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蒼蠅吃起來是什麼味道?春夏秋冬有什麼不同?古代學子懵逼!
第855章 蒼蠅吃起來是什麼味道?春夏秋冬有什麼不同?古代學子懵逼!
秦始皇沉默了半響,就在下方朝臣都看向他時,鬼使神差的選了一個答案。
「或許是七十七吧。」他漫不經心地道。
李斯等人一臉困惑不解,然而秦始皇卻沒有要解釋的意思,朝臣們不敢再問,只好苦思冥想,為什麼陛下會覺得是七十七。
天幕放出答案時,所有人都眼巴巴看著。
【這道題的答案是77,是不是很意外,這不是常識題,是全開放圖形題】
【選項中,和33的開口方向一致,又是全開放圖形,那就只有77了】
【如果這是一道常識題,那答案就是66】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如果這是一道圖形判斷部分的題,那答案就是99,因為開口方向一致】
秦朝的大臣對嬴政連聲恭維姑且放在一邊。
那些參加科舉的考生,看到這個答案和解釋,冷不丁打了個寒顫。
這些答案,叫人怎麼選得出來?
想到如果自己科舉時,卷子都是這種題目,一眾學子盡皆大汗淋漓,不由得慶幸,這時候的科舉沒有這樣難的題目。
……
【外交官:大學生】
【A食物:莊稼;B大炮:玩具;C大雁塔:琉璃瓦;D:蔬菜:綠色植物】
【這道題的答案是食物:莊稼】
【為什麼呢?題目的兩個職業其實是正在進行時,也就是當你是外交官的時候,你不可能是大學生,但是你大學畢業後,有可能會成為外交官】
【大炮和玩具,大雁塔和琉璃瓦都不可能存在這種關係,最接近的就是第一個選項】
【莊稼成熟後,就有可能成為食物】
【但是最後一個選項里的綠色植物,不管這個綠色植物是否成熟,或者後來變成了其他狀態,但蔬菜就是蔬菜,不是蔬菜就不是蔬菜,這和題目的關係就明顯不符】
諸天中,不少人都看著天幕發愣。
隨著天幕放了一道接一道的題目出來,他們少有能做對一題的。
這後世的科考題不僅難,角度還非常刁鑽,這能想到這方面的,也只有天才了吧?
有人回想起天幕剛開始時,曾提及不少人吐槽考公題目過於奇葩。
他看了看天幕,有些想點頭認同,但又覺得後世情況他畢竟不了解。
從以前的天幕可以看出來,後世的教育普及得很好,普通人都能讀書識字。
那……既然人人都能讀書識字了,想來這種選拔人才的考試,要更難一些,應該也是正常?
【李白一定沒吃過下面的哪道菜?】
【A小雞燉蘑菇;B紅燒獅子頭;C番茄炒蛋;D水盆羊肉】
「這題肯定是番茄炒蛋!」
一看到自己出現在後世科考題目里,李白的酒就醒了,他眯著雙眼篤定地說。
這四道菜里只有這道菜他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果不其然。
【答案是番茄炒蛋,李白是唐朝時期的人,番茄是明朝才傳進來的,所以他肯定沒有吃過番茄炒蛋】
李白也不意外,只是有些好奇,這番茄究竟是何物?也不知道番茄吃蛋是否好吃,能不能用來下酒。
除此之外,他又覺得很是納悶。
後世考他沒吃過哪道菜作甚?
為了用來當引子,看他們知不知道那什麼番茄是何時傳入的?
「好歹也問問我們樂不樂意。」李白嘀嘀咕咕地嘟囔了兩聲。
……
【在下面選項中,找出不同的選項】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這道題有點特殊,沒有唯一的答案,第二和第三個選項都對】
【如果選第二個,四個季節里,夏是朝代簡稱】
【如果選第三個,那是因為春夏冬都是上下結構,秋是左右結構,而且前者的字形都是封閉區間,後者則沒有】
諸天眾人都有些麻木了,這後世的科考題,他們沒有一道題能夠答得上來的。
這道題,光看題目,他們甚至都不明白這究竟想問什麼。
結果這裡面的區別,是字形和字義的區別?
這樣婉轉,稍微腦子轉得慢些都不知要答什麼。
然而,饒是他們經過了數道題目摧殘,看到最後一道題時,仍然繃不住了。
【蒼蠅吃起來是什麼味道?】
【A酸味;B甜味;C苦味;D臭味】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這道題估計很多人都想不到答案,正確答案是甜味】
【因為蒼蠅喜歡甜食,所以吃起來也是甜的】
「後世中人,究竟是如何能答出這種題目的?」
李煜兩眼無神,他做了這麼多道題,沒有一道題能夠做對的。
他雖不是一位好皇帝,可也算是一位才子了,李煜自詡光論才學,能與他比肩的人不多。
可即便是他,都答不出這樣的題目,又有多少學子能夠答出來?
事實上,諸天各朝各代的學子們已經嚇得兩股戰戰了。
以前他們還抱怨科舉考試難,有的人考了十幾年都考不上。
可跟後世這些題目比起來,他們的科考算得了什麼?
他們寧願考一輩子科考,都不想去參加一次後世的這個考公考試。
「幸好,我沒有生在後世,想入朝為官也不需要考這種試卷。」
這一聲感嘆,立刻引得在場所有學子猛烈的點頭同意。
……
評論區:
「說實話,有時候有些題目看上去確實很奇葩又很像槓精,但是人家也不是隨便出的」
「這個,一是考你的思維,二是考你的取捨,有些題你該不該做,有些題你要不要做」
「有些題目,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的題目遵循的邏輯,公務員俱是要篩選出,即使一個任務分析時有很多種可能,但是能準確或者蒙中領導不明說的意圖,那才是合格的/狗頭」
「取捨?該不該做,要不要做……」
看到評論區的話,不少被天幕呈現的考公題目折磨得死去活來的人都不由陷入沉思。
這意思是,讓他們考試時,不必所有題目都做完,而是先挑著題目做嗎?
言之有理。
若是在不懂的題目上耗費太多心思,那後面的題目就都白費了。
眾學子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原來後世的考公考試出這些題目,是為了讓他們學會如何取捨!
這取捨之道,博大精深。
後世的出題人為了讓他們明白此間道理,果真是良苦用心啊!
「這個評論說得妙!說得好啊!」
阮元撫掌夸道:
「再會考試,懂得再多,都不如準確地猜中上司的意圖,這才是為官之道!」
「沒想到,這後世的考試題目,還隱藏了這樣的為官之道。」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