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解縉回京
朱高爔讓三保去碼頭接解縉,自己在吳王府等。
由於解縉此次回京並不在朝廷任職,朱元璋暫時迴避,不見他,也免得解縉再滋生傲慢情緒,不易駕馭。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朱高爔雖然已經封王,但畢竟年齡尚小,拜師之事需要家中長輩出面,正巧駙馬都尉梅殷在京師,便由他充當家長。
對於這位姑父的鼎鼎大名,朱高爔早已在歷史書上知曉。
在靖難之役中,梅殷奉命鎮守淮安。
朱高爔的便宜爹有意借道淮安進入京師,派遣使者去見梅殷,請他通融一下,結果遭到梅殷的嚴詞拒絕。
梅殷下令割掉使者的耳朵、鼻子,對使者說:「留下你的嘴巴,跟燕王講講君臣大義」。
朱棣氣惱萬分,卻無可奈何,只得改道從揚州進京。
第一次見到活的梅殷,朱高爔不禁感嘆,駙馬這一行,果然是靠顏值吃飯的。
這小伙子長得也太精神了!
身姿挺拔,濃眉大眼,虎頭虎腦,……不,這些詞無法體現其精髓。
既英氣勃勃,倜儻不羈,又溫文爾雅,玉樹臨風,如謫仙下凡,清潤脫俗。
這簡直滿足了朱高爔對帥哥的所有想像。
李景隆跟他相比,略顯驕奢。
根據老皇帝事先的介紹,梅殷不僅善騎射,足智多謀,還精通經史,被稱為「儒宗」。
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非要拼實力。
原來皇親國戚的圈子,也這麼卷!
「侄兒見過姑父」。
朱高爔慕強心泛濫,聲音中透著濃濃的崇敬之情。
梅殷蹲下身子,眼神溫潤如玉,「殿下可準備好了?」
朱高爔內心如沐春風,「準備好了」。
「那我們出發吧」,梅殷牽起朱高爔的手往宮外走。
到了吳王府,二人剛坐下,三保便把解縉接回來了。
對於才子解縉,他早已久仰大名,朱高爔忙出屋相迎。
解縉的形象遠沒有梅殷那般令人驚艷。
中等人才,面容清瘦,衣著得體,儒雅清淡。
許是風塵僕僕趕路的緣故,解縉神情略顯憔悴,還帶著一絲拘謹和不安,遠不如梅殷氣度從容。
最惹眼的是他身上那股濃濃的書卷氣。
解縉比朱棣小九歲,比梅殷小五歲,但是不知為何,朱高爔從他身上感覺到一種無力的滄桑感,這是便宜爹和梅殷都沒有的。
也許是境遇起伏所致。
老皇帝當年讓他回家,雖說是出於保護之心,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在解縉內心留下了受挫的陰影。
但願他吃一塹長一智吧。
朱高爔在內心感嘆道。
拜師儀式過後,朱高爔想和解縉單獨談談,梅殷便藉故告辭,先撤了。
「先生大概沒想到會以這種身份回京吧?」朱高爔問道。
「微臣謝王爺賞識」,解縉依舊有些放不開。
對於眼前這位傳說中的神童,他有點兒捉摸不透。
小小的年紀,為何有如此強大的自信?言談舉止中無不透著淡定從容。
「聽說當年謝家一門三進士?」朱高爔帶著解縉走到亭子裡坐下。
「微臣和兄長解綸、妹夫黃金華一起參加科考,會試同時中榜」,解縉起身答道。
朱高爔示意解縉坐下,「先生不必拘禮,本王不看重這些」。
解縉拱手道:「王爺,自古以來,上下尊卑有序,禮不可廢」。
朱高爔不想對解縉太過寬縱,以免他再如先前那般冗散恣意,因此也沒再堅持。
「除了給本王講解經史,王府還有一個學堂,要交給先生管理,那裡學生不多,都是些苦命的孩子,先生要多盡心,讓他們吃飽、穿暖,三餐有肉,教他們讀書識字,懂道理。
明天三保帶你過去,先熟悉一下環境。
以後學堂所需花費,你列出清單,交給三保,從王府支取銀錢,長史會定期派人核對帳目」。
學堂的錢只出不進,是一項長期的開支,需要謀劃周全,從一開始就定下審計的規距,以防辦事人員對財物動手腳,中飽私囊。
被委以重任,解縉備受鼓舞,欣然允諾,「微臣定會盡心竭力,辦好學堂」。
朱高爔微微頷首,接著說道:「先生暫時不能在朝廷任職,受委屈了」。
解縉再次起身,誠惶誠恐,「微臣蒙王爺看重,已是三生有幸,怎會覺得委屈?」
朱高爔輕鬆笑道:「先生無需多禮,以後學生將有很多問題請教先生」。
解縉恭謹地答道:「能為王爺答疑解惑,微臣不勝榮幸」。
師生二人第一次見面的交談結束,氣氛和諧而融洽,算是開了個好頭。
王府的院落大多閒置,昨天已經讓內侍收拾出一處僻靜的院子,打掃乾淨,置齊各項生活用品,解縉可拎包入住,朱高爔讓讓黎輝帶解縉過去休息。
朱高爔打算讓八名小內侍到學堂幫忙,因為對他們的新名字尚不熟悉,讓三保把他們帶出來,挨個自我介紹。
三保起的這八個名字別出心裁,全都姓吳,分別是吳盛、吳朝、吳皂、吳尚、吳姜、吳福、吳嘉、吳枚。
八人中,吳盛年齡最大,十四歲;吳皂年齡最小,十一歲。
吳朝、吳尚、吳嘉全是十三歲,吳姜、吳福、吳枚十二歲。
朱高爔按年齡分組,吳盛、吳朝、吳尚、吳嘉負責學堂的採購,吳姜、吳福、吳枚、吳皂負責保管貨物、登記帳目、銀錢收支。
分工完畢,朱高爔又大致給每個人講解了各自差事的要點以及需要格外關注的細節。
八人熱情高漲,躍躍欲試,恨不得馬上開始幹活。
安排妥當後,朱高爔便帶著三保和黎輝回宮,去乾清宮套近乎,拉關係。
他有事相求老皇帝。
封王時日尚短,吳王府的官員尚未配備到位,尤其是排在首位的王府長史,職位一直空缺。
朱高爔相中了一個合適的人,武定侯郭英的次子郭銘。
由於郭英的女兒被冊封為遼王正妃,
老皇帝為郭銘安排的官職原本是遼王府典寶,負責掌管印璽。
可是,郭銘這兩年纏綿病榻,始終沒能去廣寧上任。
朱高爔看重的是郭英的人脈關係。
郭英的長子郭鎮是老皇帝第十二女永嘉公主的駙馬。
而永嘉公主是郭惠妃的長女。
郭英的妹妹郭寧妃,自不必說,曾長時間照顧朱高爔,感情深厚。
朱高爔是這樣盤算的,有了這層關係,萬一以後他的努力前功盡棄,歷史重演,發生靖難之役,也方便給便宜爹將來拉攏郭英製造機會。
做好進可攻退可守的籌劃,才能從容應對意外的發生。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