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家父朱棣,朱元璋為我續命> 第45章 真的是朱標轉世?

第45章 真的是朱標轉世?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身居高位,為朝廷出力,是多少讀書人的夢想。

  

  朱高爔小小的年紀,能看出解縉的軟肋,實屬難得,但是朱元璋仍舊有些犯難。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讓解縉跟著他父親回老家時定下十年之約。

  「大器晚成,若以而子歸,益令進學,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

  解縉才華出眾,朱元璋非常喜歡,曾跟他說「義則君臣,恩猶父子」。

  被皇帝當成親兒子看待,解縉一下子就飄了,立馬寫了一篇洋洋灑灑萬餘字的文章,針砭時弊,並且歸咎於「臣下之乏忠良」,不久,又寫了《太平十策》上呈預覽。

  解縉不僅為自己寫奏疏,還仗著文采出眾,幫別人寫告狀信。

  李善長死後,解縉幫工部郎中王國用起草奏疏為李善長鳴冤;又幫同僚夏長文起草奏疏,彈劾都御史袁泰,被袁泰懷恨在心。

  不僅如此,解縉到兵部索要皂隸,言語傲慢,被尚書沈溍告到御前。

  總而言之,解縉的表現簡直像個初入職場的愣頭青,不知不覺得罪了很多人,被群起而攻之,不少高官暗中憋足了勁要收拾他。

  眼看解縉在朝中待不下去了,朱元璋只好先把他打發回家,暫時避禍。

  朱元璋是有愛才之心的,讓解縉回家,是為了保護他。

  磨磨性子,懂些人情世故後或許仍舊可用,朱元璋當初定下十年之約,其實是打算等朱標登基後再施恩啟用。

  萬萬沒想到朱標英年早逝。

  朱元璋想起朱標,不禁眼淚汪汪,飽含深情地望向朱高爔,他多希望,這個聰明的孩子就是朱標轉世。

  朱高爔密切關注著朱元璋的神情變化,善解人意地問道:「爺爺是不是在為十年之約犯愁?」

  「當時說好了的,爺爺總不能說話不算數」,朱元璋擺出一副十分為難的樣子。

  「爺爺,這個好辦,解縉此次回京,只是被聘為吳王師,在吳王府居住,並不是在朝廷任職,算不得違約」。

  這是朱高爔事先想好的說辭。

  他已下定決心聘解縉為師,必然要全力爭取。

  「吳王師?」朱元璋沉吟不語。

  「是啊,爺爺,就像方孝孺,他多次被舉薦來京,爺爺認為還沒到任用他的時候,讓他暫時回鄉,後來十一叔把他聘為世子師,解縉的情況跟他類似」,朱高爔道。

  話雖如此,解縉、方孝孺都是留給下一任君王用的,而不是當某位藩王的親信。


  以解縉的才學,沒了官場關係的困擾,若是他盡力輔佐,那吳王的勢力豈不是要壓過太孫?

  吳王的親爹戰鬥力超群,他的鐵桿兄弟有燉更是後起之秀,再加上本人聰慧絕倫,太孫日後如何駕馭?

  朱元璋陷入沉思之中。

  藩王勢大,必然為以後埋下禍端。

  可萬一高爔真的是標兒轉世……

  要不,把宗泐召進宮,再問問。

  在京師聚寶門外的鳳山,坐落著一座巍峨雄偉的寺廟——天界寺。

  為管理天下僧寺,禮部下設僧錄司,而僧錄司設在天界寺。

  當前掌管僧錄司的高僧是左善世宗泐。

  雲霧飄渺中,宗泐正在煮茶宴客。

  他對面的客人三角眼,形如病虎。

  此人正是朱棣後來的黑衣宰相道衍。

  宗泐和道衍是多年好友。

  馬皇后病逝後,朱元璋挑選高僧跟著諸藩去封地誦經祈福,道衍便是宗泐推薦的。

  「法師也相信轉世之說?」宗泐將剛煮沸的茶湯緩緩倒入杯中。

  「要不然怎會如何巧合?」道衍端起茶杯,嗅了嗅清新的茶香。

  「也許,只是巧合而已」,宗泐往水壺中續上水。

  「你當時跟聖上可不是這麼說地」,道衍啜飲了一小口茶,慢慢品味。

  宗泐把細細的長勺重重地放在茶桌下,滿臉慍色,「居心叵測」。

  「是天命所歸」,道衍慢悠悠放下茶杯,「大師相信袁珙嗎?」

  「他看過了?」宗泐眼神中略帶驚異。

  道衍微微點頭。

  宗泐遲疑了片刻,斷然回絕道:「我不能答應你」。

  「大師不用急著回復,也許見到人,就會改變主意」,道衍神情平靜,絲毫不惱。

  宗泐嗤之以鼻,他不相信一個四歲的娃能有多神奇。

  數日後,朱元璋在大隊甲士的護衛下,來到天界寺。

  「爺爺,坐軟轎上去吧,孫兒擔心爺爺身體吃不消」,朱高爔望著通往佛殿的八百餘級階梯,孝心十足地勸道。

  「你小子要是怕累,就讓侍衛抱你上去,爺爺身子骨好著呢,不用瞎擔心」,朱元璋根本不服老。

  「爺爺,我跟爺爺一起走上去」,朱高爔邊說邊擔心,自己的小身板會不會報廢在這裡。

  朱元璋不再吭聲,領著朱高爔徑直上石階。


  走走停停,能量一次又一次耗盡,幸虧朱高爔帶了足夠多的零食,紅薯條,大棗,核桃,栗子,松子……

  累了,就停下來吃東西,補充體力。

  宗泐聞訊,立即沿著青石小徑下山相迎。

  「陛下,老臣罪該萬死,勞動陛下親臨」,宗泐歉意滿滿。

  「咱帶著孫兒了來誠心禮佛,只是順便去看你」,朱元璋安慰道。

  「大師不必自責,我跟祖父來寺里上香祈願,不是大師的罪過」,朱高爔開解道。

  雖然朱元璋矢口否認,但宗泐心裡清楚得很,這祖孫二人為何而來。

  他謙恭謹慎地跟在後邊,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同時悄悄打量著傳說中的神童。

  好不容易到了山上,朱高爔雖然快累趴了,但仍在勉力強撐,儘量維持端正的坐姿,緊靠著椅背,適度放鬆。

  朱元璋也累得不輕,在鳥語花香中閉目養神。

  宗泐坐在一旁安靜地煮茶,除了沸水咕嚕的聲響,再無其他雜音。

  萬一老皇帝問起,他當如何回答?

  轉世之說,只是當時情急之下安慰老皇帝的說法,當不得真。

  這位年幼的吳王就算再聰慧,也不一定就是太子朱標轉世。

  可是萬一改口,老皇帝雷霆震怒,會不會追究他的欺君之罪?

  還是將錯就錯,絕不改口?

  道衍可不是佛門的虔誠信徒,他的志向,宗泐看得一清二楚,他想幫燕王上位。

  現在,道衍現在突然改主意了,要扶燕王的兒子當儲君。

  這個唯恐天下不亂的道衍,到底應該幫他,還是揭發他?

  宗泐內心糾結至極,左右為難。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