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我真沒想當太孫> 第50章 過來加班

第50章 過來加班

  朱棣打開那封信件,耐著性子繼續讀下去。

  只是這次,沒有之前爺孫之情的溫馨,只有君臣之間的提防。

  【說起爪哇島,這裡的景色不錯,且十分富饒,只是天氣如夏,稍微有些炎熱。

  不過就像火山帶來的豐富土壤資源養育了地中海的羅馬,這裡頻繁的火山爆發,也帶來了不少優秀的地質資源。

  像是硫磺、黏土、黑土地之類的。

  我最喜歡的還是火山灰,依靠當地的火山灰,還有色目人記載的羅馬水泥,成功製造出了水泥。

  這種水泥風乾的速度很快,且造價低廉,完全可以取代現在大明使用的泥漿。

  後面附有水泥的具體生產方式。】

  朱棣讀到這裡,鬍子抖了抖,雖然打心裡認為朱瞻壑所做的一切是陽謀,是要為自己爭取政治資本,培養自己的勢力,最後奪取皇位。

  

  也就是取代朱瞻基成為太孫。

  但是,朱棣還是忍不住感慨朱瞻壑的聰慧,簡直就是魯班在世,墨子重生,一封信已經出現了多種跨時代的技術。

  除了顆粒化的火藥,不是朱瞻壑發明的。

  吊床、三角法、鏜床、將軍炮……每一個拿出來,都是足以大吹特吹的技術。

  「腦子聰明,可惜都是一些奇技淫巧,文也不會,武也不會,小聰明可平不了天下。」

  朱棣搖了搖頭,小聲罵朱瞻壑的聰明沒有用在正確的地方。

  但轉念一想,要是朱瞻壑真的認真學習四書五經這些治國之道,又跟著他父親學習武藝和兵法,自己是不是又要說他狼子野心,想要爭奪皇位。

  朱棣抿了抿嘴,想起之前朱高煦如何罵他的,又覺得心裡不是滋味。

  他又覺得「想當皇帝」也沒什麼。

  自己年輕的時候不也幻想過父皇會將天下傳給自己嗎?

  甚至兄長死的時候,有些難過,卻又在心裡一絲竊喜。

  誰不想當皇帝?

  瞻壑想爭取一下,似乎也沒什麼。

  而且,這些東西他也沒有藏著掖著,都交給了自己這個爺爺了。

  「或許,我對他太苛刻了。」

  朱棣抬起頭,呢喃一聲。

  【雖然在爪哇的日子還不錯,甚至還有閒心對著張通、哈只他們編編故事,對了,說起故事。

  船隊有一個叫做「馬歡」的小孩,每次都會將我講的故事記下來,潤色一下,發表出去,現在《西遊記》已經成了爪哇,甚至整個南洋,漢人最喜歡的故事了。


  我還根據舊港漢人喜歡玩的博牌,用象牙做出了一種新的博牌,我命名為「麻將」。

  麻將也風靡了整個南洋的漢人。

  有一個叫「艾觀音保」的韃官說軍中有令,不許玩這些博牌,也不准玩蹴鞠,他老爹原本是太祖麾下的韃官,因為太祖不准人踢球,所以跑到了漠北投靠了元廷。

  結果發現草原根本沒有蹴鞠,又跑了回來,投了爺爺。

  聽他這樣一說,我覺得不能厚此薄彼,也改進了蹴鞠的規則,加大了門框,還制定了一些規則,並設計了標準的足球。

  大家玩的很開心,我甚至會看到有附近村子的小孩,趁著蹴鞠場沒人,也拿了球在那裡踢著玩。

  我還在三寶壟燒出了玻璃珠,當地人稱為「燒珠」。

  和玻璃,透鏡一樣,都是透明的。

  閒來無事,我和鄭叔派過來教我四書五經的太監侯顯打彈珠玩,結果很順利的贏走了他手裡的燒珠,那侯顯還不服,硬是要和我再比。

  賭博果真害人不淺。

  因為輸的太過,侯和尚去了海邊修燈塔了。】

  朱棣忍不住道:「這個小子怎麼瞻基一樣,都喜歡這些玩物。」

  仔細想想,他們朱家似乎都喜歡這些玩樂。

  朱棣喜歡聽曲,還會讓教坊司的女子為他表演曲子,當初還是燕王時,逢年過節,或者打了勝仗,都要請戲班子過來,給將士和百姓表演。

  到了南京城,這個習慣也沒有改。

  最多的一次,南京城的一條街上,百步就有一個戲台子,當真是熱鬧非凡。

  朱瞻基則是喜歡鬥蛐蛐,是在北平城養成的愛好。

  朱棣:「玩物喪志啊。」

  他又繼續讀下去。

  【我在三寶壟製造了不少東西,想來不少都可以幫爺爺完成大明的建設,聽說爺爺要修建琉璃塔、武當山金殿、疏通運河、遷都北平……

  明年還要親征韃靼。

  這些都是大工程,需要耗費不少錢。

  我和當地人開設了一家南洋貿易公司,將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掛到了內官監名下,按照推算,南洋貿易公司每年的利潤大約為兩億五千萬珠,一百珠換一金票,一金票換一兩黃金。

  換算之後,每年的分紅為一千萬兩白銀,其中二百五十萬兩會進入內庫。

  大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大約是七億五千萬珠,也就是三千萬兩白銀。

  順便說一下,我和費信討論起大明的財政,發現大明朝的六部竟然各有一個倉庫,皇帝也有一個倉庫,而且徵收實物稅,想要算出大明朝廷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也是花了我很多力氣。


  建議爺爺每年開一次財政會議,將朝廷所有倉庫全部算清楚,稍微計劃一下。】

  朱棣眯起眼,忍不住將這段仔細讀了一遍。

  看了看去,他只看到了四個字「財政收入」。

  從字縫中朱棣找到了「財政收入」的定義,也就是朝廷為了履行職能,推行政策,準備水利工程,輜重糧草所有籌集的所有資金總和。

  「籌集,真是一個好詞。」朱棣忍不住感慨。

  籌集,意味著不僅僅是稅收,還有各地衛所的屯田收入,朝貢貿易帶來的收入,以及鄭和船隊下西洋的收入。

  稅收和屯田收入,進入了不同部門的倉庫。

  朝貢貿易的收入入了市舶司的倉庫,鄭和船隊的收入入了內庫。

  朱瞻壑將這些收入全部匯總,並將其換算成了燒珠,得到了大明財政收入的具體數目。

  朱棣想起他在不少古籍中也看到過「國用」、「國計」、「度支」、「理財」等一類用詞,旋即推斷出朱瞻壑所寫的「財政」,也就是朝廷理財之道。

  他又想起了治粟內史、大農令、大司農這些官職,還有現在大明朝的戶部尚書。

  朱棣忽然開口道:「把夏原吉和郭資叫過來。」

  一段時間之後,正準備過元宵的夏原吉和郭資來到了行宮。

  夏原吉乃是戶部尚書,史書上擔任戶部尚書二十七年,把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是當之無愧的「大明第一管家」。

  在理財上有著傑出的天賦,甚至在永樂朝末期,朱棣將夏原吉下獄,都沒有剝奪他戶部尚書的身份。

  郭資也是戶部尚書,兼掌北平布政司事,並受命籌建北京城。

  他是朱棣的心腹,在朱棣還是燕王時期,就是北平都司左布政使,靖難之時,主管軍餉,曾以漢朝蕭何相比擬。

  燕王即位,任戶部尚書,賜白金、文綺、楮幣,兼掌北平布政司,並授命籌建北京城。任行部尚書,統六部事。

  簡單點說,夏原吉是南京的戶部尚書,主管江南等地的財政,而郭資是北平的戶部尚書,主管北方的財政。

  郭資更加注重軍事,而夏原吉更加注重民生。

  兩人行禮之後,朱棣也不廢話:「你們現在開始算大明朝去年的財政收入。」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