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洛陽才子> 第二十三章 張其鍠

第二十三章 張其鍠

  可真的打起來,直系的戰鬥力如何,吳佩孚最為清楚,自己的第三師還算得上精銳,還有就是新進入陝西的馮玉祥的第十一師尚堪一戰,其餘的部隊,皆土雞瓦狗也,這也是吳佩孚洛陽練兵的初衷,他不僅要把自己的第三師練成精兵,更要以此為火種,為整個直系多練幾個精銳師出來。

  兵還可以練,將呢?看看直系的這些將領吧。

  長江三督中,湖北督軍王占元,貪婪粗鄙吝嗇,只知橫徵暴斂,剋扣軍餉,多攢幾個棺材本兒,哪裡還能領軍征戰,江西督軍陳光遠,首鼠兩端,任人唯親,一心只想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手下的部隊早就成他的家丁了吧,江蘇督軍齊燮元,去年10月原督軍李純突然自殺,便與他脫不了干係,齊長期追隨李純,為李純一手提拔,卻在李純自殺、屍骨未冷的當日,召集軍政商各界開會,要求推舉他繼任江蘇督軍,全無忠義可言,何敢托以重任,吳佩孚平生最痛恨這種不忠不義之人。

  至於其他將領,第十三師師長王懷慶,直系老將,為前總統徐世昌心腹,慣會倚老賣老,不過一守門之犬,第一師師長蔡成勛,惟忠勇可嘉,思想陳舊,用兵老套,亦難當大任。

  所幸尚有三將可用,一是二十五師師長蕭耀南,蕭早年畢業於張之洞所辦湖北將弁學堂,民國八年(1909年)即加入第三師,歷任營長團長旅長,還當過師參謀長,去年直皖戰爭時,蕭還是第三混成旅旅長,在吳佩孚麾下,英勇善戰,頗有謀略,善於捕捉戰機,更重要的是,他對吳佩孚忠心甚至是崇拜到極點,吳佩孚對他很是欣賞。

  二是剛剛升任第十一師師長的馮玉祥,馮玉祥自幼在軍營長大,其父本就是淮軍的一名老兵,馮玉祥15歲就加入淮軍當兵,後見淮軍暮氣沉沉,於20歲時改投北洋武衛右軍,因操練刻苦作戰勇敢獲直系老將陸建章的賞識,把內侄女許配給了他,馮從此走上青雲之路,迅速脫穎而出,前不久,才由第十六混成旅旅長升任第十一師師長,並率軍進入陝西,幫助直系新派任的陝西督軍閻相文驅逐原皖系的陝西督軍陳樹藩。

  馮玉祥帶兵很有一套,愛兵如子,基本上做到了古代名將所推崇的解衣推食,訓練嚴格,令行禁止,部隊的戰鬥力比較強。

  三是孫岳,孫岳早年畢業於保定武備學堂,曾在曹錕麾下任過營長,後來加入同盟會反清,策划過灤州起義,而灤州起義恰是被馮玉祥所鎮壓,後來擔任過南京臨時政府的第十九師師長和二次革命時的北伐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民國七年(1908年)應曹錕之邀,擔任保定軍官教導團團長,才又回歸了直系。

  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孫岳領兵,善於提升部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也能在戰鬥中守正出奇,善用地形地勢,吳佩孚曾經讓人專門找過孫岳的一些作戰案例,也曾和他深談過,頗為賈詡,認為他是難得的智將。


  直奉這一戰,雖然不知何時開打,但想來不遠,而直系上上下下,尚未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吳佩孚深深為此憂慮。

  正當吳佩孚吳大帥一個人在為直奉之戰憂慮時,有人敲響了書房門,並且沒有等大帥回復,就推開房門走了進來。

  來人是一位瘦高的中年男子,身穿一襲青色長衫,戴著一副近視眼鏡,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來人正是吳佩孚的結拜兄弟,大帥府的首席幕僚張其鍠。

  張其鍠,字子武,號無競,廣西桂林人,清光緒甲辰科進士,中進士後外放為官,歷任湖南零陵芷江等地縣令,辛亥革命後同榜好友譚延闓做了湖南都督,請他到長沙,任命其為湖南省軍事廳廳長,管轄全省軍事,並以其領兵功績,授陸軍少將銜,第二年晉升陸軍中將。晉授中將銜時,張到北京拜謁大總統袁世凱,一番交談之下,袁世凱對張其鍠大為欣賞,欲延為己用,張其鍠早看出袁世凱有稱帝之野心,飄然離去。

  張其鍠與吳佩孚的相識相交,更是一段佳話。

  民國六年(1917年)7月,為維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恢復國會,孫中山聯合西南軍閥,向段祺瑞領導的北洋政府開戰,史稱護法戰爭。北洋政府派出第三師師長吳佩孚率部往湖南迎戰,吳第三師連戰連勝,所向披靡,粵系主力被打垮,桂系狼狽逃回廣西,剩下譚延闓和趙恆惕率數千湘兵龜縮在湘西一帶,惶惶不可終日,也準備放棄湖南,退往嶺南,適逢張其鍠從廣州抵達,力陳萬不可行,並自告奮勇,僅率三百人馬,於永州抵禦吳軍。永州多山,張其鍠命部下多多準備軍旗,於各處山坡上密林中廣設疑兵,虛張聲勢,吳兵攻至,不明底細,竟一時躊躇不前,吳佩孚此時在衡陽坐陣,接到前方報告後下令停止攻擊,修築工事,與湘兵對峙。

  兩軍對峙二十餘天,並無絲毫戰事,張其鍠書信一封,送往吳佩孚處,張其鍠在信中,反覆闡明戰則兩敗俱傷,和則兩得其利的種種利害關係,吳佩孚深以為然,其實,吳佩孚也不想再打下去了,吳佩孚征戰湖南立下大功,段祺瑞卻任命張敬堯為湖南督軍,吳佩孚心中大為不滿,吳佩孚久聞張其鍠大名,遂約張其鍠于衡陽相見,張其鍠僅帶兩個隨從來到衡陽城。

  吳佩孚與張其鍠見面之後一席長談,二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當天兩人就結拜為異性兄弟,吳佩孚年長為兄,張其鍠為弟,兩人從此結為生死之交。

  兩人商定停戰,又邀請廣東廣西的代表,張其鍠則代表譚延闓,一起舉行和平談判,於民國七年(1918年)6月16日,簽訂了停戰協議。接著,吳佩孚向全國連發通電,闡述停戰和平的主張,抨擊段祺瑞武力統一政策,獲得各界一致擁護,段祺瑞北洋政府也不得不捏著鼻子默認了停戰。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