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短視頻通古代,皇帝們羨慕哭了!> 第848章 明治維新官營企業賣給私人,產量翻了八倍,劉徹:有點心動

第848章 明治維新官營企業賣給私人,產量翻了八倍,劉徹:有點心動

  第848章 明治維新官營企業賣給私人,產量翻了八倍,劉徹:有點心動

  劉徹搖搖頭:「這個洋務運動,除了起初目的和增強了點軍備力量外,別的地方都跟玩笑似的。」

  「能成功才是見鬼了!」

  諸天眾人都被洋務運動中的這通操作弄得頗感無語。

  

  不論其他,光是這進行改革的人就有不少問題。

  這種大變局下的改革本就艱難,讓這樣一群人來改革,各個都光惦記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了。

  即使有那一兩個大公無私的,但想力挽狂瀾並非易事。

  這種情形下,滿清簡直沒得救了。

  ……

  【再來看明治維新,島國的明治維新,其實是一場上下合力進行的改革】

  【廣大的中下級武士和平民,向上反抗幕府統治,推翻德川幕府,使得大政歸還於天皇】

  【天皇將年號改為「明治」,又配合改革派,頒發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評論區:

  「島國的天皇是不可能會對變法維新造成阻礙的,那時候的天皇身邊都是維新志士。」

  「嗐,維新派想怎樣變法,他幾乎沒阻攔過,可以說非常配合了。」

  「政治環境不同,明治維新的阻力都是來源於舊幕府」

  明朝。

  張居正滿面愕然,顯然是被天幕視頻和評論區透露的內容所震驚到了。

  他從未見過有皇帝會如此支持變革。

  哪怕是皇帝自己主持的變法,但往往也會出現君臣意見相左的情形,斷沒有這樣配合臣子變革的。

  他當首輔這麼多年,致力於大明的改革。

  陛下對他的改革已經算比較支持了,這也是他的「考成法」和「一條鞭法」能夠最終推行到底的原因。

  但是,這要說多配合,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常常還要他多費口舌,斟酌言辭去說服陛下同意。

  想到這裡,張居正不由一陣羨慕。

  旁的不說,能得皇帝無條件支持配合,抵制那些反抗勢力也要輕鬆上許多啊。

  若說張居正只是羨慕,王安石則是苦澀了。

  差距太大,他連羨慕嫉妒的情緒都生不出了。

  兩次變法,兩次被罷相,他曾經推行的那些變法措施,至今也被罷免得七七八八了。


  如今唯一剩下的就是「免役法」。

  然而王安石仍然日夜不安,生怕這最後一條變法,也被罷免。

  如今見明治維新能得天皇這般支持,再想到自己的情形,簡直苦澀難言。

  他還欲借鑑,可現今看來,根本無處可以借鑑。

  光是陛下不配合,甚至阻撓,廢除變法,就註定了他的變法失敗。

  「難怪島國的明治維新能夠成功。」

  「可惜……若是陛下能有這天皇的三分,或許新政就能堅持下來了。」

  王安石的嘆息聲逸散在空氣中,充斥著濃濃遺憾。

  ……

  【明治維新為了工業化,也直接干涉了民間的建廠,指導那些富商優先創辦戰略性產業】

  【不過,官方並未對富商創辦的產業進行限制,反而給了他們很多補貼優惠】

  【等步上正軌後,還將官方出資建設的工廠以低價轉讓給私人經營】

  【而這些企業工廠被賣給富商財閥後,在他們手中的效率大大提高】

  【1875年,島國的煤礦開採量只有60萬噸】

  【二十年後,煤礦的開採量就高達500萬噸】

  「嘶!」

  這個巨大的數額變化,讓所有人都倒吸了口冷氣。

  足足翻了八倍啊!

  而且,他們居然還願意將自己出資建設的工廠,低價賣給商人!

  沈萬三嘆了口氣,真是人比人,比死人,貨比貨得扔。

  不要說朝廷給他們這些富商便利,還把官營的鋪子賣給他們了。

  那群人都恨不得將他們富商的銀子全部搶走,像蝗蟲過境一樣搜刮乾淨。

  當今陛下更是對商人不喜。

  南京城修築,他出了三分之一的銀子。

  陛下犒勞軍隊時,他又出了百萬兩銀子。

  誰知大把銀子花出去了,非但沒能保住家業,還讓陛下疑心他要收買軍心,反而對他動了殺心。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雖說最後留了他一命,卻也抄了他家財,還將他流放雲南。

  明明他從未做過任何不法之事。

  沈萬三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自己腳上的鐐銬,又嘆了口氣。

  漢朝。

  劉徹很是驚異。


  洋務運動時,滿清連織布的廠都要管,在他看來簡直是閒著沒事幹,就想撈油水。

  可是明治維新,朝廷未免也太大膽了。

  這煤礦他雖不知為何物,但是天幕專門舉了這個例子,想來也是重要物資。

  這種重要礦產物資,竟然也放手由商戶來經營,僅僅只是監督。

  換作是他,是斷不敢這樣放手的,否則也不會把鹽鐵抓得這麼嚴。

  畢竟商人逐利。

  但是劉徹看著天幕公布的煤礦開採量,又忍不住心動猶豫。

  二十年翻了八倍的開採量,著實是太誘人了。

  如果鹽鐵能夠在二十年時間裡,產量也翻八倍的話……

  劉徹手指動了動,好像……也不是不能試試?

  緊接著,天幕畫面一閃,傳來的內容讓劉徹頓時羨慕壞了!

  【在軍事方面,不僅改革了軍隊編制,1872年時,還頒布了徵兵令,男子年滿20歲就要服兵役】

  【一年後,島國的作戰部隊就能動員至40萬人,建立了一個高效的,中央統一調配的軍隊系統】

  【通過這個系統,中央可以直接動員每一個適齡男子上戰場】

  【到明治時代中、後期,軍費預算開支占了財政支出的三到五成】

  【並實行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軍事力量大大增強】

  劉徹猛地站了起來,眼睛都發亮了。

  40萬人的軍隊數量雖然龐大,但是大漢調動40萬軍隊並非是什麼艱難的事。

  然而,朝廷可以直接動員每一個適齡男子上戰場,卻是絕對做不到的!

  與匈奴打仗期間,朝廷征了數次兵才支撐下來。

  如果有這套系統,一旦有戰事,根本不需要這樣麻煩,而且朝廷統一調配,軍權也會被牢牢收歸在朝廷手中。

  想到這裡,劉徹呼吸霎時粗重了。

  毫不吝嗇的軍費開支、強大的動員調兵系統,再有那可以生產武器裝備的軍工企業,有這三樣東西,何愁不能強軍?

  經濟上發展了,軍事上又強軍至此,莫怪明治維新能夠成功。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