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明悟
筆者這裡所說的「理」非理學之「理」,它和新道家的「理」的概念有點相似。說到底,它和「情」是相對的兩個概念,但又不完全相對,因為它「無情」但又沒有真正的「無情」。而所謂以理欣賞自然美,就是基於「對萬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③然後以「無情」的態度去欣賞自然美。在這個過程中,主體無情,自然美也無情。也就是說二者間不存在主觀上的互動,它們都是靜默的,甚至於時空也在主觀上停滯了。這是一個「菩提」的過程,也是一個「格物」的過程。如此欣賞出來的自然美是既不受自身影響也不受自然美的影響的自然的自然美。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這個「對萬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的目的是「忘」。「忘」有兩層,第一層為物我兩相忘,更高一層為忘了忘。第一層容易達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④即可。更高一層就要求「對萬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了。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呢?這可以從「遺仁義,忘禮樂,隳支體,黜聰明,坐忘大通,此忘有之義也。忘有頓盡,非空如何?若以聖人驗之,聖人忘忘,大賢不能忘忘。不能忘忘,心復為未盡。一未一空,故屢名生也焉」⑤這句話中知曉。一個忘有,一個不僅忘有,更忘無。可以說,一個是假空,一個是真空。例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即為假空,因為「萬物若無,則不應起,起則非無。」⑥如此,達到第一層,對於主體來說,主體和自然美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主體就可以忘了不存在了;達到更高一層,對於主體來說,主體和自然美也就不存在不存在了,所以主體就可以忘了忘了不存在不存在了。當然,這不是說主體不在欣賞或欣賞不了自然美,客觀上還是在欣賞的,只不過忘了,甚至忘了忘了。這時,我們雖然在欣賞自然美,但我們又不在欣賞自然美。
只有「忘」了以後才能做到「無情」。其實「無情」並不是要求主體沒有情感,而是「不為情所擾亂」⑦,更為準確地說應該是忘了情,甚至忘了忘了情。也就是說主體的情感依舊存在,但主體自己感覺不到了,他人也感覺不到了。這是一個多麼博大的境界啊!如老僧參禪一樣,即使再波瀾壯闊柔情婉約的自然美,無論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種孤寂之美,還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這種雄壯之美,亦或是滄海桑田、移星起陸這種歲月變遷之美,都不能撼動自己的內心,或者準確地說是對這種撼動已經徹底明悟了。正所謂「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①。到了這個境界,可以說已經窺得菩提了,格物成功了。此時,一顆心足以照徹大千,所欣賞的自然美是為大自在大逍遙的自然美。
無論是用情欣賞自然美,還是以理欣賞自然美,其最高境界都是「天人合一」。到了這個境界,我在,美便在;美在,我便在。主體與自然美達到了一種極度統一極度和諧的狀態。當達到了這種境界後,主體就可以「精騖八極,心游萬仞」②,就可以「朝游北海暮蒼梧」,不拘於皮囊,不拘於時空,其靈魂就處於一種超自由的狀態中,這種狀態和道教的靈魂出竅有點相似,只不過一個是有意識的,一個是無意識的。而自然美和主體的靈魂或者說是意識水乳交融在一起了。最終留給主體的感覺「應似飛鴻踏雪泥」。
由此可見,把欣賞自然美的方式分為情與理兩種是可行的,這二者間是有機聯繫的,是互為補充的,是矛盾統一的,最終二者的極致歸為「天人合一」,這再一次證明了二者的內在聯繫,二者雖殊途但同歸。由於筆者水平有限,僅討論至此,未來有機會再行研究。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