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花柔陳阿嬌
漢武帝年少情濃,金屋藏嬌的美談猶在耳邊。
但是,這個故事終究以恩情斷絕落下帷幕。
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最終被未央宮神話衛子夫所取代,落得個恩情皆負的下場。
陳阿嬌與漢武帝是青梅竹馬,二人年少情濃時更是眾人眼中的神仙眷侶。
身為西漢皇室貴胄,漢武帝原配妻子的陳阿嬌,從金屋藏嬌到被廢後,她終究敵不過歌女出身的衛子夫。
「楚漢戰爭時期,陳嬰曾隨項羽征戰。」
「項羽死後歸順漢朝,在漢高祖六年受封侯爵。」
「公元前177年,陳嬰之孫襲爵侯爺,娶竇皇后之女館陶長公主劉嫖為妻。」
「兩人共生二男一女,女兒即陳阿嬌。」
「漢景帝四年,皇長子劉榮被立為太子。」
「長公主劉嫖有一女兒,想要將其嫁與太子為妃,太子的母親栗姬善妒。」
「而劉嫖又獻上諸多美人給漢景帝,得到漢景帝的寵幸都超過了栗姬。」
「栗姬因此日益怨懟,記恨上了劉嫖,所以不答應讓太子娶她的女兒為妃。」
「被拒絕後,劉嫖轉向了王夫人,想要把女兒嫁給她四歲就被立為膠東王的兒子劉徹,王夫人答應了劉嫖。」
「此後因為栗姬的拒絕,劉嫖生氣之下經常在漢景帝面前日進讒言。」
「污衊栗姬與其他貴夫人、寵姬聚會時,常讓侍者在這些人背後吐口水詛咒,施展妖邪道法。」
「漢景帝聽信讒言,因此對栗姬心懷芥蒂。」
「恰逢漢景帝病重對栗姬交待後事,栗姬拒絕善待景帝的眾位兒子並出言不遜,令景帝氣憤不已。」
「同時,劉嫖每天在漢景帝面前誇讚王夫人的兒子,景帝也認可其賢才。」
「加上從前王夫人懷孕時便有夢日入懷的吉兆,景帝有了更換太子的想法,還沒定下來。」
楊玉環:陳阿嬌的幸其實造就了她的不幸,這一切都離不開她的母親。
陳阿嬌是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也是漢武帝的姑家表姐。
想當初,陳阿嬌出生時。
母親館陶公主是竇太后的掌上明珠,父親是漢朝開國元勛陳平的後裔,舅舅是當今天子景帝。
而她又是館陶公主的唯一女兒,父親又沒有其他妾室或子女,說她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天之驕女毫不為過。
可以想像陳阿嬌是如何的嬌寵,如何的嬌縱,如何的飛揚跋扈。
以館陶公主晚年能夠私養年輕情夫的事跡來看,館陶公主個人道德修養實在高不到哪兒去。
景帝一朝,館陶公主還經常送妃子給自己的弟弟景帝,為弟弟後宮增磚添瓦,又設法想把自己的女兒變為皇后。
當栗姬拒絕後,立馬翻臉,去和王夫人聯手,把好好的劉榮太子之位擠下來,換上了當時是膠東王的劉徹。
這其實反應出館陶公主具有小人性格,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一點不顧及手段。
栗姬失寵或許是罪有應得,畢竟她也沒有容人之量。
當景帝說萬一自己駕崩,希望她能善待後宮眾人及子女時。
栗姬直接彪悍說不管,還罵景帝是老狗,景帝讓她一氣之下病好了。
館陶公主又一直在景帝耳邊吹風,貶低栗姬及劉榮,誇獎王夫人及劉徹。
三次五次以後,景帝也就把太子換人了。
栗姬失寵不足為惜,但是劉榮又不是大奸大惡之人。
劉榮被廢後,又被見風使舵的大臣製造冤獄,最後慘死獄中。
可以說劉榮就是間接死於館陶之手,這一切都是為了給她的寶貝女兒陳阿嬌鋪路。
陳阿嬌有這樣為她全心全意操心的母親,有這樣顯赫的家世,的確是一種難以想像的幸運。
在館陶公主的運作下,劉徹當上了太子,陳阿嬌也成為了太子妃。
最後劉徹成為了大漢新天子,阿嬌也是夫貴妻榮,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漢新一代皇后。
阿嬌登上了幸運之巔,可惜的是,登高必跌重。
阿嬌前期有多幸運,後期就有多不幸。
子嗣對皇家的重要性是今人難以理解的,皇帝有子意味著江山後繼有人,而出自皇后的嫡子無形中更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而陳阿嬌身為皇后,數年生不出孩子。
假如陳阿嬌能夠理性地接受這個現實,未必不能保住她的皇后之位。
假如陳阿嬌不是特別嬌縱,能夠知書達禮,溫柔嫻靜。
在和武帝相處時沒有飛揚跋扈,武帝也不會那麼快厭惡她。
事實卻是陳阿嬌非常不理性,被後位沖昏了頭腦。
她既不能和武帝好好相處,還時不時提及自己母親對漢武帝的皇位擁立之功,這種行為召來的只有漢武帝的反感。
當武帝從姐姐平陽公主那兒得到歌女衛子夫後,陳阿嬌又不能容忍武帝另有新歡。
陳阿嬌令母親將衛子夫的弟弟衛青綁架,打算殺害,最後得以倖免於難。
漢武帝知曉後,將衛青提拔至身邊加以栽培,又對衛子夫額外恩寵。
可以說,陳阿嬌的這種行為導致自己和漢武帝的裂痕越來越大。
衛子夫受寵後,陸續生育子女。
阿嬌心有不甘,竟然相信巫女楚服等人決定對武帝實行巫蠱,詛咒皇帝。
如此大逆不道,武帝得知後,勃然大怒。
陳阿嬌被廢後,離開了皇宮,退居到長門宮,並老死於此。
特別諷刺的是,長門宮還是母親館陶公主進獻給武帝的。
館陶公主豢養情夫之事,眾人皆知。
為避免武帝怪罪,館陶公主將自己的園林進獻給自己的女婿皇帝。
以方便武帝打獵,從而討得武帝歡心,武帝將其改名為長門宮。
當陳阿嬌廢后時,武帝命她住在遠離皇宮的長門宮,不復相見。
母親進獻的貢物,竟成為女兒的牢籠,想來也是諷刺。
「王夫人知道景帝對栗姬心有怨恨,趁他怒氣沒有消解,暗中派人催促大臣請立栗姬為皇后。」
「後來大行令奏事完畢,便說子以母貴,母以子貴,請求立太子母親栗姬為皇后。」
「漢景帝大怒,論罪誅殺了大行令,廢棄太子劉榮改為臨江王。」
「栗姬怨憤,求見景帝而不得,憂憤而死。」
「之後,王夫人被漢景帝立為皇后,她七歲的兒子被立為太子。」
「劉徹被立太子後,娶妻劉嫖的女兒陳阿嬌為太子妃。」
「漢武帝即位,陳阿嬌以太子妃身份立為皇后。」
「在武帝被立為儲君之事上,大長公主劉嫖出了力有功勞,所以陳皇后驕橫尊貴。」
「而劉嫖也自恃授立武帝有功,無休無止的請求賞賜,引起武帝的不滿。」
「陳皇后驕橫善妒,獨寵卻沒有生育子嗣。」
「為了求子花給醫者的錢財已有九千萬,終究還是沒有生下子嗣。」
「武帝對陳皇后的寵愛日益減少,皇太后勸解武帝。」
「武帝現在初登皇位,大臣尚未歸附,太皇太后已經對其惱怒。」
「如今又忤逆得罪劉嫖,一定會受到重責。」
「女人的性情是容易取悅的,武帝應該慎重。」
「武帝聽從,對劉嫖和陳皇后稍微恢復了恩禮。」
「漢武帝建元二年春,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獻上歌女衛子夫入宮得到武帝寵幸。」
「陳皇后聽說衛子夫得寵,十分憤怒,幾次尋死覓活,武帝因此對她越發不滿。」
武則天:陳阿嬌和衛子夫爭寵,結果都輸給了漢武帝的薄情。
小時候的漢武帝給陳阿嬌承諾,娶她之後一定給她打造一座金屋。
漢武帝長大後的確做到了,然而帝王的感情如同轉瞬即逝的流星,並不能長久。
陳阿嬌的一生,從漢武帝說出要為她打造金屋時,便改變了。
陳阿嬌是館陶公主的掌上明珠,外祖母是竇太后,出身上遠超漢武帝的其他女人。
陳阿嬌是被寵愛長大的小姑娘,這也就養成她嬌蠻任性的性格。
她這輩子吃過的苦,栽過的跟頭,都該是在嫁給漢武帝以後。
陳阿嬌可能也幻想過和漢武帝夫妻恩愛,美滿一生。
可他們的結合除了愛,還摻雜太多東西。
也許漢武帝愛過陳阿嬌,不然也不會為她打造金屋。
可最終,陳阿嬌還是失寵了。
陳阿嬌性格嬌蠻,不容人,討厭所有接近漢武帝的女人,所以她作為皇后是不合格的。
尋常夫妻每次爭吵都會消磨感情,更何況陳阿嬌的夫君還是帝王。
也許漢武帝愛過陳阿嬌,可隨著陳阿嬌的爭吵和無理取鬧,一切都已經消磨殆盡。
嫁給漢武帝的陳阿嬌還有一點致命缺陷,她始終沒有孕育自己的孩子。
沒有孩子維繫感情,她自己又不肯示弱退讓,這給她日後被廢後的結局埋下隱患。
帝王不可能只有一個女人,也不可能把心只給一個女人。
隨著衛子夫的出現,隨著衛子夫懷上漢武帝的孩子,陳阿嬌感到了危機。
年少誓言再美好,也敵不過歲月流逝,人心易變。
那個曾信誓旦旦要給她建金屋的少年郎,早就消失了。
陳阿嬌悲傷嫉妒,更是憤懣,於是她做了一件糊塗事。
巫蠱之禍的爆發,加速了她悲慘結局的推進。
事情被揭露後,漢武帝沒有處死陳阿嬌,只是將她永久關進長門宮裡。
儘管對陳阿嬌的物質待遇一如從前,可漢武帝不知,死生不復相見才是對陳阿嬌最大的懲罰。
也許漢武帝還留有些許舊情,可奈何命運弄人,昔日的金屋也成了一場黃粱美夢。
衛子夫出身並不高,起初只是平陽公主府的歌姬,後來被公主獻給漢武帝。
然而進宮後的生活,並不如衛子夫所想那般順利。
宮中不缺漂亮女人,衛子夫很快便被漢武帝拋至腦後。
直到一年多後,宮裡決定放年老宮女出宮,衛子夫才再次見到漢武帝。
她哭求著要出宮,卻被拒絕,漢武帝再次寵幸她。
這回衛子夫懷孕了,漢武帝欣喜不已,對她更是寵愛有加。
可帝王的寵愛是一把雙刃劍,衛子夫很快遇到第一個強大對手,出身顯赫的皇后陳阿嬌。
衛子夫和陳阿嬌,就好比是雞蛋碰石頭。
陳阿嬌的娘想拿衛青威脅恐嚇衛子夫,幸好有人出手,衛青才逃過一劫。
漢武帝知道這事後,直接給衛青封了一個建章監的官。
在秦漢時期,凡是帶監字的職位,多數跟軍事掛鉤。
娘家強大,衛子夫在後宮才能安穩無虞,這也算是變相給她加了一層保障。
衛子夫很得漢武帝喜愛,她為漢武帝生下三個女兒,一個兒子。
尤其兒子劉據出生,他是漢武帝第一個皇子。
衛子夫也沾了劉據的光,成為漢武帝第二個皇后。
從人人可欺的歌姬,到尊貴無比的皇后,衛子夫可謂風光無限。
然而帝王心是最不可測的,幼時劉據或許深得漢武帝喜愛。
可隨著長大,漢武帝態度逐漸改變,他開始嫌棄自己的兒子。
漢武帝控制欲極強,他喜歡把任何人和任何事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或許是每個皇帝都有的通病。
再加上漢武帝性格狂熱外放,他看不上劉據的內斂安靜,有時會覺得劉據半點都不隨自己。
隨著歲月流逝,美貌的衛子夫逐漸老去,這也是她失寵的起始。
色衰愛弛,更何況後宮裡美女無數,漢武帝對衛子夫的愛意也在慢慢消失。
衛子夫感受到了,卻無力阻止。
她的失寵,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兒子劉據。
本來漢武帝就對這個兒子有諸多不滿,加上後來被人挑唆,倆父子關係日漸緊張。
再後來劉據陷入巫蠱之事的漩渦,被逼無奈只能謀反。
父子倆兵戈相見,最痛苦的還是衛子夫,她應該是對這個曾經滿心愛意的帝王失望了。
面對禍事降臨,衛子夫無從辯解,也深知辯解無用,所以才會用那麼慘烈的方式結束一生。
「後來衛子夫懷有身孕,陳皇后嫉妒。」
「於是派人抓捕衛子夫的弟弟衛青,打算將其殺害,衛青幸得友人相救免於一死。」
「後來衛子夫越發得寵,接連生下三女一男,而陳皇后十餘年無一子嗣。」
「其祖母竇太皇太后於漢武帝建元六年駕崩,陳皇后失去了最大的靠山。」
「公元前130年,陳皇后施展婦人媚道,事發後武帝下令御史徹查此事。」
「御史深查之下,查出有女子楚服等人為陳皇后施展巫蠱邪術。」
「祝告鬼神,詛咒他人,此乃大逆不道的行為。」
「此案相關聯者被誅殺的有三百餘人,楚服被斬首示眾。」
「同年秋七月,漢武帝命有司賜陳皇后策書。」
「表示陳皇后失德,被巫蠱鬼神之事迷惑,不可以承載皇后天命。」
「命陳阿嬌交出皇后璽綬,罷免後位退居長門宮。」
「陳皇后被廢,劉嫖為此感到羞慚恐懼,向漢武帝叩頭請罪。」
「武帝告訴她陳皇后的行為不軌,違背大義,不得不廢。」
「劉嫖應該相信道義而放寬心懷,不要輕信閒言因此產生疑慮和恐懼。」
「陳皇后雖然被廢,仍會按照法度受到優待,居住在長門宮與居住在上宮並無區別。」
「一年後,陳阿嬌的父親去世。」
「十多年後,陳阿嬌的母親劉嫖去世。」
「又過了幾年,陳阿嬌崩逝,被葬在霸陵。」
李世民:陳阿嬌被廢,並非只因巫蠱之術,而是觸碰了漢武帝忌諱的痛點。
陳阿嬌在歷史上被人所熟知,自然跟金屋藏嬌這個成語有關。
不管陳阿嬌和漢武帝的相識有多麼兩小無猜,結局都透著陣陣淒涼。
漢武帝縱有絕情專橫之過,陳阿嬌也無母儀天下之德。
甚至來說,陳阿嬌的鳳冠最終被摘下來的那一天,都不太值得人們去同情。
即使不談陳阿嬌恃功而驕,也不談她行巫蠱之術,僅一條就夠漢武帝廢她千百遍。
經常提及漢武帝的過去,這是統治者都忌諱的痛點。
表面上看,陳阿嬌被廢共有五個原因。
其一,一身公主病,嬌蠻跋扈。
其二,擁立漢武帝有功,得意忘形。
其三,十年無法生育,痼疾難治。
其四,衛子夫得寵,懷恨在心。
其五,行巫蠱之術,詛咒妃嬪。
這些原因雖足於廢掉陳阿嬌,但在漢武帝心裡,始終有一件事兒不曾說起。
在陳阿嬌和館陶公主的眼裡,漢武帝始終都是那個不受景帝重視,任由自生自滅的劉彘。
漢景帝一共有十四個兒子,皇長子劉榮被立為太子。
劉榮的母親栗姬在最初非常得寵,而漢武帝的母親王夫人在入宮前就已結婚生子。
況且,王夫人平時為人低調,小心謹慎。
在漢景帝眼裡也就沒什麼過人之處,子以母貴這條路走不通了。
另外,漢武帝在眾多皇子中排行第十。
無論太子廢與立,按照立儲制度,都跟漢武帝沒有任何關係。
然而,這一切都隨著館陶公主的一個決定風雲突變,再起波瀾。
館陶公主在聯姻太子失敗後,把目標鎖定在王夫人和劉彘身上,而將憤怒全部撒向了栗姬。
於是館陶公主時不時向自己的皇弟景帝說栗姬的壞話,再加上栗姬本就是個政治智商低下的蠢女人。
最終,太子被廢,劉彘成功上位,陳阿嬌也當仁不讓的成為太子妃。
所以說漢武帝能登上九五之尊的皇位,館陶公主功不可沒,這也是她們母女最大的資本。
在別人眼裡,漢武帝也許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可之於陳阿嬌,不過是自己母親培植的一股勢力而已。
況且,雙方的身份、地位在開始之初就不對等。
館陶公主與漢景帝是同母姐弟,且感情非常好,深受隆恩。
王夫人勉強算是沒落的貴族,沒有強大的外家靠山,這就使得館陶公主母女時常表現出強烈的優越感。
陳阿嬌被廢後,館陶公主十分生氣地去找漢武帝的親姐姐平陽公主理論。
如果沒有她,漢武帝如何能被冊立,這一席話已經充分表明了她的心態。
同時,也已經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
不單單是皇帝,任何一個掌權者都很在乎別人討論他以前的事兒。
因為在發跡以前,這些人多少有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有些齷齪,有些甚至不擇手段。
當成功後,已經在後來人面前建立起的光輝形象,很可能就會因為一句話而人設盡崩。
三國時期,曹操殺許攸就是個最好的案例。
縱然許攸有獻計烏巢之功,可他張嘴閉嘴曹阿瞞以前怎麼樣怎麼樣,這將曹操的威嚴置於何地。
可以說,仗著功勞對漢武帝沒有敬畏之心是陳阿嬌被廢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陳阿嬌和館陶公主還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完全忽視漢景帝在立儲過程中的作用。
自以為是,將擁立太子的功勞全歸於自己。
漢景帝最終能立劉彘為太子,並非全因為館陶公主的出力。
還面臨著另外兩個問題,如何說服竇太后不立自己的弟弟劉武為儲君?如何在自己一堆不成器的兒子中挑出合適的人選?
竇太后最疼愛的就是她的小兒子,梁孝王劉武,她一直希望漢景帝百年後可以將皇位傳給劉武。
而在七國之亂時,梁國力抗吳楚聯軍,戰功卓著,劉武也更有了爭儲的本錢。
但是在平叛後僅一年,漢景帝迅速確立了太子人選,斷了竇太后和劉武的念想。
可以看出,在立儲問題上,漢景帝是非常果斷的。
漢景帝在生育子女方面雖然高產,但是質量實在不敢恭維。
不算已廢太子劉榮,剩下的十三個兒子中,能有帝王之才的,除了後來的漢武帝,還真是不好選。
這些封國之王,要麼早死,無緣立儲。
要麼驕奢淫逸,屢犯國法。
其暴行簡直罄竹難書,甚至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要麼縱情聲樂,無心朝堂。
資質人品最好的是河間獻王劉德,但是他的母親也是栗姬。
只看栗姬的種種表現,漢景帝也絕不可能把天下交給劉德。
面對這樣的局面,漢景帝也是憂心忡忡。
這時,館陶公主正好向景帝大力推薦劉彘。
而相比其他兒子的胡作非為,劉彘總算中規中矩。
再加上其母王夫人的低調謹慎,確實是個合適的太后人選。
經過一系列因素考量後,這個太子才塵埃落定。
所以,陳阿嬌直到被廢可能都沒想清楚,擁立太子最關鍵的人並不是她們母女倆,而永遠都是那個手握生殺大權的景帝。
陳阿嬌和漢武帝這對青梅竹馬的玩伴,本有可能成為神仙眷侶。
卻因為陳阿嬌高貴的出身,蔑視漢武帝,蔑視他的過去,這深深地觸及到了一個漢武帝的痛點。
因此,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陳阿嬌都不值得人們同情。(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