃喃道:

  「這才是母后的乖皇兒。

  皇兒在母后心中,永遠是那個乖巧聰明體貼的七歲孩童,平生沒有一件事不令母后滿意、欣喜的……

  皇兒,你父皇和宣懿皇后來接母后了……」


  符太后語聲漸弱,終至於無聲。

  柴宗訓只覺握著的符太后之手漸冷,一時心痛如絞,大哭道:

  「母后!」

  符蓁蓁和第五朝露等后妃見皇帝柴宗訓如此,心痛不已,都趕忙在他身邊連聲寬慰。

  符太后生於後唐長興三年(公元九三三年),崩於開熙六十五年(一零二四年),壽九十一歲。

  柴宗訓傷心之下,將符太后的葬禮辦得極其奢華隆重,汴京及全國趕來祭拜之人超過二百萬人。

  命大周全國為符太后舉喪一月。

  符太后母儀天下六十餘年,雖僅短暫在柴宗訓幼年時臨朝稱制幾年時間,無何大的惠民之政,然而為人恬淡閒雅,一生在後宮怡皇孫、皇孫女為樂,無一擾民之事。

  而待臣民仁慈,自有遺澤廣布民間,向為大周女性之楷模。

  與眾臣商議後,諡符太后為「宣慈皇太后」。

  幾日後,柴宗訓為懷念母后,特作詞一首。

  詞曰:《臨江仙·送符太后》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尊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柴宗訓於開熙六十五年十月二十日,以皇后之禮將符太后入葬太宗慶陵,陪葬奇珍異寶千件,「慶陵」為太宗、宣懿皇后、宣慈皇后合葬之陵,送葬之臣民過百萬。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