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漠雄鷹蘇勒坦汗>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平西王反攻貴州(上)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平西王反攻貴州(上)

  雲南昆明的五華山本是蛇山余脈,蛇山從昆明東北方南下,九起九伏,至螺峰山頓開玉屏,再前則脈分五支,吐出五華秀氣,因稱「五華」,自古為一方之勝。這座高五百七十八丈(1926米)的名山因為景色秀麗吸引了無數貴人,先是孫可望在此築秦王宮,後永曆帝在此築萬壽宮,後又成為平西王吳三桂的王府。這位王爺割據云南後開始講究排場,於山中大營宮室,「益廣其址,繚以重垣,俯以傑閣,極土木之盛」。時人記載:「紅亭碧沼,曲折依泉,傑閣豐堂,參差因岫,冠以巍闕,繚以雕牆,橫廣數十里。卉木之奇,運自兩粵;器玩之麗。購自八閩;而管絲錦綺,以及書畫之屬,則必取之三吳,細載不絕,以從園園之好」。

  天剛朦朦亮,一位身著錦衣的老者便在王府的後花園內舞刀。舞刀者,吳三桂是也,將門出身的他養成了聞雞起舞的習慣,偃月刀下不知斬過多少名將之頭,雖然已經五十八歲的年紀,依然虎虎生風。

  「呼~」平西王爺猛然收刀在手,身軀不動如山,凝望北方,默默無語。

  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王爺是在思念世子嗎?」一旁的寵姬八面觀音呈上汗巾,溫柔地問。男人善變,「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那位「紅顏」陳圓圓此時因年老色衰加之與王妃張氏不諧,日漸失寵,隱於王府僻靜處吃齋念佛,如今王府內最得寵的便是這位八面觀音(小名)。此女曾是明朝禮部侍郎李明睿的家妓,生得國色天香又性情溫柔,被李侍郎送於吳三桂後極是得寵。

  「唉~衛國的那位可汗與滿洲的皇帝沒什麼兩樣,只會用熊兒的性命要挾孤!豈不知自古成大事者有幾人會顧及兒女私情~」吳三桂重重地嘆了口氣。攻破北京後,滿清宗室或被屠戮、或被抄家流放,惟獨和碩建寧長公主愛新覺羅阿吉格一家安然無恙。長公主是皇太極第十四女,嫁給了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生下嫡長孫吳世琳。深諳奇貨可居之道的蓮花大可汗不但沒對他們一家不利,反而要吃給吃、要喝給喝,十分優渥。當然,絕沒有白優渥的道理,隔三岔五地便會命吳應熊給老父親寫信勸降,最近的一封於不久前送達昆明,告訴吳三桂,只要肯待在藩地按兵不動,滅清後大衛國將會封其為鎮南王、世鎮滇黔二省。

  可老奸巨猾的吳三桂又怎會看不破這只是想先穩住自己的伎倆,若真讓衛國攻滅了滿清的振武小朝廷,自己恐怕便是他們的下一個進攻目標。所以打算先下手為強,發兵北上。一則可以增援陝西,二則可以擴大自己的勢力。為了讓北伐更有把握,又派人去廣東、福建約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領兵前來相會。雖然如此,畢竟年邁,想到自己的舉動可能會給遠在北京的兒孫帶來不幸,仍然噓唏不已。

  「世子吉人天相,一定會逢凶化吉的」,八面觀音猜中吳三桂的心思,柔聲撫慰。

  「唉~還是汝好啊!」平西王爺長嘆一聲,接過美人遞過來的汗巾感慨萬千。


  ——

  雖然五華山上的這位梟雄想集三藩之力一同北伐川黔,可靖南王耿繼茂屢受台灣鄭氏的襲擾,無法派出大軍;而平南王尚可喜則立主應集中兵力先援湖廣,不肯發兵來雲南。伐川黔受益的是平西藩,援湖廣平南藩才好擴充勢力。平南王爺雖然實力不如平西王爺,可卻精明著呢。

  無奈之下,吳三桂只好召集文武心腹議事。他早已定下北伐大計,雖然尚可喜、耿繼茂不肯派兵,仍改變不了決心,剩下的只是怎麼打的問題。

  「如今衛軍北上四川,貴州空虛,王爺可由曲靖東進貴州,直取貴陽。這條路線最短,可以速取貴陽。貴陽乃西南要隘,得之則形勢在我」,謀士方光琛獻計。

  「嗯,廷獻(方光琛字)言之有理」,吳三桂點了點頭。

  「不可!此路雖近,然黔地『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並不好走。且這一路親衛的土司眾多,若進入他們的領地,必有血戰也容易耽擱時日。我軍正與衛軍在建昌相持,尋甸一帶屯有大量糧草。可由尋甸北上東川,經東川、烏撒二府攻入水西,攻取貴陽」,另一位謀士劉茂遐也獻策。

  吳三桂有些不太明白,問道:「玄初(劉茂遐字)適才說黔南親衛的土司眾多,進入他們的領地必有血戰,耽擱時日。可東川土知府永昌、烏蒙土知府祿承爵、烏撒土知府安重聖皆已降衛,進入他們的領地難道不要血戰嗎?」

  「呵呵,東川土知府祿永昌是弒父自立的,在東川不得人心,其幾個弟弟永升、祿永邦、祿永高等皆不服他,破之不難;烏蒙土知府祿承爵年紀老邁膽小,素來是牆頭草兩邊倒,若我軍攻破東川,吾料其必降;至於烏撒土知府安重聖乃安坤長子,與滿清有仇,最是親衛。可前些年清軍曾攻打過一次烏撒,雖未消滅掉他,卻也令其元氣大傷。是以,吾以為攻破這些地方並不難。且水西富裕,得之可以養兵,亦可為雲南屏障」,劉茂遐仔細解釋。

  「哎呀,孤得玄初若漢高祖得張子房耶」,吳三桂聽罷大喜。此言一出,引得方光琛悠悠地瞅了劉茂遐一眼,自古文人相輕,蓋莫如是。

  平西王做事向來雷厲風行,既然已經定好北伐路線,即刻便統八萬大軍由尋甸北上東川府,為了以最快速度拿下東川,他以軍中悍將吳國貴、高得捷為正副先鋒;為了牽制蜀地的衛軍,又命吳應麒、胡國柱領軍兩萬繼續攻打建昌;同時傳令駐於平夷衛的雲貴總督趙廷臣領本部兵馬攻打普安州,吸引貴州衛軍的注意力。

  乾元二十三年(1666年)元月八日,吳軍開始北伐。先鋒吳國貴、高得捷部的行軍速度極快,僅用五日便由昆明趕到尋甸府,然後沿金沙江的支流牛欄江北上。

  望著滔滔的牛欄江,吳國貴下了道軍令:「沿江畔的蘆葦叢而行,不可泄露我軍消息」。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