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暢銷雜誌是很沉的
「你好,是《收穫》嗎?我是武漢這邊的代理,新刊我賣得不錯,我這裡還要八百本。」
「你好,我是王府井新華書店採購部的,《收穫》三月刊還有嗎?對,我們這兒要再進一批,二百冊吧。四月刊要三百冊。」
「你好,杭州新華書店的,《收穫》新刊需要再加購一千冊。什麼?那加印需要多久?好吧……嗯,我這裡開設了網上書店,是線上線下一起賣,需求量比較大,麻煩您快一些吧。」
「你好,先鋒書店……」
「中國書店……」
「你好,我是當當網的……」
「老張,是我,劉萬里,我這裡要再進三百本啊,你們這期賣得不錯啊,開竅啦?我就說嘛,你們選文章要選點好看的嘛。名頭大,賣不出去有什麼用嘛。」
「……」
四月中旬未到,《收穫》雜誌社的發行部就忙得團團轉,來自各地的發行代理和書店都打電話過來要求加購,不僅當月期刊賣得好,甚至上個月的,也有要求加購的。
這種事情在《收穫》雜誌社,極難遇到。
《收穫》作為國內一線文學期刊,但是銷量方面卻不盡如人意,很多時候連《故事會》的零頭都不到。一般碰到需要加印的時候,都到月份下旬了,而且加印冊數也需要非常保守和謹慎。
一旦印得多了,賣不出去,成為過刊,毫無價值,只能折價賣給舊書店,或者乾脆燒掉。
而像現在這樣,不僅當月刊早早地被各地書店和代理吵著要求加購,甚至還要買上個月的,這種情況極其少見。
雖然《收穫》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他們不會把銷量看得過重,要守住作為一線文學期刊的格調,文學性依然是他們最重視的審稿標準。
但誰又會和錢過不去呢?
曾經也高舉文學大旗的《萌芽》,就是因為實在賣不出去,窮極思變,不才搞出了個什麼新概念作文大賽了嗎?
整個雜誌社,充滿了快活的空氣。對於發行部和編輯部的同事來說,雜誌銷量也是和他們的獎金掛鉤的。
所有人知道銷量驟增的原因,都是因為那篇《長安的荔枝》。
稿子質量高,引人入勝是一部分原因。但也恰巧適逢其會,媒體接連地報導這篇文章的作者,讓程野出了一把名,成了文化名人,最近名聲很大。
當讀者們聽說程野的一部中長篇在《收穫》上連載時,很多人都想看看這篇文章,導致雜誌發行量暴漲。
如果是《故事會》、《知音》這一類月銷幾百萬的雜誌,某一個月忽然漲個十幾萬冊,他們估計沒什麼感覺。
但《收穫》的基礎銷量不算高,所以導致增幅嚇人。印刷廠也趕緊開工,為他們加印。
社長李小林很高興,還專門去了趟編輯部,誇讚了程永新,說他這篇小說選的好,文學性和通俗性兼顧,這才是《收穫》該有的質量。
程永新聽說才半個月,就加印了四萬冊,看樣子後續還會加印,也有些咋舌,這個月估計總發行量能翻個三番吧……
到下個月,下下個月,可能更高……
畢竟《長安的荔枝》全文八萬多字,篇幅較長,要連載個好幾期。
而且程野這小子通過文章吊人胃口的本事很強,很能勾著人往下看,當初他幾乎是熬夜看完全文的。他相信只要看過前兩章,會被勾著買第三期雜誌的讀者會不再少數。
李小林道:「這個作者太出色了,年紀輕輕能寫出這樣的作品,天才。他最近還有創作什麼其它的長篇作品嗎?」
程永新道:「有,《人民文學》有一篇他的小說,不過是短篇。《故事會》上也有他的文章,不過那篇文章屬於類型文學,過於通俗了,應該不適合本刊。」
李小林感慨道:「唉,《收穫》這個國內殿堂級文學雜誌的名頭成就了我們,但不得不說也束縛了我們啊。算了,不打緊,文化產業不想尋常生意,不能時時刻刻地把收益放在第一位的。」
頓了頓,又道:「但是放在第二位還是可以的。你們編輯部要多留心,再碰到這樣既有深度,又能打動讀者的好稿子,千萬不能放過,也儘量培養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的人。」
「對了,聽說這個程野是從新概念作文大賽走出來的?老趙他們搞得很好嘛,小瞧他們了,還真給他們挖到寶了。你讓編輯們嘗試著向其他小作者們約稿,說不定還能挖到什麼好文章呢。」
「一個高中生,能寫出這種作品,估計能羞煞不少文壇的前輩人物了。」
程永新嘴上答應,心裡卻道:說的容易,哪兒那麼好找,這種人屬於異數,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至於向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其他選手這種事,他上個月就幹過了。和程野的水平差距明顯,而且是肉眼可見的明顯。
唯一值得期待的是韓寒,他說自己在寫一部長篇。
與此同時,在《故事會》雜誌社,也迎來了又一輪加印。
不過在《故事會》,氛圍就不那麼熱烈了。
畢竟是現月發行量三百萬到四百萬的雜誌,一點點發行量上面的波動,不足以撼動他們的情緒。
在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比起發行量,編輯部更在意讀者來信。因為更能直觀地接收到來自讀者的意見和感受。
而這個月的來信也明顯增多了。
在讀者來信較多的情形下,一般都是由編務們閱讀來信,然後將讀者意見轉達給編輯們。
而這個月有不少讀者來信,都提到了程野和他的新作品《誅仙》。
「之前看《故事會》的時候就很關注程野這個作者,覺得他的作品和其他人的都不一樣,沒想到竟然真的成名了,更沒想到還只有十七歲這麼年輕,前途不可限量,我會一直支持他,一直支持《故事會》。」
「沒想到《故事會》開始刊登長篇小說了,非常好看,是之前從沒有看過的類型,有點像以前老派的香港武俠,但比它更有意思,期待下一期。」
「……」
誇讚者居多,在編輯會議上,夏一鳴念了幾篇讀者來信,說道:「這一期的作品反響還算不錯,大家對《誅仙》的回應也都很好,算是開了個好頭。」
《故事會》剛剛決定刊載誅仙的時候,程野的節目剛剛在京台復播,名氣還沒有發酵開來。
等到《誅仙》正式發表問世的時候,社會上也掀起了一股對程野的討論
會上沒人說話,齊國韜也吸溜著茶水,不發一言。
會後,何承偉找到齊國韜:「老齊啊,你會上有什麼不方便當眾說的,現在可以跟我講。」
齊國韜道:「領導,我沒什麼覺得不方便的,只是之前我一直發表反對意見,讓小夏對我有些不滿,所以我還是閉嘴比較好。」
「不要這樣說,來,坐,你也是編輯部的老人了,也是為雜誌做過突出貢獻的。大家都是為了雜誌的良性發展,你有什麼想法現在可以跟我說。」
「也沒什麼,領導,現在雜誌發展得不錯,但是也不能讓小夏這些不穩重的年輕人胡亂搞啊。」齊國韜說,「是,這次讀者來信和發行表現都不錯,但我們《故事會》一直以來賣得都不錯,這和那個什麼《誅仙》有什麼關係?倒顯得是這部作品發揮了什麼重大作用似的。」
「還有啊,這期的發行量的確不錯,但自從去年開始我們的發行量一直都是上漲的趨勢。出來一個有點小名氣的人,就好像讀者都是衝著他買咱們的雜誌,這點不止我,還有其他的同事,還有一些作者,都覺得不滿意。」
「如果這個人的名氣真的能讓我們的雜誌賣得更好,那也就算了。可是我們的主要讀者都不是那種喜歡追文化明星的人,那些扛大包的工人,進城務工的小鎮青年,才是我們的主力讀者,這些人知道什麼文學明星?」
「而且我們雜誌本來就有一個正向增長,到時候都算到了他的頭上,這點很打擊同事們的積極性。」
「最近已經有些我聯絡的作者也提出想要在雜誌上發表長篇了,就算稿費打折也能接受,畢竟每期都能上刊,穩定啊!」
「這樣下去,我們雜誌的基本定位都模糊了,對雜誌有害無益。」
何承偉點了點頭,「老齊,你說得有道理。不過也沒那麼嚴重,畢竟只簽了簽二十萬字的合約,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應該只會刊登這麼多字了。先觀察觀察嘛。」
齊國韜不肯含糊過去,「怎麼樣算是特殊情況?去年我們有一期發行量四百三十萬冊,那時候也沒刊登過什麼特殊作品……以現在的發行量增長勢頭來看,這個標準也不難達到,不能體現那部《誅仙》的優勢。」
何承偉無奈,同時也隱隱覺得對方說得有點道理:「那就……超過這條線,並且拉開一定距離,而且讀者回饋也要一直是正向的,否則就二十萬字後自動截稿。就這樣吧,老齊,不要再討論這件事了。」
齊國韜離開辦公室,心道:這下穩了。
還想連載一百萬字,那豈不是接下來好幾年,《故事會》都有一兩萬字的版面在夏一鳴和他的作者手裡?想什麼呢。
現在好了,續刊標準提高了。二十萬後想繼續連載,怎麼著也要讓《故事會》的發行量提高到四百五十萬冊以上才行。
靠一部作品拉高《故事會》這種雜誌的發行量。怎麼可能?做夢吧。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