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一拍即合
第699章 一拍即合
大明晉商最有名的兩家是張家和王家。
張家在隆慶和萬曆年間出了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曾經的首輔張四維,而在張四維入仕之前,張家已是晉商中的頭面人物了,等到張四維擔任首輔後,張家更是如日中天,成為了晉商中的楚翹。
而王家也不亞於張家,同張四維同期時,王家同樣出了一個有名的人物,這人就是王崇古,王崇古雖然沒當過首輔,但他當過刑部尚書和兵部尚書,是當時的重臣之一。
而且張家和王家還是親戚,王崇古就是張四維的舅舅,兩家向來不分彼此,多有聯姻,在山西合稱「張王」。
張家和王家在山西晉商中的地位可想而知,雖說張四維和王崇古早就去世,但兩家的門生故吏卻是不少,而且家族中依舊有人在朝廷做官,雖說官職不大,可關係網盤根錯節,底蘊深厚,哪怕是朝中重臣見了張王兩家的當家人也要客客氣氣。
范永斗當年之所以能發家,靠的就是投靠了張王兩家,借著張王兩家的力漸漸起來的。後來范永斗勾搭上了努爾哈赤,皇太極繼位後又和皇太極眉來眼去,大肆走私物資至遼東獲取巨大利益,其中如沒有張王兩家的庇護,范永斗也沒這麼大的擔子。
當初朱慎錐出手對付介休范家,卻沒動張王兩家,主要也是這個原因。范永斗雖在晉商中地位不低,范家也是大族,可畢竟和張王兩家不同,范永斗處置了也就處置了,自有手段解決後遺問題。可一旦動了張王兩家就不一樣了,這兩家就是個馬蜂窩,哪裡是這麼好動的?一旦捅出大簍子來,別說當時的朱慎錐了,就連崇禎皇帝也得頭痛三分。
如今的王家當家人是王之琛,此人是王崇古的侄孫,王崇古雖出身王家,但因為入仕他的子孫並未經商,而且王家當年的當家人是王崇古的伯父,後來山西王家經商的這支一直由伯父的後人作為家主。
張家同樣也是如此,現在張家的當家人是張四維的侄子張國征,張國征是張四維叔叔張遐齡的長孫。
如今張王兩家的家主張國征和王之琛正對坐著,身邊並沒有外人伺候,桌上放著兩盞茶,茶已有些涼了,卻都未碰。
「此事兄長如何看?」張國征凝神問道,王之琛微閉雙眼,似乎在思索什麼,擱在扶手上的左手中指輕輕敲打著,過了許久睜開眼道:「賢弟既來,想來已有打算,不如賢弟先說說你的看法。」
「既然兄長讓我說,那我就實在告知兄長,小弟我覺得此事可為。」
「哦,仔細道來?」王之琛正色問道。
張國征也不繞圈子,直接就道:「如朝廷大開邊貿,在山西境地選三至四處互市,其中的利益不用小弟多說,兄長多年經商,自然能算出這裡面的好處。而且這一次朝廷不同以前,據說貿易非由朝廷直接主導,而是由我等來實際運作,除此之外還沒有貨物數額限制,更是前所未有的……。」
「限制還是有的。」王之琛淡淡道:「軍械等物不得私自貿易,至於糧食也有份額,這你難道忘了?」
「呵呵,這如何能忘。」張國征笑道:「軍械的限制這是自然,原本朝廷就有規矩,何況這一次說不得私自貿易,想來兄長應該能從這四字中感覺到些什麼。至於糧食的配額也不是問題,雖說麻煩些,可一旦運作起來,其中獲利依舊不少。」
王之琛微微點頭,他作為晉商中的豪商,又是張王兩家之一的當家人當然知道這些,說句實話前幾日亢有福登門拜訪,並且告知王之琛朝廷有意在山西開邊貿,並由山西晉商自行貿易,尤其是挑選晉商中的幾個大商家聯手時,王之琛瞬間就動心了。
作為老牌晉商,王之琛如何不知其中的利益巨大?一直以來晉商都是靠邊關的鹽、糧起家的,當年朱元璋為保證邊關的糧食後勤供應,給了晉商鹽法便利,從而使得晉商藉此發展了起來。
而到如今,僅僅鹽、糧這些已早就不能滿足晉商們的胃口了,早在許多年前,各家晉商就開始做起了走私買賣,通過地下渠道把物資運往草原,甚至和范永斗一樣和遼東貿易,從中謀取暴利。
但這麼做一方面有著風險,另一方面每次貿易的規模也有限。而現在亢有福居然告訴他們,朝廷準備直接在山西正式展開邊貿,並由他們晉商直接操作,如此好事如何不能動心?
這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同樣得知消息的張國征知道後也坐不住了,直接跑來找王之琛商議此事,兩家本就是親戚,不分彼此,而且又是晉商中的領頭人物,他們的決定極其重要。
「但你別忘了,這一次開市邊貿和以往不同,雖是由我等直接操作,但貨物的交易必須通過恆通票行以票據結算,而且在交易中商稅的比例也不低呀。」
張國征頓時笑了起來:「這是小事,恆通票行票據法貿易在之前就有過,何況如今恆通票行可不是普通票行,後面可是站著人的……。」
說到這,張國征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上面,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依小弟來看,這無非就是一種交易。那位原本也是晉商出身,還是宗室,對於我等並不陌生,如今能有這個態度,並讓我等實際主持,這個態度已很不錯了。」
「在商言商,雖恆通從中獲取商稅,但商稅的比例比起貿易份額和利益而言遠不算什麼,再者恆通這一次直接退出主導,把這個買賣交於我等,也是打著安你我心的打算。」
王之琛此時也笑了起來:「你這說法倒也想的不差,我也是如此琢磨的。如真如此操作,區區這些商稅的確算不了什麼,不過有一事還需小心在意。」
「兄長所指?」
「朝堂!」王之琛朝著東邊京師方向指去:「那位做這樣大事,恐怕不僅是想從商稅入手,還打著其他算盤呢。」
「兄長的意思是……?拉攏我等,為其所用?」張國征凝神問。
王之琛點點頭:「那位好算計,如此事能成,不僅能從邊貿為國獲得大量商稅,還能藉此拉攏你我兩家,如你我同那位站到一起,那麼我兩家的門生故吏自然也就被其所用,其中好處不言而喻。」
張國征之前並未細想這些,而今被王之琛一提醒恍然大悟,一拍大腿道:「的確是好算計,那位是打著以利誘之,為其所用的算盤啊!」
「自然,要不他也不會以區區宗室入京師,現在當了監國了。」王之琛撫著長須道:「何況恆通不直接操手,而以恆通票號名義來對我等加以限制,其背後也另有深意,如我沒猜錯的話,那位所想的遠比表面看起來的深,這條船上則易,可一旦上去了,要下來就難了。」
「這……。」張國征遲疑了下,試探問道:「既然兄長如此說,那麼究竟是做還是不做呢?」
「為何不做?」王之琛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我兩家世代經商,更家中有人入朝為官,那人要拉攏我們,自然是因為我們有拉攏的價值。何況北地不如南方,北地經商本就不易,我等晉商能做到如今程度已是到頭了。」
「但假如這一次搭上那位,借其之力或有破局的可能。另外還有件事你或許不知,亢有福私下告訴為兄,那位已打算在山東開海,如山西邊貿事成,接下來就是著手準備開海!」
「開海!」這兩個字讓張國征眼睛頓時一亮,海貿之利究竟如何,別人不知道他張國征難道還不知曉麼?
南方的商人們,表面上不同意朝廷開海,可私下打造海船,招募水手出海貿易的事可沒少干。在大明值不得幾個銅子的玩意,一旦出了海就能換來金山銀山,那些南方豪商大族哪個不是在其中賺得盆滿缽滿的?
相比南方,晉商先天就有不足,山西地處內陸,根本不靠海,這麼多年來晉商的買賣只能通過鹽、糧食,再加茶葉等物資貿易獲利,要想多賺些銀子就得冒風險去走私,而且走私中還要多處打點,其耗費也是不少。
如果能走海貿,晉商早就走了,可偏偏沒有這個條件。而且海貿基本都被江南、福建、廣東一地的商人所壟斷,晉商也沒辦法介入這個行當。
可如今王之琛突然告訴張國征,朝廷打算在山東開海,而且還準備讓他們晉商直接介入的時候,張國征怎麼不興奮?作為晉商的領頭人之一,他太了解海貿的暴利了,更知道這個買賣的好處。
「此事當真?」
「雖只是亢有福私下所言,但我覺得此事應該是真的。」王之琛低聲道:「那位新進監國,雖眼下打退了建奴,但朝中依舊困難重重,尤其是財政問題越發嚴重,朝廷收不上稅來,這各省開支如何處置?何況高迎祥等流寇未滅,打仗也需要錢糧。」
「如是旁人,我或不信,但你別忘了那人同你我可算是一路人,恆通背後的東家就是他。以恆通短短十來年就能做到如此規模,那人的經營手段可不尋常,不尋常人當做不尋常事,所以開海一事恐怕不假。」
「好!好!」張國征眼冒精光,臉上泛起潮紅,一時間興奮的手舞足蹈起來。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