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退兵的安排
第509章 退兵的安排
「之前搜查院子的人是誰?」趙興臉色陰沉道。
蕭太后是女眷,看守的人都是在宅院外面,在沒有異常,也沒有得到召喚的前提下,是不能私自進入院子的。
因此並不能怪看守的人。
可那個宅院,之前趙興可是讓人嚴加搜查過的。
「回陛下,密道並非原本就有的,而是最近新挖的。密道通到三里外的一個空置的宅院,看守的士卒,如今正在四處搜查。」三水稟報導。
「不好!」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趙興急道:「快派人傳信去幽州城,告訴鄭駿,若是蕭阿速沒有叛變,讓他立即把蕭阿速拿下來!」
「是!」三水應了一聲,匆匆而去。
趙興臉色陰沉,他一直覺得蕭太后無處可去,雖然派人看守,卻沒有太過在意。
如今看來,他有些大意了。
蕭太后逃走,逃去西夏和河湟的可能性不大。
畢竟她逃去西夏或河湟,下場未必比在大宋好多少,反而很可能下場更悽慘。
可蕭太后和耶律乙辛之間,絕沒有緩和的可能,蕭太后為什麼要逃走呢?
雖然趙旭一時間想不通蕭太后為什麼要逃走,可有一件事他可以確認,蕭太后逃了,蕭阿速肯定也會逃。
之前蕭阿速帶著遼國降卒,前去幽州城詐城,然後就留在了那邊。
霸州到幽州城之間的那些縣城,前兩天才被全部打下來,趙興也就沒有急著把蕭阿速給調回來。
蕭阿速一個人走倒是沒什麼,趙旭最怕他想要帶兵馬走。
雖然只有幾千兵馬,但蕭阿速想要帶走,不可能瞞得過鄭駿。
蕭阿速若想帶走兵馬,要麼晚上突然偷襲城門,強行逃走。
要麼就只能勾結遼國那邊,裡應外合幫遼國破城。
「陛下!」
三水的聲音打斷了趙興的思緒。
「朕吩咐的辦好了?」趙興問道。
「稟陛下,已經派人八百里加急趕往幽州城了。」
三水說完,雙手捧起一封信說道:「陛下,這是伺候蕭太后的侍女,在蕭太后房內找到的,信上寫著陛下親啟。」
趙興接過信,之間上面寫著大宋皇帝親啟。
寫的是漢字,而且他認出來是蕭太后的筆跡。
之前他看過蕭太后寫過漢字,筆跡也認得。
趙興拆開信看完後,鬆了一口氣。
「你若直接跟朕說,朕不僅會讓你走,還會給你提供一些幫助。」趙興一臉可惜道。
沒錯,是可惜。
蕭太后在信中說,蕭阿速在幫大宋詐開幽州城,城內守軍的將領有一些投降了。
其中就有個是蕭家的人。
蕭家是遼國僅次於皇室的貴族,即便是耶律乙辛,也不敢把整個蕭家滅門。
耶律乙辛繼位後,只是動了那些和蕭太后這一脈走的近的文武官員。
對於蕭家其他人,只是儘可能的打壓。
若只是如此,蕭太后還不至於現在逃回去。
否則當初也不至於逃離遼國。
蕭太后之所以現在逃走,是得知耶律乙辛被英國公算計,損失慘重。
她認為此時的耶律乙辛已經不足以鎮壓遼國內部的局勢了。
但蕭家受到了打壓,需要一個主心骨。
她如今回去,就是為了穩定人心。
希望趙興能夠隱瞞她離開大宋的消息。
此時大宋已經無力和遼國繼續打下去了,蕭太后能回去給耶律乙辛添麻煩,趙興自然樂意看到。
要是蕭太后跟他說明,他不僅會放蕭太后走,還會給蕭太后提供幫助。
遼國越亂,恢復元氣所需要的時間也越久,耶律乙辛反攻的時間也會被拖延。
大宋就有更多的時間消化已經占領的地盤。
可惜蕭太后不相信趙興,並沒有告訴他,而是偷偷逃走了。
不過蕭太后在書信最後提到,希望趙興能夠放蕭阿速離開。
蕭太后這麼做,就是想掌控主動權。
她若是和趙興商量,決定權就在趙興手裡。
而她離開後,大宋留下蕭阿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趙興沉吟了一會說道:「讓搜查的人停下吧,交代下去,這件事不能走漏絲毫消息。」
「另外,傳信給鄭駿,讓他把幽州城的降卒都交給蕭阿速,放他離開!」
「是!」
三水見趙興沒有別的吩咐,行禮退了出去。
…………
次日,曾公亮和英國公回到了霸州城。
趙興得知消息,讓三水代他親自去城外迎接二人。
「臣拜見陛下!」
曾公亮和英國公行禮道。
「平身!」
趙興親自起身上前扶起二人,大笑道:「英國公這次取得大勝,讓遼國元氣大傷,朕聞之都喜不自勝。」
「陛下御駕親征,將士心受鼓舞,無不奮勇爭先,臣不敢居功。」英國公躬身道。
「英國公就別謙虛了。」
趙興微微搖頭,回了主位,招呼兩人坐下。
「中原出現叛亂,曾愛卿和英國公也都知道了。此次北伐只能到此結束了,兩位愛卿覺得該如何布防?」趙興問道。
曾公亮看了英國公一眼,見他目光微垂,沒有開口的意思,只能起身行禮道:「陛下,如今遼國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應該無力發動反攻。幽州城城牆高大,乃是堅城,因此幽州城一線,倒是無需太過擔心。」
「西京城一線,因為西京未能拿下,大宋占領的也都不是堅城,需要囤以重兵防守!」
「其實臣覺得防守問題暫時不用擔心,接下來如何令百姓歸心才是重中之重。」
「百姓歸心,方能久守。否則遲早有失。」
如今是戰時,加上大宋有重兵,占據的城池,百姓還算老實。
可接下來停戰,不可能留太多兵馬在北方,否則供養壓力就太大了。
留下的兵力,重點要放在防備遼國上,後方那些城池就沒有太多兵力駐紮。
一旦有人引誘百姓生亂,也是一個大麻煩。
趙興冷笑道:「此事朕早有考量,遼國那些貴族和富商逃走,留下大量無主的田地,田內的糧食也快成熟了。朕準備把這些田地全部收為朝廷所有,然後租給百姓。田地內現在種的糧食,收成後,也歸百姓所有,只需按照大宋的標準交賦稅即可!」
遼國一國兩治的策略用的確實好。
可遼國這麼做,只是為了讓漢人歸心罷了。
優待的是那些階級,在遼國的普通百姓賦稅比大宋還要高不少。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什麼家國天下,忠君愛國,這些大道理他們都不懂。
普通百姓更在意的是自己一家人能不能吃飽穿暖。
只要趙興能夠給他們好處,讓他們知道受大宋統治,比被遼國統治更好,他們自然更擁戴大宋。
趙興給他們分田地,雖然只是租給他們的,可他們能夠種植的田地確實變多了。
而這些田地內的糧食,可是快能收了,要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好處。
如此一來,這些百姓不僅不會鬧事,反而擔心大宋守不住,他們到手的好處會被奪回去。
一旦遼國反攻,這些百姓都會幫助大宋守城。
「陛下,這次北伐所耗甚多,這些田地的糧食能夠彌補一部分,就這麼…」
曾公亮也贊同把田地分給百姓,他本想獻策讓趙興把田地直接分給百姓的。
百姓白得了田地,擔心失去,自然無比擁戴大宋。
他沒想到趙興雖然沒想把土地直接給百姓,卻把田地里的糧食給百姓。
「不用說了!」
趙興揮手打斷了曾公亮,說道:「土地兼併一直是歷朝歷代都面臨的問題。只有把田地收為國有,禁止買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杜絕土地兼併,這個口子不能開!」
趙興還要想辦法把天下土地收回來,自然不可能給出去。
給出去容易,收回來可就難了。
「可…」
曾公亮張了張嘴,在他看來,雖然現在打下來很大一塊地盤。
可這些地盤只是暫時為大宋所有,能不能真正屬於大宋,還要看後面能不能守的住。
雖然趙興的辦法,看似能夠讓百姓歸心,但土地租給百姓,終歸比不上直接給百姓來的好。
租給百姓,在百姓心裡就不屬於自己的,朝廷隨時能夠收回去。
如此一來,指望在遼國反攻的時候,百姓們多支持大宋,並不現實。
分給百姓可就不同了,百姓為了保住自己的東西,自然不想遼國再回來。
「朕意已決,無需再說。」趙興一臉堅決道。
曾公亮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是建立在一直想保持守勢。
可趙興並沒有打算一直守下去,等平定中原叛亂,修養一段時間,他會再次發動北伐,不會給遼國喘息的時間的。
曾公亮見此,也不好再勸。
「英國公。」
趙興看向英國公問道:「你估計防守需要多少兵力?」
「回陛下,臣認為最少需要二十五萬。」英國公回道。
「朕給你三十萬,務必替朕穩住北方!」趙興說道。
「陛下放心,有三十萬大軍,臣不敢說北方萬無一失,可守個一兩年還是沒問題的。」英國公自信道。
「英國公有如此自信,朕就放心了。」
趙興微微一笑道:「兩位愛卿舟車勞頓也辛苦了,朕…」
「陛下,西北有急報傳來!」
就在這時,張豐走了進來,躬身說道。
趙興聞言臉色一沉,莫非是西夏出兵了?
不用趙興吩咐,三水便上前接過急報,送到了趙興手裡。
趙興匆匆展開看了起來。
「好!」
當趙興看到急報中的內容,先是一愣,露出了難以置信之色,愣了好一會,回過神來,大聲叫好,滿臉喜色。
「敢問陛下,西北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陛下如此歡喜?」曾公亮疑惑道。
趙興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說道:「顧廷燁率兵突襲西夏國都,劫回西夏皇后。而且還意外得知了一個消息,西夏皇帝暴斃了!」
「什麼?」
曾公亮驚呼出聲,都顧不上君前失儀了,追問道:「西夏皇帝尚且年輕,怎麼會突然暴斃?」
「顧廷燁抓到了西夏皇后和太子,這個消息是從西夏皇后口中得知,顧廷燁急報中說,西夏皇后好像提前就知道了消息。」趙興說道。
「這麼說是西夏皇后謀害的西夏皇帝?」
曾公亮雖然覺著有些荒謬,可他此時知道的消息也有限,無從分辨真假。
「陛下,若真西夏皇帝暴斃,顧都指揮決不能把西夏太子給擄走!」
曾公亮突然想到趙興之前說顧廷燁把西夏皇后和太子給抓了,急道:「西夏皇帝年紀不大,其太子年紀更小。若是其繼位,內部爭權奪利,必然亂上生亂。可若是被擄走,西夏皇帝沒有別的子嗣,西夏說不定會從宗室中選人繼位。」
「顧廷燁急報中說了,他得知消息後,雖然無法確定,卻也不敢帶西夏太子走,因此放了西夏太子,只帶回了西夏皇后。」趙興說道。
曾公亮聞言稱讚道:「顧都指揮倉促間居然有如此決斷,真是令人佩服。他帶回西夏皇后,實乃一步妙棋!」
「雖然西夏太子年幼,可若是有西夏皇后垂簾聽政,也能很快穩定局勢。留下西夏太子,帶走西夏皇后,這個西夏太子必然成為傀儡。」
「哈哈。」
趙興哈哈一笑,突然腦中靈光一閃,道:「曾愛卿,你說乘著西夏內亂,此時出兵滅西夏如何?」
「陛下不可!」
曾公亮急道:「這次北伐,雖然損失不大,戰果頗豐。可糧草消耗卻非常大,而且如今中原出現叛亂,當儘快平息叛亂才是上策。西夏雖然內亂,可實力損失卻不大,此時出兵,怕是難有收穫。」
「朕倒不這麼覺得!」
趙興沉吟道:「西夏皇帝暴斃,沒有西夏皇后在,短時間內很難統一意見。邊境守軍,必然人心惶惶。」
「就連曾愛卿都說此時不宜出兵,那麼西夏就更猜不到了。」
「北方只需留三十萬兵馬防守還有二十多萬兵馬。朕帶著這些兵馬,大張旗鼓的回汴京,卻暗中前往西北,發動突襲,西夏很難防守的住。」趙興說道。
他越想越覺得可以一試,西夏可不比遼國,面積並不大。
在西夏沒有防備之時,攻占西夏地盤,說不定真能一舉滅掉西夏。
「陛下別忘了河湟還有個董氈在,雖然他和西夏有仇,可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懂的。若是他出兵干預,怕是很難占到便宜。」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