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你不知道的隋唐人> 第十一章:地方制度的修改

第十一章:地方制度的修改

  嘿,諸位看官,且讓咱們接著上回的話頭繼續道來。

  話說咱這位大隋皇帝楊堅,那絕非等閒之輩。想那楊堅在好不容易將中央官制梳理順暢之後,他那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旋即緊緊鎖定在了地方制度之上。為何如此呢?諸位且想,一個國家恰似一台龐大而精密的機器,中央乃是這機器的核心控制樞紐,而地方則如同各個關鍵部件。倘若地方治理不善,這台龐大的機器運轉起來必然磕磕絆絆,甚至極有可能出現重大故障。故而,楊堅心中深知,這地方制度非改不可,且要改得徹徹底底。

  常言道「百因必有果」同樣的如果想要一個結果咱就得把原因解決。而想要治理好地方則需要辦兩件大事。

  咱先講講這第一件大事,把原來那州、郡、縣三級行政體制改成州、縣兩級制。這事兒啊,那可真是有一番說道。

  咱先看看隋初那地方行政區的亂局。哎呀呀,那叫一個讓人眼花繚亂。西漢的時候呢,全國一共一百零三個郡,一千五百八十七個縣。可到了隋朝建立的時候,江南那一大塊地雖然沒了,可這行政區卻像雨後春筍似的冒了出來。州有二百一十一個,郡有五百零八個,縣則有一千一百二十四個。這平均算下來,一個州才管兩個半郡,一個郡管兩個多一點縣。這像啥話嘛!簡直就是瞎胡鬧。

  那為啥會搞成這樣呢?這就得從北周和北齊那時候說起了。當年這倆政權分裂的時候啊,那可是爭著搶著用官職來籠絡人才。這現有的官職不夠咋辦呢?簡單,增加地方行政設置唄。本來一個郡的地盤,非得給分成三個郡,這樣不就能多安排幾個官員了嘛。你北周這麼幹,我北齊也不甘示弱。結果呢,這行政區是越劃越小,官那是越來越多。後來啊,北周吞併了北齊,可也沒想著把這亂糟糟的地方行政設置給改改,就這麼照單全收了。等隋朝又篡了北周的天下,這問題還是沒解決,就這麼一直拖著。

  這麼多的行政區,這麼多的官,那可麻煩大了去了。首先啊,這肯定是人浮於事,大家都在那兒混日子,行政效率低得讓人想哭。你想想,這麼多人都指望著當官拿俸祿,誰還真心實意去幹活兒啊?其次呢,這還涉及一個行政成本的大問題。要知道,所有這些官員那可都得老百姓來養著。官員多了,老百姓的負擔那可就重得像座山。這日子還怎麼過喲!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這不,有個叫楊尚希的官員實在是看不下去了,趕緊給隋文帝上了一個奏章。他在奏章里說:「陛下啊,您瞧瞧現在這郡縣,比古時候多多啦。有的地方沒百里地呢,好幾個縣擠在一起;有的地方戶不滿千,還兩個郡管著。官員太多啦,花費也多,吏卒也多,租調還減少了。這簡直就是十羊九牧啊!咱得存要去閒,並小為大。」可這辦法聽起來就不咋靠譜。啥是閒啥是要?小和大的界限到底在哪呢?這也太難區分了吧。隋文帝琢磨來琢磨去,覺得這太不好操作了。得,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省掉一個行政層級算了!那省掉哪一級呢?思來想去,只能省中間那層郡了。


  開皇三年,隨著隋文帝一聲令下,嘿,全國五百零八個郡全部撤銷。就這麼一下子,實行了好幾百年的州、郡、縣三級制變成了州、縣兩級制。這一改革,那效果可真是立竿見影。十羊九牧的局面大大緩解,地方行政開支也大幅度下降。老百姓們那可真是鬆了一大口氣,終於不用被那麼多官員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再來說說這第二件大事,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這可是一項不得了的大改革啊!

  咱都知道,從秦漢以來,中央一直就只任命州刺史、郡太守、縣令這樣的主要長官。而那些長官下屬的官吏,也就是佐官呢,都由長官自己辟召。這些地方長官都召啥樣的人呢?那不用問,肯定首選當地的高門大族呀!為啥呢?人家對地方情況清楚得很吶,而且那關係網發達得像蜘蛛網似的,有啥事兒都能擺平。那些中央空投過來的地方官還得靠他們才能站穩腳跟呢。這就跟《紅樓夢》里賈雨村當官,先得抄一張當地的護官符一樣。你要是不了解當地的情況,不跟這些大家族打好關係,那你這官可就當不踏實。

  就這麼著,雖然地方的主要長官是中央任命的,可實際上這地方的行政權力往往都掌握在當地豪門手裡。東漢的時候就有那麼一首歌謠:「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這啥意思呢?就是說南陽太守成瑨是弘農人,他到南陽做官後,就辟召了當地的名士岑公孝當功曹。結果呢,這岑公孝把政事打理得井井有條,根本不用成瑨操心。成瑨每天就找個清靜的地方吹口哨玩就行。所以人們就說,真正的南陽太守是岑公孝,那個從弘農來的成瑨不過是坐在那兒吹口哨罷了。

  這可不行啊!這大大加強了世家大族把持地方的能力,對中央集權那是大大的不利。咱中國從東漢末年到隋朝這近三百年的分裂,貴族把持地方就是一個主要原因之一。這些大家族在地方上為所欲為,根本不把中央的命令當回事兒。國家怎麼能統一,怎麼能穩定發展呢?

  於是,在開皇三年,隋文帝大手一揮,規定原來由長官辟召的佐官統統下崗,去當鄉官,只管教化風俗,別管行政事務。那空出來的行政職務咋辦呢?隋文帝下令,從今以後,地方佐官一律由中央任命。而且啊,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依據考核情況決定去留。嘿,這下子可好了,地方官吏的任免權就被中央牢牢地抓在了手裡。中央和地方的步調高度一致,那些世家大族再想橫行鄉里、左右地方政治、搞分裂、鬧割據可就難嘍。這就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你說說,楊堅這皇帝多有魄力。他這兩項改革,那可真是給隋朝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地方制度一改,國家就像一輛上了正軌的馬車,跑得又穩又快。

  這改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啊!那得有多大的決心和智慧。楊堅他能看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果斷出手,毫不手軟。他不怕得罪那些世家大族,不怕打破舊有的制度。他心裡清楚,只有這樣,隋朝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而且啊,這地方制度改革還帶來了很多好處。首先,行政效率大大提高了。沒有了那麼多中間環節,命令傳達得更快,執行得也更迅速。其次,老百姓的負擔減輕了。官員少了,開支就少了,老百姓就能喘口氣了。再者,中央集權得到了加強,國家更加穩定。那些世家大族再也不能為所欲為,國家的統一和穩定有了保障。

  不過呢,這改革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那些世家大族肯定不甘心就這麼失去權力。他們肯定會想盡各種辦法來反抗,來阻撓改革。但是楊堅可不是好惹的,他堅定地推行改革,絕不退縮。他知道,這是為了國家的未來,為了百姓的幸福。

  總之啊,隋文帝楊堅的地方制度改革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果敢的決斷力,為隋朝的繁榮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改革不僅影響了隋朝,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各位看官,咱今天這故事就講到這兒,希望大家能從這歷史的風雲中汲取智慧,感受那波瀾壯闊的時代魅力。嘿嘿,咱們下回再見。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