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三國,我真不是上將!> 第656章 不願閒著的姜維

第656章 不願閒著的姜維

  第656章 不願閒著的姜維

  扶桑漢化已不可逆,自己千年的知識也開始有序傳承,邢道榮似乎該做的都做完了。

  於是他終於閒了下來,準備開始好好培養一小代的問題。

  眼下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得好生培養,可不是光養好世子就是。

  只是他閒下來,有人卻閒不住。

  誰?

  姜維啊!

  年輕的將士一心想立功勳,眼下天下太平,異族平定,立功的機會,遠不如之前。

  姜維倒是有些憋不住了。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s🍭to9.com

  幸好…

  邢道榮的世界地圖,還是給了姜維一些方向。

  …

  世界地圖首先邢道榮是給了劉備和諸葛亮的,但緊接著在扶桑王宮之中,邢道榮也交給了姜維。

  世界太大了。

  確實不是他這一生能整合的。

  光靠他遠遠不夠,還需要年輕一代前赴後繼的努力。

  只是這世界地圖交給姜維之後,對小小的他來說,真是大大的震撼!

  天下…姜維所認為的天下在這幅地圖上竟然只占據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區域!

  姜維的雙手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

  地圖其餘部分繪製著他從未想像過的廣闊天地:北方是無邊無際的草原和沙漠,標註著「匈奴故地」、「鮮卑部落」…

  這些北方地方,後面還跟著一行備註。

  平定…或是已臣服。

  西方是連綿的雪山和高原,寫著「大月氏」、「安息」等陌生國名。

  而南方與東方姜維的視線被那片廣闊的藍色海域牢牢吸引。

  「南海…扶桑…」

  扶桑已經平定,邢道榮為扶桑王。

  可南海…姜維只見圖上,中原以南的大片海域點綴著無數島嶼,有些標註著名稱,更多則是空白,只畫著象徵未知的問號。

  後面備註:待後人探險平定,開疆拓土。

  「原來世界如此之大…」姜維喃喃自語,喉頭髮緊。

  燭火在地圖上跳動,那些線條仿佛活了過來,在他眼前延伸、擴展,變成真實的山川湖海。

  他看見雪峰聳入雲霄,沙漠廣袤無垠,海洋波濤洶湧…


  一滴汗水從姜維額頭滑落,砸在地圖上的南海區域,暈開一小片水漬。

  他的心臟劇烈跳動,像是要衝破胸膛。

  這種震撼比他第一次出使草原還要強烈。

  見得這地圖之後,一種前所未有的渴望在胸中燃燒。

  姜維想親眼看看那些地圖上的地方,想親自踏足那些未知的領域。

  不知不覺間,姜維的手指已經在地圖上勾勒出一條航線。

  從扶桑出海口轉向南方,沿著海岸線探索那些標註著珍寶符號的島嶼。

  他的眼前仿佛已經出現了乘風破浪的船隊,聽見了水手們的號子聲,聞到了帶著鹹味的海風。

  姜維猛地站起身,地圖在他手中沙沙作響。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腦海中逐漸成形。

  組建船隊,招募熟悉水性的將士,準備足夠的補給。

  他要向南探索!

  …

  邢道榮聽到姜維要出海的時候還是蠻吃驚的。

  出海這事情,到底是風險很大。

  姜維又如此年輕,如今都未到弱冠之年。

  只是看他筆直筆直站在自己眼前,邢道榮也不能直接拒絕了。

  便自此問了問其想法。

  卻道:「姜維,你需要出海探尋新島,需要多少人?」

  姜維早有腹稿:「五艘船,三百精銳,三個月補給。」

  人和補給,其實都沒有問題。

  但關鍵是…船!

  南海地區,不比東海。

  島嶼眾多,更是完全沒有航行過的區域。

  危險很大!

  姜維…需要一艘船,一艘足以抗住巨大風浪,甚至可以環球旅行的船。

  而這艘船其實並不難做。

  邢道榮甚至有直接的參照物。

  卡瑞克帆船。

  一款在15世紀盛行於地中海的三桅或四桅的帆船。

  特徵就是其巨大的弧形船尾,以及船首的巨大斜桅。

  而它在前桅及中桅裝配了數張橫帆,後桅則配上一面三角帆。

  卡瑞克帆船是歐洲史上第一款用作遠洋航行的船艦,這是因為它的龐大體積能夠在汪洋大海中保持穩定。

  此外,它被劃分大量空間,得以擺放足夠遠洋航行的物資。


  雖然這船在一千年之後才會出現,但並不是說眼下這年代就弄不出來。

  尤其是眼下科技迅速發展,說不定真有機會。

  當下邢道榮便道:「姜維…你如此有冒險精神,本王甚是欣慰,不過…」

  「要出海,先要造船。」

  「南海不如扶桑,扶桑與中原,向來有船隻往來,航線熟悉。」

  「那南海之地,無人去過,莫不造出堅船利艦,如何能行?」

  姜維恍然。

  又聽邢道榮道:「此事陸丞相已然有所準備,你可先幫幫他。」

  姜維當即答應,也不急著出海了,欲要先把海船打造妥當再說。

  …

  陸遜還真是在準備這事。

  其實本來江東就有基礎,樓船早能造的三四層高了。

  但終究是一千年間的差距,事實上還是兩個產物。

  樓船,說白了屬於古代槳帆戰艦,主要依賴人力划槳和風帆輔助。

  水戰以江河、近海為主,船體設計適應內河作戰。

  而大帆船是航海時代的產物,專為跨洋航行設計,依賴全帆裝,多桅橫縱帆結合產生動力。

  畢竟人不可能在大海上一直划槳啊!

  為適應遠洋貿易、殖民擴張和海戰需求,必須全面利用風力。

  船體材料雖然都是木質,卻也不同。

  樓船以杉木、松木為主,大帆船則以橡木等硬木,結構更堅固。

  常說百年海軍,實際是要建造這種昂貴大航海方的戰艦,需要百年的橡木。

  一個地獄笑話,瑞典海軍在十九世紀年打輸了海戰,國王命令緊急種植橡木作為海軍儲備。

  隨後到了二十一世紀…瑞典林業致電國王,海軍橡木已經成型,可以造船了。

  不過這種笑話在這年代總歸不能發生了。

  而中國古代其實有橡木,並且使用歷史悠久。

  雖然沒有嚴格的植物分類學,但橡木在這年頭被稱為「櫟樹」或「柞木」。

  遼東地區…就有很多。

  再有船型設計上,樓船多以平底、高船樓適合內河穩定。

  大帆船則是尖底、V型龍骨適合遠洋抗浪。

  此中種種差別…邢道榮是提點了陸遜,但要說真能什麼時候造出來,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