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紅樓之平陽賦> 第969章 賈珍南下疫了

第969章 賈珍南下疫了

  第969章 賈珍南下疫了

  順天府衙門前,

  氣氛有些沉悶,

  街上轉角的位置,傳來酒肆里店小二的吆喝聲,幾乎是瞬間,宋昌平馬上就理順了湯大人的來意,

  這是來送結案文書的,但皇城司給刑部的案子,怎會轉到順天府來,想必內里又不知是哪家子弟犯了事,必定京城所犯下的案子,皇城司,刑部,順天府,理論上都可以相互有通,相互結案,

  但甚少有人會如此,眼前突然出現一個,說沒有蹊蹺誰能信,

  「湯大人果真是為朝廷盡職盡責,竟然還能親自送來,下官斗膽問一句,此番文書是給的結案,另外刑部的案子,刑部自己不結案,為何來順天府?」

  反問之下,

  

  宋昌平面帶笑意,手都沒有動一下,根本沒有要接的意思,讓湯正端著也不是,收回也不是,冷著臉問道;

  「宋大人是何意?」

  「下官只想問一問,是哪些子弟的結案文書?」

  宋昌平毫無懼意,繼續問道;

  「哈哈,宋大人果真是恪盡職守,本官也不藏著,此乃寧國府賈珍結案文書,皇城司那邊寫了回執,賈珍受不了舟車勞頓之苦,在南邊路上染了病,疫了,刑部不好出頭,所以本官今日來就是想順天府出手相助,當然,刑部也不是沒有說法,之前順天府提領的三個案子,刑部已經給結了,如何?」

  湯正自然不是空手而來,順天府還有不少牽扯眾多的案子,移交給刑部,包括徐大人有些遞了話的,只因為內里的事,常大人並未點頭,所以許多案子並未了結,今日來之前,特意請奏常大人,這才有了話語,

  宋昌平聽完湯大人所述,知道湯大人所說的幾個案子,都是自家大人接下的,心裡正在權衡利弊,還有一個,賈珍走的時候好好地,還是乘坐馬車,怎麼就忽然疫了,還是有人動了手腳,如今的賈家榮國府如日中天,這時候去送這些消息,不是添堵嗎,

  怪不得刑部的人不去,略微看了一眼湯大人,問道;

  「大人如此坦蕩,下官佩服,此事下官替我家大人接了,不過之前我家大人移交的案子,可有結案回執,」

  「哼,自然有的,拿著,」

  湯正哼了一聲,從懷中掏出三個文書遞了過去,宋昌平急忙接在手裡,仔細查看,果真是不假,面色一笑,

  「那就謝謝湯大人了,下官請湯大人進來歇歇腳如何?」

  「那就不必了,此事宋大人務必要上心,本官回了,」

  湯正氣還不順,擺了擺手,帶著兩個隨從轉身離去,眨眼間就沒過街角,

  「你們幾個做得好,今日下值,去府上領賞銀,」

  「謝大人。」

  幾個衙役歡天喜地的答應著,宋昌平則是點點頭,拿著手裡的文書,急匆匆去了衙門後院,

  亭子當中,

  順天府尹徐大人早就坐在亭子裡,吃著早膳品著清酒,自有一番愜意在裡面,

  「大人,大人,刑部湯主事剛剛來此,送來一個結案文書,卑職略微想了想,借著由頭,討要了月前移交過去三個案子的結案文書,湯大人點頭同意,一併給拿來了,所以,今日案子移交,卑職就接下了,」

  看似說的簡單,但由頭說的清楚,徐加慶雙目一怔,轉過頭來瞧著宋昌平一眼,三個案子都結了案,說明今日送來的事不小,

  「呵呵,奇了怪了,一大清早就給咱們順天府送來便宜,想必刑部那邊送的事,不太好辦是不是,」

  徐加慶任職順天府尹那麼久,這裡面的彎彎繞繞早已經熟記於心,無非又是碰到了哪家權貴子弟,刑部人不好出面,只能轉送過來,但本家那幾個案子刑部能給結案,也不算吃虧,

  「大人慧眼如炬,卑職一聽湯大人把初春的案子了結,心下意動,算是答應下來,就是有一點,此事簡單倒是簡單,但不好說,」

  宋昌平遲疑下,如今榮國府大喜之日沒過多久,這就登門去傳喪事,上門潑冷水誰能高興,

  「大人,寧國府賈珍南下的時候,路上染病疫了,」

  「嗯?什麼!賈珍死了,」

  徐加慶剛剛端起的酒盅懸停在半空中,臉上有些不可置信,皇城司護送的人怎可半路人就沒了,除非是上頭有了交代,心下一個激靈,恍然大悟,怪不得刑部的人不肯接受,定然是早就察覺此事,

  寧國府雖然敗了,可是榮國府恰恰相反,恩寵有加,還真是難辦,

  「回大人,卻是如此,文書都拿來了,定然做不了假,不過怎麼去通傳,卑職有些為難,要不然,尋個差役,直接把這些送給榮國府門房管事,咱們不露面。」

  宋昌平雖然沒有什麼好法子,但也夠直白的,他們不露面,只派差役送文書,誰也不會多想,

  「倒是個好辦法,好,既如此,立刻安排人送過去,其餘的話不要多說。」

  「是,大人。」

  卻說順天府衙門已經安排差役去送信,

  寧國府胡同那邊,

  賈薔起了大早,昨日的時候,去了城南市坊的街口,三千兩銀子,盤下了早已經看好的店鋪,並且找了牙行的人,把此處店鋪租了出去,一年也有五百兩銀子的租金,簽好契約回來後,找了隱蔽之地,藏了地契和銀票等,


  而後出了門,

  準備去工地那邊,先用早膳之後,再去寧國府學堂那邊打掃一番,聽尤夫人那邊說,三位夫子明日就過來,族裡學堂算是開了,賈青等人也有了讀書地方,用不著在此做活了,

  想到此處,

  心裡好受了許多,邁著步子就朝著榮國府那邊走去,

  沒走多遠,

  就瞧見有三個順天府的差役,急匆匆騎著馬趕來,看樣子是去榮國府的,雖有好奇,但也並未放在心上,

  只等著進門而入,

  「薔哥兒,這邊,這邊坐下,」

  剛到了西南角的院子,就瞧見賈青還有賈芹等人,圍著一張桌子吃著湯麵,幾人一招手,賈薔面帶喜色走了過去,隨即,有小廝又端上來一碗湯麵,放在眼前,

  「多謝哥幾個幫襯,分家的事已經了結,等幾日,開了族學之後,咱們兄弟一起,再聚一聚,對了,你們的名字,我已經給記錄在學堂花名冊上,並且呈報給大奶奶和尤夫人那邊了,想來明日,不,今晚你們就該收拾一下,明日夫子就要來,進學的事不能耽擱,月例可有二兩銀子。」

  賈薔去了寧國府中院,替尤夫人和大奶奶整理花名冊時候,瞧見賈青等人並沒有在名錄上,覺得奇怪,想著會不會是賈瑞從中作梗,所以,拿過筆把幾人名字又填寫進去,今日一見這才把說了出來,

  賈青等人聽罷,臉色複雜,回道;

  「還是薔哥兒照顧兄弟,這花名冊都是賈瑞所寫,我等還以為,此番就不能入學了呢,不知中院那邊,賈瑞任了何職位?」

  其餘眾人臉色一喜,有了薔哥兒推薦,這樣一來,就不必在此幫工了,

  「提他作甚,不過還是替族老監督之用,以後中院的事,由我管著,眾位兄弟安心進學,萬一能像薔哥兒一番有了功名,出來混個一官半職,那就混出頭了,」

  賈薔滿眼羨慕,現如今大奶奶那邊變化極大,未必不是靠著賈薔的官身,自己或許也能讀書有個去處,

  「哎,談何容易,薔哥兒,也不怕你笑話,書讀了有一年,雖然經意尚可,但八股文實在是琢磨難懂,你也知道,科舉這邊,八股文已經占了八成以上,那些秀才做夫子,如何能學的精。」

  賈青有些嘆氣,沒有名師指點,學的再多也是無用,剩下幾人更是無精打采,青哥經意讀的最好,他們這些人,無非是混吃混喝,哪裡按下心思讀經意詩篇,

  「青哥如此說,算是咱們哥幾個裡面書讀的最好的,夫子的事暫且先聽著,大奶奶那邊說,等今歲恩科過去,那些舉子落榜的,還可請來做教書先生,不必著急,畢竟先拿著月例傍身,大奶奶那邊發了話,凡是族裡進學的人,一個月三兩銀子,而且管飯。」


  起初賈薔知道此事還有些不可置信,但大奶奶說話從來說一不二,想來不會有假,幾人一聽,神色複雜,對著西邊拱了拱手,

  「還是大奶奶恩情重,罷了,聽薔哥的,先吃,」

  復又端起碗,吃了起來。

  正在這時,

  也不知從哪裡傳來一聲叫喊,

  「珍老爺疫了!」

  院內眾人大驚失色,怎麼回事?

  榮國府門前,

  賴大陰沉著臉,看著手裡的文書,怎麼也不會想到,珍老爺剛上路沒幾天,人就沒了,還想再問一些話,卻發現衙門的差役已經走的沒有影子,

  如今榮國府喜氣還沒過去,這事鬧得,真不是時候,望著手裡的公文,賴大苦著臉,埋怨自己怎麼今日來此那麼早,可不進去又不成,躊躇片刻,

  轉頭吩咐門房管事,留在此處看著,

  「你們幾個,好好看著此地,我去去就來,」

  不等門房小廝說話,拿著手裡衙門文書,匆匆進了前院,人走後,幾人議論聲想起,被進出的夥計聽到,也就傳了過去,引起更多人的好奇。

  榮慶堂內,

  老太太這幾日心情舒暢,每日裡起的尚早,院內院外,恰好王熙鳳也沒閒著,一來二去,最先來請安的,就是王熙鳳最先到此,老太太高興,每日裡,就合著二人一起用膳,用完膳之後,二人就回了暖閣內,上了炕上的軟塌坐下歇歇,

  賈母今日裡穿的隨意,一身紅褐色寬服,也沒戴什麼金銀首飾,隨之坐在一旁的王熙鳳亦是如此,淡紅色的衣衫,配上一隻金步搖插在髮髻後,倒也顯得素淨。

  「鳳丫頭,城外修建塢堡的事,怎麼樣了?」

  老太太剛坐穩,就開口問詢,心裡還記掛著城外莊子,這幾日京城皇城司四下調兵,該知道的都知道,也不知有沒有剿滅那些膽大的賊軍,這一天天提心弔膽的,總歸也不是個事。

  「老太太放心,塢堡圖紙一出,我就安排東府俞管事,召集兩個莊子人手,就在東府那片莊子,地勢高的位子開始修建圍牆,咱們府上的莊子就給拆了,把那些石料木料一併拉過去填埋做了地基。」

  王熙鳳端著茶點走過來,小心伺候的放在老太太身旁的方几上,至於塢堡,修的也不大,人手足夠,要不了一個月時間,圍牆就能修起來,話說也花不了十萬兩銀子啊,

  「不對啊,為何要在東府莊子那裡修建塢堡,榮國府原來的莊子位子不好?」

  老太太有些疑惑,兩個莊子靠得近,按理說榮國府那個莊子應該大一些,為何塢堡反而要修在東邊,算下來還要重新修房屋,這花費不是還要多一些,


  「老太太,看您說的,這修塢堡的事,又不是我說了算,讓宋大匠過去看了一下,說咱們府上的莊子位子有些低矮,還沒有取水之地,莊子平了,還能多得一些地,東府那個莊子,靠河水近一些,地勢高,修建塢堡再把河水引過來,就能解決用水問題,或者說多費一些力氣,挖個護城河一樣的溝渠,更保險一些。」

  王熙鳳好話陪著,其實這些都是二太太安排的,既然位置好,那不如多占一些便宜,撤了榮國府舊莊子,還能多留下一些田地耕作,有了二太太的話,王熙鳳和大奶奶也不好拒絕,只能如此,

  賈母聽了點點頭,笑了笑,

  「修個塢堡就成,還弄什麼護城河,又不是建城,不過這個想法倒是好的,左右是個安穩的事,以後啊,莊子對帳的事,就交給你了,多一些心思在裡面,」

  說的不急不緩,王熙鳳手上端著的茶水微微一顫,濺出一絲水澤,老太太的意思,榮國府莊子輪到自己管了,這可是南頭最大的莊子,一年的收成,她可是查過帳冊的,少說也有五萬兩銀子入帳,

  以往的時候,二太太做帳動了手腳,這才少了許多,如今劃到她手裡,這些餘下的銀錢,可就有她一份了,

  「老太太,以往莊子上的帳冊,都是二太太那邊管著,每年也都是府上周瑞管事去收租,如今要是輪到我這邊管帳,這些人事,是不是和二太太商議一下,」

  王熙鳳斟酌一下,倒是把內里的事說了出來,她要管,人自然是要用自己的,二太太那邊的人,她可不想用,就算在熟絡,過手的銀錢,還是自己人用的放心,

  「讓你管著就管著,隨你安排,二太太那邊,老婆子我讓人知會一聲就可以,兩府合了莊子,修建了塢堡,說來也是賈府的大事,你這個當家人,自然要把莊子理順了,還有族裡進學的事可安排好了?」

  一說到進學,賈母就想起寶玉去國子監的事,補錄生的名額可辦妥當,還想再問,王熙鳳察言觀色,哪裡不知老太太的意思,趕緊先開了口,

  「哎呀,您看看,這幾日府上的事多,忙的忘記了,國子監那邊補錄生的名額,由大嫂子那裡報了籍貫姓名,大嫂子又添了一千兩書費,這補錄生的腰牌,已經送到寶玉院子裡了,等明日,就可去國子監讀書,

  說來也巧,明日裡族學那邊夫子也尋了三位,說是可開族學,不過大嫂子說,為了讓族裡子弟學的安穩,把月例提高到了三兩,還管飯,倒是大嫂子重視。」

  這些本不該王熙鳳來問,但是一想到,給的銀子那麼多,族裡那麼多人,原本不來的人,不是也來了,少說也有百人規模,一年下來可不少花費,

  有些不情願,但又沒法開口,族產走的公帳,誰也不能插手不是,許是賈母看出來一絲端謎,笑了笑,伸手拉過鳳丫頭的手,說道;


  「你啊,這一點就不如珠家媳婦的,她難得掌家,東府又領著族長的頭銜,族產不多,但是收成尚可,賈家族裡上下,盯著這些收成的可不少,與其於人惦記著,還不如用在這裡散出去,落下名聲,一舉多得啊,」

  賈母心中微微一嘆,要說能持家的,不光有鳳丫頭一人,珠家的那位,秀外慧中,極為有主見,可惜,珠兒走得早,早早守了寡,有些事遇上了,只能如此,

  好在苦盡甘來,珠家的蘭哥兒用心,秀才封官,多少年都沒見過,賈母心底的異樣,說不出來的滋味。

  「老太太說的是,那幾位族老,不說也罷。」

  王熙鳳嘆口氣,畢竟性賈,有些話說不得,族裡那些年輕的後生,要不是自己有了商會那邊的活計,要了那麼多人,但凡幾位族老領頭,說不得每年都會來府上鬧一鬧,大嫂子應該知曉此事,這也算是個好法子,既然不能留銀錢,那就全花出去,誰也別惦記著。

  就在二人說些閒話的時候,賴大已經腳步匆匆的入了門庭,站在暖閣屋外候著,喊了一聲;

  「老太太,奴才賴大有事稟告,」

  屋裡的人聞見,頓時停下剛剛說的閒話,好好的,賴大怎會進了屋子,莫不是府外來了什麼人,王熙鳳還有些納悶,

  「進來吧。」

  「是,老太太。」

  賴大低著頭,小此挪步進去,躬身一拜,

  「給老太太,二奶奶請安,奴才有事呈報,」

  走得急,說的話也急,怕主家不信,幾步上前,把手上的衙門公文放在桌上,而後緩緩退回原來的位子,繼續說道;

  「老太太,二奶奶,東府珍老爺,南下路上染了風寒證,勞累過度,疫了!」

  「什麼,疫了?」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