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八百二十二章 利益勾結

第八百二十二章 利益勾結

  明代後期的欽天監監正基本由地學家擔任,如監正吳昊、楊汝常都是極受皇家寵幸的人物,可以參加黃陵卜選、各種皇家建築的修造,楊汝常還被戲稱作「國師」,以至於很多人以為帝學家才是欽天監中的主要勢力。

  但情況恰恰相反,欽天監中的天學家才是部門主導力量。

  這是因為明代的風水地學有大量的民間需求,所以理論發展極快,江南、陝西,名家極多,可說是代有人材出,風水學理論也是與時俱進,所以許多地學家都是先在地方上成名才被皇帝看重徵辟入欽天監的,形成不了壟斷性的世家。

  但選皇陵這種工作都是皇家臨時徵召,並不以欽天監名頭專任,也不算欽天監的官方任務,欽天監每年的法定工作其實是修訂日曆。

  大明規定日曆只能由官方修訂印刷,這也是為了保證國家秩序,欽天監中的天學世家世代掌握著日曆修訂權,民間又不許私習天學。

  這就導致天學世家代代為官,比起不斷受寵、不斷更換的地學家們在欽天監中的話語權要高得多。

  作為欽天監的領導,如何管理部門,楊汝常還得參考天學家們的觀點,他指指桌上報紙道:「接下去如何辦,四位官正都說出想法。」

  夏官正倪贊苦笑說:「這文章是揭我們的短呀,欽天監必須要出頭反駁,楊監正,這主意您可得拿正了。」

  「沒用?反駁要寫文章,你們誰能寫出比王建陽這篇更理論精到的文章把他駁倒?」楊汝常一聽就搖頭。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𝐜𝐨𝐦

  「不如找徐子先,那是個場面上的人物,我前兩日給侯爺主持大葬時還見他去典主來著,他與王建陽相交莫逆,先請他做中間人,讓王建陽再寫一篇文章,給我們挽回挽回。」高家的高城出點子道。

  楊汝常看向貝昇:「貝春官以為呢?」

  四位官正之中貝昇年紀最輕,頭腦也靈光,雖然不喜歡貝昇為人油滑,但此時楊汝常也期望他出些鬼主意。

  貝昇稍稍思索,便搖頭道:「徐子先雖然是場面上的人,但這群傢伙要修曆法是拿定主義的,不一定會給咱們這個面子。就算一時間給了咱們面子,豈非是將欽天監的前途假手於人?若想要保得安全,還得向自己求辦法。」

  「你打算如何做?」楊汝常詢問。

  貝昇笑道:「我有個移花接木之法——王文龍在文章之中誇獎郭守敬,我們欽天監的天學也是學的郭守敬一脈,若要說學習元人曆法,咱們不差他們分毫!」

  「他文章中既然指出過去計算錯誤,咱們將計就計,表示這些錯誤我們早算出來了,並且明年曆法之中就會加以改正,祖宗規矩,曆法只能由欽天監自己改。我等保證明年的新曆定不出錯就是了。」


  「但如果明年又出錯呢?」楊汝常皺眉。

  他心中很看不上貝昇,貝家現在除了一個世家的名聲早不剩什麼,郭守敬的手稿放在貝昇面前估計他都看不懂。照他辦法,其實沒有如果,明年的日曆肯定也還會出錯。

  貝昇笑道:「只要這說法能被接受,咱們就坐穩了郭守敬的真正傳人身份。咱們今年是用郭守敬的法子修歷,換成他們來做也是一樣過程,若算出結果還有錯誤,那是郭守敬的錯。同樣的算法,難道換成他們就能沒問題?我家祖上就是回回司天台的通譯,他們反而是野狐禪。」

  楊汝常也不禁感嘆貝昇這傢伙夠不要臉。但從欽天監的利益角度,這辦法還真是一個解題之招。

  楊汝常又問:「若他們乾脆要用歐洲人的辦法修歷怎麼辦?」

  「那就是以夷變夏了!他王文龍在文章中狠誇了郭守敬一頓,如今卻要用西洋人的法子?是何居心?難道以為郭守敬的方法不如西洋人?」貝昇笑道。貝昇這套路雖然無恥,但對楊汝常來說還真是個好主意。

  欽天監只有用這些套路才能夠長久存在,而如果欽天監現有的格局被打破,加入了真有實力的人物,不光是天學家族受損,楊汝常的日子也不好過。

  比如原時空滿清欽天監交給耶穌會士做監正之後,地學家的地位也大大降低,別說做國師了,頂多算個技術工人。而欽天監官員更是基本變成計算員,一個個老老實實學三角函數、歐氏幾何,幫助觀測和計算數據。

  若大明欽天監也變成這樣,可是要了他們的命。

  別看欽天監官員品級不高,權力似乎也不大,但他們來錢的路子很廣,可不是僅給人選墳地這麼簡單。

  就拿楊汝常負責的皇陵卜選來說,選定做皇陵的地方周圍的田地自然都要歸皇家所有,在寸土寸金的順天府周邊,選哪不選哪,背後牽扯著的便是許多大家族的利益。

  而各宮觀廟宇的風水堪輿,也全在楊汝常一句話,選地受花紅,哪一次不是上千兩的出息?

  大明還有規矩:每一個宗室下葬前朝廷基本都會派欽天監官員看墳地。

  不是看好墳,而是看壞墳。皇帝也希望皇位能在自己的子孫後代中流傳,不要被其他宗室給奪去,所以欽天監官員給宗室選墳地的首要要求就是不能讓宗室之墳有「皇氣」。為啥大明的王陵到後世好多都塌方?很大原因可能是當初選的就不是好地方。

  而宗室家族想要自己的先人能葬好些,給欽天監官員的賄賂自然少不了。

  看個壞墳地還是好的,有的欽天監官員乾脆以此為要挾,不給錢就表示找不到好地方,讓死者家裡長期停靈不能下葬。

  大明宗室可是一個龐大群體,隔幾年就得死個把王爺,這敲竹槓的機會幾乎成為欽天監的常例收入。


  欽天監官員的來錢大頭還有偷賣日曆。

  朱元璋定下的法律:日曆不光民間不能隨意印刷,百姓也不能隨意購買,只能由官方統銷。

  日曆這東西官府里囤積很多,但是卻不願意給民間發賣,而是壟斷起來作為牟利手段。

  做買賣、讀書、過日子誰不需要日曆?這玩意兒堪稱有價無市。

  《金瓶梅》里的一些劇情反映的就是大明百姓的日常生活:

  如王婆要給自己看日子還得到潘金蓮家裡去看日曆,因為她家沒有日曆;縣衙給西門慶送禮一次送了二百五十本日曆,西門慶能將這些日曆當做禮物,日曆價格不菲,用來賞賜、送人都能算得上厚禮。

  欽天監製定日曆,有權保留日曆樣本,還有自己的印刷廠,每年都會以留樣的名義多印上許多日曆,偷偷往外發賣,光是這筆收入就比官員們的俸祿高了。

  這導致欽天監中早就形成了穩定的利益結構,大家上下一心,全力阻止外人破壞此局面。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