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川陝總督入龍安
崎嶇不平的山路上,約兩千裝備精良的土兵正緩緩而行。是的,裝備精良,雖然是土兵,卻擁有十餘門橐馱炮、數百支火銃和大量的兵甲軍械,論裝備一點兒也不比戰兵差。
「人域康巴」,指揮這兩支人馬的是兩個典型的中年康巴漢子,雖然膚色較黑,卻面容堅毅,自帶著一股英雄氣。一個是穆坪總兵兼土指揮使堅參南哈,另一個是德格總兵兼土指揮使丹巴次仁。康絨行省是較早歸順大衛的行省,堅參南哈、丹巴次仁二將很早便追隨蓮花大可汗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因而不但被授與世襲的土指揮使官職,還被封為總兵,麾下的土兵也得到朝廷撥給的大量軍械,裝備精良。此次二將是奉大可汗的諭旨率軍由嘉絨地區進入松藩,據說大可汗親自給他倆寫了仙翰,說嘉絨與松藩同文同種,讓他倆帶著麾下的嘉絨土兵去松藩聯絡當地土司協助征南大將軍西日莫進攻川北和陝南。可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收到至尊的仙翰,二人得信後倍感榮耀,立即各精選出一千精銳私兵揮師東進。雖然只有兩千人馬,卻皆是領地內最勇猛的戰士。
「堅參南哈總鎮,前面便是松藩衛城,不知道卜兒吉細他們拿什麼歡迎咱們?」丹巴次仁笑眯眯地問堅參南哈。同為嘉絨人,他們和松藩眾土司關係很好、相互間經常貿易,恰如來好友家作客般。
「還能有什麼?不外就是烈酒和美麗的女奴罷了?咱們又不是上師,難道卜兒吉細還捨得將自己的亥扣(夫人)布施給咱們?」堅參南哈放聲大笑,提及「美麗的女奴」時雙眼放光。
果然,剛行至松藩衛城不遠處,松藩大大小小的土司便在漳臘營土司嘉納巴、松潘中營土司卜兒吉細等人的帶領下迎接「王師」。莫看堅參南哈、丹巴次仁拿卜兒吉細等土司亂開玩笑,可面對有著上師身份的嘉納巴可一點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行禮。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阿彌陀佛!兩位總鎮光臨松藩,實是佛祖的意思。快請入城歇息」,嘉納巴雙手合什回禮,殷勤地引二將入城。這一夜,果如堅參南哈所料,松藩的土司們拿出各色山珍海味、美酒佳肴,還有年輕貌美的女奴們招待貴賓。
畢竟是大衛國的總兵,二將僅快活了一夜便不再放縱,次日一早強烈要求松藩的土兵隨自己一起去攻打龍安府。大衛國最重軍功,立功受賞時不我待。松藩眾土司早將各自的私兵集中於衛城,欣然從命。約莫四千餘松藩土兵,加上二將帶來的兩千精兵,衛軍的兵力達到六千多人,氣勢洶洶往龍安府殺去。
——
「國事艱難!諸公可有什麼指教嗎?」龍安府治平武縣的副將府內,龍安參將署松潘副將事徐學易愁眉苦臉地問潼川參將余先貴、游擊趙文魁。他真的很煩惱,衛國征南大將軍西日莫的大軍已經攻占潼川和成都,很快便會北上龍安、保寧二府;屋漏偏逢天下雨,剛得到消息,西邊松藩衛的土司斬殺參將馮可友降衛,這意味著龍安府的西邊也面臨著危險。而放眼龍安守軍,即便加上由潼川府逃過來的余先貴部三千兵馬,也不過七千餘眾。如何能是對手?
「大清國勢已衰,恐非人力能挽回。只可惜李督憲瞧不出這一點,唉!」余先貴長長地嘆息,表面上為大清哀嘆,暗地裡卻是在試探。他著實被衛軍的強大嚇破了膽,身為潼川守將,一矢未發便棄城逃跑,如今更是動了降衛的心思。
「吾等深受李督憲厚恩,如今正是報答之時,督憲未說降衛,萬萬不可歸降!此等時節,還須精誠協作,以御強敵才是」,徐學易是川陝總督李國英親信,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度。
「末將願聽從徐副戎調遣」,游擊將軍趙文魁是徐學易的心腹,見徐副將亮明態度,立即大聲支持。
「既然如此,不如吾率軍守江油抵禦西日莫,二位將軍分守浦江關、黃陽關,防範松藩土兵。如何?」,余先貴轉了轉眼珠問。此時他已生降念,守江油是假,獻江油城於衛拉特之狼是真。
徐學易卻對余先貴不放心,此人當初沒有膽量守潼川難道今日便有膽量守江油了?若是再逃跑,豈不是害了我軍?想了想開口道:「我軍兵少,若再分兵,難免被衛軍各個擊破。不如放棄諸縣,集中兵力守平武城。如何?」
「江油乃龍安衛重地,萬不可丟。還是讓吾去守江油吧」,余先貴已萌降念,不肯聽從。
「軍報~軍報~」正僵持不下間,忽然有心腹小校送來軍報。
徐學易拆開觀看,猛然大笑起來,謂余先貴曰:「余參戎,咱們不必爭了,李督憲已率軍進入龍安,快隨吾一同迎接。至於防守的事,等他老人家來了再說」。
——
年近六十的川陝總督李國英率兩萬三千大軍由漢中進入了四川龍安府,雖已年近花甲,卻生得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這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先在左良玉麾下做總兵;後隨左夢庚降清,被編入漢軍正紅旗;再然後隨豪格入川討伐張獻忠,並在豪格回京後主持四川軍事,屢次擊敗夔東十三家義軍、張獻忠餘部,並在李定國兩蹶名王、清廷有意放棄西南之地與南明議和的關鍵時期,上疏清廷應該儘快出兵奪回四川,並以四川為基地再收復滇、黔,乃至西南全境,強調向三巴用兵需依水路規劃,「破敵之法必須水陸並進…戰船糧船二者皆不可少」。最終,他以少量軍隊守住川北。因為在蜀地待的時間很久,在四川清軍中極有威信,聽說他來,徐學易、余先貴、趙文魁等早早便立於城門外迎接。
騎著黑馬的李國英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末將參見督憲~」一見到他,徐學易趕忙行禮。
「徐大炮當了參將變斯文嘍,這麼講禮節倒讓老夫差點沒認出來」,徐學易說話中氣足,聲如洪鐘,因而軍中有人給他起了個「徐大炮」的綽號。李國英毫無架子,開起徐學易的玩笑,又和煦地朝眾將逐一打招呼,弄得眾人心中暖洋洋的。
「軍情緊急,莫要在城外待著,趕緊隨老夫入城議事」,打完招呼,李總督也不廢話,立即招眾人入城。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