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時光殿名臣(特鳴謝書友 如若暮朝懂經年 的月票!)
第535章 時光殿名臣(特鳴謝書友 如若暮朝懂經年 的月票!)
大周納吳哥入國士後,疆域達到了五千萬平方公里,為人類史上國土最為遼闊的帝國。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大周人口也一舉突破了二億六千萬人。
柴宗訓在社稷壇犒賞三軍:
高化和梁穎在平定星星教世界後,積功已升公爵,此次加食邑五千戶,至一萬五千戶。
全軍將士賞銀二百兩起、官升三級。為國捐軀者賜撫恤金五百兩起,傷殘者給退役金,恩養終身。
監軍太監賜汴京宅第,允收養一子繼承香火。
第二天,開熙四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午後,柴宗訓在延福殿召見了被俘至京的吳哥國王烏跌蒂耶跋摩一世和數名大臣。
這些人皆對柴宗訓畏懼之極,生怕被殺,因而萬分恭謹奉承。
烏跌蒂耶跋摩諂媚道:
「啟稟陛下,罪臣往昔不知天威,冒犯大周,如今痛悔不已。
罪臣之侄女紅棉公主乃我吳哥第一美人,年方十七歲,願獻予陛下侍奉枕席。」
柴宗訓微頷首,道:
「烏跌蒂耶跋摩,汝不知朕大周天朝上國威儀,竟敢縱兵殺害我國海貿商人,至有今日。
即然如今誠意悔過,朕便饒了你們。
朕封你為「嬉順侯」,賜汴京宅第,其餘人赦免罪衍,歸為大周國民。」
烏跌蒂耶跋摩大喜,謝恩後和眾人告退出殿。
內務府數日準備後,為皇帝柴宗訓舉辦了納紅棉公主為妃的婚禮。
至於押解到京的吳哥二千餘名妃姬,柴宗訓從中挑選了六十多名合眼緣、姿色殊異者,其餘賞賜給了諸位藩王、三位皇弟每人五至十名,朝中文武大臣每人1至2名,受賞賜者計有六百多人。
開熙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柴宗訓終於算是忙完了自出海遠征瑪雅,積累下的待自己御批的朝政之事。
早朝時,首輔李沆出班道:
「啟稟陛下,臣的十年首輔任期本該在去年底卸任,因忙於向陛下稟報這幾年來的朝政,而拖延至今。
如今全國政事皆已理順,臣向陛下請辭首輔之位。」
李沆生於後漢天福十二年(九四七年),今年五十五歲。
於開熙三十二年,柴宗訓推行官員任期制與致仕制時,接替張齊賢任內閣首輔,如今已滿十年任期有餘。
柴宗訓道:
「李首輔任期內,官吏廉潔高效,朝廷做成了許多民生大事,有大功於社稷。
即已滿十年任期,便升為三公之一的太傅,繼續為朕出謀劃策。」
柴宗訓頓了頓,道:
「至於這下一任的內閣首輔之位,諸愛卿可有何賢臣推舉?」
垂拱殿中眾臣當即議論起來,不久後,就首輔繼任人選形成了二派意見。
一派支持由內閣次輔王旦升任首輔,一派支持由禮部尚書、閣員寇準升任。
柴宗訓沉吟半響。
二人年齡相差不大,為政之材都己成熟幹練。
王旦出生於顯德四年(九五七年),而寇準出生於開熙二年(九六一年)。王旦的優勢是為人為官都很圓融,心思縝密,官聲很好。
而寇準的資歷要晚個五年,出身名門,性格剛強些,官場中得罪了一些人。
在柴宗訓看來,王旦的劣處是對文武之見很深,認為朝政大事要由文官輔佐皇帝,武將就該聽從文官號令。
若擢王旦為首輔,只怕未來朝堂上,文武大臣間會火藥味十足。
而寇準的優勢在於,多次出使過外國,如昔年高昌、東羅馬帝國,視野更開闊些。
對文武之分也沒那麼深的偏見,支持征伐之事,由擅長作戰的武將們輔佐皇帝。
還有一點,王旦歲數雖不算老,但身體多病。
柴宗訓終下決斷道:
「朕意就由寇愛卿升任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組建新內閣。
擢王愛卿為上柱國,任禮部尚書。
擢丁愛卿為戶部尚書,內閣次輔。」
皇帝即已開金口,垂拱殿中眾臣皆行禮應諾。
王旦知自己次輔與戶部尚書任期皆已滿十年,又不得皇帝信重,給的上柱國只是個增加俸祿的虛銜,亦無可奈何。
寇準和丁謂大喜,連忙出班向皇帝柴宗訓謝恩。
退朝後,柴宗訓步行往後宮寶慈殿,陪符太后和二後十八妃一同用午膳。
午間小睡了一個時辰後,柴宗訓前往養心殿,派人召太傅李沆前來。
李沆在府中接旨後,心中忐忑,頗有些擔心皇帝柴宗訓算當年朱氏的「舊帳」,也只得換了套衣服後,跟隨在傳旨太監之後,坐上馬車前往皇宮。
小半個時辰後,李沆被帶入養心殿。
見禮後,柴宗訓溫言道:
「李愛卿為官清正,首輔之位十年兢兢業業,乃朕股肱之臣,賜坐。」
李沆謝恩坐下後,柴宗訓道:
「李愛卿,朕登基四十多年來,我大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從四戰之地統一中國、開拓天下!
然而一路行來,當時陪伴朕的忠臣良將,大多都已年老凋零,怎不讓人惋惜懷念!
朕意仿漢光武、唐太宗立功臣廟,以使天下之人世代銘記這些忠臣良將對社稷、對萬民的偉大功績!」
李沆一聽,心中才完全放心,道:
「陛下乃我中華萬古聖君,懷念這些臣子的功勞,堪稱仁義無雙!
立功臣廟一事,必可使萬民從此明白陛下統領群臣開創如今大周煌煌盛世之不易,今百姓們更知榮辱廉恥,教化之功極大!」
君臣二人商議一陣後,柴宗訓決意立功臣廟之事,便交由李沆全總其事,一應銀兩所需,與大內總管湯啟接洽即可。
李沆當仁不讓的答應下來後,道:
「懇請陛下為我大周帝國功臣廟賜名!」
柴宗訓沉吟片刻,道:
「漢光武功臣廟名「雲台」,唐太宗的名為「凌煙閣」,朕的功臣廟,就名之為「時光殿」罷。」
李沆接旨後,立即與湯啟一同操辦起修建汴京的「時光殿」來。
經之後數日,柴宗訓與群臣的討論,暫擬定了入「時光殿」祭祀的二十八名臣,排名依次為:
韓通、李濤、王著、符彥卿、李筠、呼延瓚、折御勛、呂蒙正、張詠、管冒、景勝、張昭、戴宏、張凝、楊業、高化、林仁肇、張齊賢、曹彬、李沆、李重進、張永德、關麟、燕肅、馬知節、王旦、曹光實、梁潁。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