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家父朱棣,朱元璋為我續命> 第89章 勝負的關鍵(求收藏、求追讀、求票)

第89章 勝負的關鍵(求收藏、求追讀、求票)

  人手配備到位,朱濟熺更加幹勁十足,氣焰囂張。

  朱允熥的婚禮已經結束,朱濟熺沒理由繼續賴在文華殿不走,偏偏他沒這個自覺性,朱允炆氣憤難當,只得直接下逐客令。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朱濟熺裝傻充愣,臉皮極厚,「爺爺讓我來的」。

  朱允炆無計可施,跑去找老皇帝做主。

  「爺爺,十一叔來信說,悅燫弟弟想爺爺了」,朱允炆委婉地提示道。

  老皇帝知道,太孫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讓朱濟熺趕緊離開京師,同時把他傾慕已久的方孝孺請過來。

  「讓濟熺來乾清宮吧,你十一叔的事兒咱再想想」,老皇帝溫和地滿足了太孫的部分要求。

  朱高爔搞不明白,這麼點兒小事,朱允炆為何要向老皇帝求助。

  區區一個朱濟熺就把你為難成這樣,你不會和他鬥智鬥勇,將他使喚得團團轉嗎?

  身為太孫,你怕他做甚?

  方孝孺目前在十一皇子蜀王朱椿的府上,教世子朱悅燫讀書。

  方孝孺是浙江寧海人,跟元末名儒葉兌是同鄉。

  當劉福通的三路北征軍漸趨不利時,元朝名將察罕帖木兒說服元順帝,派遣使者招降朱元璋。

  葉兌來到應天,向朱元璋獻上《武事一綱三目策》,建議「北絕李察罕,南並張九四。撫溫、台,取閩、越,定都建康,拓地江、廣。進則越兩淮以北征,退則畫長江而自守。」

  值得一提的是,徐達、常遇春圍攻張士誠的老巢平江路,正是使用葉兌所獻的「鎖城法」。

  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於洪武四年應徵到京參加吏部考試,名列第二,被封為濟寧知府,後來死於空印案。

  自幼聰穎,曾拜名儒宋濂為師,先後兩次被推薦至御前,朱高爔對方孝孺的輝煌履歷暗自嘆服。

  然而,朱元璋雖稱讚他品行端莊,卻並未委以重任,第一次將他禮送回家,十年後第二次見面,只是封他為漢中教授。

  朱椿聽聞方孝孺的賢名,聘他為世子師,禮遇有加。

  朱允炆對方孝孺久仰大名,早就想將他召到京師,朝夕隨侍。

  然而,令朱高爔感到疑惑不解的是,洪武年間已經舉行五次科舉考試,方孝孺為何一直未曾考中進士?

  要知道,方孝孺比朱棣還大三歲,並不存在年齡暫未達標的問題。

  同為建文帝的重臣,黃子澄是洪武十八年探花,齊泰同為洪武十八進士。


  老皇帝一向求賢若渴,假如方孝孺是能臣幹吏,他為何不提拔重用?

  在靖難之役中,方孝孺先後三次在關鍵時刻獻計獻策。

  第一次,利用朱高煦和朱高熾之間的矛盾,勸建文帝用反間計,引發燕軍內亂。

  夾河、藳城之戰,建文帝所派南軍損失慘重。

  隨後,朱棣又派兵焚燒大量糧船,南軍一下子損失數百萬石糧草。

  消息傳來,京師大震,建文帝慌了手腳。

  方孝孺建議離間朱棣和朱高熾的父子關係。

  給堅守北平的世子朱高熾送去密信,以燕王之位為誘餌,勸他歸附;與此同時是,另外派人給朱棣和隨行出征的朱高煦報信:朱高熾密通朝廷。

  然而,朱高熾收到信後,原封不動地連人帶信一塊兒給朱棣送去。

  反間計宣告失敗。

  第二次,勸說建文帝割地求和,延緩兵鋒。

  靈璧之戰,朱棣將南軍主力徹底擊潰,自此,燕軍在江北再未遇到強有力的抵抗。

  數日後,朱棣帶兵攻下泗州,拜謁祖陵,兩天後攻克盱眙,而後相繼占領揚州、高郵。

  建文帝急忙派官員到各地徵調兵馬,方孝孺建議派人割地議和,爭取時間,等待所募東南兵馬到京。

  結果遭到朱棣嚴詞拒絕:割地無名,只要奸臣。

  第三次,勸建文帝死守京師以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

  朱棣帶兵進逼京師,建文帝嚇得驚慌失措,六神無主,一些大臣勸他暫離京師,去往別處,以圖再起。

  但是方孝孺大義凜然,慷慨激揚,力勸建文帝君王死社稷。

  結果,谷王朱橞、曹國公李景隆打開金川門,迎接燕軍入城,皇宮起火,建文帝不知所蹤。

  也許,方孝孺文章寫的好,朱允炆跟他很有共鳴,朱高爔猜想道。

  這些與自己無關的事,朱高爔不想浪費太多精力思考。

  朱允炆積極擴充自己的智囊團,無非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儲君之位。

  不過,以朱高爔看來,可能收效不大。

  因此,根本無需理會,專心做好自己的事要緊。

  朱允炆得到老皇帝的同意,立即回文華殿,將狗皮膏藥一樣的朱濟熺請出去。

  朱濟熺神情沮喪地來到乾清宮。

  為了不打擾朱高爔和朱有燉,老皇帝帶著他去了偏殿。

  老皇帝可能會語重心長地跟朱濟熺講些注意事項,在江湖行走,不是光憑腦瓜好使就能暢通無阻。


  朱高爔抬頭望向窗外,若有所思。

  「怎麼了?」朱有燉關心地問道。

  「哥哥,有沒有遇到過無法馴服的野馬?」朱高爔別有深意地問道。

  「馬匹性子雖然狂野,但畢竟是畜生,沒有腦子,餓上一段時間,再想辦法套近乎,總能找到辦法」,朱有燉冷靜的分析道。

  「祖父一直誠意招降王保保,但是王保保始終不肯歸附,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

  朱高爔有些擔心,老皇帝會不會用朱濟熺來考驗他。

  朱濟熺如此自信張狂的性子,對皇位嚮往已久。

  若是老皇帝出題,讓他設法收服朱濟熺。

  需要怎麼做,方能讓朱濟熺心甘情願地放下執念?

  「祖父最後是如何贏的?」朱有燉笑著問道。

  洪武五年,徐達統兵北征失利後,老皇帝痛定思痛,及時調整策略,放棄主動進攻,改為積極防禦。

  當時,大明軍隊需要整合,經濟尚未恢復,統治尚未鞏固,雲南仍為元梁王所控制,巴蜀地區尚處於明玉珍所創的大夏政權控制下,北元名將納哈出盤踞在遼東地區,整體而言,大明當時實力不夠強大。

  老皇帝根據實際情況,改變策略,專注修煉內功,積攢實力,無疑是最適當的選擇。

  將沿邊百姓遷入內地,實行堅壁清野的策略,在長城沿線的軍事要塞增置衛所,修築城池關隘,補充大量兵力,屯田防守,構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靠著休養生息帶來的紮實經濟實力,最終耗死了王保保和他的主子-北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

  朱高爔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集中精力,全神貫注發展自身實力,增強防禦,這便是取勝之道。

  敵我雙方長期對峙,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撐是不行的。

  因此,勝負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保持並逐漸擴大經濟實力上的優勢。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