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一個村莊的文學(大結局)
第923章 一個村莊的文學(大結局)
方明華感到有些驚訝。
本章節來源於sto9.c🌈om
在九十年代,方明華創作高峰期的時候,就有人傳言他有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甚至某些國際組織也給出賠率,不過那僅僅也只是傳聞。
千禧年之後,方明華的創作篇幅明顯減少,這些傳聞也消失不見。
他不在乎這個。
這個獎,邪性的很。
別看這年頭掌聲一片,誰知道過不了幾年,風向變了,估計在網上會被噴死。
可沒想到,今年已經給了!
看到方明華有些不信的樣子,陳中實就從公文包里拿出一份信箋:「這是瑞典文學院發的正式函。」
方明華接過來一看,是瑞典語英文中文三種語言書寫,內用言簡意賅,恭喜方明華先生獲得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並恭請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參加頒獎典禮。
還有一行小字,是獲獎原因:「他用他的筆記錄一個時代,無論是嚴肅的、通俗的文字。」
「怎麼樣,是真的吧?明華,你說我們該不該三大白?!」賈平娃笑著說道。
「該!」方明華臉上也帶著笑容。
大家立刻動手,在客廳里擺好桌椅,又將帶來的熟食和菜餚擺上桌,方明華從屋裡取出一瓶茅台酒,四人還有司機就一起吃喝起來。
陳中時首先舉起酒杯:「今年咱們秦省文壇成績斐然,首先是平娃的《秦腔》獲得茅盾文學獎,接著又是明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我這個作協主席臉上也有光啊來,大家幹著一杯!」
「干!」
幾個人的杯子碰到一起。
方明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很快被官方媒體報導,一時間傳遍國內外,他的電話幾乎被打爆,都是領導朋友同事表示祝賀的。他不得不從祥峪溝村回到西京城,免得老有人跑到村里打擾村民。
時間很快到了冬天,宋棠棠發現方明華一天在家悠悠哉哉,似乎沒有出遠門的打算。
「明華,你得趕緊去辦簽證,否則會耽誤你去瑞典參加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時間。」宋棠棠不得不提醒。
「誰說我要去?」方明華喝著茶,悠悠說道。
「為什麼?」宋棠棠感到十分驚訝。
「因為我怕將來被罵。」
「啊?!」
「哦,說錯了,我是說我將來肯定會感冒。」
一晃又是十多年過去,現在是2021年秋天,方明華正在美國舊金山。
此時的國內疫情依舊嚴峻,出入國境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這次方明華克服重重困難趕到舊金山,就是接李麗回國。
此時的費羅麗莊園很熱鬧,李麗和舊金山的朋友,黛米、張青、雷達文,還有曾經是西京投資總裁的菲利普斯都前來送行。
從88年博士畢業來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任教,一晃33年過去了,她終於退休準備返回國內。
女兒李欣沒有跟著母親回國。
她從小就生活在美國已經習慣這裡的一切。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後,發表了系列小說,成了美國小有名氣的作家。
不過她此時的身份是Ashley press出版社社長,也就是在去年,接替了媽媽的閨蜜——原來老社長黛米的職位。
Ashley press在美國出版界顯得很另類,雖然沒有企鵝蘭登書屋、西蒙和舒斯特公司有名,但是文學愛好者的聖地——一直以銷售嚴肅類小說聞名,而且相當一部分還是來自中國內地的純文學書籍。
黛米也退休了,正在和李麗聊天。
「黛米,等疫情結束了,你一定要來中國玩。」李麗說道。
「我肯定會去的,麗麗咱們在牛津一塊上學開始,已經37年了,幾乎都在一起,你現在突然要走,我真捨不得你。」黛米說道。
聽到閨蜜的話有些傷感,李麗就安慰道:「我們中國有句古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論我到哪裡,我就會惦記著你。」
「我也是」
兩個女人聊天,方明華也在和菲利普斯聊天。
「明華,你是不是準備把所有資產都轉移回中國?」菲利普斯問道。
從15年起,方明華就開始逐步轉移自己在美國的資產,首先以65億美元的價格將夢工廠以及夢工廠動畫出售給NBC環球公司。
同時逐漸拋售西京投資在美國股市、債券、黃金上的投資,也就是在前年,將西京投資總部遷到了香江。
現在聽菲利普斯這麼說,方明華就笑道:「也不是嘛,我現在不是還持有亞馬遜和英偉達的股份還有這兩處莊園。」
邁阿密的莊園和牧場方明華也處理掉,現在只剩下洛杉磯和舊金山這兩處莊園,不過都轉移到李欣的名下。
股票方面,亞馬遜和英偉達各持有5%,其餘所有股份包括微軟、蘋果全部拋售,也就在去年2020年福布斯富豪榜上,方明華的財富高達2058億美金,遠遠將排在第二的亞馬遜執行長傑夫·貝索斯甩在後面。
而這些資產,大部分都轉移回中國內地和香江以及新加坡,在那裡都有西京投資的分公司。
「要不,菲利普斯,還是跟我去香江吧?你繼續做西京投資的總裁,你辦事,我放心!我給你5000萬美金的年薪!」方明華說道。
菲利普斯卻搖搖頭,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才說道:「老闆,從96年我擔任你的專職理財顧問開始,已經25年啦,如果從88年第一次接受你的聘請做你的私人理財顧問,已經過去33年。我累了,也老了,不想再四處奔波。」
「等你離開後,我也準備賣掉舊金山的房子,回我的老家芝加哥,在郊區買一棟房子,我將在那裡安享晚年。」
方明華聽了沒再說什麼。
是啊,都老了。
眼前的菲利普斯臉上都是皺紋。
而自己,不也是兩鬢斑白?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聽到李麗和女兒聲音都提高了不少,好像在爭執什麼。
「媽,我早就說過,我不結婚!」
「為什麼不結婚?擔心和事業有衝突?你看你哥哥方樂,和你嫂子趙敏從小青梅竹馬,現在家庭美滿,事業有成,相互幫助,多好!」李麗也提高嗓門。
確實。
方樂和趙紅軍的女兒最後結婚了。
俗話說的好,「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方樂經不住趙敏的窮追猛打,雖然趙敏並不是特別漂亮,但為人知書達理也很關心人,兩人大學快畢業時確定戀愛關係,又隔了八年,終於攜手走進婚姻殿堂。
趙敏在舊金山大學商學院畢業後,沒有繼續讀書,而是選擇工作,先是進入夢工廠電影公司工作,然後又到Ashley press出版社擔任運營部門總管,後來又到華爾街摩根史坦利金融部門,一邊工作一邊和方樂談戀愛,增加彼此感情。
五年之後,方樂獲得史丹福大學微電子專業博士學位,帶領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回國創業,用西京投資的資金在申城創辦樂華科技,並擔任公司CEO,專門從事集成電路以及半導體微電子相關產品的設計、生產與銷售。
而趙敏也跟著回國,擔任公司的COO。
經過十年的發展,樂華科技已經成為國內規模較大集晶片設計、生產為一體的企業,獲得了大大小小上千項專利,企業資產高達5000億人民幣。
作為營運長的趙敏功不可沒,方明華也覺得自己這個兒媳婦本事挺大,就任命她擔任西京投資總裁職位,接替即將退休的菲利普斯。
去年,兒子兒媳婦又給他添了一個孫子。
總之,他對於方樂的婚姻是很滿意的。
李欣聽了似乎不服氣,對著李麗說道:「媽,你光說我哥,咋不說我姐呢?你看我姐,她的婚姻有什麼意思?最後還不是離婚了?!」
「你」李麗張了張嘴,不知道怎麼說。
相對於方樂的婚姻幸福,方蕊的婚姻就很痛苦。
漂亮、驕傲、有才華,又有傲人的家世背景,剛上燕電,就成了男生狂追的目標。
很快就和一個高大帥氣的男生墜入愛河,畢業以後就結婚。這個男人有一定的演技,可沒想到是個渣男,婚後很快劈腿,更可怕的是,竟然還家暴!
有一次方明華看到女兒被打的鼻青臉腫回到西京,他怒了!
立刻趕到燕京,找人將那個男人狠狠修理一頓,第一次在國內娛樂圈公開發表聲明,要將這個男人逐出演藝圈!
如果哪個不長眼的要和這個男人拍片、上綜藝,西京投資、盛世集團以及所關聯的企業將永遠不與其合作!
這個男人在網上賣慘,又威脅要去法院控告方明華進行人身威脅,結果都不了了之。
最後這男人不得已出國到美國,想在影視圈混沒想到在這裡也是困難重重,更讓他感到可怕的是,方明華的影子如噩夢般揮之不去。
最後,莫名其妙死於街頭的槍殺。
這段婚姻給方蕊留下陰影,所以離婚後沒有再找,一直是單身。
現在聽到李欣說方蕊的事,方明華也是不由得嘆口氣。
有些事情,就是有錢也是無能為力。
女兒婚姻不幸,作為父親的也有責任。
李麗當然理解他的心情,看到現在他這樣子,就趕忙說女兒:「亂說啥呢?你姐姐將來一定會重新找到自己的幸福的!」
李欣「切」了一聲,不再說什麼。
「好啦,麗麗別爭了,女兒大了,就由他吧。」方明華勸道。
確實,如果小女兒不想結婚就不結了吧。
只要別搞什麼LGBT就行。
「時間差不多了,該走了。」方明華看了看手錶說道,又追問了句:「東西都安全託運回國了嗎?」
「先生,早就託運走了。」管家恭聲回答。
方明華並沒有從自己的莊園帶回物件回國,都留給李欣,除了捐贈給舊金山州立大學孔子學院。十幅民國書畫。
就在今年,孔子學院被迫關門,方明華立刻討回曾經捐贈給學院的書畫,
眾人和方明華李麗告別,李欣開車將爸媽送到機場。
臨走前,李麗看著女兒,依依不捨。
「欣欣,你一個人在美國,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媽,我知道,我今年已經24歲,已經不是小孩了!」李欣的語氣中略帶一些不耐煩。
李麗微微嘆口氣,不再說什麼。
哎.女兒現在這樣,都是自己慣的。
這時候,方明華接過話茬說道:「欣欣,你媽媽說的對!還有,等疫情結束,你要經常回來看你媽!」
「好的爸爸,她可是我親媽,我當然惦記啦。」李欣趕緊說道,說完還很親昵摟住李麗的脖子。
對於父親的話,她還是聽的。
很快,兩人拖著拉杆箱進入安檢通道,上了飛機。
沒過多長時間,飛機呼嘯著騰空而起,消失在雲層里。
這次,他們的航程的終點並不是燕京或者申城,而是澳門。
李麗從舊金山大學退休回國,立刻接到內地和港台好幾所大學的邀請,聘請她當教授,包括她上研究生的母校燕京大學,
不過她婉拒,而選擇澳門大學,繼續從事比較文學研究。
她不願意回到國內。
其實是打算去香江中文大學的,但是發生這兩年發生在香江的事,讓方明華感到很不舒服,最後和李麗商議,選擇了澳門大學。
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飛機停在澳門國際機場,經過一系列安檢之後,方明華和李麗拖著行李箱來到候機大廳,就看到一個少婦正向他們招手。
「爸,李姨!」
原來是西京投資總裁,方樂的妻子趙敏。
看到兒媳到來,方明華臉上露出笑容:「敏敏,你派個人接機就行了,自己還專門從香江趕到澳門。」
「那不行,爸,李姨回來,我當然要好好照顧,我婆婆專門打電話給我叮囑過。」
趙敏嘴裡說的婆婆自然是宋棠棠,幾年前已經從盛世集團總裁的位置上退下來,但還擔任著盛世集團董事局主席的職務,是盛世集團的掌舵人。
「你爸媽呢?身體都怎麼樣?」方明華邊走邊問關心問道。
「都挺好的,我媽媽一天在家照顧蒙蒙,我爸也回國了。」
方明華哦了一聲,沒再說什麼。
蒙蒙是自己的親孫子,也是王霞的外孫,基本上都是王霞在照顧。
趙紅軍徹底辭去盛世集團所有職務,一天逍遙自在,滿世界亂跑,只不過從去年開始疫情嚴重,所以就趕緊回國。
三人說著出了候機大廳,上了一輛奔馳,司機開車直接送他們去東望洋山。
東望洋山位於望德堂區,這裡是澳門有名的富人區,許多富豪都在這裡購買了別墅。
李麗的別墅就位於半山腰,莊園占地面積達3000平方米,雖然沒有舊金山和洛杉磯的莊園面積大,但在澳門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已經相當不錯。
莊園池塘、花園、網球場,游泳池宅院屋宇既有嶺南風味、又有歐陸建築風格。
請...您....收藏_(六\\\九\\\書\\\吧!)
安排好李麗後,趙敏就返回香江,別墅里管家、司機、傭人、保安等一應俱全。
李姨這邊有什麼事,她會安排人馬上趕過來,反正香江距離澳門並不遠。
方明華在澳門呆了一周多,也返回西京。
回到西京,他被隔離在酒店住了半個月,一切無恙之後,這才返回曲江自己的家,基本都呆在家裡,現在國內時不時爆發疫情,去哪都不安全,連平時呆在申城的宋棠棠也返回西京,減少一切不必要的商務活動。
孩子們都在外面打拼,自己身體別出問題,那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
不過今天夫妻倆開車出門,他們要去觀看女兒最新執導的話劇。
演出的地點在高新二路果核劇場,夫妻倆拿著贈票進入,劇場裡面空間並不很大,是現在流行的小劇場形式,不過基本觀眾基本坐滿,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很快,演出開始了,是《芳華》。
《芳華》是方明華四十年前寫的一部小說,主要是寫七八十年代文工團的事,作品問世之後風靡一時,被著名導演謝進改編成電影,同時也被總政話劇團改編成話劇上演,方明華也應邀到燕京去觀看。
現在,方蕊又重新將它改編後搬上舞台。
看著舞台上演員們穿著六五式軍裝,在台上表演,女主還跳起《沂蒙頌》的時候,方明華就不由得想起多年前南疆田野小路上,月光下,同樣穿著一身六五式軍裝宋棠棠獨自翩翩起舞的模樣。
還有那首唱了數十年的歌:
紅岩上紅梅開
千里冰霜腳下踩
三九嚴寒何所懼
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
他不由得轉過頭看了看身邊的妻子。
四十年過去了,芳華已逝。
昔日的少女早就不年輕,鬢角也有了些許白髮。
宋棠棠正認真看著表演,她似乎注意到丈夫的目光,轉過頭頭微微一笑:「認真點看。」
「嗯。」
方明華又把目光轉向舞台,這時候一雙溫熱的手輕輕握住了他。
演出結束後,方蕊帶著眾演員上台集體謝幕,劇場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方明華以為現在的年輕人不會這段歷史感興趣,沒想到觀眾反應還挺熱烈。
演出結束後,方明華夫婦並沒有去打擾女兒,而是開車回家。
小車行駛在街道上。
現在是九月初,天氣還有比較熱,方明華坐在後排,看著車窗外,陽光照在街道兩旁的建築上,分外耀眼。
走到邊家村附近,這裡依舊車水馬龍,他看著外面景色突然喊了聲:「棠棠,停車。」
「怎麼了?」
宋棠棠問了句,但還是放慢車速,在路邊找個停車位停下來。
「我去書店坐坐。」
方明華指著前面不遠處一個書店,牆上畫著一個圈寫著大大的一個「拆」字。
是學城書店。
「那我先回家,把車留給你。」宋棠棠回答道。
「你呢?怎麼回去?」
「坐地鐵。」
方明華也沒說什麼,接過宋棠棠遞過來的車鑰匙,然後向書店走去。
走到書店門口,就聽到裡面音響里放著一首歌,有些嘶啞男人的聲音:
你曾經對我說你永遠愛著我
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
姑娘你別哭泣我倆還在一起
今天的歡樂將是明天永恆的回憶
羅大佑《戀曲1980》
人們都喜歡聽《戀曲1990》,但雷學城似乎很喜歡放這首歌《戀曲1980》。
裡面讀者還是不少,還有人在打卡,一個穿著裙子的女孩,背著雙肩包,站在書架邊伸出剪刀手對著鏡頭露出甜甜的笑容。
雷學城坐在咖啡區的桌子邊喝著茶,看著照相的姑娘,沒說什麼,臉上有一絲笑容。
他又看到方明華進來,就招呼道:「今怎麼有空過來?」
「剛看完一場話劇,路過這裡所以來坐坐。」方明華笑著坐在他對面。
雷學城就拿起一個茶杯給他倒了杯茶。
「生意怎麼樣?」方明華喝了口,隨意問道。
「還可以吧,不過我準備將書店關門。」
「是因為這裡要拆遷?」方明華又透過窗戶玻璃,看到對面街道的牆上也寫著一個大大的「拆」字,繼續說道:
「你可以換個地方,學城書店可以說西京城裡年代最久遠的民營書店,著名網紅打卡點,關了可惜。」
「沒辦法,女兒看不上這個店,不願意來經營,而我呢,在這裡守了三十年,現在老了,也感到煩了,就想到處走走。等疫情結束後我要一個人去趟LS,然後再去Xin疆轉轉,再不走,過幾年就真走的不動了。」
哎.
方明華心裡微微嘆口氣,自己又少了一個去處。
雷學城似乎不願意再說這件事,又換了個話題:「明華,你看賈章柯最新拍的電影《一直游到海水邊藍》了嗎?」
方明華點點頭。
他現在很少進電影院,不過賈章柯拍的這部電影他還去看了看。
這是專門在國內獨立院線各大影院放映的一部紀錄片。
就在15年,方明華的西京投資以40億人民幣買下盛世影視的獨立院線,成為國內著名八大院線之一,專門放映一些小眾的非商業化影片。
當然是虧損的。
不過方明華不在乎。
華語文學獎組委會、榕樹下網絡文學公司、西京美術館,方明華個人名下幾家企業和組織,哪個不虧損?
還有一個原因,賈章柯的這部紀錄片,是講他們的故事。
就在前年,幾十位作家來到晉省汾陽的一個小村莊,在這裡談論鄉村與城市,文學與現實。影片以此為序曲,交響樂般地以18個章節講述出1949年以來的中國往事。
三位作家賈平娃、余樺、梁鴻成為影片最重要的敘述者,他們與已故作家馬烽的女兒一起,重新注視了社會變遷中的個人與家庭,成為一部跨度長達70年的中國心靈史。
據說這部電影最初的名字叫《一個村莊的文學》,後來賈章柯聽到余樺講了個故事後,就改名叫《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顯得更有詩意。
不過,方明華還是喜歡最初的名字。
《一個村莊的文學》。
一個時代的作家群像,背後所呈現的是一部精神史,而這一切又是從鄉村出發。
兩人的閒聊還在繼續。
「我聽說,賈章柯本來是邀請你作為電影的主角?」雷學城又問道。
「對,當初賈章柯找到我,希望我能擔任影片的主角,但我拒絕了,推薦了余樺。」
「我覺得你去更好,你的口才可是一流。」雷學城說道。
「我去有什麼好講的?」方明華笑道:「我在二十年前寫過一本書叫《我這文學二十年》,該說的我都說了,再去說也是重複。至於這十幾年,文學有什麼好講的?」
雷學城陷入沉默。
方明華喝完茶,坐了一會就離開了,開著車在西京城漫無目的遊蕩。
不知不覺中,車開到建國路,《延河》雜誌社依舊在這裡。
方明華好久沒來這裡了。
車經過雜誌社門口,他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穿著一身制服的老保安正坐在大門口。
是張寶福。
於是,他將小車停在街道對面,下車後穿過馬路,朝著門口叫了聲:「寶福!」
張寶福也看到方明華,臉上露出笑容。
「明華哥,你過來辦事?」
「不,隨便轉轉。」方明華走到大門口,張寶福趕緊從門衛室里搬出一把椅子,又遞給他一支煙,方明華笑著謝絕。
兩人就這麼坐在門衛室門口。
「寶福,你可是雜誌社保衛科科長,竟然還來看大門?」方明華好奇問道。
「我三年前就把位置讓出來了,讓年輕人去干,我呢,閒著也沒事,就繼續來看大門。」張寶福笑著說道:「說心裡話,我挺喜歡這活的,再說今天上完班後,我就退休了。」
「退休?」
「早上剛辦完手續明華哥,我記得你比我大一歲,你也退休了吧?」張寶福又問道。
「對,去年辦的手續。」
「時間過的真快呀,我記得剛認識你時,咱們都還是小年輕呢。」張寶富感慨道。
是啊
方明華看著周圍,思緒仿佛又回到多年以前的一天。
大門外梧桐樹上知了聲聲叫著,對面街道邊有個修自行車小攤,還有偶爾路過推著自行車帶著草帽賣冰棍的小販。
自己和一個憨厚青年坐在大門口說說笑笑,順道攔住一個拿著詩稿硬闖要見主編的西工大男生。
不過,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全書完。)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