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花悍獨孤後
歷史上的皇帝,哪個不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
後宮佳麗三千人,誰敢奢望皇帝能跟自己一世一雙人。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獨孤皇后,她敢!
她不僅敢想,她還敢做!
在她的耳提面命,嚴厲監督下。
她的夫君隋文帝楊堅,果然就成為了歷史上少有的從一而終的皇帝。
獨孤皇后為開皇之治做出巨大貢獻,與隋文帝恩愛不移被稱作二聖。
她被當朝百官譽為一代賢后,她是母儀天下賢內助的典範。
作為一個皇后,其地位與皇帝等而視之,真巾幗不讓鬚眉。
「公元544年,獨孤伽羅出生於河南洛陽,其祖先是北魏拓跋氏的鮮卑貴族。」
「獨孤伽羅的父親獨孤信,先後效力於賀拔勝、宇文泰。」
「後入仕西魏、北周,官至柱國大將軍和衛國公。」
「隨後獨孤信與漢族大姓清河崔氏聯姻,成為了關隴集團的重要力量。」
「公元557年,在父親獨孤信的仔細挑選之後,十四歲的獨孤伽羅嫁給了隋國公楊忠之子楊堅。」
「婚後夫妻恩愛,彼此承諾,一生只愛一人。」
「公元572年,周武帝剷除了把持朝政多年的權臣宇文護,聘楊堅與獨孤伽羅的長女楊麗華為皇太子妃。」
「公元578年,武帝駕崩,皇太子即位,是為周宣帝。」
「楊麗華被封為皇后,楊堅被封為上柱國、大司馬。」
「宣帝每次外出,必定讓楊堅坐鎮京師。」
「宣帝時期,刑法嚴苛,令百姓不滿。」
「楊堅將法令精簡,惠及百姓,天下悅之。」
「後來,楊堅的官職和威望越來越高,引起宣帝猜忌。」
「宣帝冊封了四位皇后,與楊麗華並列為五皇后。」
「甚至多次當著楊麗華的面,揚言要誅殺楊麗華九族。」
「楊麗華為人溫婉,並不反駁。」
「後來宣帝越來越喜怒無常,強加罪名給楊麗華。」
「楊麗華面不改色,宣帝忿怒無比,下令讓楊麗華自盡。」
「獨孤伽羅聽說後,立即跑進宮,向宣帝磕頭謝罪,頭破血流。」
「楊麗華免於一死,家族也得以保全。」
「公元579年,周宣帝傳位於太子宇文闡,是為周靜帝。」
「次年,周宣帝宇文贇駕崩。」
「因為靜帝年幼,無法親政。」
「周宣帝舊日寵臣假傳聖旨引楊堅入宮輔政,希望通過控制他來掌握最高權利。」
「楊堅左右為難之際,獨孤伽羅派心腹向其傳話。」
「表示大局如此,現在是騎虎難下,不如盡力去做。」
「公元581年,在妻子獨孤伽羅的支持下。」
「楊堅代周稱帝,建立了隋朝,改元開皇,同時冊封獨孤伽羅為皇后。」
太平公主:獨孤皇后的一生榮光,源於一個平凡而簡單的興趣。
獨孤皇后是權臣獨孤信的女兒,天生貴胄,生來就擁有美貌和地位。
她從小與一般的女孩子不同,不愛女紅,愛讀書。
而父親獨孤信也放任她的這個興趣。
所以,小小年紀的獨孤皇后,就博覽群書,異常聰明。
等到她十幾歲時,前來求婚的人很多。
而她賢惠美好的品德,也早已遠傳。
在千挑萬選中,父親獨孤信就將她許配給楊堅,覺得此婿一定非池中之物。
雖然兩人相差了八歲,但是獨孤皇后與楊堅卻有說不完的話。
兩人志趣相投,連思想上都能產生共鳴。
這樣的投緣,讓獨孤氏與楊堅的感情,漸漸升溫。
自從嫁給楊堅以後,獨孤氏不但對家庭管理得非常好,連國家大事都能為楊堅出謀劃策。
這樣聰慧的妻子,楊堅異常寵愛,甚至發誓永不娶其他女子。
除了這些,獨孤皇后待人處事,也充滿智慧,對於下臣和僕人也和藹可親。
因此,群臣和僕人,都十分愛戴她。
這是獨孤皇后的智慧,亦是她的本事。
雖然後來,獨孤皇后因為斬殺了被楊堅寵幸的宮女。
而讓楊堅心生憤怒,離家出走。
但是,到了楊堅暮年,依舊懷念先他而去的獨孤皇后。
可見,獨孤皇后在楊堅心中的位置。
雖然幼年時的獨孤皇后,她的聰慧是天生如此。
但是打開她新世界大門的,仍然是她的小小興趣,讀書。
之所以說獨孤皇后的榮光,源自她的這一興趣呢。
首先,獨孤氏與楊堅的結合,是門當戶對的一場聯姻。
如果獨孤皇后不是高門出身,不是豪門大戶。
那麼她唯一能夠接受到的教育,只有相夫教子。
而她就不能擁有讀許多書的條件,更沒法實現讀書破萬卷的志向。
那麼她除了討好未來的丈夫,讓自己的手段,都使在後宮的爭鬥中之外。
她的胸襟,還能到達哪一步呢!
其二,如果不是因為獨孤氏,從小愛讀書的這一小小興趣。
那麼,她更加無法給予楊堅國事上的疏通,政治上的勸諫,她就沒法活成楊堅心中敬佩的皇后。
而她最大的競爭力,不就是她政治上的敏銳嗎?
對政治這般的敏捷和精準,除了讀書習字,還剩下哪些辦法能做到呢?
而她的聰慧,因為讀書,而綻放異彩,有了用武之地。
一隻雄鷹,唯有給予它展翅高飛的天空,它才能舒展翅膀盡情翱翔。
而讀書,恰恰是聰慧的獨孤皇后,學會展翅飛翔的天空。
她的聰慧,與好讀書,二者缺一不可。
可見,從小習文斷字,飽讀詩書的獨孤皇后。
正是應了那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
「在楊堅執政的過程中,獨孤伽羅深度參與其中,為開皇之治奉獻了一切。」
「每次楊堅上朝,獨孤伽羅便會坐著輦駕與楊堅一同前往。」
「在楊堅上朝的大殿旁的小屋坐著,派宦官前往大殿,來回傳遞消息。」
「如果楊堅在處理政務上有什麼不當的地方,她就會指出來,並說出自己的意見,宮中因此將她與楊堅稱為二聖。」
「開皇元年,隋文帝楊堅根據嫡長子繼承制立長子楊勇為皇太子。」
「獨孤伽羅為太子楊勇選定了武將之女元氏為太子妃,元妃端莊有禮,獨孤皇后認為她將來能母儀天下。」
「但楊勇卻喜歡上了妾室雲昭訓,因妾嫌妻,違反了獨孤伽羅一夫一妻制的原則,獨孤伽羅因此不看好楊勇。」
「楊勇好奢侈,一次在打造鎧甲的過程中,用料頗多,被楊堅告誡。」
「還有一次,百官去東宮拜賀,楊勇裝著天子架勢,更加引起楊堅不滿。」
「晉王楊廣好學有文才,但生性狡黠,城府很深。」
「他對朝臣禮貌有加,在眾王中聲望極高。」
「知道隋文帝不喜歡楊勇後,便開始為自己上位做準備。」
「他拉攏執政大臣和隋文帝、獨孤皇后的身邊人為他進言。」
「楊廣把美貌的姬妾全部藏起來,只留下又老又丑的服侍自己,他則與妻子蕭氏住在一起。」
「蕭氏平日裡也非常尊敬獨孤皇后,以支持丈夫奪位。」
「楊廣後宮中有兒子也不撫養,表示自己無兒女私情,以此來討好獨孤皇后。」
「自此,獨孤皇后心中的天平逐漸向楊廣傾斜。」
「後來元妃患病兩天就死了,獨孤伽羅懷疑楊勇與妾室合謀殺死元妃,堅定了她廢黜太子的決心。」
「獨孤伽羅聯合第二宰相楊素打擊支持太子的首席宰相高熲,追究楊勇的過失,在楊堅面前說楊勇的壞話。」
「最終楊堅罷黜了楊勇太子之位,改立楊廣為太子。」
蘇軾:獨孤皇后與隋文帝一生一世一雙人,還和佛教發展有大聯繫。
獨孤皇后素來喜愛佛教,常年信仰佛學。
甚至在去世後,獨孤皇后的追號都是妙善菩薩。
深究佛教的發展和普及,隋朝建國則是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
獨孤皇后與隋文帝相濡以沫,她也對開皇之治有著奇功,甚至與隋文帝並稱二聖。
隋朝統一全國後,在獨孤皇后的信仰影響下。
隋文帝也毫不吝嗇地展現出他對佛教發展的支持力度,甚至還和獨孤皇后一起受戒。
在剛剛建立的新政權中,在帝後的影響下。
佛教也得到了更為廣泛的傳播,甚至得到再一次的復興。
隋朝之所以會這麼重視佛教,最直接的原因是統治者的個人原因。
統治者的思想價值觀怎樣,無形之中也會在統治過程中傳遞出去。
除了獨孤皇后是一名堅定不移的佛教信奉者之外,隋文帝楊堅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佛教信奉者。
隋文帝本身就是出生在一個佛教氣氛非常濃厚的家庭,父母信奉佛教,其父楊忠還鼎力捐贈寺廟。
隋文帝早年的成長經歷,也是和寺院有著緊密聯繫的。
隋文帝是被一名尼姑撫養,直到十三歲。
受早期的生活經驗背景影響,也決定了隋文帝對佛教的信仰堅定不移。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社會發展趨勢。
佛教自從南北朝以來,就有良好的發展態勢,可以說是大勢所趨。
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無比提倡佛教的政策統治,是在此基礎上大力助推了佛教的傳播與發展。
帝後兩人作為統治者,給佛教發展莫大的支持,也是很大程度上決定和影響了佛教發展與復興。
隋文帝心甘情願推崇佛教,不僅僅是因為個人信仰。
當然,這和隋文帝作為統治者的身份與立場息息相關。
隋朝統一之後,迫切需要一種精神的力量,來作為工具鞏固新生的王朝政權。
雖然看似隋文帝大力扶持佛教發展,但他也提出了一個前提,佛教必須要服從於皇權。
隋文帝就是以人皇的身份和立場進行的,要求佛教得到傳播後,就要為統治階層服務。
最後一點,則是源於佛教的立場。
佛教在當時的發展雖然有良好的趨勢,但並不繁盛。
尤其是北周時期,統治者周武帝採用強硬的政治手段滅佛。
沒收寺院財產,焚毀佛經、佛像等,強制命令僧尼還俗,給佛教的發展重重一擊。
在這樣的背景下,佛教也急切地尋求庇護。
同時也在尋求合適的機遇,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主動與政權相結合。
佛教是一種信仰,放在統治者來看,也是一種絕妙的武器,能夠為我所用,就應該大力發揚。
但佛教的傳播,是基於統治者個人也信奉的基礎上的。
雖然隋文帝大力助推了佛教發展,但後期過於放縱崇佛。
則大大浪費了人力物力,影響了國家財政收入。
可見,萬事皆應有度。
「首席宰相高熲父親是獨孤伽羅父親獨孤信家裡的常客,獨孤信在政鬥中被逼自殺後。」
「高熲依然與獨孤家族保持著密切聯繫,支持楊堅與獨孤伽羅。」
「楊堅稱帝後,高熲被委以重任,深得楊堅與獨孤伽羅的信任。」
「楊堅要廢掉太子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時,高熲長跪不起。」
「認為長幼有序,不可隨意廢除,楊堅暫時取消了廢掉太子的想法。」
「高熲的夫人去世了,獨孤伽羅建議丈夫楊堅為其挑選妻子續弦,高熲卻婉言謝絕。」
「不久,高熲的妾室為高熲生了一個兒子。」
「獨孤伽羅對丈夫楊堅進言,表示楊堅當初為高熲張羅娶妻,他心中卻裝著妾室,欺騙君主,表里不一,不能擔任重要官職。」
「楊堅於是逐漸疏遠高熲,後來高熲就被免去官職,閒居在家。」
「公元602年,獨孤伽羅去世,終年五十九歲,諡號為獻,史稱文獻皇后。」
「愛妻的離世,對垂暮之年的楊堅打擊非常大。」
「著作郎王劭上書稱獨孤皇后是聖德仁慈的妙善菩薩,已經回歸神位,楊堅閱後且悲且喜。」
「另一位天竺高僧也表示獨孤皇后是被諸位神佛接到西方的淨土世界去了,隋文帝賞賜其綿絹二千餘段。」
「楊堅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獨孤伽羅修築墓地。」
「在選擇墓地上,宰相楊素跑遍了許多地方,凡事都親力親為。」
「楊堅表彰楊素為獨孤皇后尋訪墓地的功勞,封楊素之子為義康公,賜予田地三十頃、絹布萬段、米萬石、金珠綾錦等無數。」
「在喪葬儀式上,楊堅召集了50餘名高僧,為獨孤皇后舉行了四十九天的宏大法會。」
「並在法會上講《淨名經》,以此來超度獨孤皇后的亡魂。」
「隋文帝楊堅要為愛妻送葬,術士勸說隋文帝送葬會對自身不利。」
「隋文帝不聽,堅決要送愛妻最後一程。」
「後來楊堅病重,對安葬了獨孤皇后的大臣表示。」
「自己死後也要與皇后安葬在一起,囑咐大臣用心辦理此事。」
武則天:有底氣說不,才是獨孤皇后最大的底牌。
獨孤信將自己最喜愛的小女兒獨孤伽羅,許配給了隋國公楊忠的兒子楊堅。
兩家都是名門望族,這段姻緣也算是門當戶對。
可就在這一年,獨孤信政治鬥爭失敗,含恨自盡。
新婚的獨孤伽羅傷心不已,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暈在楊堅懷裡。
趁機哭訴自己的不幸家世,纏著楊堅要他發誓。
此生必須對她忠貞不二,不准背叛她,不准和其她女人生孩子。
這時的獨孤伽羅已經沒有了父親的權勢作為她強大的後盾,充其量也只能算一個寄人籬下的小媳婦。
她連說兩個不準的底氣,就藏在她那勇敢與智慧並存的才能里。
在隋朝建立之初,皇后獨孤氏在楊堅身後一直充當著幕後軍師的角色。
獨孤皇后為楊堅出謀劃策,指點迷津,最後建立了隋朝的開皇之治。
隋朝建立後,楊堅每天上朝時,獨孤皇后都陪著他一起坐著龍車鳳輦去上朝。
楊堅在前殿與大臣們在商討朝政,獨孤皇后就在後殿暗中遣宦官監察朝政。
若有不妥的地方,等楊堅退朝後,她必然婉言進諫,楊堅常常採納她的意見。
此時的獨孤皇后就像是楊堅帝國的開創夥伴,總能站在帝國大業的宏觀立場,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並為之制定各種切實的戰略方針。
僅從這一點,就能看出獨孤皇后是位智慧過人的女性。
獨孤皇后不僅有男性的雄才大略,也有女性的細膩柔情。
別看獨孤皇后在眾人面前總是一幅女強人樣,但其實她在楊堅面前總是扮演著知己的角色。
她從來不會當著文武大臣的面,駁楊堅的面子,讓他下不來台。
在大臣們面前,總不忘給楊堅戴高帽子,維護他的尊嚴。
她說話做事極有分寸,話說三分。
而且每次都能說到點子上,又不會給楊堅那種咄咄逼人的壓迫感。
這讓楊堅每次遇到煩心的事時,都樂於向獨孤後傾訴,而獨孤後往往會用她那細膩的柔情為楊堅排解憂愁。
在楊堅的生命里,獨孤皇后既充當了妻子的角色,生兒育女,輔佐丈夫。
又扮演著知己的角色,總能站在楊堅的立場體恤他的難處。
為他排憂解難,化解憂愁,用她的細膩柔情撫慰著他。
在隋朝,一個女人要有多大勇氣,才能如此執著地追求一夫一妻。
而且那個女人要求的男人,還是個皇帝。
有多少女人,面對男人的不忠,選擇忍氣吞聲。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敢伸張自己的權利。
因為她們沒有底氣,輸不起。
一個連底牌都沒有的女人,又哪來的底氣翻牌呢!
翻牌也許就意味著身份地位,財產等一切歸零。
而那些敢翻牌的女人,一定是給自己留了張王牌的聰明女人。
就如聰明的獨孤皇后,她手裡握著的最大的王牌。
就是這麼多年來,她一手培植起來的貴族集團勢力。
這些貴族集團就是皇帝的錢袋子,掌管著朝庭的命脈、軍隊和糧食。
楊堅當然最清楚,獨孤皇后他是不敢動,也不能動的。
毫不誇張地說,只要一動,他的王朝就會地動山搖。
獨孤後病情加重,最後積鬱而終。
楊堅依然愛著獨孤伽羅,耗費巨資修建了一座天下最大的禪定寺為她祈福。
在一次次的懷念中為她流下熱淚,至死方休,不過此時獨孤皇后已看不見了。
從十四歲口出狂言要求一夫一妻,到五十多歲用命來捍衛自己的尊嚴。
獨孤皇后用她的勇敢與智慧,成就了她輝煌的一生。
人無底氣不壯,一個人的底氣,決定著她的位置。
它來自於你在漫漫人生里讀過的書,遇過的人,做過的努力和嘗試過的思考。
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會內化為你的底氣。
這世上再好的感情也存在變數,唯有不斷努力上進,增強實力。
才能有底氣抵禦歲月的侵蝕,和情感的變故。
沒有底氣支撐的勇氣,註定是空中樓閣,撐不了多久。
當一個女人有了足夠的精神內涵與物質財富做後盾,人生就會變得底氣十足。(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