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信仰(下)
第716章 信仰(下)
文治教化,分為道德思想、文化信仰。信仰之重要,絲毫不亞於文治文化,信仰本身就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
如今天下一統,卻不過是流於表面,民風習俗等不同之處,數不勝數。目前的普世價值都未大致一統,談何真正天下一統?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地同域、量同衡、幣同制,這些還不夠。
更為關鍵的,是文化的統一,核心在於構建大秦專屬的普世價值與文化信仰。唯有如此,方能真正鑄就一個強大且統一、萬眾齊心協力的文明,才能真正將神州大地緊密融合為一個整體。
文治教化嬴政做的已經夠多了,但是在當下,能夠覆蓋的人群依舊是少數,這些是中堅力量。
但是並不意味著占據絕大多數人口的底層不重要,統治治的就是他們,如何穩定統治,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這只能依靠信仰。
對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底層民眾講大道理,無疑如同對牛彈琴,太過荒謬。但你要是談地獄遭罪、輪迴受苦,還有上天享福,或者下輩子做達官顯貴,那這就效果顯著了。
本章節來源於sto9.c🌠om
信仰是最犀利的武器,嬴政當然會好好利用,這就是為什麼嬴政把陰間體系詳細的搞了出來,因為太重要了。
不止如此,還有祖先崇拜、仁人志士、先賢聖人,也都融入了新的體系。
而且私貨加的極多。
就像憑什麼四帝是四帝,當然是因為四帝都是伏羲太昊同女媧娘娘的直系血脈!
還有就是什麼樣的人入什麼樣的輪迴,當然是忠臣孝子,忠君立功才能上天,才能轉世富貴,那些不忠不孝的通通下地獄受大苦、遭大罪。
不要小瞧十八層地獄的威懾力,世人畏威不畏德,只要人信了這個,那麼道德體系的建設會真的如有神助,對於道德建設和社會穩定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嬴政把十八層地獄描繪的極其可怖,保證沒人想下地獄。同樣作為反差,又把天界描述的無限好。對於人來說無非利弊二字,利和弊如此清楚,差距如此之大,不怕人不會選。
嬴政編撰的這些內容,形成了一整套嚴密的體系,從頂層到底層,各個環節都完全說得通。並且還封了神,把各地的本土神靈,影響力比較大的,全編到了五帝旗下,並且各自清晰劃分了神職,這也是為了各地百姓更容易接受。
無論什麼神仙菩薩,最重要的就是要接地氣,求神拜佛,求神拜佛,每個人的訴求是不一樣的,要讓他們知道該怎麼求,去求誰,這一點也是極為重要。
嬴政還在這套體系裡面融入了祖先崇拜的邏輯,和六道輪迴結合了起來。
那就是有大功德於眾生者,會被上天封為神,庇護蒼生,福綿子孫。
沒有功德也不怕,那就是轉世為人,但是轉世之後的福德,是要靠後世子孫的,子孫積福,先祖也會過得更好。
先祖若是過得更好,同樣積德行善,那麼福德也會蔭綿子孫,正循環!
自己積德也會有福報。祖先、自己、家人、子孫後代都有。
這一條也是為了教導眾生向善,因為與人為善,也許這個人就是前世的親人先祖。
對於怎麼祭祀祖先也有著詳細的說明,時間和方式等。
另外,在陰間同樣設有官職。那些有功德之人,即便不能在天上為官,也可在地下任職。
多做好事,積德行善,不只是為了先祖,同樣也是為了來生過得更好,哪怕同樣是輪迴成人,輪迴成一個乞丐,和輪迴成皇室天潢貴胄,那能一樣嗎?
功德報應這個體系,結合六道輪迴,這太完善了,神神鬼鬼這一套完善的體系,絕對給人拿捏的死死的。
很多事很多人生前不怕,難道死後還不怕嗎?難道下輩子還不怕嗎?
別說在當下這個時代,再過兩千年照樣有人信。
這一整套涵蓋天地人的體系,可以說拿捏住了所有人的需求,反正無論是什麼人,什麼需求都能滿足。歷史已經證明了推廣這一套是極其容易推廣的。
對死亡和虛無的畏懼是所有生靈的本能,沒有人想死,也沒有人死後想著就成了徹徹底底的黃土一堆,當然更沒人想著死了遭大罪,或者下輩子做畜生。
現在就是給了所有人一個積極積德行善的希望,給了一個未來的希望。
而且這一套體系鼓勵行善,打擊行惡,是有其積極性的。
哪怕是對於王公貴族而言,這一套同樣有著積極意義。若是下輩子還想繼續享受這般富貴榮華,那就也得多做善事,並且做得越多越好。要是積累的善事足夠多,說不定就能成為天人,甚至被封為神靈。
不過嬴政沒做的那麼過分,沒說捐錢給神就能徹底免除罪惡,只能多做好事才能抵消罪惡,而且一分的惡,要用十分的善去抵。
但也不是說捐錢沒用,無論是捐錢做善事,還是捐錢給官府,亦或是捐錢給廟宇為神靈塑像供奉,也都能加福報,加功德。
這個捐錢主要是看心意,按比例,並不是按絕對數量。只是捐錢,不做善事,加的福報是不能完全抵消罪惡的。
還是要多做善事,好事。這最大的善就是忠君報國,為君為國!為君主,為大義,為蒼生。
嬴政搞得這一套,還有一點就是為了封神做準備。
嬴政要把古之先賢全給封神了,並且都在五帝之下,各自都給上具體的神職。
免得後世有人為了限制皇權,又搞出什麼『聖教』。同樣,封神也可收買人心。
嬴政做事一向最喜歡的就是完善,不只是搞出了體系,規矩更重要!
怎麼祭拜諸神?各自什麼規格?等級、規範、儀式、動作、場所、時間等儀軌盡皆齊全,是徹底掌握了一切最終解釋權。
這套神道體系,簡單包容,回應人類各項需求,有著普世性教義,再加上朝廷的高效組織,還有靈活適應,不怕推廣不開。
這就是對文化的徹徹底底的改造升級,文化、信仰,各個階層一把抓!
現在,就等新年祭天了。
等老演員配合!
秦始皇元年,新紀元祭祀天地。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祭祀天地開始了。
這是新紀元,新世界,大秦始皇帝,天子嬴政,祭祀上天。
遠比上一次祭天更加隆重。
文武百官、諸多顯貴、包括十五以上皇子、諸多百姓,京畿周邊賢老百姓,盡皆陪同。
渭水河畔波浪滔滔,九鼎之中烈焰熊熊,嬴政腰佩傳國玉璽,手扶寶劍御極萬方。
行過一系列莊重肅穆的祭祀之禮後,嬴政在萬眾矚目下,高站祭天台,說出了皇帝第一次的祭天之言:
「皇天在上,秦始皇帝,小子政,昭告上帝:朕受命於天,秉承天命,克繼大統,奄有四海。」
「昔者軒轅逐蚩尤,堯舜撫恤民,大禹治河水,文王演周易,武王定乾坤。」
「自周室衰微,諸侯紛爭,戰火燎原,生靈塗炭。朕承累世之基,上天庇佑,以仁德而御宇內,為德義而治天下。今,合韓、平趙、滅燕、破魏、並齊、融楚、降胡、安夷,終使六合再復一統,天下太平。非逞兵戈之威,實乃承天地之仁,為萬世之太平。」
「今合秦之土,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幣同制,法同規,度量衡齊整,四海同風,華夏氣象一新。」
「朕嗣軒轅之苗裔,承顓頊之精魂,撫九域之黎元,紹三皇之絕業,此生所願,唯有天下太平,億萬黎庶安居樂業。」
「皇天后土,日月昭昭,若朕不勤政愛民,天地可鑑其惰;山川煌煌,江河滔滔,若朕不崇德尚賢,鬼神當譴其辜!」
「朕既為天下主,當永保社稷安康,庇佑萬民熙寧。願皇天鑑察,賜大秦以洪福,祚運綿延,國祚恆昌。使邊患永息,倉廩盈實,萬民樂業,教化廣布。」
「朕決當勤勉不怠,以法為綱,整飭吏治;以仁為紀,教化萬民;以德為道,興利除弊。」
「皇天在上厚土為證,衛我大秦,護我社稷。朕以大秦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世太平之基;朕亡,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萬世長存!」
嬴政說罷,將祭天大玉圭丟入渭水。
剎那間河水掀起驚濤駭浪,洶湧的水汽迅速瀰漫,覆蓋了兩岸。
渭淵君嬴黧沖天而起,又一次出現在了世人面前。
這一次,所有人的臉上再也沒有了驚惶之色,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榮幸和欣喜。
而更令人稱奇的是,這一次黑龍不止是先衝著祭天台上的嬴政拜了三拜,動作極為虔誠,隨後又飛向祭天台下的百官。
他在空中盤旋了一圈後,緩緩落在站在第一排邊上的念端面前,對著念端也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眾人見狀,紛紛面露驚訝。
(還有更新耶)