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視頻劇透歷史,從閃擊波蘭開始> 第767章 全國沒有一條河?沙特用什麼能力解決用水?

第767章 全國沒有一條河?沙特用什麼能力解決用水?

  新的天幕出現。

  畫面里是一個世界地圖,並且漸漸地聚焦在了中東地區。

  【如果讓你想像一個沒有河流的國家,你會想到什麼?】

  【乾旱、貧瘠、寸草不生?】

  天幕給出的第一個問題。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古人們也是輕鬆的解答。

  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就十分確定的說道:

  「連河流都沒有的國家?這是荒漠無人區吧?」

  「匈奴、突厥都知道逐水草而居呢!」

  「沒有河流的國家,下場也很明確。」

  「那就是跟樓蘭一樣。」

  「那曾經輝煌的商業重鎮樓蘭,不就是因為河流改道而消亡的嗎?」

  「如果後世真的有哪個國家,連一條河都沒有?」

  「那基本可以確定,是那種貧瘠的部落小國,可能還不如當年的匈奴呢!」

  ……

  天幕。

  【然而,有這麼一個國家——沙烏地阿拉伯。】

  【這個225萬平方公里的沙漠王國,國土幾乎完全被沙漠覆蓋。】

  【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境內沒有一條自然河流。】

  【卻在短短三十年間,就從1800萬人口翻倍增長到了3600萬。】

  【甚至人均用水量高達全球第三,是中國人的兩倍!】

  【在地球的版圖上,沙烏地阿拉伯占據著阿拉伯半島的大部份區域,其廣袤的225萬平方公里土地,呈現一片沙漠黃。】

  【那麼,沙特究竟是如何解決用水難題,創造出沙漠中的生存奇蹟呢?】

  【今天,咱們就來深入探尋一番。】

  【沙烏地阿拉伯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決定了其水資源的極度匱乏。】

  【這裡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95%的國土是沙漠,夏季氣溫輕鬆突破50℃。】

  【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

  【蒸發量遠超降水量。】

  【再加上廣袤的沙漠地貌,沙子的比熱容小,升溫快降溫也快,進一步加劇了水分的蒸發。】

  【不僅如此,沙特連湖泊都十分稀少。】


  【全國唯一能稱得上「湖泊」的,僅有東部阿爾哈薩綠洲的天然泉水匯聚而成的小水域。】

  【面積不足20平方公里。】

  【在古代,沙特地區的人們只能依賴零星的地下水和綠洲生存。】

  【部落之間甚至為了一口水井大打出手。】

  【但今天的沙特,不僅不缺水,反而用水豪橫,人均日用水量271升,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那麼,他們的水到底從哪兒變出來的?】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沙特人均可再生水資源量僅為78立方米/年。】

  【遠低於聯合國設定的年1000立方米的「水資源緊張線」。】

  【甚至不及中東地區平均水平的一半。】

  【妥妥地跌入了「極度缺水」國家行列。】

  【但沙特面臨的挑戰還不止於此,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用水需求卻在持續攀升。】

  【2023年,沙特全國用水總量高達240億立方米。】

  【其中農業用水占比更是高達88%,遠超世界平均水平。】

  【一邊是極度匱乏的水資源,一邊是不斷增長的用水需求,沙特該如何應對這看似難以調和的矛盾呢?】

  【首先是地下水。】

  【沙特的地下藏著一個驚人的秘密。】

  【那就是36萬億立方米的「化石水」!】

  【這是幾萬年前滲入地下的雨水,被封存在古老的含水層中。】

  【沙特境內有七大主要地下含水層,總儲量約達5000億立方米。】

  【其中,最大的薩克水體含水層橫跨沙特中部和東部,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

  【儲水量超過3000億立方米。】

  【這些地下水資源從古至今都在利用。】

  【成為沙特農業和部分城市用水的重要來源。】

  ……

  天幕外。

  明朝。

  徐霞客露出一個原來如此,懂了懂了的表情。

  「怪不得那沙烏地阿拉伯身處沙漠之地,國內無河流,卻能養活幾千萬人口。」

  「地下水,確實能夠解燃眉之急。」

  「像我大明,不少村落也沒有河流經過,全村的用水,其實也是依賴地下水打水井。」

  「地下水確實能養活一城……」


  「但是……」

  「僅憑地下水能養活一個幾千萬人口的大國嗎?」

  「就連在那些不太缺水的地方,井水都有可能因為長期的使用而乾涸。」

  「像沙烏地阿拉伯這種沙漠地區的地下水,恐怕是更加的不經用吧?」

  「難道說那邊的地下水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僅憑地下水的話,是難以長久的吧?」

  「沙特人不傻,想必他們也有別的方式解決用水難題。」

  天幕繼續的播放著。

  也印證了徐霞客這位地理專家的擔憂。

  【上世紀70年代,沙特政府瘋狂打井,硬是把這些史前寶藏抽上來發展農業,一度讓沙漠裡長出麥田。】

  【可問題是,這些化石水資源形成於遠古時期。】

  【難以自然補充。】

  【數據顯示,沙特每年從地下抽取約150億立方米水。】

  【而自然補給量僅為36億立方米,這導致地下水位以平均每年約1米的速度下降。】

  【例如塔布克地區,其地下水位在過去30年中已下降了約200米。】

  【當地農民不得不將水泵安裝得越來越深。】

  【如果繼續以目前的速度開採,沙特的地下水資源可能在未來50年內面臨枯竭的風險。】

  【所以,對地下水資源的過度依賴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既然地下水不可持續,沙特人盯上了身邊的紅海和波斯灣。】

  【海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既然陸地上缺水,那就向大海要水!】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國家財力的增強,沙特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產業。】

  【截至2023年底,沙特已建成33座大型海水淡化廠,年產淡水能力達到23億立方米,占國家供水總量的約60%。】

  【以吉達的舒艾巴淡化廠為例,這座全球最大的淡化廠,日產淡水量達125萬立方米。】

  【通過長達1400公里的管網,這些來之不易的淡水被輸送到內陸城市,滿足了當地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沙特也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國家,產能占全球總量的22%。】

  【如今,首都利雅得和經濟中心吉達,居民飲用水的80%以上都來自海水淡化。】

  【但海水淡化是個燒錢的活。】


  【每淡化1噸水要消耗2.27度電。】

  【能源成本占總成本的60%以上。】

  【這意味著沙特每年需要消耗約1.5億桶石油,來支持海水淡化。】

  【好在沙特最不缺的就是石油和天然氣,他們直接用能源換淡水,堪稱「用油換水」】

  【此外,淡化過程產生的高濃度鹽水排放,也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了一定影響。】

  【紅海沿岸一些區域的鹽度已經高於自然水平近8%,對珊瑚礁和魚類棲息地構成了威脅。】

  【但即便如此,在目前的情況下,海水淡化仍是沙特解決用水問題的關鍵手段之一。】

  【除了地下水和海水淡化。】

  【還有一招,更加簡單粗暴直接。】

  【那就是買水。】

  【沙特周圍的國家大都也缺水。】

  【沙特於是就向歐洲買水。】

  【沙特從歐洲進口飲用水,國內的桶裝水基本都是進口。】

  【沙特甚至曾考慮從南極拖冰山回國……雖然最後沒實施。】

  【雖然這樣萬里迢迢買水回國。】

  【價格比較高昂。】

  【但沙特不差錢。】

  【畢竟,這個國家石油儲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二。】

  【金礦儲量還在不斷刷新紀錄。】

  【對沙特土豪來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以上三種主要途徑,算是解決了沙特的用水來源。】

  【但可以看到,代價不菲。】

  【整體來說,沙特的確是一個缺水的國家。】

  【只是沙特有能力解決問題。】(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