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袁紹的深思熟慮
第133章 袁紹的深思熟慮
見自己故意露出的破綻並沒有讓對方中計,田澤不禁嘆了口氣。
「無妨,主公,我們早就想到這一點了,不是嗎?」郭嘉卻是毫不在意。
「此番試探,只是想看看對方的成色。如今看來,這支守軍之中,必然有智謀之士出謀劃策。短時間內,恐怕沒有攻破的可能。」
「我明白。」田澤點頭道。
隨後田澤命令樂進率萬名步卒撤回易縣之內,自己則是緊隨著關羽和馬騰軍,繼續銜尾追殺。
鎮守涿縣的徐晃率領一萬五千精銳,順勢開拔,直接進駐博陵郡、中山郡、常山郡北側一帶,不過數日間便一度占領近兩郡大小的地盤。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𝘴𝘵𝘰9.𝘤𝘰𝘮
而且這些地方皆是背靠山脈河流,易守難攻之地。
因為此前這群賊寇的席捲,使得當地官兵皆被趕走,徐晃剛好不費吹灰之力的收復失地。
仍然率軍駐紮於易縣對面營壘的逢紀在得知消息後,面色瞬間陰沉了下來。
但是此時的他毫無辦法,甚至都不敢妄動分毫。
易縣,他攻不下;田澤率領的大軍,他打不過也追不上;若是選擇兵出幽州,他又擔心中了田澤的埋伏。
雖然他不知道蔣欽的一萬水軍在周圍環伺,但他猜得到,以田澤的用兵風格,必然會留有後手。
對于田澤這位大敵,經過親身的感受,再加上此前收集到的諸多情報,他已經摸清了些許。
而在率軍瘋狂趕路之中的袁紹,在得知消息後,面色毫無變化,但是握住韁繩的手忍不住的攥緊了幾分。
「主公,是在下考慮不周,還望主公恕罪!」一旁的許攸見狀,連忙出聲將過錯攬了過來。
他和逢紀同為袁紹最早的支持者,也是南陽派的代表人物。
引南匈奴和白波賊入冀州是逢紀的主意,但其中也有他的參與。如此大罪,若是需要有人承擔,必須是他,因為逢紀有領兵之能,不可或缺。
「無妨,如此局面,我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此事是我的決斷,你與元圖皆一心為我所謀,何錯之有!」袁紹聞言,毫不猶豫的說道,語氣之中滿是誠懇與堅定。
許攸及周圍的文武聞言,頓時心中對袁紹的敬仰更甚,效死之心油然而生。
什麼是明主?此時的袁紹就是典型。
意志堅定、選賢用能、敢於決策、勇於擔責。
謀士可以出謀劃策,但明主卻可以果決的做出決斷、敢於承擔責任和代價。
這一刻的袁紹,身形無比偉岸。
新投入麾下的沮授、審配等人此時已然徹底歸心。
田澤的行動,剛好給了此時志得意滿的袁紹一盆冷水,讓他徹底清醒了過來。
袁紹很清楚,自己得冀州是必然的,是最符合冀州絕大部分世家利益的,在荀諶和郭圖等人聯絡他之時,此事便早已既定。
韓馥的讓位,只是袁紹為了自己的上位能夠更名正言順而已。
畢竟得到冀州雖然是必然,但如何得到,也很重要。這其中,涉及到他與河北世家之間的暗中博弈,決定著未來他對冀州的掌控權和話語權。
若是他直接消滅韓馥,登上冀州牧之位,噬主的惡名將無法洗刷,得位不正,日後怕是要處處為世家掣肘。
現在雖然引狼入室,導致小半個冀州被劫掠,以及近兩郡之地被田澤占據,但是大義在他,這些損失並非不能接受。
畢竟冀州的錢糧多在世家豪強手中,百姓受損也造成不了太大的損失。田澤占據的地盤也非膏腴之地,而是一些邊角料。
但是田澤能夠這麼快就反應過來,而且下手如此穩准狠,卻是超乎了他的想像。
田承壽,勁敵也!
此時的袁紹,完全收斂了剛吞併一州的自大之心。
他一開始的計劃,早已考慮過田澤會進犯的可能,而且甚至還有利用於其的想法,藉此和冀州世家爭奪話語權。
因為他明白自己能夠如此順利得到冀州世家的支持,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田澤。
北方出現了這麼一個王莽式的人物,威脅近在眼前,冀州世家自然要抱團,而且要選一位強有力的主公來抵擋田澤。
所以袁紹成為了他們最好選擇。
四世三公的袁家出身,自身魅力超群,聲望遍布四海,在冀州並無太多根基,聯合眾諸侯破董卓戰果斐然。
這不就是另一個劉秀嗎?
袁紹剛好想走的是劉秀路線。
二者自然是一拍即合。
但世家和袁紹雖然此時利益一致,卻都清楚,他們根本的利益並不一致。
東漢的例子就在眼前,袁紹自然想要的是與世家適當合作以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冀州世家們想的卻是深入捆綁,直接做大股東。
在得到冀州時,二者正處於合作的起步階段,關係最佳,卻也是決定話語權歸屬的關鍵時期,就看誰先沉不住氣,誰先吐出更多的籌碼。
所以袁紹早就打算和田澤交戰,有外敵才能化解內憂。
若是勝了,便彰顯了他袁本初的實力,明明白白的告訴冀州豪強,得天下者必是他袁本初,跟著他有肉吃,影響力大幅提升。
若是敗了,手中的大軍也多是世家豪強的兵馬,而非他自己招募的,甚至連戰敗的責任也可以推出去。
只要自己不敗的太難看、不敗的一無所有,嫡系兵馬和地盤折損不多,便隨時可以東山再起。
因為冀州世家別無他法,為了自保,只能選擇相信他袁本初,必然會為他提供更多的糧餉,從而讓他的嫡系兵馬迅速壯大,取得主導權。
無論勝敗,得利者皆是他袁本初。
就如原本歷史軌跡他面對的公孫瓚一般,雖然界橋一戰差點玩崩,但是有驚無險,決定了公孫瓚必然的失敗。
實際上的界橋之戰並未造成雙方的重大損失,戰敗的公孫瓚仍然有能力在次年發動龍湊之戰、巨馬水之戰等。
但是袁紹的目的卻是達到了。
公孫瓚對於世家豪強極為牴觸,因為他也是世家出身,然而卻是庶出,和袁紹是一個情況。
但他不如袁紹幸運,因庶子身份受盡白眼,一路走來極為坎坷,幾經生死,外加上找了個好岳父,才從一個小吏成長起來。
在內心,他對於世家是極為牴觸憤恨的,就像袁紹對袁術一樣,所以一直不斷的打壓世家豪強。
與公孫瓚作戰,無論勝敗,他必然得利,因為公孫瓚的性格和行事,世家絕不會選擇公孫瓚,只要開戰,他袁紹便能從世家那裡得到更多的資源和話語權。
而世家的力量根本不是公孫瓚能夠比擬的,持續下去,最終得利的始終是他。
出身袁家的袁紹,最為擅長的便是政治手段,更清楚選擇的重要性遠比努力要大得多,所以對於自己的未來早已進行了深思熟慮。
當他選擇了冀州,半個天下,就基本已經在他的掌控之下。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