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三國,我真不是上將!> 第660章 大探險家,姜維!

第660章 大探險家,姜維!

  第660章 大探險家,姜維!

  卻說姜維在島上,一方面尋找島民,一方面也是探尋島上情況。

  島上林木蓊鬱,山川秀美。

  不過嘛…

  總體看起來,還是會叫人感覺有些原始。

  兵卒打探不久,便來了消息。

  卻道:「將軍,吾等見岸邊有土人結茅而居,只是見吾等去時,驚懼紛紛隱入林中。」

  

  眼下自己這人數不多,船隻也微有受損,姜維還得依靠老鄉們把船隻修補好了,自然不能行成敵對關係。

  當即令士卒不得持兵,自攜蜀錦、漆器數件,與林外示好。

  良久,見一老者自林間走出,鬚髮斑白,身披葛衣,腰間系貝飾,目光炯炯。

  姜維拱手行禮,老者亦以手撫胸,口誦古語,音調奇異,卻隱約可辨楚音。

  姜維大喜,卻暗道:「此語似荊楚舊言,且叫我來試試。」

  於是連比劃帶口述,一通言語。

  老者聞言,神情激動,指天劃地,與姜維相應。

  幸好…

  姜維還能看懂一些。

  原來這些人先祖乃楚地之民,避秦時戰亂,乘槎浮海,漂泊至此,已歷十餘世。

  又問姜維,還是秦地來人?

  姜維一聽,這都四百年過去了,要解釋起來可太麻煩了!

  不過看這老者激動樣子,興許還念著先楚。

  於是只解釋了一番現在天下已不是秦而是漢,又說天下已經一統,大家都是漢人。

  說著,也是請老者入帳,設酒食款待。

  老者端起清酒而食,慨然嘆道:「此味似故土一般,百年未嘗矣!」

  這話說的就有毛病了,這老頭一看也是生下來就留在島上了,哪裡知道什麼故土味道。

  不過姜維也知道,這老者只是說自己曾經聽過祖輩說部族的起源,心嚮往之,這才如此感嘆而已。

  旋即見那老者又喚族人相聚,眾人聞先祖之言尚存於外,皆歡喜踴躍,紛紛以果物、獸皮相贈。

  看氣氛還算不錯,姜維又發現這些島民耕具猶是石斧木耜,看的出來,那技術是極為落後。

  不禁又問:「百年來,爾等如何營生?」

  老者答:「漁獵為食,織葛為衣,偶有越人商船至此,以珠貝易銅器,然十年難遇。」


  又指遠處山田道:「土薄水淺,稻穀難生,唯種芋薯充飢。」

  一聽竟然還有越人在此經過通商,姜維也甚是新奇。

  心裡盤算…等這夷州收復之後,便再去尋越人去。

  如此思量之下,當夜島民似乎很高興,甚至起了篝火,欲要歡慶徹夜。

  …

  夜深,篝火燃起。

  島民擊木鼓而歌,調子蒼涼,詞句雖不可盡解,然有些音調還是聽得明白的。

  姜維靜聽良久,對左右羅憲與鄧艾嘆道:「此乃楚歌遺韻,不想海外猶存。」

  羅憲與鄧艾也一同聽著,感受其中語調之古樸,倒是也漸漸陷入其中。

  不過…三人自然不會忘記,這千辛萬苦的來了此地,卻到底是為了什麼。

  當下羅憲先開口道:「伯約,吾瞧這些島民性格純良,不如請他們修船可好?」

  姜維正有此意,卻道:「吾等正需要修船的木材和人手,今欲以船上部分物資換取他們的幫助,可說兩全其美?」

  鄧艾眯起眼睛:「伯約的意思是…」

  「把船上那些多餘的絲綢、銅器和陶器留給他們,換取修船所需的材料和勞力。」姜維解釋道,「這些東西對我們而言不算珍貴,卻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幫助。」

  「再說…此番出來,帶著這些東西,也是有備無患,大王有言,叫吾等自行安排,見機行事。」

  羅憲贊同地點頭:「此計甚妙,我看這些島民心靈手巧,他們的草蓆編織工藝精良,想必對木工也有專長。」

  鄧艾沉默片刻,突然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伯約高見,不過…既然要留下物資,何不多留一些?」

  「讓他們見識中原物產的豐富,心生嚮往,待我們船修好後,約定時日再來,屆時…」

  他沒有說完,但眼神中的算計已經不言而喻。

  姜維與羅憲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認同的神色。

  姜維知道鄧艾在暗示什麼——用物資作為誘餌,為將來征服這片土地鋪路。

  這事無可厚非,本來出來是幹嘛來的?

  不就是為了開疆拓土的麼?

  能和平整合自然最好,但肯定也要做好壞準備。

  不過…

  看這些島民沒什麼敵意,又是有些心嚮往中原,姜維覺得倒是也不急判斷。

  「先解決眼前的問題。」思量便可,姜維最終說道,迴避了鄧艾的暗示,轉而說著後頭安排,「吾同令則與他們交流,負責物資交換的事宜。」


  說著又與鄧艾道:「士載,你帶人勘測附近地形,尋找適合修船的地點。」

  眼下關鍵之處,還得是先把船給修好了。

  鄧艾對此也無異議,便點頭答應。

  …

  接下來的日子,大漢士兵與島民之間的交流日漸頻繁。

  羅憲倒是展現出驚人的語言天賦,短短几天內已經學會了一些基本詞彙,能夠進行簡單的溝通。

  他了解到這個部落自稱為「巴賽」,自來此島之後,便世代居住在這片海岸,以捕魚和種植為生。

  而聽聞姜維們欲請自己修船,以各種綢緞器具換取之後,島民們倒是也樂意。

  紛紛幫忙。

  不過幾日,這至少也這大船修了個七七八八。

  而如此巨大的船隻,對這些島民來說,自然也是第一次瞧見。

  一個個驚為天人,很是震懾。

  如此半月過後,船隻修整的差不多,姜維便準備先回。

  臨別時,姜維維贈老者鐵鋤兩柄、銅刀數把,卻道:「此番離去,還當速歸,再來時,欲載谷種、農器再來。」

  老者大喜。

  緊握姜維手,指東方高山:「山頂有白石如月,船至三十里外即可望見。若見白煙升起,便是族人迎客之訊。」

  姜維連連點頭,如此才兩方分別。

  只是歸船之後,姜維連夜繪海圖,特注島嶼方位。

  又記:「島民乃楚人苗裔,可平和統治,若不服,則再用武。」

  想了想,又加註:「此地其地多樟木、珍珠,宜以鐵器、谷種易之…」

  如此標記完畢,才滿意點頭,卻把目光,更放往南方。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