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波動力學!震撼學界!波粒之爭再現!誰是量子力學之正統!
第522章 波動力學!震撼學界!波粒之爭再現!誰是量子力學之正統!
得到了布魯斯教授和普朗克教授的肯定之後,薛丁格信心爆棚。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他的波動力學雖然和矩陣力學本質不同,但卻都能推導出舊量子論。
二者殊途同歸。
這其中一定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薛丁格已經迫不及待發表論文,讓物理學界來評判。
1923年7月20日。
一篇名為《量子化就是本徵值問題》的論文在《自然》期刊發表。
文章將物質波理論和經典波動學結合,得到了微觀粒子系統的波動方程。
通過該方程,同樣可以推導出舊量子論的諸多結論。
論文一出,物理學界轟動了!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繼海森堡的矩陣力學之後,竟然還有一種全新的理論能夠替代舊量子論。
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量子力學還有第二個版本?
「哦,上帝啊!」
「物質波理論竟然還能如此運用?」
「這絕對是天才的想法!」
「兩個截然不同的理論,竟然都能邏輯自恰地解釋同一個問題!」
「物理學界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吧?」
「這就是量子力學的神奇嗎?」
「以後該不會還有第三個版本吧?」
「.」
論文剛發表沒多久,波動方程理論就被冠上了波動力學的名頭。
因為有矩陣力學在前,這個以波動學為基礎的量子理論,當然就是波動力學了。
波動力學與矩陣力學,二日同輝,頗有一種爭鋒的味道。
而當眾人關注作者的信息後,皆是倒吸一口冷氣,無比驚訝。
「嘶!」
「作者竟然又是來自量子研究所!」
「我的天啊!量子研究所這是要包攬量子力學的一切嗎?」
「薛丁格是誰?怎麼之前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有人解釋道:
「薛丁格博士是布魯斯教授建成量子研究所後招收的第一位研究員。」
「他現在是量子研究所的科學負責人。」
嘩!
眾人震撼不已!
跟著布魯斯教授,這不是有湯喝,而是能大口大口地吃肉啊。
很多人都羨慕了。
先是海森堡,接著是薛丁格。
量子研究所果然不愧是量子研究者心中的聖地。
這種實力和底蘊,讓其它機構望塵莫及。
如今波動力學和矩陣力橫空出世,瞬間就把量子力學帶入了全新的境界。
普通學者對于波動力學,只能抱著看戲的心態,在一旁欣賞和羨慕。
他們只知道波動力學是新的量子力學版本。
至於牛逼在什麼地方,那就不清楚了。
畢竟大部分人連矩陣力學的論文甚至都看不懂。
又怎麼可能深入而精準地分辨兩者的不同和優劣。
但是對於物理大佬們而言,波動力學帶給他們的震撼就太大了!
「不可思議,真是不可思議!」
「把電子看成波動,竟然也能重塑舊量子論。」
「而且波動方程很容易計算。」
「它是一個二階偏微分方程。」
「我寧願算一百個微分方程,也不願意算一個矩陣。」
物理學家們十分開心,他們終於可以擺脫矩陣的夢魘了。
那玩意根本不是人類應該算的。
純粹是浪費時間。
波動力學太香了!
眾人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但是很快,他們就預感到,或許物理學領域要迎來一場風暴了!
「矩陣力學和波動力學的物理基礎架構是截然不同的。」
「那麼,誰才是量子力學的正統?」
一時間,眾說紛紜。
甚至兩派已經開始有了各自的擁躉。
他們不遺餘力地找出對方派別的不足和錯誤,同時驗證自己支持理論的正確性。
量子力學成為了當前物理學領域最火熱的話題,遠遠超越其它任何方向。
眾人全都在等待,事情到底會如何發展。
——
德國,哥廷根大學。
海森堡的巡迴演講依然在繼續。
他幾乎受到了德國所有知名大學的邀請。
慕尼黑大學、哥廷根大學、柏林大學.
他的名字就是天才的代名詞。
因為海森堡是德國人。
他的成就證明了:即便德國飽受創傷,依然在學術領域獨占鰲頭。
德意志是偉大的民族。
海森堡是個年輕人,還是個極其熱血的年輕人。
他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所以,他認真對待在德國各大學的演講,不遺餘力地宣傳矩陣力學。
他想讓德國物理學界走在量子力學研究的前沿。
讓德意志的光輝照耀科學領域。
「不敢說超越量子研究所,但一定要僅僅排在它之下。」
此刻,哥廷根大學物理系。
海森堡在得知薛丁格的波動力學論文後,差點氣的暈倒了。
他從來沒有如此討厭一個人!
「這是為了科研而科研!」
「電子只是有波的部分性質,但它本質上還是粒子。」
「薛丁格的波動力學是在玩詭秘的數學遊戲!」
「一派胡言,錯的離譜!」
海森堡氣的來回踱步,嘴裡不停地抨擊波動力學。
他認為這是薛丁格羨慕嫉妒恨了,故意造出一個和矩陣力學相反的東西出來。
畢竟,薛丁格在論文裡沒有給出波動方程的推導過程。
它是憑空出現的。
這正好讓海森堡有了質疑的把柄。
物理學界不可能容忍一個虛造的公式!
一旁的物理系主任玻恩,還有他的好友弗蘭克教授面面相覷。
他們倆可不會安慰人。
弗蘭克和G·赫茲,當初因為用實驗證明了玻爾模型的正確性,從而有了一定名氣。(276章)
但是後來,兩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個工業界,一個學術界。
G·赫茲現在擔任荷蘭飛利浦公司創新實驗室的負責人。
這個實驗室還是當初在李奇維的提議下建成的。
所以,作為大名鼎鼎赫茲的侄子,G·赫茲並不覺得這個身份辱沒了他。
而弗蘭克則在玻恩的邀請下,來到哥廷根大學擔任物理學教授。
真實歷史上,他後來和很多人一樣,離開了德國,並且和費米、康普頓等人一起建造了核反應堆。
關於弗蘭克,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小故事。
他和G·赫茲因為發現電子碰撞規律,共同獲得1925年的物理諾獎。
等到納粹上台後,當時德國為了戰爭搜刮一切資源。
黃金則是重中之重,全部被壟斷。
弗蘭克自知保不住金制的諾獎獎牌,且他本人也因為猶太人身份受到了迫害。
萬般無奈下,他只能帶著獎牌逃離德國。
在當時,很多科學家會選擇逃到丹麥的玻爾研究所。
那裡幾乎是逃亡科學家的大本營了。
弗蘭克也不例外。
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德國很快就入侵了丹麥,並且正式接管。
弗蘭克心急如焚,他必須馬上繼續逃離,但是若帶著獎牌在身,不用想也走不了。
千鈞一髮之際,匈牙利化學家德海韋西,想出了一個絕妙的點子。
「我可以配製王水溶液,將這枚獎牌融化掉。」
「德軍一定不會發現其中的秘密。」
「等他們走後,我再想辦法復原。」
這個德海韋西曾是盧瑟福的學生。(215章)
所以,他的動手能力極為紮實。
他在極短的時間內,按照濃鹽酸∶濃硝酸=3∶1的方式,製成了恐怖的王水。
它的酸性非常之強,連黃金也能融化。
很短的時間內,王水就變成了橙黃色的液體,看起來就非常可怕。
沒有化學知識的人,絕對不敢用手觸摸。
果然,很快德軍就闖入了玻爾實驗室。
他們蠻橫地翻箱倒櫃,但就是找不到那枚情報中說到的獎牌。
至於那瓶融化獎牌的王水,在他們眼裡,那就是普通的化學試劑。
而且看起來就嚇人。
最後只能作罷。
等到德軍走後,德海韋西小心翼翼地將王水溶液取出,並保存起來。
二戰結束後,德海韋西又把諾獎獎牌重新還原成了黃金。
他把這些黃金寄到瑞典諾獎委員會,並說明了緣由。
諾獎委員會得知這個故事後,深受感動,又利用這些黃金重新打造了新的獎牌,物歸原主。
德海韋西本人後來獲得了1943年的化學諾獎。
這就是二戰期間,科學家們與納粹鬥智鬥勇的故事。
充滿了傳奇色彩。
而現在,弗蘭克還沒有獲得屬於他的金色獎牌。
面對海森堡這樣的絕世天才,他可不敢拿大,只能把對方看成小老弟。
他笑著說道:
「海森堡,你的矩陣力學是得到充分驗證的,這是你的優勢。」
「而波動力學太過極端了,薛丁格放棄了電子的粒子性,我認為這有點欠妥。」
「他的理論一定會遇到問題。」
海森堡聞言,心情好受了很多。
總算有明白人了。
波動力學是糟粕,他的矩陣力學才是正統。
這時,弗蘭克朝玻恩看了一眼,意思是你也來幾句誇誇這小子。
玻恩不語,只是一味地抽菸。
他不知道說什麼好。
因為他已經私下用波動力學解決了一些問題。
相比矩陣力學,波動力學的優勢實在太大了。
計算效率提高了好多倍。
甚至玻恩還準備把自己的論文,用波動力學重新寫一遍。
換言之,他成為海森堡派的叛徒了。
此刻,他只能轉換話題,忽然感慨一聲,說道:
「幾年前,布魯斯教授剛剛才終結了波粒之爭。」
「沒想到,現在他又親手開啟了量子力學中的波粒之爭。」
嘩!
弗蘭克聞言,心頭震撼。
是啊,現在波動力學和矩陣力學吵得不可開交。
誰都說自己是量子力學的正統。
但是古往今來,一山不容二虎。
正統只能有一個!
所以兩派必然會爆發激烈的辯論。
但戲劇化的是,海森堡和薛丁格又同出一源。
他們倆都是在布魯斯教授的指點下,才完成了各自的理論。
如此一來,情況就有點尷尬了。
這簡直像門派內的師兄弟自相殘殺啊!
弗蘭克由衷地佩服道:
「布魯斯教授太傳奇了。」
「我實在無法想像,他怎麼會教出兩種截然相反的理論呢?」
「難道說,他自己也在糾結?」
弗蘭克和玻恩想了很多。
但是海森堡就簡單粗暴多了。
他可不管什麼同門不同門。
「我的矩陣力學是毫無爭議的正統!」
海森堡心中明白,布魯斯教授的教學理念是有教無類。
他並不要求所有人只能按照同一種科學思維研究。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科學是在不同的比較中發展,而不是在相同的思想里沉淪。
所以,海森堡勢必要與薛丁格分個高下。
儘管薛老大在研究所的口碑很好,但是涉及到道統之爭,他就不會客氣了。
——
隨著時間發酵,眾人忍不住感嘆,波動力學的優勢越來越大。
尤其是研究量子理論的物理學家們,幾乎都快要倒向波動力學。
他們以後再也不需要學習複雜的矩陣了。
眾人開會時,現在也是基于波動力學討論問題。
這讓海森堡感受到極大的挫敗感。
但是他也沒辦法,他可管不了其他人用什麼理論。
薛丁格則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現在的他,意氣風發,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薛老大。
每當有人反駁他的理論時,他就會謙虛地說道:
「我的理論得到了布魯斯教授的評價。」
短短一句話,直接讓反駁的人頓時啞口無言。
他們再牛逼,難道還能超過布魯斯教授嗎?
但是薛丁格內心很清楚,波動力學和矩陣力學的矛盾,是完全不可調和的。
矩陣力學的基礎是粒子,它強調粒子的間斷性,認為電子會在軌道之間發生躍遷。
但是波動力學的基礎是波,它否認了電子的躍遷,認為電子是以波的形式,在軌道之間連續轉變。
二者之間的矛盾是關於世界本質的問題。
那麼,世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物理學界因為矩陣力學和波動力學之爭,熱鬧非凡。
老一輩、中年一輩、年輕一輩的物理學家們,全都對量子力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因為眾人都有很強烈的預感和直覺。
這一次道統之爭,或許會徹底奠基和完善量子力學,使之成為和相對論一樣,完美無缺的理論。
到時候,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將全部成型!
物理學繼牛頓、麥克斯韋之後,迎來第三次的輝煌!
那會是何等的盛世啊!
所以,量子力學的越發受到所有人的關注。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