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錦州之圍
第744章 錦州之圍
一錘定音,朱慎錐直接宣布了結果,接著朝會就此結束。
回到文華殿,朱慎錐心情頗為不錯,今日京察制度的恢復是他這幾個月來一直都在謀劃的結果,當初把徐憲成調回京師也正是這個目的。
一切都在計劃之中,結果也如朱慎錐所想一般。接下來借京察的名義整頓吏治並不是主要目的,真正的主要目的是敲打各級官員,爭奪朝堂的話語權,眼下只是第一步,未來京察會成為常例,再從在京官員慢慢朝著地方各級官員覆蓋。
對於徐憲成和張錫鈞的能力朱慎錐毫不質疑,京察這件事交給他們來辦再合適不過。至於監察司的設置,這也不是朱慎錐臨時起意,是早就有所打算,別看所謂的監察司僅僅只是一個臨時設置的部門,但誰能知道它真正的目的呢?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在朱慎錐看來,朱元璋當年確定的政治結構可以說是參考了歷代王朝利弊後精心設計出來的,無論從合理性還是各部門的相互牽制、平衡方面來看,這個制度已達到了封建王朝政治結構的高峰。
就算原本歷史上的滿清在入主中原後,其政治制度也是參考了這一套,最多因為滿清作為異族的緣故在其中進行部分增添罷了,由此可見朱元璋建立的政治結構的先進和合理性。可話又說回來了,當初的合理不代表一直的合理,集大成者的制度同樣也有部分缺陷,這點是無法避免的。
就從官員監督制度來講,大明朝廷有著都察院,有著吏部,也有六部給事中等言官,這些部門和官員的設置就是為了監督和管理吏治。此外錦衣衛也有監察之職,再加上之後的東廠、西廠乃至內行廠等等,這一切實際上都是圍繞著吏治展開。
但這還不夠,朱元璋又設置了京察制度和其他一系列官員考核制度,從各方面來看已無可挑剔了。但最終制度設置得再好,如果沒有人去執行一樣也是擺設,就像後來京察制度的漸漸廢弛就是一個重要原因,為官者誰都不想有一個強力的制度在自己頭上管著,誰又希望天天提心弔膽來查自己呢?
因為這個原因,朱元璋時期的京察制度從最初的三年後來變成了四年,又從四年改成了六年。在文官集團看來,既然廢除不了這個制度,那就把這個制度時間延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加上後來皇帝的退讓,京察制度不僅從最初的三年變成了四年,最後延長到六年,更在文官集團的有意推動下最終流於形式,等到萬曆二十一年後,萬曆皇帝連朝都不上了,京察制度更是名存實亡。
現在重啟京察目的很明確,就是把這個原本就有的制度再一次利用起來。而且監察司的設置更是一個信號,不僅代表著未來京察制度再一次成為常設制度,更重要的一點未來監察司會成為監督、考核甚至決定官員升遷的最重要部門。
如此朱慎錐就能直接從都察院、吏部等各部門中奪得部分權利,再利用監察司的職能壓制文官集團,這種做法實際上和他的內務府、御前侍衛機構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而且還沒人能挑出毛病來。
「監國,寧山伯和首輔、次輔還有兵部楊大人和陳大人都到了。」
「讓他們進來。」朱慎錐開口道。
片刻,王晉武、溫體仁、張至發、楊嗣昌、陳新甲五人走了進來,見到朱慎錐同時行禮。
「賜座!」朱慎錐擺手,讓他們坐下說話,五人中溫體仁是首輔,地位最高,自然第一個坐下,第二個就是王晉武。
王晉武如今是寧山伯,而且他不僅是京營總戎,還執掌新軍,現在還是左都督加少保,妥妥的一品武勛。
原本是打算給王晉武一個長平伯的,因為潞州衛離著長平不遠,而且長平作為山西要地,從古至今名氣更是不小。不過在大明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長平伯,這個人就是正德時期的宦官谷大用的哥哥谷大寬,因為谷大寬當時鎮壓叛亂有功,正德皇帝大喜之下直接封了他一個長平伯,雖說這個爵位並不世襲,自谷大寬去世後朝廷就收回了,可把這個爵位再給王晉武卻有些不妥。
畢竟谷大寬是谷大用的哥哥,而谷大用又是正德年間的大太監,拿一個大太監兄長的爵位給王晉武,聽起來不怎麼好聽。所以考慮後朱慎錐調整了一下,改封王晉武為寧山伯。
再之後就是楊嗣昌,雖然楊嗣昌比起次輔張至發來說朝中地位稍低些,可問題楊嗣昌的資格老啊!當年楊嗣昌在內閣的時候地位比溫體仁還高呢,如果不是和溫體仁在政治鬥爭中大意,最後被趕出了內閣,說不定溫體仁還坐不上首輔的位置。
就算是現在,楊嗣昌也一樣是六部尚書之一,執掌著兵部。而張至發雖是次輔,但他向來都是對溫體仁惟命是從,所謂的次輔只是一個擺設,在內閣的存在感並不高,如在別人面前或許能擺擺架子,可對楊嗣昌卻沒這個底氣。
最後落座的自然是官職和身份最低的陳新甲了,陳新甲雖是兵部侍郎,可他卻是舉人出身,以舉人身份能做到這個級別的官員,明朝中後期也就他和海瑞兩人了。
五人中分為三派,作為領兵大將的王晉武自然是朱慎錐的鐵桿,溫體仁和張至發代表著內閣,楊嗣昌和陳新甲代表著兵部。
各自落坐後,朱慎錐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直接開口詢問關於如今遼東之事怎麼應對。
「臣以為遼東必救,錦州必救!」溫體仁想也不想先開口說道:「眼下建奴圍困錦州,雖有祖大壽領兵堅守,但錦州孤城恐不能久守,一旦錦州落入敵手,祖大壽同其部下被建奴所滅,我大明必在遼東遭受巨大損失,先不說遼東防線是否能擋住建奴後續進攻,如此損失也不是我大明能承受得起的。」
「首輔說的極是。」張至發附和道:「一旦錦州丟失,守軍被殲,必然天下震動。我大明局勢剛有好轉,先有寧山伯領軍在長城擊退皇太極,後又有孫傳庭、洪承疇圍殲高迎祥部的大勝。兩戰之捷令我大明士氣大振,朝政日漸穩定,可如這時候錦州大敗,損兵折將,恐怕有損監國威名……。」
張至發肯定是要跟著溫體仁說話的,但他這番話雖有附和之意,同時也點出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遼東戰局的影響。
正如張至發所言,錦州一旦戰敗,甚至遭受巨大損失的話後果非常嚴重,朱慎錐通過兩次內外戰爭已確定了自己地位,現在大明正在朝著好的方面變化,一旦錦州沒了,甚至祖大壽全軍覆沒,那麼所帶來的影響是不可預料的,這點必須注意。
微微點頭,朱慎錐表示認可。如果當初祖大壽早點聽自己的建議,在皇太極還沒來得及徹底包圍錦州的時候就領軍南撤,主動放棄錦州,那麼也不會有現在的困局。
現在再說撤退已經晚了,皇太極的包圍圈已成型,以明軍對八旗的戰鬥力而言,小股部隊穿插南逃或有可能,但祖大壽想帶著錦州的軍民數萬人撤回寧遠根本就不可能。
如今祖大壽坐守孤城,錦州的局勢很是危險,如果不救錦州,那麼錦州必然會陷落,這只是時間的問題。等到錦州一丟,祖大壽全軍覆沒,如此大敗必然震驚朝野,這會對朱慎錐的地位帶來極大的影響,甚至動搖他監國之位。
「楊先生,錦州之事你身為本兵如何看?」朱慎錐轉而詢問楊嗣昌。
楊嗣昌雖和溫體仁政見不合,兩人私下也有矛盾,可今天卻不一樣,現在是朱慎錐找他們來討論遼東戰事,自然不會把個人因素放到公事之上。
楊嗣昌當即道:「臣贊同首輔和次輔的看法,錦州不可丟失,祖大壽部絕不能毀於皇太極之手,哪怕朝廷放棄錦州,後撤防線,但也不是現在,眼下救援錦州是必須的!」
楊嗣昌作為兵部尚書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而且他的戰略眼光也不差,甚至早就看清了朱慎錐對遼東戰場的打算。
楊嗣昌的想法和朱慎錐其實差不多,攘外必先安內,現在大明內部問題還沒解決,不急著先解決外部問題,只要穩住外部,不讓局勢惡化下去就行。等內部問題徹底解決,再騰出手裡處理外部問題也就是遼東戰場,這才是上策。
不久前朱慎錐剛剛取消了遼餉增派,還對西北各省進行了減免稅賦,其目的就是要穩定內部,解決掉流寇問題,恢復生產,掌控地方。
這點楊嗣昌非常認可,也暗暗佩服朱慎錐做事的魄力,朱慎錐和崇禎皇帝不同,如果是崇禎皇帝的話根本不會這樣干,非得要兩手全抓才肯罷休,也不考慮是否都能抓得住呢。
有多大的胃口吃多大的飯,朱慎錐果斷捨棄了一部分,全力應對內患,只要大明沒了內患,區區建奴又算得了什麼呢?
建奴自萬曆年間崛起,雖兇悍異常,更讓遼東的明軍吃盡了苦頭,大明在遼東損兵折將數十萬,耗資更是無數,卻依舊無法解決建奴問題。
可就算這樣在楊嗣昌看來建奴並非真正的威脅,建奴再厲害也不過在遼東一隅,只要建奴打不進山海關,大明就穩如泰山。之前的己巳之變只是意外,如果不是崇禎皇帝起用袁崇煥這個眼高手低的玩意,皇太極如何能打到京師?
反而,地方的流寇才是心腹大患,流寇一日不除,天下一日不穩,而且流寇的破壞力可比建奴大多了,楊嗣昌熟讀史書,對於歷朝歷代亡國的例子瞭然於胸,當然明白孰輕孰重。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